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411. 风云变 ......
    短短的半年时间,李纨经历了注定让她难忘的半年。


    先是儿子功成名就,一举成名天下知。那段时间是李纨最兴奋的时候,觉得每一日就像是过年一样开心又满足。后来儿子去了翰林院,眼看着大好前程已经到手,这段日子过的是平静又富足。可是好日子不长久,眼下儿子这个样子和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无论怎么说儿子还是有一口气在的,李纨这个时候疯狂的想办法,连贾政都放弃了,贾政对来访的族人们说:“是我没福气,老了老了又遭此打击,我血脉断绝矣!”可李纨不愿意放弃,她还在疯狂的想办法,请太医院的太医们用药,又去各处求神拜佛,为了儿子能醒过来她甚至极致的压缩休息吃饭的时间奔波在家里和寺院。为了给儿子求得一息生存的机会,她在一处寺庙外边一步一磕头,从山下磕到了山上的山门前,头都磕破了,血流不止,染红了很多台阶。


    哪怕是王熙凤这样和李纨有过矛盾的人,看到李纨这个样子也是心生怜悯。更何况和李纨没有矛盾的那一些周围邻居和亲戚们,看他们母子更是心生不忍。


    大家都去看望贾兰,劝李纨看开点。但是李纨怎么能看开?她仍然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挽救儿子的性命,那真的是恨不得以身代替,尽管如此,贾兰的身体仍然是不可挽救的衰败下去。


    又过了几日,贾兰在昏睡中停止了呼吸。


    李纨确认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眼睛一闭向后一倒,晕了过去。


    贾瑭他们站在贾兰的灵床前,这个时候也是心中五味杂陈。


    唉!


    谁能想到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这样的。


    不管怎么说,这孩子的才华是有的,老贾家自从日子过得好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在科举上达到如此成就,这孩子光凭着他科举的成绩就足以在族谱里面占据一席之地。


    贾琏甚至私下里和贾瑭说贾兰如果命再长久一点儿,再识趣一点,将来的成就真的不可限量。


    在贾瑭看来,这是因为人不在了才有这样的感慨。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现在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贾兰的身后事。


    贾珍的意思是在京城给贾兰举办葬礼,随后送李纨和贾兰的棺椁回乡。


    “……兰儿他娘的娘家也是金陵的,听说父母还在,又有兄弟姐妹,愿意在咱们家住着就住着,不愿意住着就让她父母接走。”


    如果在老贾家住着,那就要住到二房的房子里去。贾政同意了,珍大奶奶就去找李纨把这个决定说出来。


    李纨虽然已经醒了,但是整个人跟被抽掉魂一样,以前形容她的生活是枯木一般,而如今她的面容和身体状态也已经成了枯木。短短的一天时间,她的头发根儿全白了,整个人连呼吸似乎都停滞了,不管身边有没有人,她似乎总能陷入的回忆里面,然后整个人的嘴唇在动,似乎在说话,又似乎是在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面无表情!


    很难让人不怀疑她这是不是已经疯了傻了?


    珍大奶奶看她这个样子是说不出口的,叫了王熙凤和云芳出去。三个人在门外聊:“她这个样子可怎么办?外边爷们儿们刚才商量了,说是给兰儿办了事儿之后就送他们母子回金陵去。我正想跟她说呢,她这个样子……”


    王熙凤就说:“依着我的意思就不用说了,咱们先把兰儿的事办完,然后直接把她们娘俩送走吧。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孩子也没了,无论如何也是要葬入祖坟的,她在这里守着的空屋子又有什么意思?”


    几个人叹息了一声,抬头往里面看了看,云芳就说:“要不然找个大夫给她瞧瞧吧,我觉得她这个样子……我瞧着不太好。”


    头发都白了,自然是不太好。


    几个人点了点头,给李纨找了个大夫,大夫出来之后委婉的跟家属说了。


    “……身体损伤太大,若是好好保养尚可支撑一段日子,若是如此自暴自弃……唉!心病还需心药医,多劝劝吧,多劝劝解开了心结,想开了,整个人身体也能随之改变。要不然真的是活不久了。”


    这个活不久是有多久?


    大夫没有说明白,大家也不好问。


    贾兰的葬礼举办了七天左右,如今京城的文官团体仍然是正在遭遇打击,各处风声鹤唳。自然没有人来参加贾兰的葬礼,来参加葬礼的都是一些亲戚。


    葬礼结束之后,王熙凤让李纨的丫鬟们看着将他们母子常用的东西打包,一块装船送回江南。


    李纨仍然是呆呆的,珍大奶奶送他上船的时候跟她说:“放心吧,京城里面你带不走的这些东西都给你留着,谁也不动。这次回去是安置兰儿的,把兰儿安置完了,你想留在金陵就留着,不想留着就回来。等你回头清醒了,若是觉得京城这些东西想处置了,你亲自来一趟,让外边的爷们儿们帮你跑腿,把该处置的处置了。”


    说完之后叹了口气,握着李纨的手:“好好的,咱们的路还长着呢,保重啊。”


    说完之后又吩咐她的几个丫鬟照顾好他。一群人在江边看着船走远了都叹气一声,纷纷回家。


    回去的路上,桂哥儿跟父母挤在同一辆马车上,桂哥儿就说:“这就是我不愿意来渡口的原因,每次来都是分别。”


    说完之后叹了一口气。


    云芳抬手在儿子的头上呼噜了一下。儿子也过了那种没心没肺的年纪,开始有忧愁了。这证明他已经向着成熟转进,慢慢的就是一个大人了。


    回到家之后,荣府的人好几天没能缓过神来。


    不管怎么说,贾兰也是在这座府邸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人。安静下来坐下来想想的时候,很多人都忍不住叹息一声。


    不过再觉得可惜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特别是三姑娘的婚事,从去年提起来到今年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中间也相看了很多人,但是最终却没有定下来。


    在贾兰去世之前倒是有一个看好的人,只可惜受到牵连革除了功名。婚事自然是没办法再接着谈下去了。


    紧接着贾政就提出要求,想要找一个不是上门女婿的女婿。意思也就是想让探春出嫁之后夫妻两个留在他身边生活。


    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贾政身边已经没有儿子孙子了。


    贾环还在外地,片刻之间回不来,就算是回来了,也不知道将来如何。


    而贾政的年龄又太大,这个时候就算是再有了儿子,教导儿子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甚至他这个时候有了儿子,晚年的时候儿子还不懂事儿呢,他就可能会撒手西去。


    他也后悔过,想和宝玉重新恢复父子关系,然而宝玉不同意。宝玉也不过就是一介平民,既不做官又没有什么爵位?拿孝道又压不住他,告他不赡养老父对他也没影响。


    所以最后贾政只能把主意打在探春头上。


    而探春自从回到二房之后又一直在贾政身边住着。她的想法不重要,没有人会听。


    贾赦又急于撇清二房这个包袱,想着以后二房的事情让探春去处理,探春是个女子,哪怕是出不了面也要让他的夫君去处理,大房的人日后少沾边儿,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所以在大家族的庶子和寒门子弟之间探春选择了寒门子弟。


    为的就是将来好掌控自己这个小家庭,这位姑娘一向敏锐且有手段,她知道总有一天贾环会回来的,自己夫妻会离开的。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他就掌管自己这个小家庭,做好充足的准备,哪怕在离开的时候也能显得从容了一些。


    探春常常说“我但凡是个男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出去建功立业了”!虽然这个时候不能出去建功立业,但是却能遥控着自己的丈夫出去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她想要的生活。


    探春出嫁后不久冬天就来了,一场大雪令天地之间一片雪白。


    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年轻人倒也罢了,那些身体虚弱的人和年老的人总觉得这个冬天难熬。


    云芳以前总觉得天气冷点热点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顶多是穿的厚一些或者是天热多冲几次澡。


    可如今到了这种没空调没暖气的地方,才知道天气变化的太过激烈对一些老年人和体弱者来说并非是好事。


    就在这场大雪停后不久开始化雪的时候,这几年一直卧床的太上皇终于支撑不住到了弥留之际。


    这个消息飞快的从宫里面传了出来。一时之间京城里面所有的人都噤若寒蝉。两天之后,丧钟响彻整个京城。这是真正的国丧,每个人都怠慢不得,立即爬了起来顶风冒雪忍着严寒赶赴宫中去哭灵。


    而是因为今年大寒,北方草原上牛羊冻死无数。中原的百姓尚且觉得难熬,那么北方的牧民更觉得这个冬天难以逾越。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向南边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要和边塞的守军发生摩擦,进而成为战争。


    满朝文武正气沉浸在老皇帝去世的悲痛中,北方的战报已经十万火急的送了过来。


    哪怕是在国丧当中,皇帝收到了战报自然是要下令还击。


    然而北方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极度严寒的生存压力迫使着北方人不计代价的想要攻破防线,继而进入到有粮有柴天气也稍微暖和一些的中原。


    所以边关连续告急,防线层层崩溃。皇帝已经顾不得守孝,下令各方调集粮草器械支援边关。


    然而前方连吃败仗,短短的三个月已经丢掉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北方的蛮族并没有因此罢手,还想继续南下。大军抵挡不住,在这种危急关头,统帅又因箭伤发作而死于营中。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朝堂里面随着老皇帝的死去,皇帝的这些儿子们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夺嫡。


    皇后的娘家人支持皇后的小儿子,在朝堂上摇旗呐喊,各处串联,力劝皇帝令储君为帅收复失地。


    都知道太子的身体太弱,让他为帅,别说能不能杀敌,能活着到前线都已经是奇迹了。


    皇帝自然不许,从宗室当中选一位稳重的亲王代替太子前去统帅大军,然而又连吃败仗,一个月内丢掉了三座县城。


    朝堂的压力越来越大,蘑菇在这个时候就和太子商量:“事已至此再推脱下去也不是办法,能躲得过初一不一定能躲得过十五。我执殿下的大旗出京,领先帝麾下旧将,期待能挽回局面。”


    如今这个时候夫妻一体,太子点头应允。


    他们夫妻二人找到皇帝随后说了整个计划,蘑菇在两个时辰之后召集太上皇的旧部,这些旧部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摩拳擦掌。


    昔日开国功臣共有四王八公与三十多位侯爷,他们的后人里面有一些已经不会拉弓射箭,比如荣宁二府的子弟,然而也有一些弓马娴熟的。这些勋贵之家也能找到不少有经验的老人,像是荣国府还能找到一些当年随同国公爷出征的老卒。


    蘑菇这个时候依靠更多的则是几十年前叱咤兵部的骁勇之将,比如冯紫英的父亲冯唐这些人。


    蘑菇从中挑选了一部分,剔除那些和北静王府还有关联的人,比如冯唐一家。在两日之后开赴前线。


    朝堂上因为让太子妃出征合不合理和合不合礼的事情又吵了很久,随后在二十天之后有大捷的消息传来,才让朝堂上的人都闭了嘴。


    蘑菇在外征战了一年多,不仅收复了失地,还迫使三个部落内附,夺得牛羊无数和临近边境的十三个草场,这十三个草场分出六个给内附的部落和边塞百姓,令其互相融合,以此为北疆藩篱。其余草场令太仆寺在此养军马,预备着他日战端再起,可迅速组织骑兵进攻草原。


    蘑菇凯旋的第二天,宫中下旨晋贾赦为国公,将蘑菇的功劳算在了贾赦头上。


    蘑菇不以为意,赏赐和名爵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蘑菇已经摸到了军权,她在北疆的名声无人能及,内附的三个部落就是她的私兵。


    这个时候别说皇帝的诸位皇子,就是皇帝她已经隐隐的不看在心中,只是还保持着谦逊,表面上极为诚惶诚恐,侍奉皇后也是极为恭顺,不让自己露出一点的骄傲得意。她内心里打定主意,若是不动她,她就与皇帝相安无事。主要是动了她,到时候再翻脸不迟。


    好在这中间还有一个极为有力的缓冲——皇孙。


    所以当荣国府的人进宫谢恩,顺便再去东宫看望蘑菇的时候,皇后就拉着云芳的手,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云芳劝劝蘑菇再生一个皇孙。


    “怎么说也要有两个儿子才行,有一个太孤单了,本宫是盼着他们夫妻儿女双全,这一胎若不是儿子也没什么,是个女孩本宫也是极为欢喜的。”


    面对着皇后的一些话云芳自然是满口答应,蘑菇听不听是一回事儿,但是云芳这时候自然是要答应下来。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