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骄奢文豪 > 第82章 热潮(1)
    大众对媒体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想象?


    种种揣测是两极分化的,有的人会将媒体人和帕帕拉奇、捕风捉影的文字编辑、掩盖大企业丑闻的帮凶主编、暗中操纵舆论的传媒大亨这些负面的存在画上等号。而有的人则会想到一些很崇高、很有抱负的媒体人,他们以一己之力去揭露被金钱、权势压制的丑恶。


    于是,在这个信息化、大众越来越意识到自身正被媒体操纵的时代,大家对媒体存在某种本能的防备。但与此同时,‘记者’和其他媒体行业职位一般情况下说出来依旧是体面行业,是不少年轻人的梦想。


    这种两极分化不止存在于对媒体人本身的揣测中,也存在于媒体人是怎么工作的想象中。


    有的人想到媒体人的工作,就是邋里邋遢,一手端着纸杯咖啡,随时准备按下相机快门的娱乐记者。有的人则会想象长了一张高知脸,看上去就很聪明的男男女女在窗明几净的写字楼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敲敲打打,然后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就被写出来了。


    其实这种认知都过于片面了,帕帕拉奇当然是少数,而且他们在其他媒体人眼里根本就是小角色,甚至连小角色都算不上!


    读者多,和影响力大可是两回事!就像美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是《今日美国》,一份主要关注娱乐、体育领域的报纸——而美国在外最出名的报纸,没有人会想到《今日美国》,大家想到的只能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这些。


    都是严肃的、有内容的,时不时能发表真正影响政经领域文章的报纸。


    娱乐性报纸,又或者帕帕拉奇,只不过是因为普罗大众那里知名度高,所以显得很有存在感罢了。


    所以帕帕拉奇这样的娱乐记者形象是无法代表媒体人的。


    不过,媒体人的工作起来,也很难像职场剧里那样西装革履、精英范十足。事实上,看起来可能和写字楼里的普通上班族没什么不同...职业男性、职业女性,穿着随意(不是公关之类的行业,普通员工时间长了都是这样的)。


    《纽约杂志》的编辑部就是这样的,一眼望过去多的是穿着打折服装,喝着速溶咖啡,根本谈不到‘精致’的雇员。


    记者伊斯梅身在其中一点儿也不显眼,她有一头卷发,没怎么打理过,就随意扎着低马尾。戴一副棕色全框眼镜,脸上倒是化了妆,但她显然没时间仔细化妆,近看就会发现就连粉底都有地方没抹匀......


    完美地融入到了早晨的编辑部,根本不会有人特别注意到她。


    伊斯梅喝完了咖啡,也看完了今天的《今日美国》,看到报纸上的大幅彩色照片,忍不住对旁边工位的同事说:“大家还是很喜欢我们的‘网球天才’和他的女友...那个女孩儿叫什么来着?”


    “好像叫‘艾普莉’...你该看看时尚版面的,如果不是在体育版,那女孩儿可要比阿瑟·本廷克更吸引目光。”旁边的同事笑了笑,随口回答,还将之前那期法国杂志《嫉妒》扔给了她。


    “我们订过法国杂志吗?”伊斯梅会法语,所以看一眼封面就知道这是什么了。


    “没有,是我自己订的...说真的,我挺喜欢那姑娘的,毕竟她是真的很可爱——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就是会不自觉被她吸引,可能这就是天生的明星吧。”


    做媒体的,虽然比一般的大众更明白宣传的作用,知道名人们是怎样被‘造就’的,知道大多数的名人不足为奇。但他们也更明白,真的有人就是天生很有魅力,毫无道理可讲。


    所谓‘克里斯马’嘛...美国还是个‘选举’为重的国家呢,经常看到总统候选人真情流露,以及‘表演’拉选票,已经很熟啦!


    “e...哈!我喜欢这张照片。”伊斯梅随手翻开《嫉妒》杂志,看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是阿瑟将艾普莉从看台抱过来后,抱着她转了一圈。照片里的少女漂亮,少年英俊,就是天然的主角——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俊男美女演电影电视剧?


    喜欢好看的事物就是天性啊。所以神明里面要有‘美神’,所以文艺复兴运动,一个重大内容就是要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审美’。而古希腊古罗马对‘美’的追求可以说到达了一种极致,那可是‘美’可以改变一切的时代。


    所以才有‘弗里内审判’嘛......


    “所以大家才那么喜欢他们。”同事伸头瞥了一眼,知道伊斯梅在看哪一张照片就笑了笑。


    说起来,大众对明星情侣的追逐,都怀有差不多的心情。看好看的人和好看的人谈恋爱,有点儿像看真人偶像剧。


    就在伊斯梅和同事无所谓地闲聊,趁不算特别忙的时候摸鱼时。有一位同事急匆匆地跑进来:“新一期的《名利场》你们谁看过了?”


    《名利场》是绝对的大刊,虽然生活杂志的定位注定了它无法和《时代》、《新闻周刊》等刊物比拼影响力,但它依旧是第一梯队的杂志,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新闻性、娱乐性、深度、文艺、生活,《名利场》是一本不走极端,多方面兼顾的杂志。


    这让它既不可能像那些‘官媒’一样地位超然、影响政经,也不可能像八卦小报一样人者’,所谓能俗能雅,是一个‘最大公约数’一样的存在。


    这样一份刊物,《纽约杂志》这样的同行肯定是要关注的...不说别的,《纽约杂志》的高层肯定是有要求下面的人阅读的。只不过话说回来,高层的要求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往往是‘薛定谔的要求’,能不能被落实从来都说不好,落实又会打多少折扣,也说不好。


    虽然纸媒的衰落是肉眼可见的,当初广播、电视的崛起已经蚕食了大量市场份额了。而且当下,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崛起,纸媒新一次的被鲸吞又要开始了。


    但是,不可否认纸媒依旧是一个很庞大的存在,只以美国来说,每天就有大量的报纸刊物发出。哪怕只算有一定影响力的,那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纽约杂志》的雇员都要看,那每天也不用做别的事了。


    所以,大家对市面上的竞争对手的关注是有限的,会看哪一份报纸杂志,看的时候有多上心,很大程度上还是看每个人自己的情况。


    所以即使是《名利场》这样的著名刊物,品类上和自家《纽约杂志》还比较重合,大家该没看过的还是没看过。


    伊斯梅就没看过,摇了摇头:“没有...怎么了?难道新一期的《名利场》报导了外星人攻入地球的消息?还是又来了一次911?”


    这当然是玩笑话,说的是当初《名利场》靠报导911进一步名利双收的事情。《名利场》不只是报导名流故事,也会做新闻报导。当初911之后,嗅觉灵敏的《名利场》立刻派人做了现场跟踪报导,报导内容翔实又有深度,那篇报导还得到了国家级的新闻奖。


    从此《名利场》才在新闻报道领域也有了一定地位。


    “当然不可能是911!”同事翻了一个白眼,将手里新一期的《名利场》塞给伊斯梅:“看看吧,这一期的重磅报导《玫瑰玩家:‘玛丽·伦敦’的真相》。”


    “‘玛丽·伦敦’?我们的天才作家?当代奥斯汀或者大仲马?哈哈,《名利场》出了什么新闻?”伊斯梅笑着翻开了杂志。


    “听着,这可真是个重磅消息,我真的没想到‘玛丽·伦敦’就是...我不想在你看完杂志之前说什么,但是——但是现在都传遍了,这篇报导引发了公众狂潮!从昨天《名利场》发布到今天,不只是‘玛丽·伦敦’的读者......”


    “好吧,我直说吧,‘玛丽·伦敦’的真实身份,她算是我们的熟人......”


    “熟人?哦,不会吧,我们之前还谈论过,这是个很低调的作家,玩儿神秘啊...”


    作家能不能被大众了解,很多并不是看名气,和他们本人的选择也有关。如果打定主意要低调,平常过普通人的生活,那是能够做到的。哪怕是当下这个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时代,也有机会做到。


    所以一直以来玛丽·伦敦的真实身份都没有暴露,大家就认为她不是一个愿意成为公众人物的人了。


    “你们怎么都不会想到的——还记得那个如今炙手可热的姑娘吗?艾普莉·海多克,那个网球运动员的女朋友,就是她。”


    “t??!?”伊斯梅旁边工位的那位同事露出惊讶的表情,愣了几秒钟,又追问:“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是的,‘玛丽·伦敦’is‘艾普莉·海多克’,‘艾普莉·海多克’is‘玛丽·伦敦’。”


    还来不及看《名利场》报导的伊斯梅睁大眼睛张大嘴,过了很短的一瞬间:“t


    thefk?”


    大家互相看看,伊斯梅以非常快的速度去阅读那篇报导...阅读完毕后,她就有点儿知道为什么这篇报导能红了——当然不只是因为这是个重磅消息,天然就有吸引大家目光的本钱!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新闻,但不是每一个都能被报导,也不是被报导的就一定会火。这里面有读者群体的不可捉摸,也有很多别的因素,报导的写法就是其中之一。


    一条新闻由规模差不多的不同媒体报导,有的就能做成大新闻,有的则激不起水花...这也是新闻作者的价值所在。


    伊斯梅是同时知道‘玛丽·伦敦’和‘艾普莉·海多克’的人,不过她了解前者多一些,是忠实读者来着,后者就只是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泛泛而知了——怎么说呢,同时知道‘玛丽·伦敦’和‘艾普莉·海多克’的人,确实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以至于她看完报导之后和同事们八卦,都忍不住笑,不只是她,其他人也一样。


    不是有多好笑,就是人在收到一个荒谬的、大出所料的消息时,下意识就会这样,大笑、大笑起来!


    “这篇报导的作者,呃...朱莉娅娜·洛佩兹?我早该想到的,是她的文风。”扔下杂志后伊斯梅边笑边摇头。


    《玫瑰玩家:‘玛丽·伦敦’的真相》是一篇长报导,这样的长报导当然不会是干巴巴的【‘玛丽·伦敦’就是‘艾普莉·海多克’】几个字,事实上,这是一次大起底!。


    《名利场》的当家作者之一,朱莉娅娜·洛佩兹以大篇幅的采访对话来写这篇报导——她在自己的博客上说明,这篇报导的起因是她的女儿,本身就非常喜欢‘玛丽·伦敦’的小说,也很好奇这个作者的真实身份。


    然后,一次巧合她从一位英国同行那里得知‘玛丽·伦敦’就是‘艾普莉·海多克’,当时她属于名记的dna就动了。她当然知道这是个大新闻!而且不是那种可以随随便便浪费的新闻,是可以做大报导的那种。


    如果随随便便浪费,也不过就是一篇填充内容的普通新闻报导。考虑到‘玛丽·伦敦’那么多读者,年轻人和时尚界又那么喜欢‘艾普莉·海多克’,当然会有人买账,但怎么也谈不到成为‘年度新闻’。


    所以朱莉娅娜·洛佩兹决定做一篇真正的新闻报导,要有调查、有研究、有采访,报导‘玛丽·伦敦’和‘艾普莉·海多克’是一个人只是最表层的,她得挖掘出更多、更深刻的内容。


    于是朱莉娅娜·洛佩兹从告诉她这件事的朋友着手,找到了几个知情人,再从他们给到的消息分别从《信使报》、出版社、现实中认识艾普莉的人、拍过艾普莉的记者、时尚界等方向着手,深挖新闻。


    关于‘艾普莉·海多克’这个女孩儿的很多东西,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展开。


    在这篇报导里,朱莉娅娜·洛佩兹挖到了‘芙罗拉公司’,挖到了阿瑟的游戏公司‘皮诺’——‘芙罗拉’是全权代理‘玛丽·伦敦’作品的公司,而这家公司和‘泊世’的联系相当紧密,在英国牵连的出版社,也有泊世创始人娘家的一份。


    而《全球决胜》这个最近即将公测的游戏,改编自《大玩家》这个大ip,却由一家小游戏公司来做,这不是很奇怪吗?经过调查才知道,‘皮诺’的创始人、现老板是亚当·海多克,这是麻省理工的在校生,艾普莉·海多克的哥哥。


    至于《玫瑰战争》、《大玩家》为什么会在《信使报》上连载,也清清楚楚了。艾普莉·海多克和《信使报》的创始人艾米丽·特里斯是闺蜜,两个人有朋友关系。甚至‘玛丽·伦敦’的诞生,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艾米丽·特里斯的请求。


    当然,这篇报导还引入了现实生活中就认识‘艾普莉·海多克’的人的说法,但说实在的,就算是现实中认识那女孩儿的人也不能说很了解她...或者说,真正了解她的人,根本是朱莉娅娜·洛佩兹采访不到的。


    朱莉娅娜·洛佩兹本人还写了长长的博客,抒发了杂志中没能抒发的东西,毕竟那是和报导本身差不多长的长篇大论了:


    “...从新闻人的角度来说,艾普莉·海多克是一个‘完美对象’,她身上充满了传统的新闻性只是一面,不值一提的一面。我认为这个女孩儿会引起更多的追逐——这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看各种各样的真人秀,《幸存者》、《荒野求生》、《地狱厨房》、《粉雄救兵》...当然,还有《与卡戴珊同行》。


    大众的窥私欲无处不在,过去的人只能透过邻里之间的围墙,一窥邻居的生活。现在,通过镜头,任何人的生活都能够看到,包括那些光鲜的名流富豪的。


    不可否认,大众是喜欢看炫富、抓马的,越浮夸越超出底线越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是一种‘审丑’了。大家以这种方式宣告着和过去的决裂,优雅、美好、高高在上是奶奶们的品味了,新一代年轻人呼唤着更大众的、更赤.裸.裸的、不装腔作势的‘作品’。


    然而,这并不是说大众就不爱王子与公主的童话,不去看那些有点儿‘老古董’的东西了。事实上,那部分喜好一直都在,大家依旧会关注好莱坞的俊男美女,依旧爱看《名利场》这类杂志中表现的‘名利场’。


    这几年现象级的剧集《唐顿庄园》就很能说明问题。


    艾普莉·海多克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名媛,不用附加任何半真半假的公关修饰,以最俗气的身价来说,她就足以让人目眩神迷了。


    她这样的女孩儿,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价值数千万的豪宅中,女佣、管家、私人飞机、超级游艇、高级派对...只存在想象中的东西,她天然就拥有。然后她还和未来的公爵谈恋爱,一个漂亮的网球运动员。


    她在牛津上学,上学时住家里安排的英式别墅,得到的毕业礼物是价值近两千万美金的古董豪车,以及价格差不了多少的俄国王室王冠。


    最后她还写诗、写小说,她的诗集在她14岁时印刷,由爱她的外祖父汇总校对,高档皮革做封面装帧、烫金字体在书脊上,就是一两百年前伟大作品的样子。总共一百本,只是用来赠送亲友而已。


    这样一本诗集意外出名了,才推向了市场,成为了2008年最畅销的诗集。


    至于小说,这已经不用说了,她是这几年最炙者。


    某种意义上,‘艾普莉·海多克’过着当代年轻人最憧憬的生活,她的身份是多样的,既可以做诗人、小说家,有可以做个itgirl、纯粹的名人,如果有一天她想要做平面模特、音乐主持人、文学评论家、好莱坞常客,应该都可以。


    要知道,这个时代,年轻人都接受了足够多的鼓励,被鼓励说想到就去做,只要想做就能做到,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虽然面对现实的时候总会知道,生活没那么容易,但不妨碍这种理想的状态。


    而在过着当代年轻人最憧憬生活的同时,这个女孩儿实际上还有更让人嫉妒的一面:


    任何人都被鼓励要有自己的事业,成就自我,达成自我价值!但不能否认,无所事事的光鲜生活的吸引力。‘不需要工作’这件事就像是一剂毒.药,正常人都知道这是毒害,这没有意义,但它带来的如梦似幻是真的。


    ‘艾普莉·海多克’当然不是个无所事事的姑娘,我们知道她从小要上很多补习课,a-level全都拿到了a+,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牛津。还有作为一个诗人、小说作者,她实在是太成功了!也因此,她应该是每天努力写作的。


    就如同当下被大家耻笑的真人秀明星,他们大多数也不是镜头下那样的夸张,甚至丑态百出。事实上,那些人普遍相当聪明、务实,他们知道做出怎样的姿态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不过,这不妨碍大众的眼中有一个错误的印象。


    看到‘艾普莉·海多克’,也很容易联想到无所事事、享乐主义、黄金时代、纸醉金迷、富家女...这些词儿。说实在的,这姑娘长了一张不知人间疾苦的脸,不要说生活的苦了,就连生活的痕迹都没有。


    没有比她这个人本身,更能代表‘财富’的了。


    资本主义的社会,大家都在追逐贵的、更贵的,想要华服珠宝、名车豪宅...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而这些所有的,都能在‘海多克·艾普莉’这个姑娘身上交汇,所以她就是终极梦想的具象化。


    我才说这个女孩儿会引起更多的追逐,我的报导只是一个开始,绝对不是结束。”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