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其他小说 > 自古沙雕克反派 > 第九十章
    凶手不止一个。


    把施黛的推论消化完毕,阎清欢长眉一挑,只觉豁然开朗:“说得通。”


    他头脑飞转:“不过……我们如何确定,哪些人是斩心刀?”


    有嫌疑的人太多了。


    单单挑出一个都难,遑论在一张张不熟悉的面孔里,找到所有潜藏的凶手。


    施黛托腮:“大问题。”


    她头发乱了,碎发轻飘飘打着卷儿,垂在小巧的耳边,像宣纸上荡开的几笔水墨。


    被烛火一照,淌出金粉般的流丽色彩,很惹眼。


    江白砚视线扫过,语气淡淡:“我若是凶手——”


    他收回目光:“进入幻境后,定要伪装身份,跟随在死者身边。”


    阎清欢一愣:“为何?”


    “被崔言明收养的孤儿,与百里氏是血仇。”


    江白砚笑笑:“幻境里,当年的罪人接连死去,尚且留有一条命的,必然惊惧交加。”


    比如叶晚行。


    见到一具具惨死的尸体后,她神志崩溃,在血池地狱里,进行了声泪俱下的忏悔。


    同为寻仇之人,江白砚猜得透凶手们的想法。


    面对当年屠杀江府的杀手,他尤其爱看他们狼狈不堪、挣扎求生的惨状。


    阎清欢恍然抚掌:“凶手想亲眼看看,百里家人走投无路的模样。”


    囚车示众、钟声判决,既是对罪人的惩处,也是对其他人的心理威慑。


    欣赏仇人逐渐慌乱无措、被恐惧折磨得歇斯底里,对于凶手们而言,或许是一种慰籍。


    “和死者待在一起——”


    阎清欢睁大双眼,又觉自己的反应太引人注目,低头压低嗓门:“岂不是跟我们在一块儿?”


    他们见过百里瑾,叶晚行更是始终跟在他们身边。


    与他们一路同行的人里,究竟有多少凶手?不会是两三个甚至更多吧!


    越想越起鸡皮疙瘩,阎清欢一阵恶寒,狂搓手臂。


    聂斩想了会儿,抬起明灿黑亮的眼:“不成,我还是猜不出谁是凶手。范围能缩得更小吗?”


    “第一轮的桐柱地狱,被直接传送在一起的,是流霜姐和宋庭、叶晚行和青儿。”


    施黛收敛神色,认真回想:“第二轮里,可以互作不在场证明的,则是叶晚行和青儿、聂斩和我们、流霜姐和宋庭。”


    “第三轮,宋庭被单独传开,我们与聂斩、秦酒酒、青枝姑姑一起,青儿和叶晚行两人一道,互相作证。”


    施黛道:“第四轮,管家与我们同行,青儿被传开。”


    “这样听起来,”阎清欢觉出猫腻,“宋庭和青儿很奇怪啊。”


    宋庭声称略懂阵术,带他们去了阵眼所在的地方,遇上黑袍人。


    黑袍人不愿被他破坏阵法,以此为缘由,宋庭被传离众人身边,独自去到偏远角落。


    如果宋庭本身就是幕后凶手


    之一,制造一出贼喊捉贼的戏码,从而脱身去杀人呢?


    这出戏演得浑然自成,没谁怀疑。


    5想看纪婴的《自古沙雕克反派》吗?请记住[]的域名[(


    还有青儿。


    她的不在场证明太满,除了最后的孽镜地狱,从头到尾和叶晚行待在一起。


    偏偏叶晚行死时,青儿不知所踪。


    施黛没再多说,垂眸安静思考,睫毛半搭,罩下斑驳阴影。


    她不说话,其他人也没多言,各自琢磨不同的事,四周一时静下。


    现在说太多,被凶手听见,无异于打草惊蛇。


    镇厄司没来之前,施黛决定保持沉默。


    凝神思索时,她显出与平日不同的柔静秀婉,双目沉郁,好似华光暗藏的宝珠。


    江白砚看她一瞬,低声道:“谢五郎的手。”


    “嗯。”


    施黛侧头与他对视,轻勾嘴角:“他嫌疑最大。”


    在她心里,已经把谢五郎看作了板上钉钉的凶手。


    施云声耳朵一动,巴巴望向他俩。


    江白砚抱剑站在她身侧,施黛保持坐姿,被他覆下的影子整个罩住。


    鼻尖萦有淡淡的冷香。


    她喜欢这个味道,习惯性嗅了嗅:“我怀疑叶晚行坠下血池,是凶手们有意设计的。”


    叶晚行虽说失魂落魄,但要跌进那么明显的血池,施黛觉得概率不大。


    更何况,她还正巧被谢五郎救下。


    “叶晚行说过,崔言明收养的小孩里,有一个酷爱练刀。”


    施黛低声:“常年练刀的话……手上会有非常明显的老茧吧?”


    到时候镇厄司来,八成要查每个人的手掌。


    换位思考,假若她是那个练刀的凶手,肯定不愿被人看见茧子。


    老茧无法抹除,与其编造些蹩脚的借口……


    一旦手上有伤,在血肉模糊的情况下,不就能隐藏刀茧了?


    幻境里的大多数地方并无危险,最适宜的,无疑是血池狱。


    无缘无故把手探入血水,自然要引人怀疑,于是利用叶晚行作为幌子,让谢五郎有了合理的动机。


    “叶晚行没说她被谁推下去。”


    在脑子里捋清逻辑链条,施黛小声:“我倾向于,是设下幻境的阵师动了手脚,让她跌落血池——阵师能操控幻境里的一切事物嘛。”


    这时,谢五郎挺身而出,上演一回搭救的戏码,便不显得突兀。


    “如此,”江白砚颔首,“当时与叶晚行同行的人里,许有一名阵师。”


    叶晚行坠池时,身旁仅有谢五郎和青儿。


    谢五郎要掩藏手上的老茧,身份被暂时定为刀客,阵师的人选——


    施黛抬起眉梢,瞥向远处的青儿。


    她被吓得瑟瑟发抖,跟在百里青枝身旁,一张鹅蛋脸惨白如纸。


    “虽然只是猜想,”施黛叹一口气,“按这个思路继续推吧。”


    推错了,重新来过就好。


    她沉吟一会儿,轻声低语:“至于宋庭……”


    宋庭这人的存在很尴尬。


    说他是凶手之一吧,他老老实实带他们去了阵眼,差一点就破除幻境。


    说他清白无辜吧≈hellip;


    追踪阵眼这件事,怎么听,怎么像是骗取信任的套路。


    微眯双眼,施黛搓搓发冷的脸颊,音量更小,像在和江白砚说悄悄话:我觉得,宋庭是局外人。”


    江白砚在她身边坐下:“为何?”


    “你记不记得,我们在阵眼前见到黑袍人的时候?”


    施黛说:“当时他背对我们,一动不动看守阵眼——你和流霜姐突袭的话,说不定能成功拿下他。”


    看黑袍人那时的状态,压根没发现他们。


    紧接着,发生了什么?


    秦酒酒剪出皮影,冲他兜头罩去,在即将靠近黑袍人时,皮影尽数溃散。


    “第一眼看去,像是黑袍人觉察杀气,轻而易举化解了秦酒酒的攻势。”


    施黛皱眉:“可黑袍人真有那么强,连手臂都不抬一下,就能打散皮影吗?”


    身为演武大会的第一名,秦酒酒一路过关斩将,实力很强。


    把“案件中有许多共犯”作为前提,施黛推导出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黑袍人的的确确没觉察他们的靠近,秦酒酒召唤皮影,是为了给予他提醒,通风报信。


    而皮影轰然溃散,不过是她自导自演的假象罢了。


    只要秦酒酒撤回灵气,那道黑影理所当然不复存在。


    “而且……”


    略微迟疑一下,施黛望向席间众人。


    分家来的浓妆女人哭红了眼,小丫鬟们乱作一团,围着她慌忙安慰。


    秦酒酒表情淡淡,正低头剪皮影玩。


    烛火照不进她眼底,从施黛的角度看去,内里一片深不可探的暗意。


    宋庭闲得无聊,立在窗边看月亮。


    身后是人们吵嚷嘈杂的哭声与喊叫,他浑不在意,被月光勾出一道清癯影子。


    还打了个哈欠。


    谢五郎慈眉善目,耐着性子安抚心神不稳的宾客,掌心缠一块黑布,遮掩血痕。


    聂斩懒洋洋坐在不远处,发现施黛在看他,马尾轻晃,投来含笑的一瞥。


    施黛也朝他笑笑。


    第一轮的桐柱地狱里,百里箫被人一刀穿心。


    在大多数人尚未汇合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能杀他。


    凶手杀了他之后呢?


    第一个动手,意味着之后全是安全期。


    他大可像个没事人一样,表现得事不关己——


    最好再找一两个同行的人,从头到尾待在一块,用作不在场证明。


    嫌疑为零。


    却也是最大的嫌疑。


    青儿,谢五郎,秦酒酒,聂斩。


    还有没有别人?


    指尖轻叩


    桌面,施黛垂眸静思。


    她目前怀疑四个人,死去的,也恰好是四人。


    ?想看纪婴的《自古沙雕克反派》吗?请记住[]的域名[(


    青儿只在第四轮有空白期,如果她是凶手之一,大概率杀了叶晚行。


    秦酒酒,第一轮和第二轮都有不在场的时候。


    把聂斩看作第一轮的凶手,秦酒酒只能被安排在第二轮。


    剩下的谢五郎,与他们相遇在第三轮中后期。


    前半场,他有充裕的时间杀害百里瑾。


    这样一想……居然通了?


    软绵绵的后背倏地挺直,施黛杏眼更圆,眨了眨卷翘的睫毛。


    许是她恍然大悟的神情实在有趣,江白砚溢出一声很轻的笑:“知道是谁了?”


    施黛没什么底气:“六成……?我不确定。”


    除了谢五郎受伤的右手非常可疑,其余人的嫌疑全属猜测。


    凶手把这起案子安排得滴水不漏,难以找出有用的线索。


    第一轮的凶手不一定是聂斩,毕竟现场尚有数量众多的丫鬟小厮。


    要等镇厄司逐一排查,才能下最后的定论。


    在幻境里累得口干舌燥,施黛把杯中冷茶一饮而尽,想通了案子的端倪,整个人神清气爽。


    想再说点什么,猝不及防,身侧飘来一袭清爽的风。


    很干净的味道,不同于江白砚雪意般的冷,像是皂香。


    “施小姐。”


    聂斩不掩好奇:“你们聊出什么来了?”


    他穿一件简单的蓝衣,不带花哨纹样,黑发高束,喉音悦耳,携来挡不住的清越之意。


    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没聊出有用的东西。”


    施黛一笑:“案子牵扯的人太多,我看谁都有嫌疑。”


    镇厄司没来,她不打算刨根问底,否则惹怒凶手,指不定引出什么乱子。


    “也是。”


    聂斩笑笑,目光在席间散漫逡巡:“施小姐没有特别怀疑的人?”


    施黛半真半假地应:“管家吧?他直到孽镜地狱才和我们汇合,之前指不定在做什么。”


    “的确。”


    聂斩点头:“我方才问了好几个侍从,他们也是三三两两被传在一起,口供乱得一塌糊涂。”


    这是在暗示她,有更多人具备嫌疑?


    谈话间,屋外响起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透过窗棂,可见人影幢幢,足足来了近二十人,声势不小。


    越州的镇厄司到了。


    紧绷的心口松懈下来,施黛蜷起指节,进一步试探:


    “当年有个孩子自幼练刀。如果他今日在场,待会儿查一查所有人的掌心,应该能发现他的老茧吧?”


    聂斩笑着应:“这个法子不错。”


    可惜被凶手提前想到,扼杀在摇篮里了。


    施黛与他对视一眼,嘴角扬起小小的弧。


    她其实是有些紧张的。


    这种紧张


    并非面对嫌疑人的恐惧,而是忐忑、不安、迫切地想要知晓真相10_[(,并因此心跳加快。


    比起刚来大昭的时候,她胆量大了许多。


    “镇厄司要查明全部的凶手,恐怕很难。”


    施黛说:“第一轮杀人的,最难找吧?”


    聂斩勾唇:“何出此言?”


    数道人影自长廊涌入,肃杀意气如海啸席卷,气势汹然。


    为首之人亮出腰牌,一字一顿,语调铿锵:“镇厄司办案。”


    江白砚默不作声,轻抚断水剑柄。


    他看出施黛的试探,在这场对峙中,无论如何,聂斩伤不了她分毫。


    因为在那之前,断水会劈断聂斩的脖子。


    “第一个杀人的凶手,最易隐藏身份。”


    凝视聂斩的双眼,施黛打趣般道:“打个比方,在幻境里,你一直跟在我身边,除了第一场桐柱狱里的短暂空白。”


    她想起见到聂斩时的景象。


    乌发晃荡,年轻人双目如星,朝她笑着打招呼。


    “如果,在桐柱狱相遇时。”


    施黛轻声说:“你……刚刚杀完人呢?”


    一个半开玩笑的假设。


    聂斩听罢,果然笑起来:“我?施小姐不是说,凶手不止一个?你觉得除了我,还有谁?”


    同样是不正经的调侃语气。


    两人都明白,对峙并不如明面上的平和轻松。


    像绷紧的弓弦,不知何时出箭。


    镇厄司的差官鱼贯而入。


    聂斩想通什么,望向施黛,哑然失笑。


    原来她在等镇厄司来。


    同他说这些,是掐准了时间。


    “你,秦酒酒,谢五郎,青儿。”


    放缓呼吸,施黛定定看他:“对了多少,漏了多少?”


    一瞬间,刺骨寒意从尾椎腾起,直入脑中,令聂斩轻颤。


    并非源于施黛,而是她身边的人。


    江白砚面色平平,笑得礼貌含蓄,分明有一张美人面,瞳色却冷得骇人。


    长剑被他抱于怀中,只消聂斩有分毫对施黛不利的征兆,便会出鞘。


    幻境里,聂斩见过他一剑荡平鬼影的强悍实力。


    无可奈何笑了笑,聂斩答非所问:“百里家那群人该死,不是吗?”


    直至此刻,笼罩他周身的气息骤然一变。


    笑意退减,狭长漆黑的眼里,凝出锋镝般的锐气。


    施黛猜出斩心刀不止一人,又说对所有同谋的名字,待她告知镇厄司,他们逃不掉。


    聂斩没想再藏。


    施黛点头:“是。”


    这个回答倒让聂斩一怔。


    他听说施黛等人来自长安的镇厄司,原以为她会对他居高临下地斥责。


    施黛脸上没多余的表情,好奇问:“为什么不把百里家的所作所为,告诉官府?”


    “没有证据。”


    聂斩耸肩:“他们做得很干净,百里策和崔叔的死都是。”


    说完又觉得好笑,他一个杀了人的凶手,怎么反而和施黛心平气和攀谈起来了?


    施黛明悟:“青儿和谢管家,是潜伏进来搜集证据的?”


    聂斩:“嗯。”


    他扬了下嘴角:“那几人没留实质性的证据。我们掌握的线索,全是靠窃听谈话得来的。”


    确实报不了官。


    百里氏在越州只手遮天,他们身无确凿证据,一朝告上去,必然吃亏。


    “所以,”施黛顿了顿,试着问,“崔大人过世后,你们……你们真的,全都继承了‘斩心刀’?”


    聂斩缄默几息:“嗯。”


    他忽地一笑,两眼直勾勾看过来,润泽浓郁,如天边星。


    “我的名字,是因崔叔取的。”


    聂斩道:“斩除世间奸邪的‘斩’。”


    得到这个名字之前,聂斩以流浪为生。


    饿了去寻街边的剩菜,困了住进城郊的土地庙,吃过半生不熟的野菜,也踏进过好几次鬼门关。


    于他,活着永远是浑浑噩噩。


    遇见崔言明,是一个初秋的夜。


    小乞儿无家可归,在子夜漫无目的地踱步,一不留神,被几个壮汉掳走。


    民间素有见不得光的腌臜法子,打断小儿的双手双腿,令其残疾,上街乞讨。


    他本该遭受这样的命运。


    壮汉朝他举起木棍的刹那,刀光突如其来,破开寒夜。


    拔刀斩杀恶徒之前,来人温声让他闭眼。


    他乖乖把眼睛闭上,又悄悄睁开。


    入目是见所未见的情景,刀客迅疾如虎,剑光吞吐,亮得钻心。


    壮汉们毫无还手之力,血水喷溅,汇成一条腥红小溪。


    从对抗到结束,只用去短短几息。


    青年收刀入鞘,发出铮然一响。


    乞儿怔怔看他,前所未有的惧意袭上心头,止不住发抖。


    那人却只对他笑笑:“想不想和我走?”


    于是乞儿稀里糊涂随他归了家。


    一座他曾经只敢遥遥眺望的宅邸。


    府上除了他,还有三个年岁不一的孩子,甫一见面,便围着他叽叽喳喳。


    小个子女孩叫莫含青,比他年岁更小,怯生生不爱讲话,怀里抱着本书。


    个头很高的半大少年叫谢允之,见他时满面带笑,递来一颗他没吃过的饴糖。


    秦酒酒沉默寡言,面色苍白,小大人似的,端量他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去拿药膏。


    “我名崔言明。”


    把几个孩子逐一介绍给他,崔言明笑问:“你叫什么名字?”


    乞儿说不出话。


    彼时他仅有五岁,没有来路,没有名姓,连自己是谁,都是个模糊不清的问题。


    得知他没有名字,只记得含混的姓,


    崔言明耐心询问,可有中意的字。


    乞儿无言良久。


    他没真正拥有过什么,也没真正喜欢过什么。


    他向往繁华的街市,仅仅缘于用以裹腹的食物;闲来仰望天边的月亮,只因唯有月色与他做伴。


    包子,月亮,饴糖。


    最终定格在心头的,是那把明晃晃的刀。


    恍惚间,聂斩伸手,指向崔言明腰间的长刀:“这个。”


    “这个?”


    青年一怔,展颜笑道:“喜欢刀……聂刀?不好不好,太直白,不好听。”


    这是个高挑瘦削的年轻人,面如冠玉,文质彬彬。


    偏生拿起刀时,周身透出锐不可当的凛冽之意,叫人不敢忽视。


    思忖片刻,崔言明笑着对他说:“取‘斩’字如何?愿你心怀善念,斩尽天下奸邪。”


    聂斩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与另外三个孩子生活在崔言明的宅邸里。


    崔叔早出晚归,偶尔浑身是血,由谢允之为他疗伤。


    莫含青告诉他,崔叔正是名震江南、屡除奸邪的斩心刀。


    除此之外,他亦是清风峻节、官清法正的越州刺史,在越州家喻户晓,颇得百姓尊崇。


    与崔宅的孩子们日渐熟络,聂斩方知,他们也是崔言明收养的孤儿。


    谢允之是同他一样的流浪儿,性情沉稳踏实,对刀法情有独钟。


    崔言明为他特意撰写一本刀谱,谢允之看了一遍又一遍,每天练至深夜,大汗淋漓。


    莫含青的爹娘在洪灾中双双去世,腼腆温静,喜爱念书。


    秦酒酒的家被山匪所劫,亲眼目睹血流成河的惨状,因而不喜与人交际。


    因是最后来到崔宅的缘故,聂斩成了被所有人照顾的弟弟。


    “所有人”里,包括比他更小的莫含青。


    晨间一同去学堂念书,傍晚静坐院中,看天边翻涌的火烧云。


    夜里最为惬意,崔言明备些瓜果点心,五人围坐桌前,说故事、看月亮,偶尔抽背当日学的文章。


    聂斩口齿笨拙,背得支支吾吾,满脸通红。


    崔言明伸手摸他的头:“无妨,你年纪尚小,不碍事。”


    抽背后闲来无事,崔言明噙笑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谢允之毫不犹豫:“当大侠!”


    莫含青语调轻柔:“做个教书先生。”


    秦酒酒低声:“成为像崔叔一样的好官。”


    聂斩凭本能应答:“除邪。”


    崔言明朝他们浅笑。


    “无论如何,切莫忘记。”


    他道:“宁以义死,不苟幸生。你们都是好孩子,要永行正道之上。”


    那夜杨柳风柔,淡月如雪,哪怕多年后回想起来,也觉得像一场梦。


    美梦总归要醒。


    不久后,在池塘里,他们发现崔言明的尸体。


    当日的所见所感化


    作碎影,模模糊糊,聂斩想不清晰,也不愿回忆。


    只记得熙熙攘攘的人,此起彼伏的哭声,以及一张青白的脸。


    总是笑着看他,叮嘱他天冷加衣的人,成了那副模样。


    崔言明甚至没来得及,看他们一群孩子踏足所谓的“正道”。


    何为正道?


    不到十岁的聂斩无法定义。


    但从五岁到二十多岁,每每见这两个字,他下意识想起的,永远是那道执剑的影子。


    崔言明为官清廉,为他们留下的银钱所剩不多。


    四个孩子再无倚靠,莫说找出凶手报仇,连生计都是难题。


    半月后,依旧是一个秋夜。


    谢允之带他们登上城郊的山,坐在山巅,遥望越州城。


    山黛远,月波长,林涛萧萧,如天地挽歌。


    “别怕。”


    尚是半大少年的谢允之立于月下,手里拿着崔言明曾用的刀。


    “我已有十五岁,够去挣钱。”


    他回头,眼底映有清波倒影,一如逝去的旧人:“我来养大你们,不会让你们吃苦头。”


    “崔叔的事,怎么办?”


    莫含青咬牙抹去眼泪:“他平素从不饮酒,怎会因酒落水?一定有人害他……百里家!他在调查百里家的案子!”


    “我们能查出什么,能对百里家做什么?”


    环视三个瘦弱的稚童,谢允之说:“我们这样,什么也干不成。”


    “那就长大,变得更强。”


    秦酒酒哑声道:“崔叔的刀谱,我要练。”


    聂斩喉间发哽,与莫含青异口同声:“我也学。”


    由此,四个孩子达成了约定,并为之践守此生。


    崔言明“斩心刀”的名头,他们来承。


    崔言明护的越州,他们来护。


    为弟弟妹妹轻柔拭去泪水,谢允之直身屹立,拔刀出鞘。


    刀光若水波粼粼,照亮他通红的、被泪意浸湿的眼眶。


    再眨眼,目色沉凝如锋。


    “崔叔守的正道。”


    谢允之道:“我们为他守。”!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