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161.历帝南巡


    历帝抬眸看了几眼晋鹏, 一瞬间没法从他的脸上分辨出他是真傻还是意有所指。


    “陛下,晋尚书的话不可取。”刘旭上前提醒道,“皇子们年龄不一, 倘若都带出去,不仅在守卫这一块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 在沿途花销这里也会耗费巨多。”


    “更何况,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她们也会因此思子心切呀。”


    闻言, 历帝思索片刻,“朕知道了。”


    “爱卿们把南巡一事做个规划出来, 过两日呈上来。”他下令道,“把年满十二的皇子也计算在内。”


    刘旭、曹明洋、周知临、晋鹏:“……”


    这是真要带出去。


    年满十二岁的皇子,那不就是大皇子、二皇子两人么。


    一个是贵妃所出,一个是皇后娘娘所出, 这带出去是真的为了历练他们么?不敢想, 不敢说。


    刘阁老等人领命退出乾明殿。


    南巡一事,最终如秦朝宁上奏建议那般得了批复。


    历帝在位已有十六年,开始了自己平生第一次下江南的安排。


    这次南巡, 内阁、户部、兵部有意控制队伍的人数,出巡的仪仗规模, 因此所带的人不过千人。


    至于护卫的士兵, 是来自五军营全员配备火械的一支小分队为主。有他们一行人在,出巡所需的兵力规模将会大大缩减。


    身在南州的秦朝宁收到朝廷的圣旨已是隆冬时节。


    他立马组织李知府等人、姜子钧等人、工部以及东厂的人齐聚一堂,对于历帝与诸位朝臣开春后南巡一事商议一番。


    李知府等人听罢, 脸上皆浮现出激动之色。


    陛下要来临聿府城主持开海禁仪式!!他们这些地方官要见到历帝,在圣上面前露脸了!!!


    其余官吏除姜子钧以外, 同样是心绪激荡。


    姜子钧则是感慨居多,细想自己原来离京这么多年了。


    要知道, 当年姜老爷子带着他参加宫宴的时候,圣上不过是年幼的少年。如今要南下的历帝,已是宣朝说一不二的君主。


    “开海禁的仪式可是要大办?”姜子钧抬眸看向秦朝宁。


    闻言,李知府他们同样抬头看了过去。


    从各个富户、士族那募集回来的银两可是花得见底了的,而府城的税收还没开始征缴。


    此事若是大办,府衙这边可是抓襟见肘,无法支撑。


    秦朝宁看他们开始纠结的眉头,大致上能够猜到他们在想什么。他做主道,“办,定然是大办的。银两的出处,本官来筹集吧。”


    顿时,李知府等人恢复了笑容,忙不迭道,“那就有劳秦大人了!”


    “辛苦秦大人了!”


    “小秦大人大义!”


    ……


    秦朝宁把这事揽了下来,他们瞬间就没了烦恼。


    小秦大人出马,就没有不成的!小秦大人说他能筹措到银两,就肯定能够找回来足够多的银两!!


    当日下午,秦朝宁在府衙里就起稿了回复南巡一事的奏折。


    他在奏折里先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帝与众大臣南下的期待与激动,接着叮嘱他们一路上切记保重身体,多欣赏祖国山河,莫要操劳过度。


    开海禁的仪式距离钦天鉴选定的日子还远着,陛下与诸位大臣可否把沿途一路游玩的笔墨都给他寄过来呢?


    他虽身在他乡,心可是一直与朝堂上的圣上、诸位同僚同在的。


    随后,他在奏折里把圣上的文采全方位夸赞了一遍后,他又把已知的那些钦定南巡的官吏中文采好的那些大人的文采也是夸赞了好些遍,再表明他有意把这一次南巡编写成册,流芳后代。


    等到历帝与那些大人们看到了秦朝宁的奏折,他们就乐了。


    小秦大人还是嫩呀,看看这些夸人的言辞,着实愣头青。但是不得不说,言语里的几分真诚把他们都看得心花怒放,纷纷表示那点儿笔墨不是事。


    若是能够编纂成册,那么对于他们的声名亦是有益的!


    所以,在正历十六年年末,秦朝宁就收到了历帝与刘旭刘首辅等人的墨宝。


    他当即就让人把原迹保存好,在南州城举行了一场仅限特邀人员的慈善义卖会。同时,这些墨宝他还让人分门别类,做好了抄录,以作后续的统一编撰成书。


    这场慈善义卖把历帝的亲笔行书、刘旭刘首辅的诗作、周知临周大人的文章……都卖出了高价。


    几场义卖下来,通过出售这些能够当传家宝的名家真迹,秦朝宁筹集到了十几万两白银。


    南州知府孟经义等人,临聿府城李知府等人,姜卫指挥使等人围观了小秦大人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皆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实在是,他们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另辟蹊径的头脑了,只能慨叹道,真不愧是我朝最年轻的状元郎!!


    而秦朝宁在义卖会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一封拍马屁的奏折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这事他秉承一个主动坦白,功劳上交。


    所以,当历帝他们前脚刚收到弹劾秦朝宁的奏折时,秦朝宁自己的认罪反省奏折后脚就到了。


    历帝:“……”


    御史们 :“……”


    内阁阁老们:“……”


    ……


    他一边反省自己不该仗着小聪明,就把圣上和同僚们的墨宝给卖了,然后一边又哭诉自己是没法子支撑一个盛大的开海禁仪式给逼急了的。


    在奏折里面,秦朝宁言辞凿凿地表达南州这边的当地百姓对他们文采与笔墨的崇拜,他自己也是十分孺慕的。


    最后,他还点明自己实在不忍心他们的才气只能让他们这些南州的官吏看得见,这才“分享”给当地百姓的。


    圣上与各位大人们的文采,是“属于”天下所有人的!是不该被埋没“光彩”!


    现今,全赖于陛下与各位同僚的文气斐然,南州上下的官吏们定然会把开海禁开幕仪式操持妥当!全员上下一心就等着他们的到来了!


    他还不忘替南州全体百姓对他们表示感激之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笔墨在,才不用劳民伤财就准备好了充裕的银两去为开海禁一事增加投入。


    历帝和刘旭他们看完该奏折后脑子都蒙了一瞬。随后,他们的心里面下意识就觉得既生气又好笑。


    这臭小子,这几年究竟都在外头学了些啥呀!怎么做的事看上去这般流里流气!


    不过,他们也看得出来,外头的事怕是确实难为这小子了。


    非常事态行非常法,这应变能力真是这一代新进官吏中的第一人。


    最终,秦朝宁在南州“敛财”一事轻轻放下。


    历帝还给他以及南州的官员们下旨口头表扬了一番,称赞他们心系百姓,朴实爱民,做事灵活。


    南州的官吏们元宵后收到来自朝廷的口头嘉奖,更是欢天喜地,激情洋溢地准备起了开海禁的开幕仪式。


    在历帝他们南巡的队伍启程了之后,南州与闽州这边的几个港口开始投入使用了。


    没正式开海禁的这段时间里,两地府城的府衙们都只允许百姓们,商户们往返内陆的海上运输停留这些港口。


    待到了正历十七年的立夏,历帝一行人终于抵达南州地界。


    秦朝宁得到消息后,立即协同南州大大小小的官吏前去迎接圣驾。


    历帝与诸多大臣好几年没见到过秦朝宁了,两方人马见面,就开始了言不尽的想念与客套慰问。


    秦朝宁现在看山去比前几年更添英俊潇洒。一身的紫色绣有锦鸡的二品官服,衬得他甚是气质非凡,颇有钟灵毓秀之姿。


    在场的官员们霎时间就思考着府里有无适龄的闺女,能配得上这位状元郎的。


    连历帝不由得也起了一点儿心思,不过,他很快就把这点儿念头给压下去了。


    比起与皇室宗亲的郡主、县主等结亲,他更希望秦朝宁继续在朝堂上卖命。


    “爱卿!这几年您受苦了”,历帝毫不吝啬地抬举道。


    “微臣哪敢言苦,能够为陛下与百姓们分忧,乃是朝宁的荣幸!”秦朝宁下跪道。


    等历帝喊他平身,他带着南州的官员们给诸位大臣们接着行了礼。


    然后就是所有人,几条队伍开始缓缓前行,准备入城。


    刘旭刘阁老把秦朝宁喊了过去,两人骑在马背上,身处文官队伍里,悄声互相叙旧。


    “大皇子、二皇子刚才你也见过了”,刘旭看了秦朝宁一眼,提醒道,“他们二人还未有正式的太傅的。”


    虽然他一直没搞懂历帝耀带着大皇子、二皇子南巡的目的何在,但是避开这一趟浑水对于他们这样的臣子来说,是得避开的。


    他们这些中立的官吏们对于朝廷与苍生而言,从来就不是靠站对了队伍来混官位的人。


    他们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况,会多少有自己的骄傲和抱负。


    “学生谨记”,秦朝宁应道。


    他自称学生,就是把这些对话定性为二人师徒情谊的叙旧。至于刘阁老潜台词让他注意避免成为两位皇子的先生人选一事,他记住了的。


    开海禁之后,各种关税条例的调整,鼓励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他并不着急回京。


    第162章 162.大皇子


    待历帝一行人在南州城安顿好, 他们才想起来,京城不是都说南方三月、四月、五月的时候倭贼甚多吗?


    怎么他们入城至今,半点没觉得百姓们有什么惊慌逃命的架势, 还一副安居乐业的景象?


    他们从京城启程前,内阁与兵部曾做过一些关于路途中的预测, 其中最危险的三个选项是:流民、山贼、倭寇。


    而这一路上,历帝他们确实有遇到过流民与山贼。


    不过, 这些宵小之徒,轻而易举地就被五军营的火械小分队拿下了。


    然而, 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倭寇呢?


    历年来,死在倭贼刀下的无辜百姓,不知凡几。这些年年来犯的倭寇,难不成今年就不来了吗?不可能的。


    宣国这些年在扶桑、琉球等岛国的眼里, 可是肥肉一块。


    按照他们的民族尿性, 哪怕经历了几次对战失利,都仍然会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地登陆沿海一带。


    秉着这些疑问, 历帝在南州城的皇家别院召见了秦朝宁等人。


    他带着两位皇子,诸位大臣同在大堂里, 接受过秦朝宁与底下众官吏的拜见后, 就把心中的疑问给问了出来。


    秦朝宁立即上前回话,“微臣回陛下的话,今年南方沿海一带仍旧有少量倭贼与海盗趁着三、四、五月海上刮东北风多, 来犯我国领地的。”


    “之所以陛下与诸位大人们自踏入南州边境都察觉不到倭贼的动静,全赖盐边县军营的将士们, 凭借他们过人的海上作战能力,远程作战能力, 今年让那些贼人都未能上岸前就被歼灭了。”


    他的话音一落,自打他出现就把目光放在他身上的大皇子、二皇子眼眸都亮了。


    他们俩人的情绪外露得比朝臣们明显,能够看得出来对于这位声名在外的小秦大人是孺慕已久。


    这时,兵部尚书晋鹏迫不及待问他道,“可是海军军营配合战船、大炮,兼之火械分队作战为主?”


    秦朝宁上一年汇报给兵部与朝廷关于海军军营的建立,大炮的研制,火械分队的扩招等,京中的他们只是从奏折的只言片语中看到过,还未亲眼见证其威力。


    殊不知,竟是这般威武强悍的战斗力?!


    “正是”,秦朝宁肯定道。


    这下,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气。


    让敌人连靠岸都无法做到的战斗力,小秦大人究竟又做出了何等可怕的武器!!


    随即,他们继而羡慕妒忌地看向了姜家那位外放多年的姜卫指挥使。


    当年暗自取笑姜家后继无人,被“流放”才会去当一个“有名无实”的正三品卫指挥使,统领一个旮旯角落军营的官吏们,现下的脸再次觉得火辣辣的。


    搭上小秦大人这条船,姜家继姜宏辉老爷子这个提督骠骑大将军后,怕是又要出一名大将了。


    真是,人比人比死人!他们这些人日夜操劳,就怕子嗣一代不如一代,家族无法传承。别人府上的第三代都混出头了!!


    “姜大人如今手底下兵强马壮,不知何时方便让下官等人见识一番呢?”一名武官不由得问道。


    对方眼里满满的探究欲,不仅如此,那神情还似乎颇有战意。


    有的文官帮腔道,“秦大人、姜大人,难得陛下、大皇子、二皇子与诸位大人都从京城来到南州,不若让大家前去看看盐边县军营如今何种模样了?”


    “是呀是呀,反正离开海禁开幕仪式还有好些天,就带大家去看看吧。”


    “也让我等文武官吏们感受一番我朝强大无比的武力呀!”


    “对呀对呀,那些武器究竟何等威力,这般厉害!”


    ……


    就在姜子钧想回话时,历帝直接开口道,“秦爱卿、姜爱卿尔等择日安排一下,朕与诸位朝臣前去看看。”


    闻言,秦朝宁与姜子钧相视一眼,行礼应道,“微臣领旨!”


    历帝南巡,所带的官吏们都是朝中颇得器重的那一批。


    这会儿,大堂里所有人都热热闹闹地聊着,少了几分在京中的拘谨,多了几分熟稔。


    历帝有意君臣和睦,在场的人都是人精,更是没人在这种时候去泼冷水,搞那一套君臣有别,礼仪不可废。


    他们都很识趣地把言语都放开了些,配合“演出”这场上下和睦,君臣情谊。


    傍晚的接风筵席期间,待历帝退下去休息后,在场的官员们瞬间就更放松了。


    大皇子与诸位朝臣热络地聊着天,一副觥筹交错。


    而二皇子则是浅笑看着大家的热闹一幕,始终坐在案桌侧,安静吃着内侍给他布的饭菜。


    刘旭、晋鹏、周知临等人,秦朝宁、姜子钧等人都把筵席中众人的言行神态都看在眼里。


    他们没多放纵,表现出来稍稍融入集体,又维持着自己的原则,很是克制。


    不过,让他们没料想到的是,大皇子喝多了几杯酒之后,就朝着他们这些官员走了过来。


    他的脸颊微红,显然有些许醉熏,手执白玉酒杯,对刘旭刘首辅张嘴就道,“刘首辅这些年为朝廷辛苦了!本宫敬您一杯!”


    刘旭:“……”


    他面对周遭同僚的各式目光,心下觉得大皇子此举实在孟浪了。历帝壮年,身子贼棒,哪里用得着他来感谢朝臣平日里干活辛苦。


    但是,无论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他眼下断然是不能得罪大皇子的。他起身说了几句场面话,把这杯酒“战战兢兢”地喝了。


    大皇子对他的识相很满意,转而又去找下一位。


    作为他“笼络”目标的下一位当事人晋鹏:“……”


    他的心情很复杂。他可是兵部尚书呀,你老子还活得好好的,兵权这极为忌讳的大事,你敢和本官熟络,本官都得躲着你!!哪个皇子来都没用!


    他没法做到刘旭那般长袖善舞。


    世俗刻板印象里,武官本就没有文官心眼子多。他便面上直肠子了许多,态度不冷不热,言语不太敬畏地接了大皇子的敬酒。


    见状,大皇子的眼睛眯了眯,脸上依旧挂着笑,眼神却是冷了一丝。


    不过,晋鹏这个刺头并没打击到他结交朝臣的那一刻热乎的心。他继续朝下一位大臣走去。


    周知临一副老好人似地接受大皇子的“好意”。


    他对于皇子们的交好并不在意。反正,谁来找他,他都能给个好脸色,主打一碗水端得平平的,所有人在他这里都能“雨露均沾”。


    等轮到了姜子钧,姜子钧直接以目前仍是军事布防严守期,盐边县军营所有将士、士卒皆不能沾酒为由拒绝了。


    他们姜家不需要站队任何一位皇子。


    闻言,大皇子被他合情合理的理由给噎到了,脸色没控制住,不由得泄露了一丝不虞。


    他在京中的时候,从来没有被官吏这般拂过脸面。


    在场围着他转的官吏也不少,于是他冷看了姜子钧一眼,就转向了秦朝宁,这个他十分看好的官员。


    “秦大人,本宫对你的事迹耳熟能详,不知何时才有机会与你促膝长谈,论道一番呢?”大皇子当着众多官吏说道,半点不避讳。


    秦朝宁看着他比自己稍显稚嫩的脸蛋:“……”


    他自己今年二十岁,大皇子他没记错的话不过十七岁,而二皇子只有十二岁。年纪轻轻,说话怎么这般油里油气的?


    “大皇子过誉了”,他实话道,“倘若是探讨学问,下官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秦朝宁如他的恩师之一刘旭刘大人一样,也是没有得罪对方的想法。


    不过,可能是对方真心想要和秦朝宁多往来,此时是没敬秦朝宁酒的。大皇子没拿敬酒来测试秦朝宁的驯服性,反而表现出来稍许拉拢的意味,缠着秦朝宁杂七杂八地聊了许久。


    这使得刚被敬了酒的刘旭、晋鹏、周知临等人:“……”


    面对大皇子的热情,秦朝宁则很耐性地回着他的话。


    甭管对方问什么问题,秦朝宁都有问必答。


    待所有人酒足饭后,有一名青衫官吏悄然越过诸多酒意上头的官员,径直朝着秦朝宁走了过去。


    他的脸上笑意恭敬,双手举着酒杯对秦朝宁说道,“秦大人,下官乃同是盐边县出身的官员,卢忠贤。”


    “不知大人可还记得下官?”已经而立之年的卢忠贤看上去依旧文质彬彬,语气温和道。


    秦朝宁愣了愣,倒是确实想起了对方是谁。


    面对对方面上礼数周全,他没端着架子,笑着道,“卢兄安好。”


    因为对方有意点出同是出身盐边县,秦朝宁就在话语里撇开了官场角色。


    但是,他心里有点摸不准对方意欲何为。


    官场上,老乡、同年这些关系,大家都不会有意点明,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更何况,还需要在此种有数名朝中重臣的筵席里面点出二人关系,只会让别人看明白他们二人不熟,私下没有私交,才需要在这种时刻攀个关系。


    “下官对秦大人仰慕已久,在此,下官敬大人一杯!”卢忠贤刷了个脸,就准备识趣地退下。


    而此前,他看着众星拱月一般的秦朝宁,心中的妒忌却是直挠他的肺腑,让他万分难耐。


    第163章 163.关税制定


    皇家别院这边的筵席散了后,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卢忠贤与几位官吏悄无声息地离开。


    二皇子的目光朝那边看了一眼就快速移开。


    他的身后,刘旭这些朝廷大员陆续上了马车, 前往驿站。


    南州城的一处院落,大皇子喝过醒酒汤, 整个人还有些晕乎乎的。他缓缓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曹明洋曹阁老, 喊道,“舅舅。”


    随即, 他当着底下的心腹与幕僚的面,毫无避讳地对曹明洋抱怨道,“刘旭、周知临、晋鹏那些人,依旧油盐不进。”


    曹明洋放下茶杯, 无奈道, “望儿,你太心急了。”


    话语间,他眉间轻蹙, 没掩饰自己对于大皇子今晚的操之过急有些不满。


    “舅舅自你和二皇子年前参加朝会伊始,是怎么对你耳提面命的?”曹明洋瞥了一眼围着大皇子转的几个官吏, 眼眸微冷, “谨言慎行,眼下不需要拉拢任何一位朝臣。”


    大皇子暨元望立马反驳道,“望儿若不趁着二弟年幼, 把众多肱股之臣拉到我方阵营,过几年等二弟起来了, 不是徒添烦恼么。”


    闻言,曹明洋一巴掌拍在案桌上, “这想法简直蠢不可及,究竟是哪个不安好心的小人撺掇你?”


    在老虎壮年时期就撩拔虎须,是不要命了?他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单单熬掉杨誉良就花了二十余载,深知活到最后才是赢家。


    他这几年一直叮嘱暨元望的话,都是让他潜伏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曹明洋目光扫过在场的幕僚,“尔等日后胆敢再怂恿大皇子,就休怪本官留不下你们了。”


    他的话音一落,在场的七八个官吏纷纷跪了一地,均表示没有下次。


    实际上,大皇子的心性被贵妃宠出了几分傲气,又有曹明洋这个能干的舅舅,有时候压根无须他们这些幕僚撺掇就会自己有“主意”。


    下跪的幕僚里面,最不起眼的是身着青衫官服的卢忠贤。


    他作为南巡官员里面官位最低的一位,几经波折傍上了大皇子,惯会讨他欢心,才得到了此次南下的机会。


    “大人,小的有个建议”,卢忠贤上前低眉顺目道。


    在其他人都顾着认错的时候,他主动出头,使得在场的幕僚都心思各异地看了过去。


    要知道,尽管大家同是大皇子底下混饭吃,也是有鄙视链的。谁受宠,谁可有可无,是这里的生存法则。


    哪怕面上同吃一锅饭,私底下也是存着各种较劲与争斗。


    小小的幕僚之争,可是关系着他们这些人日后能飞多高,是不是可以带着自己家族一飞冲天。


    这会儿,曹明洋扫了他一眼,对他有点儿印象。


    这人与秦朝宁同样来自盐边县,却这么多年来都只呆在了翰林院。


    “你说吧。”他吩咐道。


    “大人,刘首辅他们与秦朝宁都有些私交。下官看,突破口非秦大人莫属。”他说完后,不经意地抬眸看了一眼曹明洋的脸,确认对方并无愠色,才继续往下说。


    “朝堂里年岁轻些的官员,尤其是寒门出身的,无一不是以秦大人为楷模的。对方身上有号召力与凝聚力,得人心。”卢忠贤如实建议道。


    实际上,他并不觉得秦朝宁会这种时候站队。


    秦朝宁这个人,和刘旭那些老狐狸一样,城府深得很。何况,他还在如此年轻就是二品大员了,半点犯不着冒险,求个从龙之功。


    更有直白者,朝堂上谁人不知,秦朝宁身上的功劳政绩都是实打实的。


    只要他能长命百岁,指不定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秦大人。


    思及此处,卢忠贤胸腔里不由得有股郁结之气凝结,压得他呼吸都短暂地停滞了一息。


    而他之所以提议大皇子和曹阁老尝试拉拢秦朝宁,要的不是秦朝宁进入大皇子的阵营,而是对方最终不愿意结营,从而得罪曹阁老以及大皇子这一派的人。


    他真正的意图是想借曹阁老和大皇子一派的手,把一路顺风顺水节节高升的秦朝宁彻彻底底踩进泥泞里。


    要想把秦朝宁搞垮,单凭他自己的一己之力,太渺小。


    虽然他不指望这一次就能让秦朝宁跌入泥沼,但是想给秦朝宁添不少麻烦,还是可以的。


    卢忠贤垂下眼睫,静待曹明洋发话的同时,陷入了自己的沉思。


    当初秦朝宁领了开海禁一事要南下时,他同年的那几位一甲进士,有其中两位被他成功说服,争取到了进入南下的官员队伍中的。


    然而,那两人南下没多少时日就写信寄给他,通篇吹捧秦朝宁是如何的厉害,还反省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自己想要抓住对方的把柄感到羞耻万分。


    简直愚不可及!想到这里,卢忠贤心中的无名火悄然燃烧着。


    秦朝宁如何锻炼出来那么强的收买人心的能力的!!


    凭什么,对方能够比他过得好这么多!


    凭什么大家入朝为官的时间相差没几年,他一直原地踏步,对方就步步高升!他和秦朝宁的才学相差无几,两人却是一个天一个地,他不甘心。


    曹明洋思索片刻,对大皇子嘱咐道,“望儿你近日看看能否向陛下求个恩典,让秦朝宁成为你的太傅。”


    闻言,暨元望犹豫了,“舅舅,秦大人开海禁一事,想必还要在南方呆好些年的。而望儿则是不久后就返京,这太傅之位,何不从京城的朝臣中选一位呢。”


    在他心里,秦朝宁的不确定性还是太多了,还不如选一位有资历有名望,直接现成能够在京城里帮到他的。


    听罢,曹明洋轻摇了头。他见大皇子底下的幕僚们的神色,状似无一人猜到其中深意,便让他们都退下了。


    暨元望见状,也挥手让他们都回去。


    卢忠贤在随众人离开时,眉间蹙了蹙。


    还是太慢了……他的官运怎就这般差呢!


    等那些人都离开了,屋子里就只剩下了曹明洋、暨元望舅甥俩人。


    曹明洋这才告诉暨元望,他让他去找历帝提这样的要求,不是为了让秦朝宁真的成为他的太傅。


    且不说历帝现在用得上秦朝宁的地方有很多,就六部那些人抢着要秦朝宁的架势,秦朝宁就不大可能成为他的太傅。


    但是,他向历帝这般一提,却是实打实抬举了秦朝宁,让秦朝宁的声望有所提升。


    这是顺水推舟卖对方一个好。


    “说服秦大人这件事急不来”,曹明洋坦诚道。


    以他多年看人的眼光,秦朝宁是追求做实事的那一类,不会搞太多花花肠子扰乱朝纲。这样的人,即使最后仍旧是中立派,也是国家栋梁。


    暨元望轻叹一声感慨道,“这些朝臣怎么都这般难搞,还不如东厂那边呢。”


    这些文臣不仅狡猾,还难以驯服。


    他突然理解了他的父皇为何对宦官们如此取信有加。


    说实话,他也喜欢东厂的人。


    曹明洋听罢后,皱着眉头冷声问道,“望儿你近日与东厂来往很多?”


    “舅舅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少和那些阉人往来。”


    “你要是事情不多,就多去陛下跟前尽孝!”


    闻言,暨元望面露委屈,“……望儿谨记舅舅教导。”


    可是,宦官们真的很懂得讨他欢心呀!


    翌日,秦朝宁与李知府等人就安排了历帝以及南巡的官员们去参观临聿府城造船厂,以及盐边县军营的海军军营。


    待看过后,无论是历帝,还是底下南巡的官员,皆被南州城军事力量的变化给震惊道了。


    他们终于能够理解,为何倭寇与海盗的船只未能成功靠岸就被歼灭。


    由于开海禁一事,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关税的详细制定。


    所以,在距离钦天鉴测算的开海禁开幕式仪式的日子还有几天的时候,历帝与秦朝宁等人就在南州城内展开了一系列讨论。


    因为在座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在京城上朝的那一批,所以他们几乎是又仿佛回到了太和殿上激烈争论的日子似的,各个舌枪唇战。


    最后的确立标准,是由户部尚书周知临统筹,秦朝宁辅助,刘旭等阁老监督,加上其他官吏的建议整合,所制定出来的。


    在关税标准定下来后,姜子钧大胆向圣上请旨,姜家想申请为第一批拿到船引出海的人之一。


    历帝当场就问他,“姜府产业不少,何须冒险出海?”


    他对姜家一家子的衷心是认可的,不至于在船引这点小事上为难姜子钧。


    “启禀陛下,微臣这两年在秦大人身边耳濡目染,对海外那些未知的地域、人文、物资甚是好奇。此次向陛下求个恩惠,是微臣家族里的人有意出去闯闯,为国效力。”


    “若是他朝有机会出海,微臣亦想尝试航海一番的。”姜子钧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按照目前盐边县军营的军备与实力,倘若能全面推广至其他军营,宣国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国境安全,那是半点都不需要担忧。


    如此情况下,他的目光也该放远一些了。


    第164章 164.围攻


    开海禁一事的开幕仪式, 经由官吏与百姓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在南方家喻户晓,连周边小国都有所耳闻。


    其中, 作为周边海上一霸的扶桑、琉球,对于宣国这小半年来的临海兵力布防增强, 深深产生了戒备与敌意。


    以往从岛国出去的武士,在宣国那边烧杀抢掠, 无往不利。


    自从这几年宣国南方的各个军营都大变了样,岛上出去的几大家族的人就没在宣国讨到过什么便宜, 每次伪装成贼人还会死伤不少武士。


    再这样发展下去,就怕宣国这只病老虎有朝一日恢复生机。那么,周边海域他们这些岛国人岂不是又要卑躬屈膝了?!


    作为当今局势,周边岛国上最大的势力黑川家, 他们的将军黑川佝鳥决定把附近岛国各个武士世家的掌权人都召集起来, 号召大家一起干一票大的!


    主意已定,说干就干!他们派人去联络了百济、高丽、新罗、安南、苏禄等各小国君主,各方派出己方的代表前去琉球洽谈。


    最终, 在多方商议了三天之后,各方集合的势力“艰难”“不甘不愿”地约定好了这刺出战的利益瓜分, 合计凑出了二十万兵力的海上战队。


    按照计划, 他们要趁着宣国开海禁仪式期间出战。


    首要目标是抢占宣国的火械配方,绑架相关工匠,以及拿下宣国历帝的狗命!至于砍瓜一般地嚯嚯宣国百姓的人头, 就是他们武士之间小打小闹的娱乐而已。


    另一边,南州境内正处于欢天喜地准备庆贺开海禁的气氛之下, 整个南方显现出一片盛世太平的模样。


    岛国的那一批战船则趁机兵分三路,日夜兼程悄然朝着宣国南方海岸线前行。


    这期间, 秦朝宁与姜子钧等人比历帝他们先行一步,在六月中旬前回到了临聿府城。


    大皇子与二皇子日日跟在历帝身后,十分父慈子孝。


    文武官吏无一不称颂天家孝道可堪世人典范。


    待秦朝宁他们一行人回到临聿府城的府衙,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马上回归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该忙什么去忙什么。


    李知府他们回到熟悉的府衙后,均是整浑身轻松,所有人的状态都不复在圣上与各个京官面前的那般紧绷。


    不过,大伙面圣后的激动仍然在,使得他们这会儿看向秦朝宁的目光都还是非常热烈的。


    秦朝宁不由得笑了笑,“各位大人辛苦了。”


    “哪里哪里”,李知府立马应道,笑得老脸上的皱纹都散开了。


    其余同僚亦纷纷表示出行南州接圣驾乃荣幸之事,何来辛苦之言。


    众人七嘴八舌,李知府干脆主动上前问秦朝宁道,“秦大人,咱们府衙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呢。”


    “您尽管吩咐,咱们府衙定然上下一心,全力配合!”李知府保证道。


    要是这场开海禁仪式做得好,他是不是在圣上以及各位朝臣的心里,留下的印象更好了!后续,他的升迁岂不是轻易许多!!


    李知府心里思绪百转,想得火热,连双眸亮而有神,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冲劲。


    闻言,秦朝宁看了他一眼,和煦地笑了笑。


    随即,他喊上姜子钧他们,“本官确实是有几个点想和你们细聊一番。”


    “各位大人,请随本官来。”


    他把历帝、皇子、各个朝廷要员邀请到南方来参加开海禁的开幕仪式。接下来,这些人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的。


    据他让庄元洲和五军营的兵将打听回来的消息,七月二十八开海禁仪式的那天,临聿府城及周边会前来观仪式的百姓们会多达数万人。


    此外,那些从南州以及其他地方赶过来的百姓们,同样是为了瞻仰圣容,参与朝廷盛事的,怕也有一两万人。


    如果不是当下老百姓出远门不易,临聿府城即将面对的人流量可不止这些,怕是能满城。


    思及此点,秦朝宁在长桌上给众人安排下去几个任务。


    一、港口沿岸观看台,每一千人的安置地需要做好逃生通道、逃生出口,务必保留充裕的空间能够疏散人群的。


    二、港口每百米需要放置救火水缸、安排最少一名士卒驻守。


    三、港口的所有商户在开海禁开幕仪式当天,府衙都派最少一名衙役驻守,以保证当日整个港口的经商秩序。


    四、港口每个安置地片区最少安排一名大夫到场,以防当日发生百姓突发状况引起混乱。


    五、盐边县军营全体将士在开海禁开幕仪式当天严阵以待,全部战船下海在天子号巨船四周一海里距离的点驻扎。


    六、重要军事点,例如火械仓、武器仓、粮仓等地,近日需增加一倍的人员日夜巡逻,以确保所有军需军备等无后顾之忧。


    ……


    李知府、姜子钧等人一脸严肃地领命,对秦朝宁立下军令状,保证所有任务都会万无一失地落实下去。


    见状,秦朝宁顺势应下,“那就托各位大人再辛苦一段时日了。”


    没到所有事情结束,他不敢松懈片刻。


    几日后,历帝一行人也到了临聿府城。


    由于距离七月二十八还有好些天,而临聿府城这些天每日流入的百姓剧增,使得来自京城的官吏们、历帝与皇子们,都不太好随意出行玩耍。


    秦朝宁他们接到历帝等人之后,先给他们安排了一顿南方特色菜系接风宴。


    翌日,譬如南方民俗等表演,又给他们安排了一天。


    这之后的第二天,秦朝宁他们安排了历帝、皇子们、各个京官们亲临东皋书院,给诸位学子宣扬朝廷对于读书人的期望(打鸡血),鼓励他们不惧苦读,日后报效宣国。


    总而言之,他和李知府等人把历帝他们的行程安排得满满,涉及民生、文教、军事、造船……让他们这一行人半点儿不会空闲,还会事后觉得此行甚有意义。


    正历十七年七月二十七,临聿府城内已是满城百姓,有的人还连夜搬上家里的凳子、干粮、水囊去新港口排队,想要抢占个明日开海禁开幕式仪式的最佳观看位置。


    秦朝宁他们是七月二十八日的寅时就穿戴好官服,陆续抵达临聿府城港口。


    五军营的将士们,盐边县军营的将士们,临聿府城府衙的衙役们紧随其后进场,各就其位。


    待到了卯时,商户们、老百姓们开始人身检查并入场。


    整个港口瞬间活了起来,人声鼎沸,充满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而几海里之外的海平面上,足足有五十余艘海上战船迎风潜伏,如猛兽般准备好了撕咬猎物之态。


    第165章 165.祭天


    海风猛烈, 船帆飘扬,隶属盐边县军营的战船威武肃然稳稳浮在海平面上,所有士卒身着崭新的铠甲, 手持武器,正向站立面对港口。


    最中央那艘天子号巨船插满了彩旗, 明黄色的船帆迎风哗哗作响。船板上,各式仪仗齐全, 内侍与侍卫都以代位,时刻准备着。


    随着时辰逐渐不早, 烈日爬上了众人的头顶,晒得人发烫。


    七月底的临聿府城正是一年最热的时节,可这并不影响老百姓们对于今日一睹圣容,参与开海禁开幕仪式的热情。


    港口沿岸的老百姓们群情激昂, 吃着自家带出来的零嘴、干粮, 或是去从叫卖的小贩那里买些吃食嚼着,不是互相在唠嗑,就是嘻哈打闹……人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


    临聿府城的这个对外海港口建得十分壮观, 占地近百亩,地面全部是以一种名“水泥”的材料灌注而成, 坚硬而整洁。


    老百姓们虽然不知道这“水泥”是何物, 但是他们发自内心觉得踩在这样的地面使人特别心欢喜。


    干净整洁!踩着还贼踏实!


    自从小秦大人来了临聿府城,府城及周边县城的老百姓们都说日子一天天在变好!


    手里也有余钱了!


    整个对外海港口划分出来好些个区域,分别有临聿府城府衙税务司, 有驻扎军营区,有大小不一的船只登陆区, 有整齐的商户区等。


    这些景象对于老百姓们而言都新鲜极了,看哪个都觉得稀奇!


    他们是临聿府城的一份子!此情此景, 让他们从骨子里觉得与有荣焉!


    待到了烈日当空,一行威武的宫廷仪仗队伍进入到港口内,远远依稀可见的那些明黄色的华盖珠光宝气,霎时犹如一滴油掉落进沸腾的锅内,瞬间让数万名百姓激动难以言喻!


    他们不由得起立呐喊、嘶吼,难以置信过后就开始叽叽喳喳,“那就是皇上吗!!——”


    “那就是圣上的华盖吗!!!”


    “啊啊啊啊!爹娘,孩儿出息了!!孩儿这辈子竟然真的看得到皇帝的圣容!”


    ……


    吵闹声震天之际,随着熙熙攘攘人群里的一声高呼“陛下万安,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百姓和士卒、官吏们陆续哗啦啦地跪了一地。


    整个港口密密麻麻的人,“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彻天空。


    历帝被这一阵阵的高呼声牵动得心神激荡,浑身舒畅之余,更是雄心勃勃。


    他不由得起身,朝外面的数不清的老百姓挥手。片刻后,在所有人的欢呼声里,历帝笑容满面地踏上了天子号的甲板。


    秦朝宁、李知府等人早早恭候在此处,他们立即下跪行礼,“微臣恭迎圣驾!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大臣免礼,辛苦爱卿们了”,历帝笑着道。


    他的声音都传出喜意,诸位大臣瞬间感受到了历帝的好心情,不由得也放松了些。


    大皇子和二皇子紧跟在历帝左右两侧,这时的目光都下意识看向了对面官吏首位的秦朝宁。


    海港口的这一幕幕,连他们看了也都震撼得思绪久久未能平静。数不清的百姓,瞻仰他们,敬畏他们,爱戴拥护他们……


    而今日的这一切,都出自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官员,由他统筹而来。


    此人绝对不能落到别的皇子的阵营。他可以保持中立,可以选择自己这一方,就是不能为他人所用。


    一瞬间,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心思皆是暗暗定了下来。


    若是为他人所用,他也就只能惋惜英才命短了,大皇子抿了抿薄唇想到。


    二皇子则移开了视线,朝历帝笑着道,“父皇,您当年可真是慧眼呀!秦大人这一桩桩的事办得好。”


    “你倒是机灵”,历帝笑着摸了摸二皇子的脑袋,难得当着众人展露慈爱的一面。


    被自己二儿子这么一拍马屁,他的心情是更好了。


    “时辰刚好,咱们就开始向天祭祀之礼吧!”历帝说道。


    “微臣领命!”众人立马领命。


    于是乎,仪仗起奏,礼乐声悠扬肃穆,历帝神色严肃地按照礼官的指示开始祭祀流程。


    大皇子与二皇子在他身侧协助,递红绸,洒鸡血,点黄符……


    半个时辰后,在鼓声阵阵中,祭祀礼成。


    见状,观礼的诸位官吏们,肩膀都松了松。


    头顶上的烈日把他们晒得满脸的汗,扑面的海风都是温热,半点不消暑气。


    官吏们都想不明白为何底下那些连船上甲板都看不清楚的老百姓们怎么晒了几个时辰还能这般精神,喊了那么久嗓子还没哑。


    “辛苦秦大人以及南州的诸位大臣了”,历帝发话,“开海禁一事,朕期待尔等做出来一番功迹。”


    “微臣等定不辜负圣望!——”


    一件大事终于落地,君臣和谐地开始谈天论地,和乐融融。


    这时,一海里外的战船突然传出号角和烽火,即刻间把在天子号的诸位吓了一大跳。


    而海岸上的老百姓们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是盐边县军营的战船在举行什么庆贺动作,他们喊得更加激烈了。


    “盐边县军营威武!——”


    “将士们威武!——”


    ……


    自从临聿府城有了盐边县军营驻扎,百姓们所受的倭寇之患一年比一年少。


    他们知道这些安稳的日子都是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为这些将士呐喊助威不过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与他们的兴高采烈不同,天子号上面,历帝脸色沉了沉。


    那些官员们更是刹那间慌了神,四处张望。


    一会儿,等他们回过神来,不少从京城来的官员开始抱怨秦朝宁,“秦大人,今日祭天这么重要的大事,要是出了差错,你可是要担责的。”


    “盐边县军营的人就没提前清理海面上的海盗吗,怎么挑今日这样的大喜日子来犯?”


    “要是圣上和皇子们有任何闪失,南州城的你们哪里担当得起!”


    “秦大人,头顶上的乌纱帽可不是这般儿戏的!”


    ……


    听到这些话,姜子钧冷了冷脸,看向那些官员。


    他哼了一声后,转而对秦朝宁请示道,“大人,请允许下官前往战船,看看发生何事。”


    那几艘战船都配备了秦大人安排工匠做出来的千里眼,哪怕是前方有敌袭,都还得几海里的距离才能行驶到附近。


    这些文官,早上还笑嘻嘻,现在就翻脸不认人,真不是东西!


    姜子钧手持长枪,深呼吸一口气。


    秦朝宁点了点头,让他赶紧过去。


    历帝问秦朝宁,“爱卿,依你所见,这是发生何事?”


    闻言,秦朝宁答道,“启禀陛下,下官不知来者何人。不过,陛下与诸位大臣,若是未曾见过临聿府城盐边县海军营的战场实力,今日倒是可以亲临观看了。”


    “这一片海域,开海禁的底气,日后都是有赖于这些将士了。”


    “他们会是我们宣国海平面上的第一道防守战线。”


    不管今日来犯的是何人,他半点儿不担心盐边县还军营的军事实力。


    “秦大人大胆!”有官吏上前呵斥道,“汝将陛下的安危置于何地!居心不良,怂恿陛下与大皇子、二皇子逗留此地,尔实属胡闹!”


    “都这个时候了,秦大人不下令疏散港口岸上的百姓们,悠哉如斯,简直不知所谓!”


    “陛下,请切勿听从秦大人所言,他才多少岁,经历过多少事,此种冒险之事,已经涉及江山社稷的稳固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呀!”


    “倘若陛下想要观战,臣等愿意冒生命危险留在船上替陛下观看,还望陛下速速离去避难,莫要辜负老臣一片忠心。”


    ……


    官吏们、宦官们劝着话,随着四周的战船都吹响了号角,登时没忍住胆战心惊了起来,言语间愈发真诚,声泪俱下。


    不过,其中也有脑子转得快的,已经开始向历帝表忠心,做姿态。


    李旭、曹明洋他们只是眉间轻蹙,还未表态。


    他们观察着历帝的神色,在等些许蛛丝马迹的变化。


    大皇子此刻也有些慌张,他不安地环顾四周。


    因为被那些哭闹的大臣们的情绪所感染,他脑子一热对历帝说道,“父皇,在海上终究不如在陆地安全,不若咱们还是先下船上岸?”


    要是能够先回到岸上,到时候但凡有任何突发状况,他们都还能跑得快些。


    他才十七岁,天潢贵胄这般金贵,可不能断送在这小小的府城里。


    思及此处,他对秦朝宁产生了些许埋怨。


    怎么能出这么大的漏子!


    而历帝有自己的政治野心。眼下对于官吏们的劝告,对于大皇子的话,他听罢后仍然犹豫。


    “秦大人,你能确保朕安然无恙么?”历帝径直问秦朝宁。


    他的语气淡淡,仿佛在问什么无关紧要的问题。


    实际上,这就是个涉及九族的问题。


    闻言,诸位官员、大皇子、二皇子都情不自禁地沉默了。


    此时,秦朝宁上前一步行礼道,“陛下,下官定会保圣上安危!”


    “不过,下官建议,圣上以及诸位官员们,可先行到岸上观战。至于天子号这里,由下官驻守即可。”


    人多容易出乱子,大皇子的提议,很符合实际情况,他也赞同的。


    “那便依爱卿所言吧。”历帝扫了众人一眼。


    第166章 166.临聿府城海上战役


    历帝和各位官员陆续随侍卫与仪仗内侍们下了船。


    岸上的老百姓看到圣上下了船, 喊得更欢了,“万岁爷!万岁爷!——”


    “啊啊啊啊,我看到万岁爷的背影!”


    “好多大官呀!原来京中的大老爷们也不老呀!比俺们村口的大爷还年轻着呢!”


    “京城来的那些人可真俊俏呀!”


    ……


    原本心情不大好, 还浑身紧张的京官们,被老百姓们那些直白的话语说得, 莫名觉得心里踏实了几分。


    好像,不该丢了气势?瞬息之间, 他们下意识就昂首挺胸,走出几分在京城的架子来, 看上去很是能唬人。


    而那些在船上时就慌乱了几分的宦官们,能听到不少大娘说他们长得好,不由得也端起了姿态,脚步都稳了稳。


    等他们登上了岸边的军营操练观看台, 底下五军营的将士们、临聿府城府衙的衙役们、盐边县军营陆军营的将士们……全部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


    整个海港口,满是百姓们的欢声笑语。


    他们看着海平面上他们宣朝的战船在疾速航行靠拢,号角吹得又响又有气势, 兴致被调动得更高涨了。


    “盐边县军营威武!”


    “海军营霸气!!——”


    “我大宣朝的好儿郎就是好样的!”


    ……


    “陛下,底下百姓们怕是以为这是场军事演练呢”, 某位御史大人提醒道, “危险渐近,不知可需让人给百姓们讲清楚?”


    对方看了一眼观看台底下数万名密集如蚂蚁的百姓们,有些担忧万一发生动乱, 人与人之间的踩踏都能造成数以万计的伤亡。


    历帝随着对方的目光,也居高扫了下面的百姓们。他顿了顿, 看向刘旭问道,“刘首辅有何想法?”


    被点名的刘旭上前一步, 不疾不徐应道,“说起来,微臣这把年纪还记得小秦大人在兵部北都军器监做出来的火械在演武场那一幕,如今仍是记忆犹新。”


    “每每想起来,还是让老臣心中感到震撼。”


    “微臣听说,北方边境的军营,目前也用上了火械。在对战游牧贼人时,比之从前可是大大增加了胜算。”


    他铺垫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小秦这小子,倒是从不做毫无把握之事呢。”


    “更何况,他自己还在天子号上留守。”


    刘旭的话讲完,观看台上的众人谁还不明白,他就是在力挺秦朝宁。


    “刘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另一位官员站出来反驳刘旭,“现下这般境况,无论是百姓,还是我们这些官吏,实属没必要因秦大人的贪功冒进而冒险。”


    赢了,他秦大状元郎是升官发财,而输了,可是他们这些人得下去见老祖宗的呀!


    在场的人里面,好些人真心觉得秦朝宁此番举动太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妄为,纯粹就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把他们的人身安危放眼里。


    说白了,在他们看来,就是小秦大人吃的盐太少,路走得太顺了,过于自大了。


    历帝任由他们叽叽喳喳地吵起来,直到海平面上出现了数十艘战船朝着己方的战船驶来,他才抬手示意他们闭嘴。


    他的内心其实也是相当忐忑。


    他在赌,赌秦朝宁的能力,也赌宣国的军备能力。


    明黄秀金线勾勒出龙鳞的宽袖下,历帝的掌心是汗津津的。


    “哇!——临聿府城何时出现过这般多战船!!”


    “府衙今年富裕如斯吗!那些战船做得太像倭寇的船了!”


    “不会是真的是倭寇吧?”


    “你想什么!秦大人和圣上都在这,怎么可能会有敌人胆敢来犯!咱们安心看演习,好好给咱们宣国的好男儿加油助威!”


    “盐边县军营天下第一!——无敌!!”


    ……


    耳旁全是老百姓们的欢呼呐喊,目光远眺己方的四艘战船汇合成排,直面迎面而来的五十余艘来历不明的战船,观看台上的官吏们,腿都软了几分。


    敌对双方特别好辨认,从船身的造型到高扬的旗帜,差异甚大。


    海平面上,两方行驶至距离约莫只有一海里时,硝烟顿起。


    历帝等人瞬间就站了起来,紧张万分地死死盯着盐边县还军营的几艘战船。


    “砰!——”


    “砰砰砰!!——”


    敌人双方差距只有几百米的那一刻,海军营的四艘战船朝着敌军开炮了!


    琉球、扶桑、百济、高丽、新罗、安南、苏禄等的战船几乎是瞬息之间就被打得措手不及。


    他们的船身冒出弄弄的黑烟,士兵们四处尖叫,战鼓和号角都乱了,直接使得船只的方向偏航。


    “八嘎!八嘎呀路!——*&……%¥!”黑川家的战船船身破了个洞,战船未能靠近宣国的战船就开始面临沉船的危机。


    其余各艘战船上面的指挥瞬间就慌乱了,急忙起号子,让全员加速,按照约定的那般包抄宣国的战船!


    姜子钧、柏虎、秦朝阳等人分别驻守四艘战船的其中一艘。


    四艘战船按照指挥调整方向,以扇形的布局正面迎接敌军,越战越勇!


    一时间,炮火纷飞,海平面上不停被炸开,海浪迸溅,火光四射……而海岸线上的老百姓们看得热血沸腾,欢声阵阵。


    “太精彩了!!——打得好!”


    “哪里请来的敌军扮演呀,也太拼命了!过瘾!!这次来临聿府城赚大了!!”


    “呜呜,我们盐边县军营的子弟兵就是威武!!打!打得再狠一点!”


    ……


    “咱们的军营现在军费这么多了吗?军事演习都真刀实炮地上。这都沉了好几艘船了,这也太费银子了吧!”


    “你咋这么多话呢??你就说好不好看!涨不涨见识!看得爽不爽!能不能让你吹一辈子牛!”


    “知道了知道了,咱们盐边县军营就是牛!咱们府城就是牛!!”


    “打呀!继续打!——打得对方落花水流!”


    ……


    秦朝宁在天子号的甲板上,偶尔有敌方的飞箭射偏,落在他们这边。由于他们身处战场里面,对于实际战况,看得比沿岸的百姓和官吏们更真切。


    庄元洲与五军营的士兵全部都在船头值守,时不时挥剑打落那些箭矢。


    盐边县战船四周的海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击落的船只残骸、断落的武器、敌军的武士尸体漂浮其中,还有不少鱼类浮出海面。


    倭话、百济话、苏禄话……各种咒骂声、尖叫声、哭喊声充斥着方圆一海里,那些战船接连被击破。


    这会儿,岸上的观看台处,历帝等人见此局面,终于能心安下来。


    远处的对战接近收尾,盐边县军营的军事能力,不再是仅仅存在于纸上,他们这些人都亲眼所见了,有了深刻的认知。


    “当真,天佑我朝哈哈哈”,历帝此刻心情大好,大笑出声。


    “这事还得是小秦大人呀!陛下对秦大人的信任,着实慧眼识英雄。”


    “盐边县军营的这番对战方式,倘若都能往我朝各个军营布局下来,我国的边境日后何愁何惧!百年之安,不过是探囊取物。”


    “陛下,今日之对战,应当记入史册。陛下的英武神勇,大皇子与二皇子的临危不惧,我朝将士们的强悍,多值得后代子孙瞻仰呀!”


    ……


    群臣们眼瞧着危险不再,纷纷放松下来了。于是乎,他们接着历帝的话,皆打开了话匣子,主动上前奉承历帝一番,直把历帝说得笑容不断。


    他的目光看着天子号那些迎风飘扬的旗帜,心血澎湃。他有预感,他们老暨家的江山在他手里,要做大做强了。


    待到太阳落了一半,海平面都染上了橙黄色,盐边县海军营的船只收缴了敌方战船后,才开始准备靠岸。


    与此同时,临聿府城府衙的衙役们开始组织海岸边上仍旧眉飞色舞的老百姓们有序离开海港口。


    商户们也陆续收拾场地打烊。


    历帝等人在海港口的人退去得七七八八时,才在护卫们的保护之下,想前去与秦朝宁等人汇合。


    这时候的姜子钧等人,正带着一行将领下船,他们脸上的激动神色未曾消减,打胜仗的振奋洋溢,人人都还有无穷的战斗力似的。


    秦朝宁在岸边站着,等他们全部士卒都集合完毕,才和姜子钧几人,一同带领众将士朝已经来到眼前的历帝行礼,“众将士不负陛下厚望,今斩获敌军战船十二艘,消灭敌军战船四十余艘,把敌人全军歼灭!”


    “众将士们不负陛下厚望!——”盐边县陆军营与还军营的将士齐声震天。


    “好好好!”历帝开怀朗声说道,“秦大人听令!——今日所有将士,由你统筹军功后,人人论功行赏!”


    “微臣,领旨!”秦朝宁跪下领命。


    姜子钧带着众将士下跪,“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吏们、宦官内侍们……均同样跪下高喊。


    自此,临聿府城海港城一战大胜的消息宛若长了翅膀一般,快速传遍了宣国境内以及周边小国。


    宣国开海禁一事,随后势如破竹般开展了起来。


    第167章 167.重新返京


    临聿府城海港口战役后, 历帝一行人没几天便启程返京。


    八月末,京中圣旨如期而至。


    秦朝宁官升一级,封为翰林院掌院学士, 暂定明年返京述职。


    姜子钧官升一级,封为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 在开海禁这几年依旧镇守临聿府城。


    柏虎官升两级,封为从四品的副骁骑参领。


    ……


    这次的封赏, 几乎所有从京城南下的官吏、官宦、将士,以及南州、临聿府城的本土官吏、将士们均是雨露均沾, 人人皆有。


    其中,阮储他们这批来自东厂的宦官接旨受奖赏后就没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情绪来得猛烈又复杂。


    “咱们终是不负干爹们的重望!”


    “此番南下,真是让我等好生长见识!”


    “呜呜, 小的出息了!”


    ……


    文官们和武官们倒没他们那般夸张, 但也同样是非常兴奋和激动的。


    毕竟,升官和受赏,都是光宗耀祖了!!


    “恭喜秦大人!”


    “恭喜姜大人!”


    “恭喜李大人!”


    “同喜同喜!!”


    ……


    一时间, 府衙里所有人都其乐融融地互相恭贺。


    人人脸上都是笑容满满,乐呵乐呵的。


    而秦朝宁和姜子钧他们几人, 在送走了传旨的宦官后, 才离开的府衙。


    “秦大人,方便前往军营一趟?”姜子钧招呼秦朝宁道。


    “姜大人,出发吧”, 秦朝宁应道。


    等到了盐边县军营内,姜子钧、柏虎、贾廉、秦朝阳、秦朝宁几人径直都去了议事厅。


    因为议事厅一直是等闲人不得靠近的地方, 所以姜子钧这会儿就自己亲手给他们几人倒茶水。


    “朝宁,你此番升迁虽是不错, 但是开海禁一事才开了头便要调离你,是否有别人想摘桃子的嫌疑?”


    几人彼此之间熟稔,知根知底,他便把话问得直白些,对秦朝宁的称呼也从“秦大人”换成了“朝宁”。


    闻言,贾廉和柏虎他们均是抬头看向了秦朝宁。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临聿府城造船厂,还是盐边县军营的海军营、陆军营,亦或者是海港口的建设与开海禁……上上下下这些事,都是秦朝宁在这短短三年里面带领大家做出来的。


    摆在眼前的这件事本就是一份泼天大功。


    倘若真有人是奔着摘功,分一杯羹而来的话,虽有些让人感到不舒服,倒还没什么妨碍。


    毕竟,他们这些人目前都论功行赏过了。


    至于后面来的人,日后的功劳里也依然会有他们能够参与的地方。


    使得他们顾虑的地方是,来接管开海禁后续事宜的人,会不会打翻这条船。


    “朝宁,叔给你透个实话,姜家在临聿府城造船厂订的海船,就等着出海了的”,姜子钧看着秦朝宁说道。


    此话,秦朝宁顿时听懂了。


    姜叔的意思,姜家是真金白银支持开海禁,也想做吃螃蟹的第一批人,他们是不希望接下来会有外来人把好好的局面搅浑水。


    “此事,朝宁想想”,秦朝宁说道。他的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意思表达自己揽下这事。


    见状,姜子钧没再说什么。


    贾廉、柏虎、秦朝阳接着才把他们需要商议的事提出来。


    朝廷对他们这些人论功行赏完,随即要求他们把盐边县军营海军营、陆军营的训练方法,武器锻造工艺方子等,都上交京城兵部一份。


    这些会由兵部在年内落实到宣朝境内其他军营,让全国各个军营的军备和军事能力都得到武装提升。


    听罢,秦朝宁顿了顿。


    这些在他看来,上交是肯定要全盘上交的。不过,这里面还是可以给自己人争取些许利益。


    “火炮这一块,给兵部的信件里,写明只能由白云观所属的弟子们制造,晋大人那边便会知道作何安排了。”他交待道。


    白云观的小道童们,如今都长成了能顶事的道长们。这些年,他们挣的银两,大多数都用在了南州那边的白云观重建,收留了不少孤儿和老人。


    而近日,他们还打算在临聿府城郊外建了一所道观,也是用作专门收留周边的孤儿用的。


    对此,秦朝宁希望他们在钱财一事上能够更宽裕些。


    火械制造一事,只要仍旧在兵部的眼皮子底下进行,那么负责工艺流程的是白云观的道士,还是隶属于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们,其实兵部都没那般在意。


    所以,这个便利晋大人会愿意给白云观的师兄弟们的。


    贾廉适时插话问道,“朝宁,不知你前不久提及的,咱们军营士卒们可以在闲暇时间做的海货捕捞买卖,可否详细给廉叔讲讲?”


    现在的盐边县军营虽说比十几年前军费多了不少,不再抓襟见肘的模样,但是有希望能够有法子让士兵们更多补贴的话,他们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闻言,秦朝宁便把他所看到的,基于海港口这边的现状,盐边县军营能做的海货买卖给展开细说。


    他提出的建议是,军营的士卒们可以在非集训期间,或是集训结束后,在海上进行捕捞海货。事后,他们再把各种海货清理干净,晒干,由军营牵线商户运到其他州府或是北方进行售卖。


    晒干后的海货能放的时间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盘生意对于盐边县军营而言,操作简单,收益却细水长流,属实是不错的买卖。


    秦朝宁把他所知的各种海货,这些海货的味道、口感、药用功效也都讲了。


    柏虎龇牙笑道,“朝宁你知道得真多!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便带一小队的士兵去捕捞些海货回来给大家尝尝。”


    “柏虎叔,朝阳随您一道。”秦朝阳灿烂笑着,起身道。


    “好,哈哈哈!”柏虎朗声道,抬手拍了拍比自己高了两寸的秦朝阳。


    见状,姜子钧只好叮嘱他们,“小心些,带些水性好的兵。”


    等柏虎和秦朝阳离开了议事厅,秦朝宁、姜子钧、贾廉针对朝堂走向,圣上与几位皇子的情况,哪些能够影响到他们这些人的,隐晦地交流了一下。


    几日后,京中给秦朝宁寄过来的私信到了。


    信中,刘旭写明了外派南州接管后续开海贸易的官员共三位,都是实干的官吏,让他放心。


    至于明年他就返京述职,刘旭让他回到京城后再过府叙旧。此外,刘旭让他去信问问韦之贯,可有重返朝堂的心思。若是有,他愿意为他请求起复铺路。


    秦朝宁看完了信件,便把它烧了。


    他在刘旭师傅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的些许焦虑。事出必有因,在他回京后得上门一趟才好。


    至于韦先生那边,他没半点儿犹豫就提笔写信。


    京城朝堂现下的形势,前些天他多少是看明白了的。倘若韦先生能够重返朝堂,对刘旭师傅,对寒门官吏们等而言,都是极好的力量。


    十月底,朝堂外派南下与秦朝宁交接开海贸易的官员已经到位。秦朝宁按照吏部的要求,把南州的诸事,把临聿府城的诸事都一一交接给他们。


    十一月中旬,第一批拿到船引出海的船只,有个别船开始回来靠岸入关了。


    临聿府城海关官吏们紧张且谨慎地给他们进行清关核算,统计税款。


    秦朝宁和新到的几位官员都在海港口,全程参与了这一过程。


    在见证了海关税收的巨额后,这几位官员惊讶得人都懵了许久。


    最后,还是秦朝宁提醒他们需要在通关单据盖下印章,他们才回过神来。


    一艘普通船只缴纳的税款就高达万两白银!!!


    临聿府城开海贸易果然是块升迁宝地!!只要他们在此处兢兢业业干上三五年,何愁不能官升一两级?!


    几位官吏看向秦朝宁的目光不由得都火热非常,激动之余还有稍许有占秦大人便宜的惭愧。


    他们这是真切看到了海港口这块馅饼的利益有多大。


    年后,南州城下属临聿府城的海港口,闽州的海港口,都有序步入了正轨,连两地民生都被带动得好了许多,日子就到了秦朝宁该启程离开的时候了。


    秦石夫妻俩因为年纪上来了不少,加上长子秦朝阳夫妻俩、孙子孙女都在临聿府城安了家,他们这一次就没再跟随幼子入京。


    启程的那天,秦石夫妻俩与钱有福一家子依依不舍地把秦朝宁送至府城的城门口。


    临聿府城府衙李知府他们,盐边县军营的姜子钧他们也都前来送行,都是祝愿他一路顺风,在京中诸事顺利。


    “一路上注意安全和保暖,爹娘给你准备了不少肉干和干海货,都在马车里了”,秦石和秦柳氏眼眶微热,心疼幼子叮嘱道。


    “孩儿记住了,爹娘、大哥、嫂子、有福叔、勤学哥你们也要保重。”秦朝宁不舍道。


    人生在世,似乎分别才是常态。


    众人没能多聊片刻,秦朝宁就上了马车,在五军营的将士们的护送下离开城门,渐行渐远。


    正历十八年春,秦朝宁到京城后与吏部交接,正式回到了翰林院任职。


    第168章 168.整顿百官


    在秦朝宁重新返回翰林院之际, 马阁老的致仕也被批下来了。


    待到了夏日,马阁老便会离开朝堂,踏上返乡的归途。


    眼瞧着他的位置很快就会空了下来, 朝堂上的各位官吏不由得皆心思浮动。


    秦朝宁在吏部办好了手续后,距离正式报到还有三天假。


    他先是去西市给自己选了几个仆役, 一个识字的书童,回到府里收拾妥当安置下来后, 翌日才提着干海货赶去刘府。


    刘府门房的人一看到秦朝宁,就把这位大人认出来了, 连忙热情把他领进府里。


    他们府里的老爷自打当上了京官,这些年里上门拜访的客人便时常都很多。


    而这位秦大人却是所有上门的大人里面,唯一一个数年来都是独自走路过来的。为此,府里的下人们对他的印象都很深刻。


    刘旭这会儿在后院的石桌旁给孙子们做风筝。


    秦朝宁过来的时候, 就看到他让管家帮忙瞧瞧燕子风筝的翅膀两边对称不对称。


    “师傅”, 秦朝宁上前行礼,“学生回来了。”


    “哎,可算回来了”, 刘旭朝他招手,问他, “以前有做过风筝吗?”


    闻言, 秦朝宁摇了摇头。


    “这玩意不难,来吧,搭把手。”刘旭听罢后, 毫不犹豫就拉他一块干活。


    他解释道,“我答应了府里去学堂的几个臭小子, 要给他们做几个风筝来着。”


    “你来得巧,人多好办事。”


    “好”, 秦朝宁挽起袖子,加入他们,在管家的指点下开始削竹子做风筝骨架。


    半个时辰后,几个不同形状的风筝就做好了。


    让管家把风筝收好,刘旭便带着秦朝宁去偏厅吃晌食。


    他们二人之间认识多年,没有食不言的规矩。在刘旭让下人们都出去后,就一边吃饭,一边给他讲朝堂上的现状。


    朝堂上,自大皇子、二皇子参与朝政后,风气是颇浮躁的,人心复杂。


    几方之间的平衡目前很微妙,特别是曹明洋作为大皇子的舅舅,又身居高位,底下还有一堆原来跟随杨首辅的那些官员,力量在朝堂里甚大。


    而二皇子沉得住气些,没明显地拉拢官员,给人看上去的感觉还未长大。


    但是,天家皇子皇孙,哪里又有真正的孩童心性之人。


    此外,历帝近日怕是要给二皇子把太傅给定下来了。


    话说到这里,刘旭的筷子顿了顿,抬眸看向秦朝宁,“若是这太傅之位落你头上,曹阁老和大皇子那边的人,怕是都容不下你。”


    秦朝宁完全中立于皇子之争之外倒还好,妥妥为朝廷卖命的国家栋梁一个。倘若他站了队,或是被迫站队了,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是眼中钉了。


    闻言,秦朝宁是明白其中的含义的,顿时觉得嘴里的饭菜也没那么香了。


    这事别说,还真有一定概率会让他参与选拔。


    古往今来,皇子们的太傅本就出自翰林院。此前给大皇子选太傅时,他的人还在临聿府城,便不在考虑的人选里。


    而他如今归来,还任职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之资历是一甲进士出身,他被纳入人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事始终还得看陛下”,秦朝宁应道,“如今开海禁了,若是寻种子一事有消息传回来,学生倒是想北上开荒,以及适当加强边境疆土固守那一块。”


    刘旭一听,便不再多思,“你有想法便行。”


    东厂那边,好些人莫名还挺喜欢他这个学生的,连带着阮储公公被批准替朝廷出海一事后,还亲自找到他,托他转述一句,定不负秦大人所望……


    真是不服老都不行,刘旭笑了笑。随后,他让秦朝宁催促一下韦之贯尽早入京,陛下等着听他讲书呢。


    秦朝宁意会,表示自己稍后回到宅子便会写信。他听得出来,韦先生这次复职,怕是得入内阁了。


    真替先生高兴呀!!这使得他离开刘府的脚步都是轻快的。


    待到他归家,秦晚霞与陆杰修二人,带着一双子女来了秦府。


    秦晚霞见家里连仆妇都没有一个,心疼之余又觉得无奈,问秦朝宁,“回京都两三天了,府里连个拾掇的人都没有,怕不是热饭热菜都吃不上顿好的。”


    闻言,秦朝宁龇牙笑了笑,解释道,“姐,就我一个在府里,费不了那么多事。余叔会点庖艺,家里的事凑合过得去。”


    陆杰修见秦晚霞还想说秦朝宁几句,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抚她让她别急。


    姐弟俩好几年未见了,多说些妥帖的话,别伤了情分。更何况,长子和女儿都看着这个面生的舅舅呢。


    三人叙旧了半晌,简单在府里吃了饭,秦晚霞和陆杰修便带着孩子离开了。


    不过,当晚,秦晚霞就给秦朝宁送来了几个人,分别是厨娘一家子和一名老管家。


    “大人,小的和白婶子一家子都是家生子,是夫人安排咱们过来秦府的。”头发半百的管家请示道。


    秦朝宁看着这名精神头不错的老管家,有些错愕地接过了对方送上来的卖身契。


    看着这几张卖身契,他不由得浅笑了。


    他二姐对他的用心,仍是如旧。


    有了这几人,秦府里的各种事情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秦朝宁的生活起居也被安排得更妥帖了。


    到了他需要上朝的这天,老管家和白婶子一大早给他在马车里放好了小桌子,摆上了朝食,让他过去右掖门的路上就能吃些东西垫垫胃。


    吃食的分量也做得很讲究,一看就是做惯了官家杂务的。


    秦朝宁承他姐的情,想了想,准备稍晚些让老管家给陆府那边把他的一些科举用书送过去。他的外甥今年要准备下场考童生试,刚好都用得上。


    朝堂上,不少官员一见到秦朝宁,便上前与他打个照面。


    从前和他共事过的人多少会寒暄几句,顺便恭贺他高迁。


    那些和他不熟的人,就多数是远远看着,默默观察这位传闻中的秦大人是如何人也。


    等秦朝宁踏入太和殿内,一路向前走,直至到了百官队伍的第二排的这一刻,在所有官员的心里才真切感受到了,这位年纪轻轻的秦大人,是一名实权大员!!


    而历帝领着大皇子、二皇子一同来到殿内时,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秦朝宁所在的位置,才示意开始朝会。


    降麻官上前朝着底下的文官百官传声,“传陛下旨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他的话音一落,官吏们才陆陆续续出列启奏。


    但是由于最近境内没什么突发大事件,他们上奏的事都无甚特殊。随着这些官员们汇报的事情愈发琐碎,龙椅上的历帝的脸色开始稍显不耐。


    他打断正在说着谁谁谁府里的公子纵马游街的御史,语气冷淡地对刘旭说道,“刘首辅,你看看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上奏的都是些官员家风作风的问题。”


    “你这个首辅是怎么当的?下面的官员是怎么选拔出来的?吏部就不该自省吗?”


    “连府里的事情都处理不好的那些人,你指望他们又能办成什么大事?”


    “京兆尹呢?京城内有这些人在骚扰百姓为何不依法处置?是想包庇还是徇私?”


    ……


    历帝微怒,一连质问了好些官员。


    “陛下息怒!——”被点到名的官员们都出列跪下请罪,才开始辩解。


    见状,大皇子神色微僵,不敢发言。


    现今的京兆尹是他大皇子妃娘家的人,对那些犯事的官家子弟轻拿轻放也是他的主意。


    还是他自己一人的主意,没敢让幕僚以及他的舅舅曹明洋知道。


    因为平日里曹明洋对他约束得紧,以至于他这段时间里对他畏惧极了,才导致了他偷摸摸干了这件事后,只有他和京兆尹,以及那些犯事的官吏们知晓情况。


    思及万一他父皇知道是他示意的,那后果……还有他舅舅会何种程度的生气,他就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在他身旁的二皇子看见他大哥耷拉了脑袋,还露出慌张之色,下意识地蹙了蹙眉。


    他和大哥本就不太亲近,这会儿实在不清楚他为何此时此刻表现出来这种反应。


    因为他再怎么想,也不可能想到他大哥这般犯傻,越过曹阁老去拉拢那些没什么价值,徒有其表的朝臣。


    在他眼里,曹阁老这个千年老狐狸就是他大哥最大的依仗。


    “刘旭”,历帝直呼刘阁老的全名。


    简简单单两个字,底下所有人都立即知道这位帝皇是真的发怒,并且迁怒刘首辅了。


    “朕命你即日起整顿京中百官风气,若是你做不到,朕就找人来代替你做这首辅之位。”


    历帝把话说得重,一瞬间把所有官员都的一颗心都吊起来了。


    刘旭跪下接旨,“臣,领命!——”


    他的脑袋垂得很低。


    秦朝宁与其余官员在内侍一声“退朝!——”下,齐齐跪下恭送历帝。


    待历帝离开了,秦朝宁上前一步扶起了刘旭。


    这么一个小动作,被很多人看在了眼里。


    第169章 169.太傅人选


    刘旭脸色如常, 拍了拍秦朝宁的手臂表示自己无碍。


    见状,秦朝宁意会,随即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走开。


    历帝不是真的迁怒师傅, 就是不知道师傅和历帝之间是否是通过气,在朝堂上演的这么一出。


    他思考着, 快步离开太和殿。


    秦朝宁离开朝堂许久,对于朝堂上前不久有人在上朝期间启奏立太子一事并不知情。


    前两天他上门刘府时, 刘旭要给他提醒的事不少,忘了把此事也提一提。


    要不然, 他当下就能想明白今日之事是为何了。


    今日历帝在朝堂里发这么一通火,底下各派系的官员们,心思又纷纷转起来,人心浮动。


    曹明洋现在是内阁的次首辅, 若是刘旭真出事了, 那么他离百官之首的位置就唾手可得。


    不过,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也就只停留了一刹那。凭他对历帝和刘旭的了解,他不信历帝会因为底下这点事就废了刘旭。


    他的目光扫过秦朝宁离开的背影, 然后蹙着眉看了一眼京兆尹郑弘量。


    郑弘量一接触到他的眼神就浑身一僵,便在离开太和殿的官员队伍里稍稍落后, 直至与曹明洋前后脚。


    他跟在曹明洋身后, 没一会就走到了内廷一处人迹罕至的廊檐下。


    “说吧,是收受贿赂了,还是有什么把柄在别人手里?”曹明洋直接问道。


    京兆尹的位置是实打实的权官, 从三品、京官、任职顺天府,上守皇城, 下辖京畿各项事务。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蠢事?!


    郑弘量看到他严峻的神色,顿时一脸菜色, 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这事一开始还真不是他想徇私枉法……


    “这位置有多重要,你是半点拎不清吗?!”曹明洋见他还不如实交代,立即怒目问道。


    他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当初,他是费了多少功夫和心血才把他推到这个位置!


    如今,陛下都在朝堂上表明要让刘旭彻查了,难不成他以为他自己还能瞒着什么?!


    曹明洋气极,想不明白为何大皇子这边的人,总是这么多拖后腿的。


    “表……叔……”,郑弘量咬了咬牙,实话道,“那几户犯事了的官生子,是大皇子交待下官轻拿轻放的。”


    一瞬间,曹明洋就眉头紧锁了,通身的气息愈发冷得可怕。


    须臾间,郑弘量半点不敢再说些什么,恨不能把脑袋埋进胸口里。


    他也愁得很!!他的这身紫色绣有孔雀的官服就穿了半年!!


    曹明洋则是刹那间已经想明白了许多事……他焦躁地挥手让郑弘量离开。


    这一次,他很失望,同时还产生了一股无力感。


    这时候的郑弘量张嘴还想求曹明洋救救他,保他一次。


    但是当他的视线看到曹明洋平日里那原本憨厚慈祥的面容此刻露出的那一丝狠意,他条件反射就把快要泄出嘴边的半个字咽了回去。


    在曹明洋离开后,他才惊觉自己汗湿了后背。


    于是,郑弘量六神无主,四肢发虚地匆匆朝另外一个方向离去。


    翰林院这边,秦朝宁一回来就受到了同僚们热情的寒暄。


    那些曾经与他一同公事过的翰林们,现在只有少数人还留在这里,大多数人已经各奔东西,去往不同的地方任职。


    刘旭和曹明洋不在,马阁老出来带领各个同僚与秦朝宁碰个面。


    那些这几年新进内阁的新人,他也把他们一一引见给秦朝宁,言行间甚是与人为善。


    距离致仕不过还有几个月,他称得上是近日里整个朝堂上活得最舒心的人了。


    兼之,接下来还没定下哪个官员接替他,他的手里在这段时间里不会再经手什么重要的事务。


    所以,马阁老的脸色都看上去都红润了许多,连精神气都比起那些年岁小的翰林比起来还要好。


    “小秦大人,这些小子里面有几个好苗子的,你若是有一些杂活,放心使唤他们哈哈哈”,马阁老抬手拍了拍秦朝宁笑着道。


    “好,下官谢过马阁老提醒。”秦朝宁浅笑应道。


    那几个新进的翰林们就没他们这般放松,绷紧了神经,生怕给秦朝宁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他们基本上年纪比秦朝宁还要大……此时更加紧张了。


    不过,秦朝宁刚回来翰林院点卯,自己都还没理清楚事务,便没留下他们,就让他们去忙自己的事了。


    而这几个翰林离开这位秦大人所在的乙字号房时,松了一口气之余,却莫名反而产生了些许不舍的情绪,有些懊恼自己刚才没表现好。


    秦朝宁可是宣朝历史上,年岁最小的状元郎,还是升官最快的人!!


    他们刚才竟然这般不善言辞,没好好展现一番自己的长处!!可恶!!


    待乙字号房静了下来,马阁老才和秦朝宁聊起了他翰林院掌院学士接下来要做哪些事情。


    以往的翰林院掌院学士会同时在六部或是内阁任职,普遍身兼二职的。


    只是秦朝宁的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目前却只任职了一个岗位,马子生不清楚历帝后续会怎么安排。


    在他看来,反正总归会有好去处的。


    他喝了一口热茶,才说道,“翰林院掌院学士虽然掌管整个翰林院的翰林们的考核和安排,但有许多惯例在,对小秦大人你来说,定是轻松上手的。”


    “那下官这几日先把旧例都研究一番”,秦朝宁笑得璨烂,主动给马阁老又添了一杯茶。


    马阁老还挺喜欢秦朝宁这个小子的。


    特别是他现在无论和哪个官员都不存在利益冲突,也不需要参与任何复杂的事里面,他就完全随心来处,拉着秦朝宁聊了许久。


    下午,内阁的几位阁老把秦朝宁和其他几个翰林院的内阁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喊了过去。


    刘旭、曹明洋二人都在,他们左右下方就是其余五位阁老分别落座。


    秦朝宁与几位同僚行过礼后就站着,等候阁老们发话。


    “内阁前些天依照陛下的旨意,把符合二皇子太傅的人选给列了名单呈了上去。”


    “陛下过目后,打算让你们几人都去给二皇子讲半天课。最后,由二皇子自己选定太傅的人选。”曹明洋对他们几人宣布道。


    在他说话期间,刘旭的目光扫过秦朝宁几人的神色,把他们的反应看了看,然后微微垂眸看着面前启奏临聿府城税收的奏折。


    “不知何时讲课呢”,其中一人问道。


    曹明洋言简意赅应道,“明日,好了,你们都会去准备吧。明日朝会后,会有内侍来带你们几位去上书房。”


    “下官领命。”他们几人恭敬行礼,离开内阁。


    等他们走远了,内阁大学士谈涿快步追上了秦朝宁,“秦大人留步,劳烦秦大人等等下官。”


    闻言,秦朝宁脚步一顿,回头看了看。


    其实几位同僚对他来说,都挺面生的。不过,他停在原地,等对方过来。


    谈涿看上去人很爽朗,眉眼带笑。


    他的身量比秦朝宁矮,小跑上前来后,便自来熟地对秦朝宁调侃道,“秦大人不仅长得俊朗,这腿也比旁人长几寸。下官要不是跑过来,都追不上您。”


    “谈大人说笑了”,秦朝宁笑了笑。


    他在文官里面,确实属于高个子的。不过,要是放在武官群里,那就不太起眼了。


    谈涿没想绕圈子,哪怕秦朝宁还算是他的上峰,手里掌握他年底的考核,直白问他,“下官其实就想问问秦大人您明日想讲什么内容,这样下官也好定下自己讲什么。”


    他不想和秦朝宁撞了讲课的主题和内容。


    说完后,他带一丝讨好地笑着。


    实际上,他在内阁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这二皇子太傅一位,定是秦朝宁的。毕竟,有珠玉在前,二皇子何须选他们这些“鱼目”。


    不过嘛,既然他都是候选人之一,总不能半点不争取就放弃!


    他也是真才实学,过关斩将,熬了这么多年走到内阁大学士之位的!!


    秦朝宁对他这样的性子还莫名有好感的,便实话告诉他,“本官怕是从史记选几则选篇来讲。”


    “那可是太好,下官最擅《春秋》,那么下官明日便讲春秋三传了。”谈涿嘿嘿一笑,甚是开心。


    “那本官明日也好好听听”,秦朝宁鼓励他道。


    “下官定全力以赴!”谈涿大大方方应道。


    后宫坤德殿那边,中宫的皇后娘娘与二皇子本人也得知了太傅人选的名单了。


    皇后手持名单,问二皇子暨嘉祯,“这几人,皇儿可有想法?”


    俗话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皇子的太傅与皇子本身就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别说,在寻常人的认知里面,这太傅人选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站队他们这边的,实在须得尤其慎重才行。


    即使不能挑个最好的,也不能挑个不忠心,或是难以掌控的。


    这般想着,皇后觉得秦朝宁就不太合适。她葱白手指上的勾丝金嵌和田玉护甲,轻轻在秦朝宁的名字上划了一道痕。


    第170章 170.二皇子太傅人选


    二皇子暨嘉祯看明白了他娘的意思, 心里对于在临聿府城见过其风采的秦朝宁,不由得有些惋惜。


    倘若能够按照他真实的内心想法,他自己其实是想首选秦朝宁的。


    要是有秦大人指点他, 辅助他,他不敢想象自己往后的路途会有多平坦。


    他大哥有曹阁老那般的能人出谋划策, 劳心劳力,两相对比之下, 他的身边是真缺人。


    皇后见嫡子把她的话听进去了,便继续往下说, “谈涿谈大人府里的二姑娘,本宫让你外祖家了解过了,是个好孩子,颇有德行。”


    “待你加冠之后, 额娘便帮你请旨聘其为皇子妃。”她抬手挽了挽鬓发, “亲上加亲,谈大人定然是全心全意教导你的。”


    “儿臣都听母后的”,二皇子对此没有异议。


    谈涿亦是才华满腹之人, 当他的太傅是没问题的。至于皇子妃的人选,他相信母后和外祖家的眼光与安排。


    不过, 他想了想, 还是对母后提议道,“小六的启蒙,儿臣觉得秦大人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肥水不流外人田。


    那可是凭一己之力就带来国力提升的人呀!


    要是真成了, 他怕是多少会妒忌自己三岁的胖弟弟。


    而皇后一听,顿时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


    秦朝宁的才学和能力, 她是信服的。这样的人来给她的小六启蒙,那可真是最好不过了。


    而且, 他们与秦大人交好,只有其利,并无其害。


    于是,她对二皇子叮嘱道,“这事交给母后了,你就用心读书,无需过多分心。”


    “儿臣知道了。”暨嘉祯应下,然后就离开了坤德殿。


    当天傍晚,秦朝宁回到府里时,只见陆杰修与杨乐一同来了。


    三人可真是太多年没光明正大碰个面了,一时间,三人的心里都难免思绪万分。


    时光飞逝,各自经历得都不少。


    秦朝宁和他们两人在府里简单吃过晡食,便把人带到了书房里喝茶。


    杨乐如今在吏部当值,任吏部郎中,正四品,管地方官考课那一块。


    陆杰修在户部金部,任三位金部主事的其中之一,正四品,分管全国各种税收,对接底下各个地方府城。


    “咱们可算终于又能坐下好好聊会了”,杨乐感慨道,眉眼带笑。


    秦朝宁给他和陆杰修倒茶,“时隔多年,两位兄长气色不错,倒是让朝宁很是欣慰。”


    闻言,杨乐就搂过秦朝宁的肩膀,轻捶了他一下,“久不返京,家中可有缺些什么,为兄给你送过来。”


    秦朝宁笑了笑,摇了摇头。


    接过茶杯,陆杰修问他,“听闻韦之贯大人不日内就到京城?”


    “是的”,秦朝宁把自己知道的信息提了提。


    随后,杨乐和陆杰修也给秦朝宁讲了讲他们目前的情况,以及一些关于朝政上的想法。


    当初,他们三人结缘是因为各自都有一颗想革新的心。


    今晚,他们三个却都默契地没提及革新这个话题,反而避开了这个内容。


    不过,在把他们送出府的路上,秦朝宁还是邀请他们日后得了空,便时常来坐坐。


    而杨乐和陆杰修离开秦府后,也并未多沟通几句,各自上了自家的马车回府。


    夜里,秦朝宁宽衣后,看着铜油灯昏黄的光,思考着从杨乐以及陆杰修那边得到的消息。


    历帝仗着兵部武器升级带来的军事实力提升,最近对勋贵武将多有不耐。


    有提议立储的事情发生后,就发生了今日朝堂上的那一出。


    东厂那边近日给历帝进献了一枚仙丹,讨得历帝欢心赐给东厂观察百官的权力。


    ……


    户部与地方账簿统计不统一,银票造假的事件有上升趋势。


    吏部对于地方官的考核单一。


    国子监权贵子女的席位增多。


    ……


    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他的大脑,他昏昏沉沉地入睡。


    第二天,秦朝宁从自己的书柜里找出自己做的史记摘选,赵秉相关的手记,才出门去上朝。


    今日的朝会上,文武百官明显比昨天安静了许多。


    历帝则是仿佛不愿看到底下的人半天不吱一声的模样,开始了频繁点名。


    “周知临,朕连续几年要你们拨款让朕前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你都说户部入不敷出,没法周转。”


    “如今南有开海禁增加赋税,北有边境安定无灾,你们户部要是再空不出银两来,朕怕是就得彻查你们,看看你们是如何管这天下的帐的。”


    待周知临扑通跪下请罪后,历帝压根没想听他解释,就点下一个人。


    “晋鹏,各地的军营,那些遗留的军户户籍士卒的耕地改革有详细章程了?你们兵部可是夸下海口,自正历十八年起,三年内改进军粮军需现状的。”历帝眼眸微眯,盯着底下的晋鹏冷淡说道。


    “臣……有罪”,晋鹏也跪下,“老臣本想和秦大人多探讨探讨,有了实质性的思路再呈上奏折……眼下,是老臣办事不周。”


    他认错认得十分干脆。


    历帝:“……”


    他便把视线转到了礼部……一个接一个,六部没人逃得掉。


    秦朝宁:“……”


    他沉默地看着太和殿前排的一品大员、二品大员、三品官员陆陆续续跪了一地。


    待到结束了朝会,他和谈涿等人被内侍们带去了上书房。


    出乎几位大人意料的是,今日听课的人,除了二皇子,还有历帝带着五公主和六皇子坐在一旁。


    谈涿等人:“……”


    秦朝宁:“……”


    六皇子他们还能理解,毕竟和二皇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可是五公主呢?她可是皇贵妃所出,大皇子的嫡亲妹妹。


    一时间,他们都没明白历帝的葫芦里卖什么药,行礼过后就按照分工的顺序开始给二皇子讲课。


    在他们几人里面,各个都是文采斐然之人,但是谈涿和秦朝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秦朝宁讲史记的手法如同讲故事一般,却又在其中引经据典,穿插各种书籍里的相关信息,非常容易让人吸收知识。


    窝在历帝怀里的五公主和六皇子很明显就被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吸引住了,看向秦朝宁的眼神都是亮晶晶的。


    这个不古板,还好看的先生,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让在场的两个幼崽喜欢得不行。


    他们两人,一个悄悄牵住历帝的手指,一个私下扯了扯历帝的袖子,均是仰着脑袋看了看自己的父皇后又指了指秦朝宁。


    见年幼的子女和自己一样有眼光,历帝心下登时乐了,便抬手摸了摸他们二人的脑袋。


    顿时,五公主和六皇子更开心了,觉得自己选对了!!


    父皇都“赞同”他/她的想法了呢!


    而二皇子在听完几位大人的授课后,对于自己不能选秦朝宁当太傅还是由衷地感到有些可惜。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对谈涿孺慕地开始了讨教学问。


    见状,秦朝宁和其余几位大人就知道了,二皇子的太傅人选已有结果。


    这时候,历帝开口道,“爱卿们辛苦了,今日除去给祯儿定下太傅以外,朕看小五、小六也到了启蒙的年纪,也想给他们两人选先生。”


    秦朝宁几人:“……臣等,遵旨。”


    他们这时候都明白了为了历帝会把五公主和六皇子带过来了。


    历帝脸色和煦地对五公主和六皇子说道,“去吧,你们看看想让哪位大人当你们的先生,便去行拜师礼。”


    秦朝宁几人:“……”


    十年寒窗苦读,一身才华卖与帝皇家……此时,他们的意愿不重要。


    然后,他们几人就看到五公主和六公主哒哒哒直奔秦朝宁跑去,然后奶声奶气地行礼,“昭儿、钰儿拜见先生。”


    秦朝宁:“……”


    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一天,给皇帝带娃的事不仅要干,还是一上来就两个。


    “哈哈哈,那便这样吧”,历帝一锤定音,“后续,便有劳谈大人,秦大人了。”


    “臣,遵旨。”


    当天傍晚,二皇子的太傅人选,五公主和六皇子的启蒙先生人选定下来这个消息,就犹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后宫和朝堂。


    坤德殿那边,皇后看着和宫女们在玩闹的小儿子,对身侧的二皇子叮嘱道,“本宫是真没想到你父皇会为了那个女人做到这个份上。”


    她儿子的启蒙先生,凭什么要给那个女人的女儿沾上?公主不去学女德,与皇子们掺和什么。


    暨嘉祯知道他母后心里对于此事的委屈。


    实际上,母后的委屈更多还是来源于父皇对他们中宫的情分,确实比不上皇贵妃那边。


    “有小五陪着小六一块启蒙,他们两个倒是有个伴”,暨嘉祯安慰他母后道,“他们俩人年岁相近,平日里也玩得来。咱们这些人的事,和他们关系也不大,就由着他们跟着秦大人好好学便是。”


    他们母子二人对于小六的期盼,也不过是平顺安康。


    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事,实属不必牵扯到他和五妹了。


    “外祖家听闻你选了谈大人,很是欣慰。”皇后感叹道。事已至此,她也不想再纠结。


    她告诉五皇子,她已经让人备下了给谈大人和秦大人的拜师礼了,让他自己看看如何安排下去。


    闻言,暨嘉祯浅笑着应下。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