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171章
纪元四月到肃州, 如今刚过六月。
人都不在肃州城府衙,上下却都服服帖帖。
一个是货运商会,一个是前来炒作橡胶草种子的货商, 哪个不是哭着离开。
碰到纪元这种“硬茬子”, 大家只能收了心思。
关键是, 谁都看得出来, 纪知州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不过是腾出手收拾他们一圈而已。
纪元心道,我都从京城全须全尾的出来了,还怕这些?
当然了,这只是随口说说。
纪元的重点,确实在其他地方。
谁都能回答出来。
他天天在石兴县城外的永兴矿场, 对所有的废弃矿井感兴趣。
但,这真的是废弃矿井吗?
在众人全力配合下,高五丈的烟囱拔地而起。
旁边的锅炉,活塞汽缸, 都在按部就班地建成。
真正建设的时候, 自然有技术问题, 不过有问题就能解决,只要这个蒸汽抽水机能用即可。
七月二十五。
耗时一个多月建成的巨型蒸汽抽水机,终于完工。
这还得力于石兴县的百姓们,虽说在矿井下工作很辛苦,但没有矿井,他们的日子更难。
所以大家都在全力建设, 希望这东西有用。
蔡丰岚也是早一日赶过来, 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要说最激动的,肯定还是纪元。
或许在场很多人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可他明白。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建成,到底会带来多少东西,他都不敢想。
如果蒸汽机可以全面使用,天下间废弃矿井启动,都不是大事了。
而是对全方面,全行业的席卷。
若蒸汽时代降临,若一直研发到蒸汽船,蒸汽火车,以及全方位的提升。
越是明白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他越激动。
蔡丰岚看着纪元,忍不住道:“这东西,是不是还有其他作用。”
太有了。
纪元笑着道:“等着看吧。”
“希望这个东西能成功。”
蒸汽机的第一步,应该可以吧?
石兴县,永兴矿场。
以纪元为首,蔡同知,当地通判,以及各部主事,几乎都来凑这个热闹。
若不是还不知道,河西府那边都会派人过来。
没办法,谁让纪元对这个怪东西的关注度如此之高。
高夫子他们更是兴奋至极。
蒸汽机。
在看到这东西的第一时间,他就被蒸汽机深深吸引。
如今,总算做出来一个有用的了。
这么想着,高夫子看向纪元,纪元朝他点头,高夫子才道:“烧锅炉吧。”
负责点燃锅炉的人,正是曾经抢过纪元的石伟忠。
石伟忠这人其实还在服刑,可他是最踏实肯干的那个,时间一长,高夫子也信任他。
点燃锅炉,里面的炭火烧起,源源不断的石炭铲到锅炉里面,让里面的水开始沸腾。
七八月的天气,肃州已经有些冷了。
可纪元他们在锅炉旁,还是感觉到热气。
直到蒸汽出发,顺着活塞气缸往上走。
纪元跟高夫子他们建的这个活塞气缸,有独立的冷凝器,所以许多热量不会被浪费。
也就意味着可以快速开始工作。
只见烟囱里浓烟滚滚,另一边的蒸汽终于开始工作。
刚开始,蒸汽缓慢推动杠杆连接的初级水泵,若压力足够,蒸汽足够,废弃矿井里的水,就会被压力抽上来。
所有人屏住呼吸,只等着看奇迹的出现。
一锅锅的石炭燃料,锅炉越来越热。
只听几声奇怪的响动,连接活塞汽缸的阀门因为蒸汽的涌动开始抖动。
这抖动让众人吓得后退一步。
这动静是不是太大了!
而不到十个呼吸,这座已经荒废二十六年的废弃矿井,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呼吸。
黑漆漆的废水被抽了上来,这水的颜色就是石炭的颜色,在这地下,已经蓄积了二十六年。
如今重见天日,看得所有人揉揉眼睛。
这个古怪的大家伙。
真的把矿井的废水抽上来了?!
不用人下矿井,不用人提,甚至不用马。
只要一直给这个东西添石炭就好。
所有人看着高高的烟囱,里面的黑烟滚滚,却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
很多老矿工想到当年下矿的时候。
若有这种机器,他们里面很多同伴,或许还能活下去,或者还能继续挖矿,继续让一家子吃饱喝足。
这一切,近乎神迹。
“这水,多久能抽完啊!”忽然有人问道。
那边高夫子已经算好了:“三天,只要三天,这些废水都能抽干净。”
多久?!
三天?!
横在他们这里,二十六年没有解决的难题,三天就能成?!
所有人不敢置信。
但是不信也不行。
那么多废水抽上来,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啊,就这么抽上来了,谁会不信呢!
石兴县的知县,此刻激动到手有些抖。
他被调过来的时候,就知道本地的矿产枯竭了,还知道本地能耕种田地不算多。
其实也跟当地的习惯有关,几十年上百年不怎么种地,当地人甚至没有种田的习惯,更不用说开荒了。
所以这地方乱得很,好在这些年大家习惯了,也去开荒新地,这才有个生路。
现在告诉他,石兴县不仅有生路,还有财路,他如何能不激动。
纪知州凭借一己之力,又把这些矿井起死回生了!
直接起死回生!
还是凭借那个古怪的机器!
这知县稍微一算就知道,石兴县要重新兴盛起来。
本地的所有矿井,几乎都是同样的问题。
只要把废水抽出来,就能继续往下挖。
这挖的是石炭吗?
分明是银子!
全都是银子!
石兴县知县激动地看向纪知州,怪不得都想在纪知州手底下做事,他只是听话而已,就能得到这样的好处。
知县更不敢想,若此事传出去,本地又会变成什么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兴得过头了,这知县脑子格外清楚,下意识道:“既然本地的石炭可以挖出来了,那本地的焦炭作坊是不是可以重启。”
“重启之后提炼出来的焦油,能不能用来升级橡胶?”
纪元颇为欣赏地看知县一眼,稍稍点头,轻飘飘道:“可以。”
可以?!
真的可以?!
知县后退几步,直接跌坐在地上,嘴里嘟囔着:“我发达了,下官发达了。”
不怪他激动。
而是这个产业链太大了。
大到不止改变整个石兴县,甚至改变整个肃州,整个河西府。
石炭矿挖出来的是石炭,也就是原煤,原煤经过烧制成为煤炭,中间会产生一种焦油。
这个焦油就是让生橡胶变为熟橡胶的产物。
这些东西纪元之前提过一嘴,但也只是提过而已。
很多人记在心里了,却觉得,本地连橡胶产业都没发展出来呢,怎么就搞熟橡胶?
而且本地的石炭也不多,总不能把这东西让给其他地方吧。
所以,本地人是默契不提的。
外面有石炭矿的地方倒是想做熟橡胶的生意,可也要等肃州的橡胶产业发展起来再说。
所有人都以为,此事要从长计议。
所有人都以为,这些事不会很快的。
可这个大家伙的出现。
好像改变了一切。
改变了所有人的思维模式,也改变了游戏的规则。
这就是纪知州在做的事。
纪元却摇头道:“没有那么简单。”
纪元指着初步的蒸汽机道:“这东西,你觉得可以大面积推广吗?”
石兴县知县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
好像不可以。
是的,不可以。
其中的钢材,是高夫子他们专门托人炼制的,工艺跟硬度都是上乘。
汽缸的密封性,还有管道的制作。
都不是随便得来的东西。
想要复制这样巨大的蒸汽机,太难了。
所以要怎么推广?
怎么让大家都来建蒸汽机?
纪元抬头看着烟囱。
怎么推广。
当然是利益。
他真正的鱼饵已经放出去了。
就看大家敢不 敢咬钩了。
这件事做得一定要快。
他要尽快让更多人看到其中的利润,从而自发地开始研究蒸汽机。
只有高夫子那边的人,实在是太慢了。
就跟橡胶的应用一样,放出去之后,有无数能工巧匠加以改制,用在更多地方。
在那会,纪元也意识到,把蒸汽机推广出去,让更多人,更多想要用此谋取利润的人去改造。
肯定比他们现在快得多。
大众的智慧才是无穷的。
他需要更多人,来参与蒸汽机的改进。
至于为什么要快?
因为要防着京城的人得知此事。
防止他们把这件事做成自家的垄断生意。
如同橡胶司一般。
直接成为皇室的私产。
他认真做事,可不是为了这些人利润添砖加瓦的。
连这个知县都明白,其中利益链有多大,朝廷的人不会想不明白。
其实把这些当私产也就算了。
可他们绝对会把蒸汽机的秘密严防死守,到时候别说集思广益了,就怕成为小众人的玩具。
那哭都没地方哭。
一连三天,石兴县的百姓全都过来围观了。
看着废水抽出来,所有人都在欢呼。
太好了!
矿井活过来了!
这次真的活过来了!
他们是不是可以下井矿做事了?!
自然可以。
如今的经营权也在石兴县自己手中。
可下去之后,先要成立一个工会。
矿工协会。
协是协商的协。
意思是,矿工们自己的协会,有什么事可以聚在一起商量。
看到商会了吗。
就是那种形式。
听说过滇州府那边遍地存在的伐木会吗?
就像他们那样。
成立矿工的工会,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以及定好矿工的工时价格,以及受伤了,生病了,因故去世的赔偿价格。
这方面可以有专门的人帮忙列出来,但也需要矿工们提出自己的要求。
纪元已经不是头一次组织这样的工会,做起来简直得心应手。
让他意外的是,本来以为还需要他再讲解什么是工会。
可当地人却道:“我们知道伐木会!”
“对!我们听说过的。”
“都说加入伐木会的话,就不会被欺负了。”
“对!滇州府有一户人家,卖木头的钱被骗走了,还是他们伐木会帮忙追回的。”
“不止呢,不仅追回了银钱,整个滇州府的伐木会都拒绝供应木材给他们,他们的生意直接黄了。”
“还有一户人家,男的砍树的时候被野兽叼走,放在之前,尸体肯定就没了,也是伐木会的兄弟们尽力找回尸首,还从当地伐木会凑钱给这家人。”
“是啊,伐木会真的很厉害,还会送孩子们去读书。”
“都说那边伐木会的人很有骨气,跟其他人不一样。”
“也有人说他们是刁民,不好管。”
最后这句话是肃州一个富户说的。
同样的富户同样皱眉:“是啊,太难管了,他们还敢跟当地官府较劲,你们敢信?”
“若让这样的工会发展起来?那不是倒反天罡?”
“本地不能有这种协会。”
这些话也传到纪元跟矿工的耳朵里。
纪元只是笑着道:“讨厌你的人,自然反对你的一切行为。”
他们越生气,就说明做对了。
就跟滇州府那些富商们,阻拦不了伐木会的兴起一样。
矿工协会的兴起也是他们不能阻拦的。
往日给他们辛苦做事的伐木工,矿工,此刻就是要一起做事,一起当兄弟。
就像货运商会一样。
要说里面的人,其实也就是一群运货的汉子们。
可他们同样能左右官府的决定。
再拿个不恰当的比喻。
沙匪头子马老三,也是仗着人多势众,这才让周围人忌惮。
他们都可以,矿工为何不行?
成立伐木会的时候,纪元还需要多费口舌,还要跟大家说明其中好处,更要从小范围试点开始。
让他惊喜的是,即使滇州府距离肃州六千里地,可那里发生的事情,依旧传到他们耳朵里。
因为这是他们最想听的,也是跟他们切身利益最相关的。
很多人都喜欢说有钱人有权的人多聪明多体面多优雅,还总能做出正确聪明的决定。
其实都是假的。
每个人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
不识字的人不一定比识字的人笨。
你懂得怎么吃喝玩乐,我懂得挖矿的特殊技巧。
那谁又是笨的,谁又是聪明的。
肃州的矿工们,便在闲暇之余,了解了自己最想知道的讯息,这就是他们聪明的选择。
石兴县的矿工协会第一时间成立。
本地矿工很多,也更了解工作内容,所以制定起规范的时候也很迅速。
在纪元的提议下,安全守则也写了下来,比如不戴皮子做的头盔不能下去,每次要检查灯罩的密封情况,以及井矿的通风乃至卫生都有要求。
这些是以往的血泪教训,每一条都能写出无数让人伤心欲绝的故事。
按照纪元的话说:“宁愿动作稍微慢一点,也不能出事。”
有个心直口快的,直接道:“那主家肯定不同意啊。”
说完之后,他有些不好意思,纪大人帮着他们矿工,自己竟然还敢反驳,实在该打。
其他人刚想骂他,纪元制止了,他道:“你说得对,所以把这条也加上,主家不能强行提高产量,否则就罢工。”
罢工?
就是不干活?
纪元指了指那台不停歇的蒸汽抽水机。
“那东西是不能停的,所以一直会耗费原料,会耗费银钱。”
“你们只要一停手,一罢工,他们的银子就要白白浪费。”
“这样一来,看他们着急不着急。”
有些聪明的矿工已经听出其中意思,可纪大人直白讲出来,还是让他们心动。
往日都是这些主家拿捏他们,如今他们也能反过来拿捏主家。
好事啊。
“如果有不同意罢工的,那就是工贼,是叛徒。”
蔡丰岚在旁边听着,心道,也就是在肃州这种偏远之地了。
放到京城,乃至建孟府,又或者苏浙等地,这种话刚出口,就会被上报给朝廷。
即使皇上不介意,那些世家估计要恨死纪元。
因为,这是能动摇他们根基的话。
也就是这地方偏远,既不服管,也不好管,当地人对皇室的敬畏也没有那么深。
蔡丰岚启程回肃州,他要帮着刘军一起铺开橡胶草种植的事,所以不能在这里待的时间太长。
如果有人关注这里的话,似乎已经明白纪元选肃州的原因。
交通相对来说便利。
本地又有废弃的井矿,还能种植橡胶草,甚至还因为太远,朝廷的命令不好传达。
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计算当中。
这也算纪元千挑万选的地方?
还有一点,或许别人也想不到。
矿工协会的事固然重要。
纪元带着人做出拯救废弃矿井的机器,更为重要。
此刻的整个肃州,一直扩散到河西府,疯传着两个消息。
一个是纪元带着当地矿工,组织了一个像伐木会那样的东西,以后这些矿工肯定也会成为刁民。
不等大家有什么反应,另一个消息让他们直接闭嘴了。
纪元自从来了肃州,不管其他的事情,一心扑在废弃井矿处的原因找到了。
他有办法,把那些井矿全部救活。
是全部。
全部都救活。
不管里面积水有多深,他都有办法给弄出去,而且只需要物力,不需要人力。
永兴矿场知道吧?
当年整个肃州数得着的井矿,里面的废水能把人给淹没了,那矿洞还格外的深,格外的大。
纪元带着一群人,只用了三天时间,把里面的水全都排干净。
听说他已经带着矿工协会的人准备复工了。
那“死掉”的矿井都被“复活”了。
这件事让整个肃州的大户人家都坐不住,特别是手里有井矿经营权的,谁家还没几个废矿?
若能救活,那又是多少银钱?
消息一层层传播,而那个蒸汽抽水机的存在,也被更多人知道。
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天齐国的人都会坐不住。
蒸汽抽水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纪元?你的脑子又是怎么长的?
能不能分他们一点啊!
第172章
第172章
都说坏事传千里。
其实好事也一样。
像蒸汽抽水机这种东西, 像插了翅膀一样,传到无数人耳朵里。
也就是现在信息不够发达,放到现代, 肯定直接冲上热搜。
对大家来说, 几个问题就出现了。
蒸汽抽水机。
蒸汽是什么。
抽水机倒是可以明白。
肃州各地的知县先一步过来, 他们任地多有废弃的矿井。
跟着过来的, 自然还有各地的大户。
重启矿井,绝对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石兴县知县得了纪知州的吩咐,谁都可以过来参观,但是必须听从此地的规矩。
比如让货物先行,不能挡着矿工的路,不能阻碍本地工人做事。
说白了, 到了矿场,那此地最大的便是矿工,其他的人和事都要避让。
有个县令刚要摆架子,就直接被请了出去。
还参观蒸汽抽水机呢, 做梦吧, 远远看一眼烟囱就行了。
看着烟囱的浓浓黑烟, 再听着矿工们哈哈大笑,这个县令从未感觉到如此屈辱。
他是读书人!
他是当官的!
凭什么被这群野蛮人奚落!
可他很快愤怒不出来。
因为他所在县的所有人都被赶出来了。
连坐。
这个词突然出现在他脑海里。
面对本县众人的目光,这个知县也害怕了。
“为什么不道歉!”
“你碰到那矿工了,道歉会怎么样?”
“我们手里十几口废弃的矿井,就想借着这次机会重启啊。”
“现在好了,看都不能看, 你说怎么办?”
借机责怪知县的, 其实还有商户。
这些商户敏锐察觉到一个问题。
他们的纪知州对农夫和矿工,以及对商贾, 对读书人的态度是一样的。
纪知州不会因为大家的身份而另眼相看。
让他另眼相看的,似乎是品行。
品行之余,还对弱势的人更优待。
这样的人,他们只在话本戏文里面听说,却从未真正地见过。
如今见了,竟然觉得有些恍惚。
已经有人把货运商会拉出来对比了。
那次去见纪大人的,一共六个货运商户,前四个掠夺完矿产,又去货运商户作妖,还想染指橡胶买卖,就被纪大人收拾了。
现在矿场重启,最吃亏的就是他们,毕竟把手头的经营权基本都交出来了。
后面两个货运商会,对他们倒是和气,还给他们事情做。
毕竟后面两个,是正儿八经地在做买卖,虽然也着急橡胶作坊的开设,但他们提的都是合理的诉求。
肃州许多人的脑子是乱的。
被纪知州搅乱的。
也是看到那个大家伙搅乱的。
蒸汽抽水机。
真的那样神奇。
前来参观的大户们赞不绝口,似乎已经看到自家井矿也能重启了。
井矿,这玩意都赚钱,都不用多说。
甚至有人已经照葫芦画瓢,想要建个一模一样的。
只是这东西那么容易建成,也不需要高夫子他们潜心研究好几年了。
那么问题来了,想要这样的好东西,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谁都知道,纪元绝对不可能吃亏。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们有这样的东西,肯定会卖出天价,靠着蒸汽抽水机就能发财。
说不定比开发矿井更赚钱!
在大家等着纪知州开条件的时候,他只道:“谁都可以过来学。”
“免费。”
高夫子那边也答应了,毕竟蒸汽机的想法,乃至后续的改进,基本都是纪元给的点子。
所以纪元可以直接说出来:“免费。”
真的假的?
这不可能!
当然不可能,纪元笑着看向他们,直接道:“唯一的条件,就是要遵守矿工公约。”
矿工协会,可不是白白设立的。
里面规定了很多主家不能接受的条条框框。
比如,必须安排合理的饮食,规定了最低多少天要吃多少肉,还规定了住所的安静,睡眠的保障,工作时间的保障。
甚至说好了,多做工要给多少银子,以及矿工生病,乃至死亡,以及病假丧假所有的安排。
那一条条的,让主家忍不住道:“这是来做矿工,还是来做老爷的?”
所以这《矿工公约》在其他大户人家看来,就跟笑话一样。
你们自己规定的好好的,那是你们内部的事啊,我们又没答应。
在他们看来,这只是纪知州主导下的自娱自乐而已。
现在呢?
现在大家终于知道,纪知州在哪里等着他们了。
想要自家的矿井重启,想要蒸汽抽水机的设计图,就必须加入并同意《矿工公约》。
否则?
否则矿工们有权直接砸了你们的蒸汽抽水机。
肃州的所有矿场主都震惊了。
许多衙门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这怎么能行。
以前那些矿工的酬劳就不算少。
当然了,生病死了,也会给一点银子。
那已经够可以了。
现在要把他们把至少一半利益拿出来,分给最底层的矿工?
凭什么?
对这些拥有矿场经营权的人来说。
以前挖一万斤石炭,可以拿到其中七成,甚至八成的利润。
毕竟矿工的工资是最不值钱的。
最大的成本,大概就是购买井矿的经营权。
如果按照《矿工公约》的条例。
他们的利润就会降到四成,甚至三成。
毕竟要保障那么多人的吃喝住宿,还要保障他们的安全,甚至要保障他们家里的安稳。
否则?
否则那就是违背公约!
好好好,这就是为民请命的纪知州吗?
那他们就不是百姓吗?
此话一出,纪元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淡淡道:“诸位都是读过书的。”
“可知道,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此话出自孟子,士整天没有事情可以做,白白吃饭,那是不可以的。
“世间尊卑有度。”其中一人刚要反驳。
想说天下间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纪元懒得辩经,抬头继续道:“要跟我辩经文吗。”
众人脸色一变。
跟纪六元辩经文?
他们疯了?
纪元的状元,那可是实至名归。
如今天下间的学子,谁还不读纪元的文章?
他便是科举之后,随意写出的文章都能在学子之间传颂。
跟他比学识。
就是自取其辱。
若纪状元心血来潮,一篇文章出来,他们的脸还要不要。
众人看着纪元,方知他有多难缠。
可大家又要依靠他。
毕竟蒸汽抽水机,甚至后面的熟橡胶制作,他都可以大大方方拿出来。
唯一要做的。
就是让利。
不是让利给他。
是给百姓,给那群他们最看不上的底层人。
如果不是纪元提什么矿工公约,他们根本不会想起这些人。
纪大人为什么要助长这些刁民们的风气?
可不答应吗?
这也不可能。
想要蒸汽抽水机,就要加入《矿工公约》。
否则不要提了。
这会想想,他们参观永兴矿场时,当地知县对他们的要求,什么对矿工尊重,让货物先行等等。
都在矿工公约之内。
看来纪知州打定主意要这样做了。
为什么啊。
纪知州自己都是读书人,年纪轻轻就是正四品的知州。
以后拜相入阁,基本是肯定。
为何要这么做。
纪元并不着急,甚至不着急大家的态度。
这些人迟早会想明白的,他着急什么啊。
如今的石兴县已经重新动起来。
虽说只开了一个永兴矿场,但这个矿场足够大,也足够让本地带来活力。
石炭开采出来,那边的焦炭作坊也启动了。
焦炭作坊同样有个问题,他们的作坊建在地势较高的风口,利用天然的风力助燃。
当地作坊的人道:“要是有蒸汽机,是不是能增加动力?”
这些奇奇怪怪的词,已经在大家口中了。
答案是肯定的。
有蒸汽机在,动力会更加稳定。
不过给烧炭的作坊送风,跟抽水又不同,需要改变一点动力结构。
高夫子他们很快接下这件事,他们也发现,如果遇到具体的事情,确实更方便找到改进方向。
放在之前,颇有些像无头苍蝇了。
虽说为焦炭作坊设计的特殊蒸汽机还在研究当中。
但他们还是先一步开工。
开工之前,还在附近挖了一个巨大的储油池。
这个池子底部铺了很多稻草,以后专门用来储存焦油。
等到橡胶草种植出来,就可以跟焦油混合,炼制出熟橡胶。
石兴县的发展速度堪称迅速。
各方都在努力做事。
他们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却很明白,这是他们石兴县的机会,他们的机会真的来了。
最让众人惊讶的是。
肃州头一批橡胶草开始种植。
而这批橡胶草所处的位置,就在石兴县隔壁县。
那个县城同样是个穷地方,侧边有许多沙地,一直都是空着。
放在之前,那就是块纯粹的荒地,一点用处也没有。
可现在石兴县的焦油,让这里的橡胶草得了便宜。
都不用多想,两地距离这样近,这边的橡胶做出来,便能去买附近的焦油,从而做橡胶的深加工。
谁让他们紧邻着石兴县,运焦油最是方便。
而且他们县距离肃州城也不算远,以后运货肯定很方便。
直到八月份。
肃州各方才拼凑出这条完整的链条。
蒸汽抽水机建好,重启石兴县的矿洞,矿洞产生的石炭,一部分卖出,一部分做焦炭。
焦炭产生的焦油,运到隔壁县城,就在隔壁县城加工本地产出的橡胶。
熟橡胶做好,一路运到肃州城。
肃州城去哪都是方便的,这货物,也就彻底走出去了。
纪元选的地方,还都是肃州的穷县,他们不邻商路,日子过得一贯贫苦。
如今简直是天大的馅饼砸到头上。
在各方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入《矿工公约》的时候。
一群浙商杀了过来。
他们直接道:“我们加入此公约,我们立刻加入!”
“那蒸汽机的图纸,能不能给我们看看?!”
七月传出去的消息,八月下旬,这些嗅觉敏锐的浙商便来了。
他们也就罢了,一群晋城商人,更是快马加鞭赶来。
晋地的矿洞更是多得厉害。
这蒸汽抽水机,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别说什么矿工公约了,他们本地的矿工本就有自己的组织,虽说不怎么严密,但已经有雏形。
所以他们本地对纪元提出的《矿工公约》,简直接受良好。
晋商们看到蒸汽抽水机的时候,简直喜极而泣。
天啊。
他们那里多少不能继续挖的矿井,好像都有救了!
这群人的到来,让肃州的商户们,似乎都显得迟钝了。
他们不是不会算账,是不舍得银钱啊。
晋商们甚至带来一个纪元熟悉的人。
纪元科举时候的同年,宋留群。
也不是纪元随随便便都能碰到熟悉的人。
而是晋州府的知府得知宋留群跟纪元是同年,特意派他过来走一趟。
这东西不止晋商们喜欢,晋州府的知府,更是想要。
蒸汽抽水机,真的是为矿洞量身打造的吧!
他们甚至好奇,纪元既然想重启矿洞,怎么不来他们这呢。
反正思前想后,特意派宋留群来一趟,就是为了说服纪元,能不能给他们蒸汽机的图纸。
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
宋留群。
化远三十八年的探花郎。
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算惊才绝艳的。
他爹之前还是工部侍郎,不过因为站队楚大学士,如今只做了个闲职。
三十三岁的他看到纪元,只觉得恍如隔世。
几年不见,再看到纪元,难免想到刚考上进士那会。
他一个二十六七的人,还跟小小年纪的纪元计较,实在不应当。
好在之后,他们相处得还算愉快。
所以上司让他过来说情,他也立刻来了。
宋留群明显稳重很多,还蓄了须,他父亲站错队做了闲职,他如今算是家里的顶梁柱。
所以谈妥蒸汽抽水机的事,对他来说很重要。
纪元看到故人,自然也是开心的。
不过要说要求,那倒是一视同仁。
矿工以及矿场的主家加入《矿工条约》,这蒸汽抽水机的图纸立刻送上,还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这条件甚至堪称简单。
可宋留群已经不是当年容易生闷气的探花郎了,而是做了五六年官的宋大人。
他看完矿工条约,再看四下都是自己人,宋留群直接道:“你可知,你一手成立的伐木会,已经是滇州府官府的一大难题。”
伐木会的声势越来越大。
他们不仅识字,还懂道理,甚至学天齐国律法。
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有一把子力气。
滇州府各地官府,都要给他们几分颜面。
以前松散的百姓,变成团结起来的“刁民”。
各地都要防范着,不让他们闹事。
偶尔也有仗着势力欺负人的,还要伐木会内部,以及官府出面处罚。
等于说,伐木会就是一把双刃剑。
对官府是,对当地百姓也是。
要不是彼此制衡,伐木会内部又懂道理,早就不知道出多少次事了。
外面人只知道伐木会讲义气,能帮兄弟们讨公道,却不知道官府里是不喜的。
若不是跟纪元关系还可以,又有同年的情谊。
再加上在纪元这,说什么都没事,宋大人才不会这样直白。
“你这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答应。”
晋州府那边,肯定怕晋州的矿工,变得跟滇州府的伐木工一样。
说句夸张的,这是动摇根基的事。
若纪元在晋州府提起此事,早就被按下去了。
等会?
这就是纪元不去晋州府当差的原因?
明明晋州府的废弃井矿,不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超肃州。
“你都知道!还要这样做?!”宋大人起身,焦急道,“若有人诚心搬弄是非,在皇上面前,告你一个动摇朝纲的罪名,你怎么办?”
纪元笑。
是啊,宋大人宋留群都能看出来。
他身边的蔡丰岚也能看出来。
古代的读书人只是时代不同,又不是真的傻。
建立伐木会的时候,他们还懵懵懂懂,如今肯定看清楚了。
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若对他们不好,他们是可以直接揭竿起义的势力。
毕竟一群壮劳力,还团结到一起,还学习,还学天齐国律法。
这谁不怕?
纪元面上疑惑:“矿工公约,难道不合理?”
“只是给矿工们一个合理的薪酬。”
“他们不是野蛮人,只要矿场那边不过分,大家都会好好过日子。”
是的。
只要那边不过分,给矿工,伐木工一条活路,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一点。
谁会愿意揭竿起义?
就算偶然有一个天生反骨仔,那其他人也不会愿意的。
他们不是随随便便闹事的人。
只要矿场的经营者,以及当地官府不欺压他们,何必担心他们闹事?
若他们真的闹事了,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压榨他们?
宋留群深吸口气。
纪元看着淡定,其实就是在走钢丝。
怪不得他要跑这样远!
可真有他的!
宋留群刚想问,就不怕被人打击报复?
那些王公贵族,那些豪门大户,肯定不愿意分出利益给矿工们。
纪元好像真的不怕。
他手握太多东西。
一面让那些人忌惮,一面让他们口水直流。
纪元早就布置好一切。
想要维持原状,他并不反对。
但想要更好的蒸汽抽水机,就要按照他说的来。
你自己选。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便是有朝一日,蒸汽机真的遍地铺开,想来矿工公约也会铺开。
而且会像伐木会那边一样,给更多人鼓舞。
更多人?
那更多人是谁?
想到这,宋留群已经想不下去了,因为他的脑子一片空白,想不到未来的发展会如何。
但他知道。
纪元的想法会实现的。
只要见过蒸汽抽水机的人,肯定会答应下来。
一边是让井矿白白浪费,一边是捏着鼻子给底层人一些好处。
但凡有理智的,都会生气地选择后者。
宋留群心叹纪元的大胆,又觉得有纪元这样的人在,好像读的圣贤书,又是有意义的。
他做官也许多年了。
到了肃州,就发现肃州是不同的。
也不是。
当年的纪元领着的翰林院史官院也是不同的。
大家都读圣贤书。
似乎只有纪元读了进去,真正读懂了,读通了。
像宋留群这样的官员不在少数。
像肃州当地大户震怒的也不在少数。
各地官府或许还在计算矿工协会带来的危险。
可天齐国其他地方的商人,那是不在意的。
权衡利弊,他们肯定要选择蒸汽抽水机。
甚至连极远的粤地商人都来了。
他们不用多思考,直接签下契约,带走蒸汽抽水机的图纸。
有人问道:“粤地那样远,您就不怕,他们不履行公约吗?”
“不怕。”纪元笑,“当地的百姓会知道这回事的,他们会为自己争取利益。”
这点毋庸置疑。
也许进度有快有慢。
但石兴县的标杆在这,大家就知道要往哪看齐。
可不要低估他们的智慧,他们总会找到生存之道。
有了粤地的开头,剩下无数人抢着交换。
等到肃州开始下雪,整个矿工协会,已经有几万人了,具体的数字没人统计过,反正分散在各地,没人知道具体的数字。
同样的,许多蒸汽机陆陆续续开始建设。
无数的工匠在全国各地开始研究。
如今的蒸汽抽水机自然不够完美。
热能利用得不充分,需要的燃料太多,太笨重,体积太大。
只有大矿井适合,小矿井建设抽水装置有些亏。
别说用现代眼光来看了,就算用古代的目光看,同样哪哪都是缺点。
既然有缺点,就要改进。
工匠们开始发动自己的智慧,成千上万的人开始蒸汽抽水机的改进。
更有聪明的,开始思考这么大的动能,要是用在别的方面,会不会也很好用?
高夫子他们师门简直成了香饽饽,人人都要跟他们打好交道,这样建设的时候,才能方便纠正错误。
高夫子师门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这是可以预见的。
可建孟府一户铁匠作坊家里,一直有人来拜访,就让他家摸不着头脑了。
好在他们很快明白怎么回事。
因为来找他们的人,问题都大同小异。
“你们是不是帮高夫子做过一批铁器。”
“那工艺是不是只有你们会?”
“能不能帮我们也做一批,价格都好说!”
“太难做?不做?这怎么能行啊!”
他们帮高夫子做那种奇怪的铁器,竟然被大家争相购买?
好像天齐国里,只有他家会做?
便是再不聪明的人,此刻都意识到,他们家好像要发达了。
多年前被高夫子他们日日折磨,精进自己的工艺。
如今好像要有回报了?
化远四十四年。
一个注定会被所有人记住的年份,正式拉开一个新的序幕。
第173章
第173章
肃州城内, 天齐国各地的人来来往往。
有了粤地开头之后,各地也纷纷签了《矿工公约》,用那些人的话来说, 那就是, 你们纪知州, 可给你们谋了个好差事。
具体到下面如何执行?
暂且不知道。
但大家既然签了, 就说明认了。
若做得过分,若还像以前那样对待矿工们,你们新建的蒸汽抽水机,一定会被推倒。
这玩意儿建起来困难,但要是想给毁了,可太简单了。
但是想要蒸汽机的, 基本都是家里有废矿的,基本不会在意这些。
那些家里矿井没问题的,多也是观望。
不过他们知道,这件事迟早会找到他们, 先不说矿井都有枯竭的时候, 只讲这些矿工们, 在哪不是做事,肯定会先去找福利更好的地方。
纪元也真是。
他怎么就不要钱呢。
他如果要钱的话,这事反而好办了。
可惜人家根本不要钱,还在捣鼓新东西。
如今的肃州。
矿区正在逐步恢复建设。
第一个蒸汽抽水机建好了。
第二个,第三个,自然慢慢建成。
整个矿区的发展, 纪元是不担心了。
他已经在看接下来的产业。
以前的官田里, 正在培育麦种,这已经是例常的公务, 都不用多说。
新开辟的官田则在种橡胶草。
这种东西,原本是杂草一样,现在不仅种子赚钱,还能产橡胶,实在是令人振奋。
不过橡胶草虽然也是蒲公英属,但跟普通的蒲公英还是不同的。
如今种下去,才知道还要再进行甄别。
但这都是小问题。
肃州衙门正在逐步改进方法。
本地的橡胶草种植时间在九月或者来年的四月。
只要养护得好,半年时间就能产胶。
也就是说,九月份种下去的,明年三月就能看到成果。
来年四月种的,十月,十一月可以再次收获。
这两个月份,便是以后橡胶的收获季了。
如今已经是八月,本地第一批橡胶地,正在进行翻耕。
这玩意还有个好处,不用什么良田, 就喜欢沙土地,甚至盐碱地。
等于说,普通农户种田之余,自己开辟一块没人要的沙土地,就能种一片橡胶草。
收获季节的时候卖出去,便是额外的收入。
肃州官府也鼓励他们种植。
当然了,跟滇州府那边一样,不能因为这种副业耽误种主粮。
在滇州府的戏剧也被搬了过来。
同样是不种主粮产生的恶果,全家没有粮食吃,抱着橡胶活活饿死这种民间小调。
不是纪元想吓唬人啊。
而是这种事,真的会发生!
纪元刚来肃州的时候,都说他不关心橡胶。
等他真关心橡胶了,大家才知道,你还不如不来啊!
连橡胶产业都能制定规范。
压价的怎么处理,抬价的怎么处理,囤货的又要怎么处理。
这些搞完。
他拿着一批橡胶草的根部,以及一批焦油,开始了新的实验。
让生橡胶。
变为熟橡胶。
这不是个简单的事。
纪元要不是有现代的知识,估计至少摸索个五十年。
好在他有个大概方向,制作的时候心里是有数的。
“纪元这人,就不会累的吗?”
“他那么着急干什么?”
纪元则看向京城的方向。
五六月份,事情传出去,京城那边,应该会在七月下旬收到消息。
他们商议一番,差不多九月份会传旨意过来?
他必须在圣旨到来之前,把熟橡胶做出来。
之前的伐木会也就算了。
如今的矿工公约,实在触动太多的人利益。
而且是最上层的利益。
能取得矿产经营权的,除了像肃州这边,纯粹靠银钱买来的。
还有一种情况。
靠关系靠权力。
而这部分人,手里的矿产资源才是大头。
甚至天下十分之八的矿产资源都在人家手中。
皇室。
以及最顶尖的世族。
眼看其他地方零零散散的矿产主人不少。
可跟这群人比,那还是九牛一毛。
眼看着浙商来了,晋商也来了。
为什么粤地的商人们先交换?
因为粤地甚远,还直通大海,他们跟海外的贸易也不少,对皇权没有那样敬畏。
粤地商人自己竞争得厉害,更像是如今的新贵,皇室的手暂时没有伸过去,也没有太深远的世家。
浙地就不同了。
人都知道是鱼米之乡,更是那些世家大族扎根的地方。
当地绝大多数矿产就在他们手中。
更为腹地的晋地齐鲁豫州,这些地方的矿场则在皇室怀里。
甚至巴蜀的一部分矿场,同样在皇室各家名下。
一层层下来。
那些对纪元不满的肃州矿场主,其实是最不足为惧的。
纪元触动的,是后两者的利益。
纪元感觉,自己应该早就被骂翻天了。
如果人在京城,估计已经被扣个罪名,随时准备流放。
所以要他加快进度。
蒸汽机刚刚做出来,还没有凸显出作用。
只有现有的利益,才能堵住这些目光短浅之人的嘴。
毕竟,蒸汽机在哪里都可以研发。
废弃的矿井更是到处都是。
那他为什么,一定要来这样偏远之地?
是为了躲避朝廷的监管?
不不不。
他分明是为了提炼熟橡胶。
所以才来的肃州。
谁让只有肃州这里有橡胶草呢。
纪元做事,可不会蒙着头往前冲。
喜欢走钢丝,不代表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毕竟他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不管其他人信不信,他是为了熟橡胶才做这样的事,借口反正是成立的。
不信?
那熟橡胶就别用了。
纪元找到退路,更找好方向。
外人看起来,他可能在作死。
可实际上?
实际上,熟橡胶的研究,可能比他想象中还要顺利。
这既得益于水冬瓜树的橡胶,也得益于现代发现,橡胶草产出更为便捷。
只看名字就知道,这东西其实能跟橡胶树齐名。
其根部能产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橡胶。
重要的是生长周期还短。
到现代的时候,甚至可以跟橡胶树齐名,作为三大重要橡胶来源之一。
纪元在滇州府的时候,就想到这种好东西。
写信给武营他们,他们也确实在边疆找到了这种好东西。
橡胶草的根部提炼出胶乳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武营刘军也在这里,给纪元打下手。
看到胶乳的时候,众人忍不住欢呼。
这玩意真的能弄出橡胶啊。
纪元也是松口气。
因为提炼出来的胶乳根本不需要再做什么,只要晾干就能凝固。
跟当初做水冬瓜树的橡胶来比,简直完全不同。
当然,水冬瓜树的橡胶虽然比不上橡胶草,但其中的胶质用来染布,做防水布,效果则更好。
再者,如今的橡胶也不是全都是好处,也有很多问题。
他们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等到胶乳晾干之后,拿出来的东西,便是生橡胶了。
可这东西也有一定的问题。
既怕冷,也怕热。
这也是如今橡胶制品的最大问题。
太热的话,生橡胶就会软趴趴的,再遇到冷天,直接变硬。
而大家喜欢用橡胶,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防水性,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橡胶的弹软。
这既怕冷又怕热,甚至还会开裂,就让这东西变得鸡肋起来。
若不是实在没有替代品,而且滇州府的橡胶又确实便宜,其实不会有那样大的产业规模。
可随着橡胶的使用越来越多。
现在的问题也自然出现。
甚至废掉的橡胶已经堆积了不少,似乎早就成了无用的垃圾。
纪元要做的熟橡胶,就是改变这一特性。
以及,让之前的废弃橡胶起死回生。
还能让乳胶改变形状,更方便运输。
货运商会里,一个张家,一个刘家的,两个货运商户带着一大包废弃橡胶过来。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橡胶多是马车上的零件。
买来的时候价值不菲,可用了一段时间,随着天气温度变化,基本都开裂变硬,成了一堆废品。
也因为这个,他们两家才想让本地生产橡胶。
毕竟东西本身价格若不贵的话,勤换零件也没什么。
问题在于。
这东西贵啊。
运到肃州,价格要翻一百倍。
有些货物结实,马车颠簸点也没事。
可许多东西太重了,他们想让自家马儿省点力气。
还有些东西易碎,也需要橡胶制品来防颠簸。
这价格,可就太昂贵了。
上次见了纪大人之后,他们从纪大人那听说熟橡胶的存在,一直记在心里。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纪大人竟然传消息,让他们带着废弃的橡胶零件过来。
这是做什么?
不管做什么。
去就对了。
难道纪大人还能害他们不成?
这天下间那么多官员,他们最相信的,就是纪大人了。
特别是经历过货运商会,以及矿工协会的事。
纪大人是真的为他们考虑。
他们当中也有认识石兴县的矿工,那些矿工们复工之后,日子不仅比以前好,就连安全也得了保证。
每日干的活少了,但工钱却多了。
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他们干活的习惯不行,总是做危险的事,比如不戴头盔就下矿井,以及下矿井时身上的用具太危险等等。
全都被严令禁止。
目的?
自然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
所以他们信纪大人,越是贫苦的人,越信纪大人。
来到肃州的橡胶作坊,张货运跟刘货运两个人还有些紧张。
要知道,他们上次可是跟那四家一起,去给纪大人“施压”,现在想想,脸都是红的。
纪元早就把那事抛到脑后了,见他们带来许多废弃的橡胶,笑道:“来吧,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能行。”
如今生橡胶做出来。
废弃的橡胶也拿过来。
就要下一步实验。
那就是把废弃的焦油跟这些橡胶分别融合。
利用焦油里面的物质,让已经固定形状的生橡胶变软溶解,然后重新塑形。
同时,这些焦油同样能让之前的废弃变硬开裂的橡胶焕发新生。
如果这两点都能做到。
那这些容易挥发的废弃焦油,以后就是宝贝了。
听说这些废弃无用的零件或许还能用时,两个货运商户是真的高兴了。
他们花了大价钱来买这些零件,原本以为是一次性的,现在告诉他们,还能重复利用?
这焦油买起来便宜得厉害。
若真的能行,那他们又少了一大笔支出啊。
纪元也是偶然想到这件事的。
焦油既然可以改变生橡胶的形状,说不定也能让其他废弃的橡胶制品恢复弹性。
算起来,天齐国的橡胶制品已经出现四五年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说是橡胶制品大爆发也不为过。
制作了多少橡胶,就有多少废弃的橡胶。
能把这些橡胶重新利用起来,也能缓解各地橡胶使用的压力。
反正对他来说,就是顺手的事。
两个橡胶坑同时开始工作。
纪元做事的时候,惯爱穿窄袖衣裳,腰带扎得也紧,远远看着,只觉得这年轻人身材挺拔,格外俊朗。
跟其他官员,真是完全不同。
宋留群过来的时候,还在小声嘀咕:“怪不得人人都想把女儿嫁给他。”
宋家也想过啊。
可惜如今的宋家,已经完全够不上了。
宋留群过来,就是趁着大雪刚开始下,他要回任地了,专门过来告辞。
晋州府的公约并未签署,还要等官员们商议了再说。
不止晋州府的人没签,豫州,洛州这种地方都没有签订。
连苏浙两地,他们后面的士族同样在犹豫。
跟纪元单独说话的时候,宋留群又嘱咐道:“你也知道那两个地方背后的人是谁。”
“你一定要让利给百姓,可是要把他们得罪了。”
传统矿区的背后都是皇室。
经济更发达的地方,背后都是士族。
“而且他们可能会从其他地方拿到蒸汽机的图纸,直接绕开你。”
粤地,以及河西府许多地方已经有蒸汽机的图纸了。
皇室跟士族,完全可以问这几个地方要。
纪元不图钱,这些人肯定图的。
只要开一个口子,图纸会散到全天下各大家族手中。
这样看的话,那就不是绕开纪元一定要签公约这个必要条件吗?
纪元看向宋留群,见他竟然是真心提醒,不由得多看他两眼。
宋留群跟纪元虽然是同年,却也并未得到优待,他也不着急,只是纪元这样看过来,他认真道:“你可是咱们同年中的翘楚,自然有些渊源,以后若有消息,咱们也可以互通有无。”
“晋州府跟皇室那边来往多,若有什么消息,下官或许还要请教纪大人。”
宋留群说完,自己是有些紧张的。
因为他这话的意思,纪元肯定能听懂。
是投诚。
或者说投靠。
作为宋家如今最有潜力的官。
他是要为自家谋求靠山的。
楚大学士出事,听说案子都要判下来了。
一直投靠楚家的他们,现在肯定要另找靠山。
转而投向李首辅?
先不说李首辅如今如日中天,不缺他们。
就算投靠了,按照之前的旧怨,大家日子也过得不好。
不过没有楚大学士,李首辅,朝中还有很多世族可以投靠。
比如如今的户部尚书文大学士等等。
可宋留群却有个大胆的想法。
宋留群在肃州这段时间,算是下定决心。
不如投靠纪元。
这行为有些过于大胆了。
纪元本身是厉害。
可他除了自己之外,无权无势。
自家不用说了。
纪元无父无母,爹娘生前都是普通的农户,母族那边也还是农户,而且明显不怎么来往。
那靠岳家?
他哪里有岳家,给他一个郡主都不娶,天天不是在作坊就是在田地,要么去官署。
宋留群觉得,这人可能都不会成亲。
这样的人,如何是靠山?
靠他自己即可。
其他人只知道纪元厉害,却并未跟他做过同僚。
但自己不同,自己见过纪元的厉害之处。
纪元可以把一切事情变得理所应当。
比如史官院的事情,比如宁安州,比如如今的肃州。
跟着他做事,不会有问题的。
而且宋留群发现,现在投靠纪元是最好的时候。
他即将面对皇室跟世族的压力。
不这个时候投诚,还有什么好机会吗。
纪元也没想到,宋留群会这么做。
不过多个信息渠道,自然是好的。
纪元微微点头,算是应下,随后算是给他一颗定心丸:“放心,即使绕开我去建蒸汽机也无事的。”
蒸汽机的发展。
以及工会的推动,原本就是两条线。
虽然自己在刚开始捆绑销售了,但不代表,矿工协会就会被忽略。
这个协会的重点本就在矿工本身。
他的捆绑销售,只是开个头而已。
但凡有矿工的地方。
或者直白地说,但凡有压迫的地方,他们自己都会组织起来。
自己的矿工协会,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组织的模板而已。
这种趋势,不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可以阻拦的。
但凡想阻拦这种趋势的国家,便是再庞大的帝国,都会走向灭亡。
他们拒绝不了的。
没有人可以拒绝。
宋留群愣住。
他完全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
是啊。
这完全就是两件事。
各自的发展,虽然有重叠,但不会互相影响的。
甚至那些偷偷弄走图纸的人,也在纪元的计划一部分?
这倒并没有。
但在纪元这,越来越多人参与蒸汽机的研究,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为了更大的利润,也为了更高的效率,那些人肯定会努力研究的。
他现在的注意力,基本都在做熟橡胶上。
不过宋留群回去,纪元还是亲自送了送。
好歹也是同年,到底有些情分。
宋留群知道,这是在给他撑场面,等他回到晋州府,关于蒸汽机图纸,以及矿工协会的事,他会更有发言权。
谁让他跟纪元认识,关系好像还不错。
与此同时。
天齐国,京城。
这是新皇登基的头一年,甚至年号还未更换。
新皇眼神复杂。
原来当皇帝跟当太子,完全是两回事。
他看到的东西好像更多,也更远了。
甚至,更理解他的父皇。
怪不得明知道楚大学士问题很多,却依旧要用他。
甚至还会重用。
橡胶司的事一直悬而不决。
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归到内务府最好。
这样方便他来掌控。
而且橡胶司确实是山林之物,也该属于内务府跟皇室。
但朝中意见很大,李首辅的意思,也是这东西要交给户部。
若非户部尚书文大学士是他的亲信,此事只怕就要成了。
父皇在的时候,这件事明明已经敲定,到了他这,反而还要再说?
这自然让新皇很是不满。
既认为下面的人对他,跟对他父皇不同。
同样的,也舍不得橡胶司的巨大利润。
若他把这些利润拱手让出,皇室的人如何看他。
那些坚定支持他的皇亲国戚,还会继续支持吗?
诚然可以不用管。
但他自己,真的舍得吗?
许多人都会觉得,皇帝坐拥天下,看不上这些利润,甚至不爱钱财。
那可太错了。
钱,权,色。
只要他是个普通男人,他就绕不开。
归根到底,他跟旁人又有什么不同,他甚至不如一路考上来的诸位大臣。
毕竟人家是一路学霸上来的,而他只靠投胎,再靠标榜自己的正义性。
所以这些金银器物,这些足以让人着迷的财富,他也想要。
当然了,还有一点,那就是对权力的掌握。
如此财富权势。
他必须掌握。
新皇心里已经拿定主意,但面上不显。
他比之先皇更厉害的,大约就是看起来还算温和。
既有他父皇栽培的功劳,也有他多年当太子隐忍的特性。
“楚大学士又递来文书?”新皇缓缓道。
太监连忙送上。
文书里写了橡胶司的处境,以及他愿意为皇上据理力争。
甚至还用他超出旁人的文采,帮皇上解释了,这橡胶司为何是皇上的,为何是皇家的。
只见里面写。
皇恩浩荡,天下山泽皆归天子。
还有什么,遏制商贾,营谋私利。
再有担民之忧,不为己用。
反正总结下来便是。
天下的山泽本就是天子的,天子要征用又有什么不对。
而且皇上征用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遏制商贾,也禁止百姓们无节制地砍伐开发,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皇上这样做,又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你们这些人怎么可以阻止,难道就不怕愧对百姓吗。
若强行推动橡胶司到户部的李首辅,又或者纪元等一众官员看到这文书,只怕要被气笑了。
明摆着颠倒黑白。
看着好像很蠢。
但真的蠢吗。
还是正好写到某些人的心坎上。
楚大学士被拘禁在自己府中,气定神闲地喝茶。
直到家门口被踹开。
“姓楚的!你建议什么?建议让边军去种橡胶草,用来自给自足?!”
“好好好!”
“你可真有主意!”
十七岁的太子刚从兵部出来,简直气到了极致。
边军屯田自古有之,但让边军种橡胶草,一半分给朝廷,一半供给自己?
这要是真推行开了。
那还是边军吗?
还能打仗吗?!
怪不得纪元说,如今边军需要多注意。
原来是有这种人,在背后撺掇!
难道楚大学士不知道,宁安州那边的景国一向不服气。
还有绥许城跟河辉国的大战在即吗?
人家绥许城是为了先皇报仇,要去跟河辉国打一仗。
你非但建议不要给军饷,还让绥许城自己卖橡胶赚军费。
好好好。
真是太好了!
楚大学士年纪已经大了,看着十六七岁的小太子,竟然莫名觉得恐慌。
对年长的人,他可以利诱,他还有很多手段。
但对这种年少不知事还冲撞的少年,却不好多讲。
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并不会被利益动摇。
不是他们不爱利益跟权力,是他们还不懂这些东西的美妙。
说白了就是。
年轻人身上的冲劲不好控制。
确实不好控制。
因为太子的剑已经落到他身上。
再多的计谋,再多的算计,再多的心眼。
都敌不过冷冰冰的武器。
或者说,权。
太子也是气疯了。
这是他做太子之后的第一件差事,是他自己主动揽的差事。
还是他喜欢的事。
绥许城跟河辉国的战争一触即发。
竟然被这样的人阻挠?
这人还说,双方打仗毫无益处。
因为打仗就会死人,死人对谁都不好。
天齐国的士兵也是士兵。
更说什么,天齐国的实力对河辉国是碾压,不如让景国替天齐国去打。
他们只要用占城稻做诱饵即可。
扬我国威!
怎么就不是益处了!
太子很想打这一仗。
但他有些不敢同纪元讲。
因为他好像知道,纪元隐约间也是这个想法。
可以打,但不能随随便便地打。
更不能动辄就杀人全家。
捉到贼首就好了。
太子收起剑,手有些颤抖。
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但忍不住道:“这下,没人阻拦了吧。”
便是纪元,也应该会怕,不会出来多说什么?
以前他父皇当太子的时候,这个楚大学士就一个劲地使绊子。
如今他都当皇上了,他也当太子了,怎么还是这样?!
他该死。
楚大学士死了。
他估计也想不到,自己会这样死了。
他手里的权力,足够让他漠视很多人的生命。
如今他的生命,同样被权力轻易抹杀。
谁都知道,太子杀了也就杀了。
顶多被皇上训斥两句,被大臣弹劾几次。
然后无事发生。
楚大学士最后咽气的时候,忽然想到多年前他心中的那句话。
这就是纪元家的命吧。
如今看来,他家跟纪元家又有什么不同。
都能被人随意处决。
也不对。
纪元家安安稳稳,并未作恶。
他家,却正好相反。
可结局似乎都是一样的。
也不一样。
纪家有个纪元。
算了,他都要死了。
再有手段颠倒黑白,搅动乾坤。
也会被一个十七岁的小孩随手杀了。
杀他的是剑吗,是权。
这就是他的命吧。
第174章
第174章
楚大学士死了。
满朝文武哗然。
大家都在等他的结果。
原本以为, 他被李首辅清算,肯定活不成了,最体面的结局就是自尽。
但他偏不。
他还要给皇上上书, 一天一封文书, 雷打不动。
刚开始新皇还懒得看, 后来翻看瞧瞧, 字字都写在他心坎上。
都是那种,他想做,但不好意思做,又拉不下脸皮的事。
当然了,还有写建议是真的不错。
比如给兵部的。
天齐国确实需要练兵,但随意发起对河辉国的进攻, 却不太好。
打仗费时费力,还要命。
这些就算了。
一个小小的河辉国,打了又能怎么样,是个绝对吃力不讨好, 甚至还会把自己卷进去的战争。
最好的办法, 就是逼着景国去打河辉国, 天齐国练兵顺便看戏。
此事是最优解。
既可以消耗双方,又能保证自家的发展。
只有太子不愿意。
因为太子还想着亲自指挥。
他小时候学武多于文,也是为了让先皇打消疑虑。
可如今,他是真的喜欢武,也喜欢带兵打仗。
所以这个极好的建议,看得太子十分不满。
不过他能冲去砍了楚大学士。
也是积怨过深, 既报当年的仇, 也报父皇,李首辅, 乃至他的仇。
但现在人死了,太子看着自己的手。
他做的,真的对吗?
雪花般的奏章飞过来,跟楚大学士有仇的没仇的,都在斥责这种事。
为什么要直接杀了楚大学士。
他要是有错,自然有朝廷审判。
他好歹是本朝的大学士,怎么可以这样对待?
兔死狐悲。
他们是在为楚大学士愤怒吗?
不是的。
是在为自己。
楚大学士的夫人,王老夫人也走了出来,穿着诰命的衣服,手拿父亲当年的丹书铁券。
王老夫人今年五十九,眉宇间透着一股坚定,哭诉的时候,语气里满是悲凉。
“我父为国效力五十余载。”
“我夫,为天齐国效力四十余载。”
“为何如此?”
“太子为何如此?!”
王老夫人字字句句,泪如血泣。
这位当年,也是有名的贵女,王家男子不成器,指望女儿嫁得一个好郎君。
楚大学士,就是当年选的好郎君。
事实上,楚大学士也做到了。
王氏家族,百年来的传承,在江南一带,一直很有威名。
楚大学士没了。
王老夫人难过吗?
还好吧。
她擦干眼泪,扫视一圈,开口道:“此次危机也算解除了,以后都老实一点。”
说罢,王老夫人看了看族中几个学习不错的子弟,见他们颇为紧张,声音温和了些:“安心读书即可,不要理会旁的。”
“明年新皇改年号,肯定会开恩科,也是你们的机会。”
明年肯定再开一次会试,要抓紧了。
王老夫人说完,又朝族中匠人们招手,他们平日就爱学算术,族中一直养着,没想到如今有了作用。
“蒸汽机的研究,如何了?”
匠人们赶紧拱手:“那东西不难,就是对铁器要求极高,咱们名下的铁器作坊正在炼制。”
“预计还要半年时间。”
半年。
王老夫人并不满意这个结果:“建孟府的铁器作坊找了吗?”
“找了,他们的订单极多。”
“而且只做签了矿工公约的买家。”
王老夫人轻轻一笑,这也不是嘲笑,反而像是看到有趣后辈的表情一般。
可惜了。
她家的蠢材跟纪元彻底结仇。
否则纪元才是真正带着王家走到“正道”的人。
王老夫人眼神微闭:“我见蒸汽机并非完美,若能改进,也算你们功劳一件。”
这些王氏匠人们立刻感谢。
其实他们心里,也在感谢纪元。
匠人们如今的地位,似乎全靠他一手拉高了。
他们这些人,以前在家里,都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如今都要捧着,说他们才是未来,还说蒸汽机要是能建成,他们就是王氏一族的贵人。
听说有不少族人,都改学了算术,好像是王老夫人重视起这一块。
纪元啊纪元。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不过现在的话,那还是敬佩他的。
毕竟这玩意都能想出来,确实有点厉害。
王氏一族的矿产极多,若蒸汽机能成,对他们一族的增益极大。
而且他们看着,这蒸汽的力气那样大,是不是可以代替牛,代替马?
无数奇思妙想在他们脑海里产生。
王氏一族给了他们很大空间,让他们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还有匠人利用这次的便利条件,甚至在偷偷捣鼓自己之前弄出来的玩意。
哎,不管成不成,试试呗。
天齐国各大世族家里,基本都在进行这样的对话。
同时忍不住心想。
王氏运气倒是不错。
死了个楚大学士,保留了大部分人脉。
若楚大学士因罪获刑,虽然他本人因为年纪大,在朝廷贡献也不少,不会有太大惩罚。
可他的那些党羽,王家的人脉则会被清理干净。
到时候,那是真正的伤筋动骨。
太子一冲动,让王家跟楚家凭借这件事,还能喘口气,至少皇上不会继续追究。
双方算是扯平了。
以前那些对楚大学士群而攻之的世族们,此刻也会收手。
因为他们也怕。
怕什么?
怕太子再冲动一次,那死的又是谁?
所以这件事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一时间,朝堂上的人人喊打的楚大学士,好像突然变好了,变成天齐国的股肱之臣。
不过谁当大学士这么久,都能扒拉几件令人称赞的功绩。
楚大学士也不例外,论真本事,他还是有的。
太子傻眼了。
他根本不知道事情怎么发展成这样。
他以为楚大学士人人喊打,杀了就杀了。
他可是太子!
但李首辅不高兴,父皇也不高兴,说他太肆意妄为了,怎么能对朝中大臣随意打杀。
即使要判刑,也要有证据,而不是随意把人杀了。
太子被关在家中,只能听手下的人汇报。
可这些人什么都不懂,一个有用的建议都没有。
要是纪元在就好了。
一定可以帮他渡过这次难关。
纪元爹娘的死,就跟楚大学士有直接关系,他肯定会帮自己的。
但纪元现在却不在京城,去弄什么蒸汽机。
太子垂头丧气。
外面的人却在为他奔走。
安抚世族,安抚大臣,安抚天下读书人。
再给太子一个激动失察的罪名。
说他年少轻狂,是看到楚大学士的罪证,这才一时冲动。
而且,楚家,王家,已经原谅了,他们都不计较了。
死者家属都不计较,这事自然也轻轻揭过。
至于楚家跟王家私底下拿的好处,大家基本也能猜到。
不会对他们剩下的人进行清算,算是给彼此都留了体面。
皇上倒是没什么,李首辅却坐在书房里,看着一沓罪证,只能让人封存起来。
“等会儿。”
李首辅道:“不要放起来。”
或许有个人,可以帮他完成这些事情。
纪元。
远在肃州的纪元。
可他跑得实在太远了,跑得也太快。
不过他那些事,也只有在肃州才能完成。
李首辅沉默片刻,又道:“尽量拖延他回京的时间,他在外面时间越久,羽翼越丰满。”
跟李首辅猜测得差不多。
楚大学士的事情了结,朝中恢复往日的平静,一切都在照常进行。
所以,纪元就被提了出来。
八月中旬,京城陆陆续续知道纪元在肃州的事情。
一个蒸汽机抽水机,可以救活废弃的井矿,这是大好事。
一个熟橡胶,可以让橡胶的应用更加广泛,更是好事。
无论是士族还是皇室,都对纪元赞不绝口。
毕竟其中的利润,都是他们拿了。
就在大家又要对纪元大夸特夸的时候。
矿工协会。
矿工公约。
同时被提了出来。
还说肃州大部分矿工,以及当地的矿场经营者,已经签下了。
那公约被拿过来一看,不少人脸色难看。
好好好。
这是公约?
这是让矿工们当老爷。
如果真的按照这种方法执行,天知道他们要损失多少银钱。
还规定上班时间,规定加班工资。
干的少了,却要比之前拿更多的钱,凭什么。
更有人觉得心里发慌。
这也是楚大学士一定要回朝堂的原因之一。
楚家,王氏家族,可是有不少矿产的。
他们一定要打击这个所谓的公约。
只是如何打击?
直接对纪元下手?
可他太聪明了,他做的东西,都是大家需要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回京。
只要回京了,他就算有再多的手段,也施展不开。
让他在翰林院,或者去工部,天天研究这些东西即可。
至于研究出来给谁,那就不是纪元说了算的。
但楚大学士这事,让朝中无暇分心。
如今十月份了,终于提上日程。
可如今 天寒地冻,消息难以传递。
西北肃州更是寒冷。
想来等到开春二月,那边才能收到消息。
而这些时间。
足以让矿工们,都知道这个公约。
听说粤地已经在实行了。
或许不会严格遵守,但那些人的生活条件确实有改善。
这个事可不能让更多矿工知道。
否则。
否则他们还不要闹翻天。
不过让纪元回京,肯定要有个好名头,不能直白地说,你触动我们利益了,所以让你回京,那样可以好好看管。
自然是说,纪元功劳极大,让他升职回京。
朝中热热闹闹讨论着,糊涂地在为纪元高兴。
聪明的却知道,纪元这次回来,估计再也出不去了。
他一直推脱的婚事,这次也不会顺着他的意。
京城中想让人妥协的话,有的是办法。
纪元再聪明,他也是一个人。
斗不过满朝文武的。
让大家意外的是。
李首辅竟然站出来,开口道:“纪元的任期还未到,等任期满了再回来,也是合情合理。”
今年才是纪元在肃州的第一个任期。
至少还有三年时间。
三年。
他又会做出什么东西?
若真给纪元三年时间,他们还能困住纪元吗?
李首辅是不是老糊涂了。
让不让纪元回来这件事,朝中再次争论起来。
皇上也有不解。
不过文大学士站出来道:“如今户部缺人,纪元要是能回来,那是再好不过的。”
这位自从走到台前,便一直和气,还跟在李首辅身后的大学士,终于站了出来。
文大学士的意思很明显了。
他支持皇上,也支持世家。
让纪元回来吧。
回来之后,他的前程依旧光明。
而且文大学士点名要他,明摆着要让纪元做他的接班人。
户部尚书钦点。
自己又有政绩在身。
纪元入阁之日,指日可待。
他们又不是要坑纪元,只是让他回到正轨而已。
李首辅头发花白,看向五十多岁的文大学士,笑道:“可巧,吏部也是缺人的。”
啊?
户部尚书要人。
吏部尚书也要人?!
等会,李首辅你不让纪元回来,是不是因为谈好条件,让他跟着你做事?
旁边反省回来的太子动了动嘴唇。
他最近要将功补过,去绥许城,参与跟河辉国的战事。
打赢一场胜仗,对他来说是极好的,能挽回一些声誉。
所以,他也想让纪元跟着。
纪元本身也会些枪法剑法,他要是跟自己一起去绥许城,一定能立些战功,还能帮自己想主意。
太子不好开口,他身边的党羽便提议了。
“绥许城跟河辉国的战事很快就要开打,纪元十分了解滇州府,也跟河辉国打过多次交道,若他能去督战,做太子殿下的副手,似乎是最合适的。”
说罢又来了句:“等大胜归来,一起班师回京。”
这似乎也不错?
皇上跟李首辅微微点头。
皇室跟世家却不同意了。
他们本就想趁着纪元羽翼未满,让他回京,也更好控制。
要是拿了战功,岂不是又多了反抗之力?
所以朝中分为好几派。
害怕纪元再搞出什么幺蛾子,又想用他的人,比如皇室跟世家,想让他快点回京。
给他高官厚禄,给他娇妻美妾,最好多生几个孩子,用血脉,家族,荣誉,地位,金钱,来绑住他。
欣赏纪元,并且想用他能力的人,比如太子,只让纪元到他身边,为他所用。
更欣赏纪元的人,如李首辅他们,愿意给纪元拖延时间,好让他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让人意外的是。
最后一派的人,竟然不少。
李首辅自己都惊讶了。
他原本以为,同自己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多。
可仔细一看,却是不少的。
这些人大多年轻,又或者跟纪元真正接触过。
跟纪元认识的人,更加相信他的能力。
相信他能带来更多不同的东西。
三方争吵不断。
始终出不来结果。
至于皇上什么想法?
皇上稳坐在高位上,忽然觉得,吵架也挺好的。
原来父皇当年,是这种感觉。
天下间皆在自己手中。
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都在一念之间。
他们决定了太多人的生死。
怪不得父皇不肯让权,怪不得父皇想要长生不老。
别人看起来,朝堂上闹哄哄的。
实则不然。
这样,未尝不可。
新任礼部尚书徐大学士徐大人开口道:“明年要启用新年号,还要开恩科。”
“还请皇上早日决断。”
如今都十月份了。
开年就要用新年号,还要送到各地,让天齐国各地都开始用。
如今来定,都有些晚了。
不过皇上为表哀思,此事一直未定,肯定要让礼部再三请求的。
“若再不定下,学子们上京科考,还有天下百姓,都会不知年号。”
徐大人,向来快人快语。
在朝中几经沉浮。
做过翰林院的御史中丞,也做过礼部侍郎。
之后得罪先皇,被贬为清闲小官,今年六十六岁,更是已经致仕。
新皇登基,并不意外地把他请回来,以六十六岁的年纪,成为翰林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
而且新皇开恩,以后四位大学士,都到七十岁之后再致仕。
故而六十六岁被贬的徐大人,此刻重回朝堂。
他方才一直沉默,此刻开口提的年号,提的恩科,倒是说到皇上心里。
如今用的还是化远的年号,是先皇定下的。
新皇登基也有大半年时间,是该改了。
李首辅看了眼徐大人,见他表情严肃,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徐大人跟纪元也有接触?
不管怎么样,皇上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
年号。
可是大事。
以后天下间几十年,都要用这个年号的。
哎,可惜这世上没有长生之法。
否则用个一两百年,也是可行的吧?
所以这年号,必然慎之又慎。
化远四十四年十月初六,纪元收到几封信件。
京城的信件先放一边,纪元拆开的是滇州府宁安州的信件。
信是程教谕写的。
作为程亦珊的叔叔,他再次郑重询问,纪元可想清楚了,他真的要提亲?他真的要娶珊珊?
虽然程家的事情已经翻案,新皇对程家印象也不错,若不是程大人身体原因,还能回京做官。
但是,程大人到底是不成了,这辈子只能当个闲职养着。
这种情况下,他真的要跟程家结亲?
说出去,估计是没人信的。
不过这信里的意思也很明显。
若纪元真的确定了,那他们那边自然没什么说的。
珊珊本人也是点头了的。
纪元的回复自然是肯定。
他这次写得郑重,同时又写了三封信。
分别给建孟府安纪村的赵夫子,以及正荣县的罗博士,还有府学的殷博士。
请他们三人给自己做保。
赵夫子是自己的启蒙夫子。
两位博士更不用说,是带着他读的恩师。
他的信件,再加上备上的礼物,以及三位老师作保。
这婚事,他早就想好了。
如今万事俱备。
终于有了着落。
这些信件寄出去,纪元才拆开京城那边的文书。
给他写信的人,除了李首辅之外,还多了个徐大人。
纪元跟徐大人有些渊源,但真正通信,这还是头一回。
徐大人只说,他已经回京了,做了大学士,若纪元有事,尽快去信。
这信也很有徐大人的风格。
李首辅的信便细致很多了,讲了他如今的处境,还说会尽量帮他拖延时间。
还有一封文书,则写了楚大学士被太子处死的消息。
楚大学士,死在太子的剑下?
这个结果让纪元也有点意外。
不过太子自幼习武。
小时候虽然也启蒙了,但为了让先皇放心,一直没有正式读书,多是在演武场。
这么想来,倒又不意外的。
当年他当皇长孙的时候,跟他爹被软禁,被斥责,里面也有楚大学士的原因。
楚大学士伙同五王爷,背后做了不少事。
如今皇长孙变成太子,难免会其他动作。
就这么死了。
纪元收起文书。
他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就知道楚大学士迟早有这么一天。
先皇死了,他又是李首辅的死对头,肯定要脱层皮。
但如今死的,却有些轻松了。
他背后的楚家,王家,反而能从他的死里面获利。
最后的信件,竟然是太子的。
这封信应该是太子被软禁时写的。
他写自己是因为楚大学士一直进献谗言才杀的人。
还说楚大学士对河辉国的态度,以及夸大了楚大学士想让边疆自给自足的想法。
最后则道,说年后他会去绥许城亲自督战,询问纪元愿不愿意一起,在边卫建功立业。
其实这信件写得有些颠倒,文采也不出众,其中的意图掩饰得并不好。
所以纪元很轻易地能看出来这个年轻人的想法。
太子还是想让自己做他的幕僚。
这次的河辉国之战就是如此。
其他的别的也还好。
但让景国出兵去打河辉国,自然是最好的。
天齐国的士兵最后压阵即可。
至于边卫士兵种橡胶这种事就不要提了。
想要钱想疯了。
纪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寄过去。
至于去不去督战,还要两说。
他们年后真的能出征吗?
那还是两回事。
朝廷换了个皇帝,一切变了吗?
好像又没有变。
这些信件回复之后,纪元心里倒是有底了。
京城有人帮他拖着时间就好。
实在拖不下去了,他就跟太子去滇州府一趟。
话是这么说,可他手头的事情,还是要抓紧的。
不管是推动矿工们的协会,还是继续发展橡胶产业,以及蒸汽机的研究,都要继续进行。
纪元看着西北的大雪,忍不住感叹一句:“要是没有雪就好了,说不定第二个蒸汽抽水机都建好了。”
武营,蔡丰岚等人一头问号。
别卷了!
天气也能让路吗!
你安心等着开春不好吗!
纪元摸摸鼻子,他就是那么一说。
再说了,天气冷又不是不能做事。
橡胶作坊还是温暖的啊。
他们的橡胶升级实验,已经接近尾声了!
至于那些想让回京,又想让他跟着去打仗的。
你们有橡胶重要吗?有吗?
第175章
第175章
生橡胶变成熟橡胶。
废弃橡胶重新利用。
这两个极为重要的实验, 都在橡胶作坊里。
其他地方陆陆续续停工,橡胶作坊依旧火热。
这关乎整个橡胶行业的命运。
橡胶是否能更广泛地应用,是否能升级成功, 就看此地作坊的努力了。
生橡胶的特性就是防水, 以及弹软。
防水不用说, 做雨具再合适不过。
弹软则是更重要的属性, 甚至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
但生橡胶的坏处便是,怕冷怕热,像如今这么冷的天,一定会僵硬开裂。
纪元如今的熟橡胶,就是改变这些特性。
这样的话,橡胶的使用范围更广, 也更耐用,甚至能拯救之前的废弃橡胶。
至于原理。
就是用焦油,或者醚类化合物,以及植物精油溶解已经定型了的生橡胶。
现在的人都知道。
水冬瓜树的橡胶提取出来之后, 还要添加醋酸之类的东西, 让原本很稀的橡胶变得黏稠, 从而变成可以定型的橡胶。
在定型的期间,做成各种各样的用具。
问题在于,定型之后,就一直是那样了,再也改变不了。
而橡胶草提取出来的橡胶,在提取出来之后, 本身就是黏稠的, 风干过后,直接定型。
这两种形态, 都是生橡胶。
如今在这些步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环节。
溶解的环节。
用石炭烧制焦炭产生的焦油溶解这些定型了的生橡胶,从而改变橡胶的形状。
这样,无论什么样的橡胶都可以重复使用,重复利用。
而且还很方便运输,运到其他地方进行再加工。
到这里,其实还只是增加了橡胶的实用性。
直到最后一步,用硫磺熏烤橡胶,才完成熟橡胶的制作。
硫黄跟橡胶混合加热。
这样做出来的橡胶便会一直保持弹软,不受冷热的影响。
等于说。
外面只知道纪元在做熟橡胶。
却不知道内里如此复杂。
这确实是纪元故意的。
他不是一个抱着秘方不肯松口的人。
只是这些秘方,还不到公布的时候。
这两个步骤。
一个是溶解,一个算是重塑。
只有这两个步骤成功。
才是橡胶生命的真正开始。
特别是不受天气冷热的影响,增加使用寿命,简直是开挂一般的东西。
很多人说,橡胶简直重塑了车轮的生命。
想象一下,车轮换上一圈轮胎,会给如今的马车行业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几个小小的零件,就让整个天齐国的货运商会,以及所有人户趋之若鹜。
以后熟橡胶应用到轮胎上,那天下间的橡胶行业,又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橡胶作坊的人,其实还不知道这些前景,他们只知道跟着纪大人做事就好。
纪元想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走得更快。
他不认为这是揠苗助长。
因为从现代的历史来看。
整个工业文明发展起来,是非常迅速的。
也不用担心百姓们跟不上,他们不仅跟得上,他们还能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
不要低估他们的适应能力,更不要低估他们的创造力。
往前走,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好的。
十月下旬的肃州,天冷得惊人,纪元还穿了羊毛做的衣裳,穿在官服里面。
不过今年肃州的石炭价格下来,不少百姓家里都买了石炭,日子没有那么难过。
纪元还是头一次在西北过年,早晚的风冷到刺骨,也是他年轻,这才能在风雪里自如行走。
进到十一月,西北各地的事情基本都停了。
本地人也早早备好年货,准备今年的藏冬,大雪纷飞,早上起来,推门便是积雪。
今年本地人口中,又多了一件事。
那就是石炭价格降低,多买了几斤炭火,以及明年四月种点橡胶草,肯定会有人来收的。
也有人提起官田里的麦种试验田,不知道麦种有没有培育出来。
说得最多的,可能还是那个大家伙。
蒸汽抽水机。
现在的肃州已经不是独一份了。
听说粤地那边冬天也很暖和,还能继续干活,而且那边的矿场经营者早就拿到蒸汽抽水机的图纸。
人家九月份就开始建造,如今十一月份,如果动作快点,都能投入使用了。
不少人也琢磨出来。
这东西不就是牛力马力的增强版。
区别就在于,这东西稳定,可以不停工。
如果水抽完了,还能利用那么大的力气,把井底的矿石给拉出来。
虽然要改变一下用力的方法,可这点又不难,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些小技巧,看着好像平平无奇,但做出来,就是好用啊。
土办法怎么了,好用就行!
纪元自然是鼓励大家这样做的。
许多机器,不就是在这种反复尝试里得来的。
反正肃州人已经知道蒸汽机是什么,也不会惧怕它。
牛马都用了,用个蒸汽机怎么了?
不少人甚至能讲明白其中原理。
大家又不是傻子,接受能力没那样弱。
随着蒸汽机在天齐国越来越多,更多人会接受这个东西。
牛车,马车,水车,不都是借力嘛。
这也引起很多工匠们的好奇。
蒸汽动力,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
或许这蒸汽,还能用在其他地方?
或许,真的还有其他作用?
松江府一位姓黄的阿婆开口道:“我听建孟府一位姓高的娘子说,纪大人讲过,蒸汽机可以用在纺织车上。”
那位高姓娘子,自然是一位高家人,她跟家族一样,就爱捣鼓这些东西,嫁到松江府之后也一样。
高娘子因为对机器的爱好,认识了改进纺织工具的黄阿婆,透露出纪元曾经说过的话。
“要不然,咱们也弄一个蒸汽机,用在纺织机上?”
说做就做。
松江府的冬天虽说没有雪,但也是很冷的。
即使如此,黄阿婆还是给高娘子写信,请她一起设计蒸汽织布机。
还想请高娘子跟纪大人联系,她们织工也能建起工会,可不可以换取蒸汽机的设计图。
高娘子知道一些内部的结构,所以她们并未直接等消息,而是根据原理来推断应该怎么用在织布机上。
而且关于织工的公约,她们也在起草。
黄阿婆很了解织工们的生活,这些女子们没日没夜地织布,家里跟商家还有很多事。
若她们成立起这样的织布协会,是不是也能跟对方提要求?
原本应该安静沉默的冬天,在今年好像不一样了。
各地都在发生着不一样的变化。
滇州府宁安州官学。
本地第三次童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依旧是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在宁安州本地的,便是县试了。
如今宁安州大小私塾,官学已经有十几处,学生也有三千多。
报名参加县试的,则有四百多人。
这四百多人,也是各地私塾官学选拔出来的。
跟当年第一次童试的学生,完全不同。
程亦珊看着学生名单,重点勾出十几个人。
这些学生的文章她看过了,多半能过县试,等他们过了县试,便能送去武新府参加府试。
今年十个名额,应该能过三到四人。
宁安州第一年童试就不说了,本就潦草得很,算是给大家积累经验。
第二年依旧没有人中秀才,程亦珊也不着急,办学还不到两年,学生学了也不到两年,这情况很正常。
但今年是第三年了,此次童试,一定要有个结果。
因为她知道,这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主持本地的县试。
或者说,如果拿不出成绩,就是她最后一次主持县试。
如果做到了。
她或许能做宁安州第一位女官。
这机会自然不是凭空来的。
她的父亲是探花郎,还是被诬陷的探花郎。
加之她跟武新府闺秀们的关系,大家力保她做女官。
有了她这个开头,后面的事情才好办。
程亦珊深吸口气。
宁安州有女学生做小吏,已经让不少人不满。
若多个女子做官,就要她自己拿出成绩。
否则那些私底下的活动也白费了。
程亦珊亲自定下这次县试的题目,尽量往府试考题上靠拢。
为了避嫌,叔叔作为府学的训导,今年都没有来宁安州过年。
她一定要把握好这次的机会。
十一月十二,河西府肃州城。
橡胶作坊里,纪元等人戴着纱布做的面罩进来,焦油很容易挥发,味道也很重,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两个深坑里,一个是橡胶草做的橡胶,另一个是废弃橡胶坑。
经过焦油的融合之后,两个坑里的橡胶果然都变软了。
不管是橡胶草做出来的橡胶,还是废弃的橡胶,都重新变得黏软起来,利用此刻的黏软,可以立刻塑性等待风干。
纪元看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取出橡胶,干脆亲自动手。
之前准备好的模具也可以拿过来了。
先是做传统的雨具,从雨衣再到雨鞋。
接着便是马车上的零件。
最后一个模具,众人都认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东西能出现在这。
车轮。
马车的木轮。
纪元在轮子一圈涂上橡胶,再用固定的模具压好,只等着风干成型。
这是做什么?
给轮子也做雨具吗?
但是这也太容易损坏了吧。
等会。
还有下一个步骤。
蔡丰岚跟武营已经跃跃欲试。
但是再着急,也要等待风干结束。
他们俩还想等下一步。
负责橡胶田的刘军已经兴奋地蹦起来:“成了!橡胶草果然跟水冬瓜树一样,可以做橡胶!”
这话其实说的有点怪,
橡胶草能做橡胶,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
那自然因为,这种普通的杂草,以前根本不叫橡胶草,直接叫杂草,或者蒲公英啊!
虽说大家因为信任纪元,早就开始收集种子并且种植。
可真的看到这种土生土长的植物,能造出人人需要的橡胶时,还是忍不住激动。
刘军觉得,每次跟着纪元做事,都能干出一番成就。
这会看到橡胶草的成果,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该激动还是激动的。
李指挥使也松口气。
这东西做成了,那他的指挥营也算大功一件。
接下来几年的军用物资,大概是不用发愁了?
他好好一个武将,跟着过来做橡胶,为的不就是这个!
橡胶草的成功,也传到整个肃州城。
真的种成功了!
来年!
来年他们又多一份收入!
那滇州府靠着橡胶,很多人都赚了银钱,他们也可以吧?
以后肃州的日子,一定也会越来越好吧?
在这种激动的心情下。
生橡胶变熟橡胶的最重要的一步来了。
十一月十五,外面的天气越来越冷。
一般情况下,橡胶制品放在外面一夜绝对会变硬开裂。
也就是作坊保持了一定的温度,这才让手里的橡胶软乎乎的。
可作坊能一直保持温暖,那作坊之外呢?
马车可是要在寒冷的室外行走的。
一旦变得僵硬,买橡胶的钱就白花了。
针对这个问题。
最后一步至关重要。
硫黄早就准备好了。
硫黄在下,橡胶在上,用硫磺熏橡胶,直到橡胶的形态固定。
这一步并不算难。
但要找到合适的合成物,一般来说,肯定要慢慢实验的。
就像水冬瓜树的橡胶一样,实验了很久才知道,需要的合成物是醋,还是一种特定的醋。
这就是知道答案跟不知道答案的区别。
纪元也不会因为自己“作弊”了感到骄傲。
他只想做出好用的橡胶,间接推动蒸汽机的发展。
同时,他也要向大家证明。
行行都能出状元。
就算他要回京,也要带着这件事回去。
好让天底下的匠人们,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改进橡胶,蒸汽机,出一份力。
不过就算知道答案,可真正实验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纪元,蔡丰岚,武营等人,在作坊里一直待到大年三十,做出十几批橡胶制品。
这些橡胶制品,被他们拿到寒冷的室外,又或者放到炙热的火炉旁,那橡胶依旧弹软,丝毫不会因为天气原因改变形态。
做成了!
历时几个月的时间。
真的做成了!
“这橡胶真的不会变硬开裂。”
“也不会因为太热而融化。”
“看!放到冰块里也没事。”
“放雪堆里也没事!”
“太好了!”
“成了!”
“这就是熟橡胶!”
整个橡胶作坊的人欣喜若狂。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他们改变了橡胶。
改变了橡胶行业!
不对,应该说纪元改变了橡胶行业才是。
纪元看着手里的东西,终于松口气。
橡胶,真正的橡胶。
终于做出来了。
改进蒸汽机的密封性,改进马车,以及各类用具的滚轴。
还有马车的轮胎。
“轮胎呢?”纪元问道,“我之前不是做了马车的模具,这会拿过来吧。”
让其他人意外的是。
其他橡胶制品,基本都是乳白,或者乳黄色的。
只有手里的轮胎不一样。
这东西,竟然是黑的?
说到底,这个才是大杀器。
加了碳粉的轮胎,会更加耐磨。
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质量。
纪元心道。
等到开春,矿工协会肯定会影响更多的人。
而这个东西,就是他的保命符。
谁能想到,橡胶里面加碳粉,能让橡胶本身耐用十倍呢。
新的一年马上要来了。
还好,他紧赶慢赶的,把该做的都给做了。
“车轮毁了。”纪元道,“这个东西,不要告诉任何人。”
蔡丰岚。
武营,刘军,都是他们一起从府学出来的。
纪元对他们十分信任。
这么好的东西,要用到什么上面?
自然是一鸣惊人的地方。
纪元原本心里就隐隐有想法,看到太子的信之后,算是更加确定。
不仅是轮胎,还有更多东西需要他做。
这个冬天,注定不能闲下来。
只是接下来的东西,必须秘密进行才是。
只剩武营跟纪元的时候,纪元才提到一件往事。
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你还记得,咱们当初在府学射科时,我不仅学了骑马,还学了射箭吗。”
纪元跟好友之间,都是直来直往,并不带什么弯弯绕绕。
武营自然记得。
当初蔡丰岚,白和尚他们的箭术,还是他们教的。
这怎么了?
纪元把桌子上的弓箭拿过来:“当时我就在想,弓箭能不能改进,用最小的力,射最远的距离。”
“这怎么可能!”
武营刚说完,又道:“也是有可能的。”
不是他随便改口。
而是这些年来,天齐国发生太多改变。
连蒸汽机抽水机那样神奇的东西都能制造出来,改进弓箭,似乎也非天方夜谭。
“北狄那边,倒是有不少厉害的弓箭,不过咱们天齐国一直没学到精髓。”武营开口道。
北方的游牧民族,十分擅长骑射,他们有更先进的弓箭,这不奇怪。
北边大大小小也有摩擦,在边卫的武营十分了解。
纪元点头:“我想让你做的,是强于他们的弓箭。”
有了加了碳粉的橡胶也不是万能的。
需要不停地调试比例。
碳粉多的,更坚固,也更脆。
碳粉少的,柔软,没那么耐磨。
总之要找到合适的比例。
就算做轮胎,也要找到适合石子路的轮胎,适合泥土路的轮胎。
到了弓箭用的橡胶也是一样。
只要调到合适的比例,才能做好一把完美的复合弓。
是的。
现代的复合弓。
相比传统弓箭,有着更高的精准度,还有极高的弹力。
缺点当然也有,传统弓箭直接搭弓射箭即可,复合弓还在慢悠悠地调试装备。
但复合弓利用偏心轮跟杠杆原理,可以轻松拉开更大力的弓。
加上超高的精准度,可以让普通人,轻松拥有大力气的拉弓力
前者,需要专门培养弓箭手,还需要找到力气足的人来完成。
后者,只要稍加培训就能上手,射出超过大力气的射程跟精准度。
普通弓箭若是能射十几米远。
那复合弓会直接翻倍,至少五十米开外。
复合弓甚至不需要大量准备。
只要有一支队伍,完成特定的任务即可。
如果做出来,那就像狙击枪在战场中的定位。
纪元挑着能说的讲了,武营目瞪口呆之际,又忍不住道:“在府学那会,你才多大?就在想如何改进兵器了?!”
大家都是练习射箭,怎么就你不一样!
你怎么能一边当状元,一边改进弓箭啊!
“从府学到如今也有七八年时间,以你七八年时间完善出来的复合弓,绝对好用!”
武营这句话才是重点。
他以为纪元从七八年前就开始设计复合弓,否则为何能如此精细?
武营拿着图纸赞不绝口。
纪元汗颜。
他当时只是有这个想法,但那会别说做复合弓了,做个普通弓箭的材料都不好找。
如今不管是钢材还是橡胶都已经相对完备,这才是做复合弓做好的时候。
“这也不是我设计的,是偶得一本书中所写。”纪元随口道。
反正他看的书多,从正荣县到建孟府,再到京城,滇州府,河西府。
跑了那么多地方,也看了许多书,这样的借口并不会被拆穿。
不管是怎么得来的。
反正这图纸给到武营。
让武营秘密做出十把出来。
这十把复合弓还可以随时拆卸,看着是一堆零件,组装起来,便是杀人利器。
一手轮胎,一手复合弓。
会在以后的日子,给他做保命符。
不是纪元太胆小。
而是矿工工会的风已经吹了半年。
如今天气寒冷,道路不同,很多消息还传不过来。
只怕一开年。
各方消息传递得更快,他的危险也会增加。
比如,工会这股风潮。
会吹到什么地步,吹到什么境地。
纪元都拿不准。
其实吹不起来反而是好事。
吹得越快,说明大家的积怨也深,各地的工会成立得也快。
若吹得慢了,说明一些地方的日子还能过。
外面的消息暂时传不过来。
但肃州内部,已经知道橡胶作坊大获成功的事了。
蒲公英草顺利提炼出橡胶!
他们西北地方,也有橡胶可以用了!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听说这件事,还是忍不住激动。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纪元口中的熟橡胶也做出来了。
无论天气冷热,都不受影响,甚至比之前更耐用。
也就是说。
纪元从四月份过来,到今年的正月中旬。
给肃州建了第一座蒸汽机。
捣鼓出橡胶。
还把橡胶升级了。
无数人感觉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纪元哪来那么多时间!
而且不知不觉中,他之前的承诺都一一兑现了。
等会。
还有麦种。
就差麦种了。
可培育良种又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好的。
听说人家几百块试验田,就等着开春一一检查呢。
“纪元到底长了多少个脑子。”
“分我一个不行吗?”
“半个都行!”
今 年正月,朝廷的年号还未下来。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未定年号的春天,肃州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第176章
第176章
永康元年, 二月十一。
化远的年号用到四十四年,彻底结束。
新的年号是礼部,翰林院, 以及各位宗亲一起决议的。
吵了整整两个多月, 最后才在十二月底定下。
朝中忙忙碌碌, 许多东西都要更改。
永康元年。
新皇还是很满意的。
不管从典籍还是字义上, 都很好。
可惜就是定得晚了点,一直到二月,各地才陆陆续续用上。
河西府肃州便是如此。
而且年号传过来,对大家的生活并未有太多影响。
没办法。
肃州现在太忙了。
这都二月份了。
头一批橡胶草都要收获。
四月的橡胶草又要种下,谁管那些。
不知道是不是纪知州的缘故。
肃州二十几个县的百姓们好像活跃起来。
主要原因,大概就在各地的矿工们, 他们全都加入矿工协会,在这个冬天里还学了几个字。
当初伐木会怎么做的,他们就怎么做。
学得有模有样的。
各地衙门也不敢太惫懒,否则会被这些学了知识的矿工们找到漏洞。
到那时候, 可就太丢脸了。
特别是石兴县的矿工, 他们最是积极。
而且石兴县的矿场基本都收回来, 在当地衙门手中,他们的矿工工会也是最标准的。
一个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干活,给的工钱也很及时。
除了这些之前,在冬天来临之际,矿场保留了一部分石炭并未卖出,发给矿工们。
用石兴县衙门的话来说, 那就是可怜天寒卖炭翁。
大家都是挖石炭的, 不能自家没有石炭用。
这样做,自然损失了矿场一部分利益。
但又能损失多少?
石炭价格本就不算高, 放在矿场里,也是大家多几铲子的事。
不仅如此,石兴县还提前采购了物资,好让做工的众人也有时间备年货。
可以说石兴县矿工的生活水平,忽然提高了一大截,跟之前愁眉苦脸的十分不同。
肃州其他矿工协会有样学样。
都是矿工协会的,凭什么他们有,自家没有?
一群矿工闹着不做事,那些拿着矿场经营权的人也着急。
真让他们罢工?
那他们的货谁来交?
而且大家发现,只要一处矿工不做事,其他地方全都跟着学。
就连石兴县也是如此,给其他地方加油鼓劲。
“刁民!”
“全都是刁民!”
刁民吗?
那你们又是什么。
趴在大家身上吸血的时候,怎么不觉得我们刁民了?
石兴县那边竟然也不着急。
气得肃州其他人咬牙切齿。
他们蒸汽抽水机还没建起来,就要先出血,实在让人恶心。
可他们又能找谁?
找肃州知州?
呵呵,纪知州会管他们吗?
去找河西府知府?
人家知府等着纪元做出政绩呢。
再说了,大家都签了矿工公约,是应该履行的。
只要有一个开头的,剩下的人只能接着做。
不管心里愿不愿意,情不情愿,都要做。
因为人家说了,不老实的话,就把你们建到一半的蒸汽抽水器给拆了!
他们有权这么做!
说到底,他们都看向纪知州。
纪知州啊纪知州。
让我们怎么说你好!
你好好研究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不好吗。
为什么要给这些刁民们撑腰!
但谁又敢多说一句不好。
消息要是传到外面,当地百姓都能骂死他们。
都说民意如水,亦能载舟也能覆舟。
他们这地方,刁民习气本就重。
是真的怕当地人闹事。
过年期间也还好。
也就肃州本地如此。
随着冰雪消融,消息渐渐传了出去。
各地本就在过年期间兴起的各种工会更加兴奋。
店小二想建伙计们的工会。
拉货的想成立劳力工会。
这些势头虽然被各地压下去,但心思有了,实在很难阻挠。
最让纪元惊喜的,还是松江府黄阿婆询问的织工工会。
黄阿婆,在江浙一带很有名的厉害人物。
她会很多种纺织的手法不说,还改进了纺织机器,信里说,她跟一个高姓夫人一起,想把蒸汽机用在纺织机上。
纪元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差点没跳起来。
这几乎是他难得的剧烈反应。
改进当代纺织机器,人称黄阿婆?
他那个时代,也有这样的人物啊。
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黄阿婆跟那个时代的黄道婆是不是同一个人。
但她们想改进蒸汽机,无论如何,纪元都是是举双手赞同的。
当初他还想让高夫子他们设计蒸汽织布机。
可高夫子他们对此并不了解,一直搁置。
没想到是高家的一个嫁人了的女子还在惦记这件事。
纪元简直要高兴坏了,立刻回信。
不仅如此,还把自己知道的蒸汽织布机模式,以及改变蒸汽机传动结构,行星齿轮也被纪元提前拿出来。
原本打算等各地接受蒸汽机之后,再把这样东西拿出来。
现在看来,已经是时候了。
行星齿轮,就是类似水车的机构,这样的东西可以直接改变动力传输的模式,方便在各行各业进行工作。
至于织工的工会,更是没问题。
纪元还提前写了需要注意的内容,还表示了自己的敬佩。
能改进织布机,已经很厉害了!
而且他也相信,高夫人跟黄阿婆肯定可以设计出蒸汽织布机。
蒸汽机在一点点地进步。
除了纪元收到松江府黄阿婆的信件之外。
还有不少信件,同样跟蒸汽机有关。
基本都是各地工匠寄过来的。
他们弄出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不知道好不好,专门写信来问。
这些信件纪元跟高夫子他们都看了,不管有没有用,试了再说。
很多方法,连高夫子都闻所未闻,最后他也忍不住道:“果然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么多人想办法,还真有可行的。”
毕竟蒸汽机这东西,聪明人都能看出其中的潜能。
即使大家不知道,这东西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但如今的小试牛刀,便让大家直呼厉害了。
从工会到蒸汽机。
肃州的影响力,已经到了整个天齐国。
蒸汽机也就罢了,是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事。
但工会,让很多地方焦头烂额。
特别是矿工的工会。
哪个地方还没一点矿场啊。
一般来说,只有底层的人才会去挖矿。
没有田地,没有房子的人,会选择挖矿赚些银钱。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卖命钱。
如今呢?
如今摇身一变。
人家是协会的人了。
可以提条件了。
虽然有些条件,纪元听了也觉得有人想浑水摸鱼。
但无所谓。
想开门先破窗,也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刁民。
这种情况下,不少人看纪元的眼神都变了。
用蔡丰岚的话来说,那就是恨中又带了点怕,怕里面还添了几分敬佩。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想求着纪元,求纪元带着他们一起发展。
不管是真心想做事,还是想要政绩,又或者想要振兴自己的家族。
他们都需要纪元。
在这种大浪潮之下。
明知道纪元做的事有些“大逆不道”,却没人敢多说一个字。
开玩笑。
把他弄进去了,谁带着他们发展?
所以大家对纪元的感情十分复杂。
恨不起来,更多的,还是敬佩跟怕。
工会跟蒸汽机,已经不再是肃州的重点。
两者已经推了出去,只看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
如今肃州最关注的,还是橡胶。
其他东西或许还不够成熟。
橡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是大家心里的香饽饽。
以前距离宁安州那样远,不止河西府买橡胶不方便,大半个天齐国都不方便。
现在一南一北,都开始产橡胶,怎么能让他们不激动。
对滇州府那边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因为一个地方,真的供不上整个天齐国。
甚至不止天齐国,如今有很多番邦小国也发现了橡胶的好处。
只是滇州府那边,在发愁一件事。
听说纪大人弄出了熟橡胶,比他们的橡胶好用,那这边会不会完全被替代?
熟橡胶的好处已经不用再阐述,可以说全方面被碾压。
但他们是不用担心的。
因为在永康元年三月底,他们就收到纪大人的亲笔书信。
时任宁安州知州的刘知州,看着纪大人写的书信,上面清清楚楚写了,如何升级橡胶制品,以及外面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总之一句话,大家一起升级!
他怎么可能忘了宁安州,忘了滇州府!
这书信让整个滇州府的橡胶作坊都振奋了。
不愧是纪大人!
他果然没有忘记大家!
而且算着时间,估计在年前八月九月,他这信件就寄出去了。
所以这次的信件里,虽然也写给程家了,却跟程家同意婚事的信件错过去。
不管是写给程教谕的信件,还是给程亦珊的信件,都是问候而已。
可话中的亲近做不得假。
程教谕虽还未收到准确的回复,已经提前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想法。
谁能想到,他想娶的人,是自己的侄女?
不是他自家贬低。
而是放在程家还好的时候。
纪元以连中六元的身份,都是低就了他家。
但程教谕转念一想。
他这么说,虽未贬低程家,却是贬低了自己侄女的。
自家侄女的跟其他女子相同又不同。
往年家里还好的时候,她爱吃糖,爱跟爹娘撒娇。
平日里吃过最多的苦,可能就是父亲的官职不高,在京城闺秀圈里不显眼。
谁知道程家突发事变。
是她全力撑起这个家。
是程亦珊提前打点一切,也是她早早做好准备。
一路从京城过来,六千里地,若不是侄女,程家大房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何来的翻案。
直到现在,听说侄女身上还有赶路留下的伤痕。
侄女的娘亲提到这事也是哭,觉得自己路上生病,实在拖累了全家。
侄女却并未提起这事,而是自己做了宁安州州学的主事。
今年更是准备,做一做宁安州真正的学政。
若真的做了。
虽不说是天齐国第一个女官,却也是滇州府第一个女官了。
虽说自己在府学做事,可程教谕敢发誓,他从未对侄女徇私过,侄女甚至还因此避嫌。
如今宁安州那么多官学私塾,都是她一手建立。
甚至在宁安州跟一些女子们开了印书作坊,其中很多书籍既是直接从京城那边买来原版,也有通过自己跟建孟府殷博士那边连接关系,跟当地周家书坊合作。
总之,如今滇州西边,特别是武新府的管辖内,本地书籍越来越多,其中五分之一出自侄女手中。
一边经营书坊,一边管着官学。
便是当事男子,也是不如她的。
程亦珊不知道叔叔对她的评价如此之高,如今的心并不算平静。
她在等一个结果。
等今年的府试结果。
这还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次童试。
她并不在意谁登基,她只知道,这是个好机会,若把握住了,那她的位置就稳了。
今年县试选了十个人。
这十个人还由她亲自教导,又押了不少考题。
程亦珊对自己的水平一向心里有数。
不过来到宁安州之后,也在继续研读四书五经,她对上面的圣贤道理可信可不信。
尤其是忠君的内容,读起来竟然有些好笑。
但这并不妨碍她逐字逐句地学习理解。
就连府学许多夫子博士,也比不上她的博闻强记。
也是她的文章,让许多人闭嘴。
可说到底,想要做宁安州的官学学政,她手底下要出成绩。
十个过了县试的学生。
看看能过几个府试。
过了府试,基本便是秀才了。
程亦珊虽然从未科考过,但她对这些流程稔熟于心。
她也是头一次发现,她能学得那样快。
她知道叔叔是靠着官学政绩上来的。
她知道建孟府书坊也有女子经营。
所以她都要做。
程亦珊推开窗,这是她爹给她盖的书房,只属于她一个人的书房。
每日在此处理公务,程亦珊恍惚间,感觉自己成了父亲的角色。
辛苦吗?
其实还好吧。
比之前的经历好多了。
她如今想要做州学的学政,只因为她想做。
她想做官。
没有旁的原因。
甚至跟自家的案子也没有关系,也不是向谁证明什么。
她就是想。
如呼吸一般自然地想。
三月二十五府试,如今三月二十七,想来今天就考完了。
等到四月初五出成绩。
就看她的学生们,能考出来几个了。
十个学生。
十个机会。
程亦珊从窗外走过来,继续伏案公务。
接下来还有女学的考试。
如今宁安州的事情多,需要的官吏更多了,是所有人的机会。
同一时间,熟橡胶自然也到了京城。
新皇拿着纪元进贡来的熟橡胶,又让人把橡胶放到烛火旁。
果然,就算温度升高,这橡胶还是跟之前一样。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纪元去肃州。
不仅弄出了新的橡胶品种,还把橡胶升级了。
之前对他有意见的人,此刻也只能闭嘴。
他们感受到跟肃州豪绅们一样的心情。
纪元啊纪元。
你可真好用。
可你也真可恶。
其中原因,已经不用多说。
便是新皇也是心情复杂。
纪元不想做他的橡胶司掌司,其实让他有些皱眉。
可他又要去千里之外,帮他升级橡胶。
做出来之后,第一时间送过来,又让他心怀安慰。
不愧是他的臣子,在他改年号的第一年,就送来这样好的东西。
蒸汽机更不用说,纪元同样送来图纸。
看来纪元不是不恭敬。
只是肃州距离京城太远,很多事情不方便传达而已。
纪元的文书里也是这么写的。
他丝毫没有提起工会的事,只是说想把天下矿场再捡起来,还说为今年的恩科写了篇文章。
纪六元的文章?
虽说纪元的科举生涯在化远三十八年便结束了。
至今已经七年时间。
可这些时间里,他的文章并未生疏,只要纪元愿意,便能写出惊才绝艳的文章。
这次也不例外。
纪元开篇便盛赞永康这个年号好,随后又说各地良种收成,一定能给永康奠定好基础。
总之洋洋洒洒,既有对先皇的怀念,又有对新皇的期盼,以及对朝廷,对百姓,对天下苍生的期待。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
并非一味地吹捧奉承,而是一种希望。
是新的一年,新的年号,新的希望。
最后还殷切跟今年恩科学子们叮嘱,说他们读圣贤书,不就是为国效力吗。
还对学子们有着极高的评价跟期盼。
谁读了这篇文章,都会耳目一新。
皇上都大赞极好,满朝文武百官也啧啧称奇,状元不愧是状元,这文章这风骨这气势,实在是太厉害了。
读了这样的文章,谁又会怀疑纪大人有私心?
他只不过是想勤勤恳恳地做公务,为朝廷,为百姓效力而已。
再也没有这样纯粹的人了。
至于工会?
无心之失吧。
谁会在这个当口,质疑这样的纯臣。
人家辛辛苦苦跑到那么远,就是为了朝廷办事,难道还能为难他?
皇上肯定不会。
因为他在眼里,纪元今年也不过二十二,他能有什么旁的心思。
难道,他还能造反不成?
没有理由啊。
就连害死纪元全家的楚大学士,也是没了的。
等会,这文章里,还夸了太子,说太子热血勇为。
好好好,还给太子解围了。
看来纪元很满意楚大学士的下场。
这是一份光鲜体面的“答卷”。
当然了,支撑起这份答卷,让大家信服的,还是纪元的本事。
他不仅会做事,还会把自己做过的事显露出来。
这样的纪元,根本不需要靠山。
他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的靠山。
李首辅跟礼部尚书徐大人微微松口气。
好个纪元。
靠着自己,就能自己争取一定的时间。
纪元这个任期,又能安稳一段时日了。
不过说起来好笑。
旁人都盼着自己回京城,盼着高门大户找上门送娇妻美妾。
也就纪元了,一心想着在外面做事,对回京似乎根本没有一点想法。
甚至还故意不回来。
那些因为工会突起,而受损的皇家跟士族,对此也不能有什么怨言。
他们势力再大,能大的过天下学子,天下百姓?
纪元借着万众瞩目的恩科会试,让天下人都看到他的文章。
如果这个时候动他,那他们还有好日子过?
往日只手遮天的世族们,忽然发现,他们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他们的权势地位,千百年积攒下来的地位声望,其实同样不堪一击。
更可气的是,他们要是有人敢弄死纪元,其他世家也不会愿意的。
谁知道,纪元手里还有多少东西?
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自然也传到进京赶考学子们的耳中。
恩科在即,谁都很紧张。
他们这一批前来考恩科的,基本都是上次没考过,恩科可以再考一次,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所以大家异常紧张。
此刻再看到纪六元对他们的殷切期盼,岂会不感动。
虽说纪元考状元,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后面还有几个文章不错的状元郎。
可如今的天齐国一提起状元,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纪元。
谁让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很多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纪元就是他们的精神榜样!
谁不想当下一个纪元啊!
虽说当不了下一个纪元,但没关系,他们可以当纪元的同僚!
跟纪元一起,建设如今的天齐国!
纪元这篇文章,飞速在天齐国各地流传。
成为又一篇经典巨作,还是人人必背的时文之一。
可惜滇州府这边距离还是太远。
武新府府试放榜的时候,这篇文章还未传过来,否则肯定会让宁安州更加出名。
永康元年四月初五。
武新府府试放榜。
无数人围着榜单,只想看到自己的名字。
今年的府试第一是谁?
宁安州路文?
这人是谁?!
一个脸上羞涩的学生被推了出来。
路文脸上带着欣喜,忍不住道:“总算没有辜负夫子的期望!”
夫子???
你的夫子是谁?
等会,说的不会是宁安州那个女主事吧?
无数人沉默,大家又在榜单上找宁安州的名字。
“几个了?”
“三个,四个。”
“七个。”
“九个。”
他们送来多少学生?!
好像一共十个吧?
“十个。”
“啊?”
今年武新府府试名额一共一百零三个。
宁安州,占了十个。
在开什么玩笑?!
那第十个,正好卡在一百零三。
最后一名的考生,忍不住抱着路文哇哇大哭。
“我们考过了!”
“我也考过啊呜呜呜呜!”
“终于没有辜负夫子的期望!”
他们十个人都忍不住哭。
这段时间真的太难了。
不对,从年前开始,就太难了。
他们自从知道,如果他们考不过府试,那程主事就会被调走,所有人都震惊了。
女同学们纠正他们,不是被调走,是直接换人过来,程主事大概率会自己开私塾开女校。???
这怎么能行。
宁安州的州学,可是程主事自己办起来的。
她为学生们付出多少,大家心里不清楚吗?
而且他们可以肯定,便是府学的夫子,也不一定有程主事的学问。
当年府学的人过来找碴,程主事一个人,就能把所有人辩赢,她的学问之深,很少有人能比过。
还有,程主事对他们也是真的好。
只要愿意学,就会给他们找到出路。
女同学们也着急得厉害,用她们的话说,如果是她们中间的第一去考,去年都能过府试,你们呢?你们能过吗?
各种压力之下,州学所有人都在认真读书。
县试的前十名拿到府试名额,他们十个人压力更大了,每天天不亮就读书,熄灯了还在背诵。
为的就是过府试。
只有他们过了府试,程主事才能被留下来。
他们必须用功。
不过现在看来,好像用功过头了?
全都考上了?
相比宁安州学生们的兴奋,对其他地方学生来说,则是极为震撼。
一个女子,做府学主事也就算了,还想当学政。
她有这个本事吗。
如今看来。
她不仅有。
而且能力还超过很多人。
“要不然,咱们明年也去宁安州州学?”
“好像能去,但不是本地人的话,学费会更贵。”
“贵就贵啊,能考上秀才就行。”
“州学主事换人了怎么办。”
“这样看来,肯定不会换了啊,咱们滇州府要出第一个女学政了。”
“厉害啊。”
永康元年,五月初。
滇州府,武新府两边的学政下了令,聘请探花之女程亦珊,作为宁安州州学的学政。
什么家学渊源,什么才华横溢,什么学富五车,溢美之词比比皆是。
暗地里不少从中出力的闺阁女儿们松口气。
程亦珊果然聪明,种种关节都想到了。
比如武新府学政刻板,滇州府学政开明,还有知府的态度,通判的态度等等。
可哪家人户里没有女儿,没有妻子呢。
不管她们心里如何想,但也乐见于一个女子走出来。
让那些老顽固老学究们闭嘴吧。
不管怎么样。
宁安州第一位学政程亦珊,穿上官服,她如今也是从六品的正式官员了。
永康元年,似乎是一个处处都在变化的年份。
四月份了。
河西府上一茬橡胶草已经收获。
新一季的橡胶草则在种植。
今年的河西府,各地都在开荒,在不影响正常耕种的情况下,各家各户都在种橡胶草。
完全不用担心种得太多,大家只会觉得种得不够。
因为肃州三月份的橡胶草刚刚收获,就被肃州各处橡胶作坊收走了!
大大小小几十家作坊,都得了肃州官府的教导,都会提炼橡胶。
如果不想给别人,那自家也可以提炼橡胶。
提炼出来的生橡胶被肃州衙门统一收购,批量做成熟橡胶。
而这批货物刚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生橡胶都那样好用了。
熟橡胶还用得着说?
而且这价格也稳定的很,肃州官府根本不允许太高价格,也不准私自专卖。
还放话道:“以后橡胶之物,只是平常,若今日抬高价格,以后人人都要多出几倍的价格。”
反正意思是,这东西现在稀奇,以后却是稀松平常。
仗着一时新鲜,抬高价格,以后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其中看橡胶种子的前车之鉴就明白了。
稳定物价这方面,纪元很有一手。
但是肃州,乃至河西府可以不抬价。
可东西运到其他地方,纪大人还能管得着?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一个人,甚至还有人打算卖到滇州府去,滇州府那边总做不了熟橡胶吧?
这不是大赚一笔。
可这些人,都亏的血本无归。
因为人家滇州府,也有处理生橡胶的方法。
防的就是你们这些人!
千里迢迢运过去,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赔了?
在纪大人这边想投机倒把,做什么梦呢。
谁知道这些人还是不死心,准备往周边小国看看。
其他小国,就没有纪大人了,利用这东西狠狠赚一笔。
不过这些事,跟四月份的肃州没有一点关系。
肃州知州纪元看着遍地开花的橡胶作坊,又看着熟橡胶的制法也在慢慢铺开,心里安定了不少。
再收到朝廷的来信,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果然,朝廷这次没有提让他回京的事,只让他把蒸汽机,橡胶的事都发展好,还有,皇上很喜欢他的那篇文章,夸了又夸。
文人的夸赞,果然没人能拒绝的了。
纪元收起朝廷文书,又看看西面的空地。
蒸汽机已经可以运行。
橡胶也做好了。
而橡胶轮胎也会在某一个时刻拿出来。
这种时候,跟橡胶轮胎配合做好的东西,自然也要提上日程才是。
水泥马路。
平坦的水泥马路或许不适合马匹疾行,这样容易损伤马蹄。
但绝对适合有着橡胶轮胎的马车拉货。
平坦的水泥路,加上轻便的橡胶轮胎。
以后的货运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似乎可以想象了。
还有巴蜀川地滇州府的那些多雨的山路。
真的适合修水泥路。
当年他从那地方赴任的时候,心里就隐隐有这样的想法。
如今看来,万事俱备了。
开工,必须立刻开工。
水泥的制法并不难。
甚至早就可以拿出来了。
可其中很多矿产,比如铁矿石一直是个敏感的东西。
也就是到如今的位置,他才能大范围地实验。
但纪元惊讶的是,他把水泥制法拿出来之后,周围人竟然没有一点质疑?
是的,一点质疑也没有。
既不问他这东西哪来的,也不怀疑这方法是否可行。
手底下工司官员道:“好啊,咱们立刻建个作坊?”
“蒸汽机规模要大一点,而且有一个新的节省燃料的方法,正好用在上面。”
“纪大人,就是这些材料吗,石灰石,黏土,铁矿石,我们立刻去找这三种矿。”
“之前收到手里的矿场就有,三日后就给您消息。”
水泥的制法。
石灰石,黏土,铁矿石按照比例混合碾碎烧成熟料,最后再加入石膏,以及各种材料,磨成粉末,便是水泥。
短短一行字,其实需要另一个时空长达数百年的研究。
而纪元身边人不惊讶的原因,是因为天齐国本就有这种按照比例调和出来的灰浆。
可更重要的。
则是信任。
别说弄一种更好的建筑材料了。
就算是纪大人说,他能飞到月亮上去,不少人都会直接相信,毫无置疑。
纪元听到大家的答案之后,默默道:“人真的可以飞到月亮上。”???
“真的吗!”
“我想试试!”
“纪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去做?!”
纪元心道,如今是不行的。
过个几百年,等后人来做吧。
不过他们如今推动的蒸汽机进程,或许能提前让后代子孙们登上月球?
想到这个可能性,就连纪元都颇为激动。
那可是月亮啊,谁不想上去。
为了让子孙后代早点登上月球,他立刻行动。
纪元的行动力本就超强,如今又有了目标,动作更迅速了。
那边橡胶作坊刚刚稳定,橡胶草种植也算稳下来,如今的新作坊又要拔地而起。
说是要做一种新型的黏土,造好之后,可以以更方便低廉的价格修路。
修路。
纪元在宁安州就修路了。
修桥铺路,一向是最艰苦的活。
纪元又要修路?
还要弄新型黏土来修?
河西府各地官员纷纷打起精神。
纪元怎么回事,他怎么又在弄新东西啊?
大家刚刚跟上橡胶草的进度而已。
你又有新花样吗?
以前觉得自己还算勤奋,跟纪元一比,好像什么都不算了啊。
而且人家说做就算,脑子里像是有无数点子。
在周围人快要习以为常的时候。
第一座由蒸汽机为主导的水泥厂终于开始建设了。
这座水泥厂跟其他传统的作坊不同。
超大的占地面积,以及整个作坊都以蒸汽机为主体的建设,再加上各地蒸汽管道的铺设。
所有的设计都在为蒸汽机让路。
所有的动能,都让蒸汽来代替。
他们要在这片西北空地上,建起一座真正意义的蒸汽工厂。
让无数人看到设计图的时候,都大呼不可能。
没错,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水泥作坊。
而是类似近现代的工厂。
一座蒸汽工厂。
纪元既然要让肃州当蒸汽机的标杆。
便不会干巴巴地建一座蒸汽机完事。
一座蒸汽抽水机,只是打开大家的眼界而已。
这东西的真正用法,可不只是抽水,更不止作为简单的动力。
他要让人知道,这蒸汽机,可有大作用。
水泥的做法是很耗费力气的。
所有的原料烧制,这就需要巨大的动力。
所有的矿物磨成粉,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畜力。
这样费工的活计,全都换成蒸汽机呢?
永远不停产的蒸汽机,力气永远足够的蒸汽机。
而他们的工人,只要做最轻松的活计即可。
这才是蒸汽机的正确用法。
所以他要争取时间。
要建一座类似近现代意义的蒸汽工厂。
要让蒸汽机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
第177章
第177章
近现代意义的工厂, 是什么样的?
其实纪元自己也没见过,他实习期间跟领导考察过的工厂,都已经非常标准化了。
所以他给的模板则要更规范一些。
整个工厂的设立, 从机器的摆放再到厂房的设计, 以及料 怎么进来, 怎么出去, 一切动线都非常合理。
这个巨大的水泥厂里铺设了轨道,方便场内运输各种矿料。
总之,一切东西,都为了方便而设立。
要说完全没有辛苦的活计,那绝对不可能。
但之前最累的拉料,扛料, 以及拿着锤子粉碎矿料这种活,统统有新设计的东西代替。
只要矿料进入工厂,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无比轻松。
甚至还有人无师自通道:“若这车辆也能用蒸汽机就好了,就不用养马了?”
纪元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
没错, 是这样的。
但如今的蒸汽机动力还不够, 主要是热力浪费得太多。
等到蒸汽机能进一步发展, 更多充分利用燃料,那蒸汽车就成了。
但根据他上辈子的情况来看,蒸汽锅炉的体积确实不好缩减,所以用在车上不划算,用在巨轮上才合适。
纪大人赞许的目光,让这个年轻人兴奋不已。
纪大人夸他了!
说明他的想法很对!
哈哈!
在纪大人这里, 再天马行空的想法, 也不会被笑话的。
蔡丰岚还道:“今年九月份,本地州学招收工科学生, 你若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工科学生?
工匠吗?
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更有技术,更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
就像科举是为了举业,是为了科考做官。
那去读工科,就是为了研究这些先进的技术。
放在之前,或者放在肃州以外的地方,大家可能嗤之以鼻。
但在如今的肃州,不少学子却改变了想法。
或许,这也是一个方向?
如今科举读书的人实在太多了,本地的秀才真的要多如牛毛。
换个方向,或许更有发展?
看看跟着高夫子他们做事的匠人们,如今谁不被尊重?
当地各个行业的匠人,都因为纪大人的重视,而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最受尊敬的匠人,或许还不是肃州的。
而是建孟府那家铁匠。
他家本来只是因为打铁技术好一些,有不少买卖而已,但要说多被尊重那却是不存在的。
可自从大家知道,他家会做蒸汽机的钢铁之后,那待遇完全不同了。
这个待遇或许还在预料之中。
可建孟府左训导殷大人的一个提议,却是让他整个人都傻眼了。
殷大人想要在建孟府府学里,单独开设一门工科,其中就有铁器制作这一科。
而殷大人实践课想请的父子,正是这位铁匠。
不需要说自家的独门秘方,只是上一些简单的课程,给一些刚入行的学生上基础课。
这,这也可以吗?
当然了。
就算你是个铁匠又怎么样,你手里的技术,完全可以被人尊称为夫子。
你跟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文人一样值得尊敬。
这件事简直引起轩然大波。
当地文人甚至在殷大人家门口砸臭鸡蛋,说他倒反天罡,说他不尊圣人,也不尊重圣贤书。
还研读礼记呢?
你懂礼吗?
说到这,殷大人可不困了,他挑眉道:“礼记?礼记里说过匠人不能开设学校吗?不能入官学吗?”
“匠人之学,哪里规定了不够好?”
等会,殷大人是浙江余姚人!
他们那对礼节的研读,可是字斟句酌的!
而且他还是纪元的夫子,纪元的礼记,都是跟着他学的。
那些文人后退半步,手里还拿着臭鸡蛋。
不过他们被赶来的匠人们驱赶,臭鸡蛋反而砸到他们自己身上。
殷大人的女儿也不让他们走,奶声奶气道:“给我们擦墙壁!不准走!”
附近不少百姓走了过来。
这些文人们数量多,但百姓们数量更多啊,他们跟匠人们的生活条件差不多,天然站在匠人这边。
殷大人开设工科学习,他们的孩子们也能去的。
“快擦啊!”
“快点!想吃拳头吗!”
“还文人呢,竟然做这些龌龊事。”
这些文人本就手不能提,肩膀不扛。
被围观的百姓轻轻一推,只得上前。
这些一直喊着秀才老爷的百姓们忽然发现,好像读书人不过如此。
当然了,读书人还是厉害的。
但不至于让他们见面就磕头。
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厉害之处,大家各有所长!
只是这些人的气恼,让百姓们发现,或许那官学不是高不可攀的地方。
他们也要让孩子们进去!
一番争执之后,建孟府百姓们集体请愿,建孟府的工科真的成立了。
那个厉害的铁匠,也成了建孟府第一个工科夫子。
还是一个匠人夫子。
这件事对天下匠人们来说,都非常振奋。
他们匠人也要读书,也能去官学读书!
肃州这边也差不多。
官学直接设立工科,好招收更多懂技术,也懂理论的夫子跟学生。
一时间,不少匠人们都过来报名,河西府不少匠人都赶来此地。
既然是因为肃州对匠人们看重,同样也是想学学字,他们技术不错的,只是理论知识有待补充。
河西府其他地方一阵无语。
就算再不情愿,也要开设工科学堂了。
为什么?
因为再不开设,整个河西府的人才,都要流向肃州了好吗!
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蔡丰岚跟武营闲聊的时候还在说。
纪元现在做的事,跟他在建孟府府学没什么区别。
他按部就班做事,但把同窗,同僚们都卷起来了!
什么?
不卷?
在卷王面前,你不卷就等于原地退步!
不管愿不愿意,河西府其他地方都要被带动了。
如果说河西府这边官员是被无意间带动。
江南一带的官学,私学,甚至书院,都是主动选择。
不管对不对,先做了再说。
再者,其中前景,似乎真的不可限量。
不少人紧紧盯着肃州,想看纪元的下一步想法。
纪元也是不吝啬的,只说等到水泥厂建好之后,他一定开放大家参观。
水泥厂。
无论是新出现的黏合剂,还是完全用蒸汽做动力做的工厂,都很吸引众人的目光。
一想到,这蒸汽工厂可以代替所有人力,牛力,马力,就让人兴奋。
更有聪明人,已经启程去肃州了。
他们有预感,以后的肃州,可能会发展到不可限量的地步。
那地方有矿产,人口少,还有橡胶的大量产出,甚至地势还平坦。
发展潜力无限。
纪元,高夫子,以及肃州工司,再加上本地的有名的建筑匠人。
所有人闷头在官署里面设计工厂。
纪元负责全局的部署,建筑匠人则要看地势来定下怎么建设,高夫子则看哪里部署蒸汽机最合适。
以及整个工厂的动线的修缮。
眼看着地图一点点完善。
工厂临近河水,一年四季都有水,方便蒸汽机补充水源。
天山下来的雪水,正好补充了这份能源。
工厂的大门朝南,进来之后左边是办公的地方,去到右边则到水泥厂的第一个厂房。
拉来的各种矿料就在这里面堆放。
一路下去,就是整个水泥作坊的制作流程,后面的大门就是整整齐齐的水泥库房,那里就是放着所有水泥的地方,也是从这里发货。
所以后面临着官道。
只是这里的官道还需要修缮,至少要八驾马车并驾齐驱的那种。
“等到第一批水泥做好,这里就用水泥来修缮。”纪元拍板道。
这个规模巨大的水泥厂,占地四百多亩,一眼看不到头。
也有人说。
有必要建这样大吗?
有的。
只有这样复杂全面的工厂,才能让大家知道蒸汽机的潜力。
而蒸汽机发展到现在,绝对能支撑起这样的工厂。
水泥这东西,谁会不需要呢。
远的不说,边城的所有城墙,都能用上防冻水泥。
到时候绝对坚不可摧。
四月到六月,纪元跟高夫子他们都在完善这份图纸,一直到六月底,终于拍板。
成了。
水泥厂的建厂图纸,终于完成了。
近现代模式的工厂,拥有天齐国最先进的各项技术。
里面还加了不少最新研发出来的发明。
这座真正意义上的蒸汽工厂。
终于要动工了!
纪元在这边庆祝水泥厂动工,他的“大哥”殷茂半条命都要没了。
殷茂,殷博士的大儿子,今年二十四。
他奉父亲之命,带着聘礼,以及三位夫子的聘书前去滇州府宁安州。
目的,替纪元提亲。
殷茂擦着头上的汗,眼看又要下雨,只能在附近躲雨。
自从入滇州府之后,他都学会看天气了。
同在附近茶馆避雨的,还有往来的商贾们。
现在运送的橡胶都是熟橡胶,言语间,自然离不开纪元。
殷茂跟自家小厮嘿嘿直笑,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夸他们呢。
这么听着,大家的疲惫似乎都少。
事情还要从去年年底说起。
那会纪元雇了八百里加急的信使,送了几封信到建孟府。
可把殷博士一家吓得半死。
怎么大半夜的,还有信使送信,还是纪元的?
难道他要出事?
殷茂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知道纪元做的事,肯定会招人恨。
那信使也不懂,一般雇他这种八百里加急的,基本都是大事要事,所以他半夜送信,合情合理。
若等明天天亮再送信,那还叫八百里加急吗?
人家雇主给了钱,他们事情要做到位啊。
不过他也好奇,这信里写了什么。
他们肃州最近挺好的,也没有什么大事吧?
殷博士拆信的手都是抖的。
看完之后,一脸无奈。
好好好,就这件事?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也道:“纪元想提亲,也确实是大事?”
殷茂甚至顿了下,看了眼自己还小的妹妹。
啊?
殷博士给他一下:“想什么呢!是程教谕的侄女,在宁安州做州学主事。”
“她的文章你还看过,你都比不上那种。”
说到这件事,殷茂确实有印象,感慨道:“我要是有她那手文章,早就中进士了。”
那个程小姐,今年好像也才二十一,只比纪元小一岁?
不止是文章很好。
殷茂也听说过程家的事。
程家能在宁安州立足,靠的也是她。
这样的人,怪不得纪元会喜欢。
还用八百里加急来送书信。
送信的目的,则是请他的启蒙夫子赵夫子,以及罗博士,殷博士,房老夫子,共同写聘书。
他信里说得也坦然,他无父无母,希望由四位夫子帮忙写聘书。
以及他的生辰八字已经在里面,还带了几千两银票。
肃州那边也不好备聘礼,这自然是备聘礼的银钱。
反正一句话,请四位夫子帮忙做主。
殷博士看着想笑,不过心里也甚是安慰。
纪元这婚事,也算定下。
不过要是说出去,肯定出乎大家的意料。
但这就是纪元,从不按常理出牌,而且他看中的女子,一定很不错。
殷博士随后写信,让儿子殷茂去正荣县一趟,同三位夫子商议。
为什么是殷茂?
“你不是自称大哥吗,弟弟下聘,你不去帮忙?”
“再说,反正这两年也没乡试会试的,快去吧,来回差不多一年时间,办完这事,也算行万里路了。”???
这么对你亲儿子吗!
不过这说得也是。
他考了两次乡试都不中,至今还是个不值得说的秀才,出去走走也行。
再说还是帮纪元办事,殷茂还是愿意的。
所以他们正月中旬接到信件,殷茂便立刻出发。
他带着几个小厮,直接去往正荣县。
正荣县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风极好的县城,行走间的学子们极多。
问到罗博士,很多人都不愿意说他家在哪,毕竟去打扰罗博士的人太多了。
这可是纪六元的夫子,谁都想去拜会的。
殷茂没办法,去找了当地教谕,说明了身份,这才见到罗博士。
罗博士今年七十四岁的高龄,耳聋眼花,不过每日还是诵读春秋,已经是他的习惯。
罗博士儿孙满堂,一家子其乐融融。
家中儿子儿媳都孝顺,不愿用他的名声揽财,所以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不过罗博士最开心的,还是每月纪元的来信。
雷打不动,纪元每月都会送信过来。
由他大儿子戴着叆叇给他念。
这个月倒是晚了几天,罗博士还一直念叨。
没想到,这日来了个惊喜。
殷家公子带着纪元的信件,以及纪元的好消息来了。
他相中一家的女子,想跟她结为夫妇,想请夫子们做主。
罗博士听完这话,乐得都要坐起来了,笑着道:“好好好,本以为他日日公务,都要把这事忘了。”
“程教谕的侄女?”
“程教谕不要乐疯了。”
“来我亲自写聘书,用最好的纸张,最好的墨。”
罗博士亲自执笔,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问到房老夫子的时候,罗博士忍不住哈哈大笑:“找到他?比找我还难!”
为何?
自然因为建孟府青堂先生一战成名。
随后乌堂先生的画作也被重新提起。
而纪元那时候为了给殷博士铺路,还送了乌堂先生的画作。
这一送,可就不得了了。
乌堂先生名声大噪,急得房老夫子东躲西藏。
这就罢了。
从滇州来的一伙人,竟然从滇州府找到建孟府,再找到正荣县。
气得房老夫子大骂。
也是那些人还算老实,只求画作,绝对不揭纪元的青堂先生的马甲。
不过他那马甲,也是摇摇欲坠。
谁让纪元去哪,那青堂先生的画作就在哪卖?
顺藤摸瓜,找到乌堂先生,也是指日可待。
而乌堂先生,被纪元好友钱飞家接走。
房老夫子也是钱飞的老师。
钱飞书画在正荣县已经算不错,虽说他考了秀才之后,就没有继续往上考,但也是读书人了,算是儒商。
加上他书画不错,在正荣县里很是有名。
早些年,钱飞就说接房老夫子住在家中,但房老夫子只想在县学尊经阁待着。
出了乌堂先生的事,他也只能住到钱飞早早给他留的园子中,就在钱飞自家,别说一日三餐了,每月还有三次平安脉,日子过得也很舒心。
钱飞又是个活宝,不管是纪元寄来书信拜托他照顾,还是他自己也愿意,反正房老夫子日子过得极好。
只是深居简出,比罗老夫子还难寻。
殷茂只好去钱飞家的铺子蹲守,总算见到纪元的好友钱老板,这才见到房老夫子。
殷茂擦着头上的汗:“这也太难了,赵夫子那,不会更难见到吧?”
钱飞挑眉:“当然啊,所以我带着你。”
今年二十五的钱飞跟殷茂也是同龄,他们两个意气相投,第二天就要过去。
今年七十了的房老夫子已经铺开画卷,准备亲手给纪元画一幅大作。
房老夫子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此刻听着两人讨论,忍不住道:“去滇州府?老夫还未去过。”
“停停!”钱飞赶紧按住自己夫子:“我的好夫子,您在家逗逗鸟养养鱼行了,滇州府,您要是敢去,纪元一定骂死我。”
殷茂也点头,他道:“纪元说,回头要是蒸汽火车弄出来,一定能让您看遍大好河山,您等着吧。”
钱飞乐了。
他也是这么劝的!
钱飞又找到如今在县学当夫子的李廷,李廷如今已经是举人。
他在化远四十三年考中的,不过进士未过,今年恩科也没去。
李廷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过多了一年时间,今年再去也是徒劳,不如等到四年后再说。
他们三人一起去找赵夫子。
给纪元请最后一封聘书。
钱飞跟李廷还好,他们经常来安纪村,帮着照顾赵夫子一家,对安纪村很是熟悉。
可殷茂是第一次过来,眼神充满好奇:“这就是纪元的家乡啊。”
“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
这么想着,眼前的一切让殷茂愣神。
不是说纪元的家乡很穷吗。
这看起来,其实很好的!
李廷主动解释道:“以前是很穷的,但是纪元带着他们村里做了青储料,正荣县又是出了名的养殖县,这青储料非常好卖。”
反正就是纪元做出来的青储料,让整个安纪村日子都好过了。
每个人家里都有养牛不说,大家房子也盖得非常好,道路更不用说,就算为了运送青储料,也会修得既宽敞又整齐。
纪元虽然有段时间没回来了,可安纪村所有人,都在享受他带来的东西。
而安纪村里,也就纪元家还是原来的模样。
不过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这房子也有人时常修缮,否则这么多年不住人,肯定早就塌了。
纪元爹娘的坟墓也一直有人打理,钱飞李廷还有村里人,都会帮忙。
殷茂看得震撼,去见纪元蒙师赵夫子的时候,还多问了许多事。
知道得多了,也没脸再自称是纪元的大哥。
哎,纪元是自己大哥都行啊。
今年六十六是赵夫子听到纪元的好消息,忍不住点头:“是了,我家孙儿今年十八,都要说亲了,纪元也确实该成家。”
再听了那位女子的情况,赵夫子点头:“元哥儿中意的,肯定很好。”
说着,赵夫子同样亲笔写下聘书。
这四份聘书到手,其实殷茂就该走了。
但他还是留下来,同赵夫子说了许多纪元的事,等到第三日才启程离开,这期间也去纪元爹娘坟前扫墓,还把这个好消息说给他们听。
如今的纪元,可太有出息了。
你们放心吧!
殷茂还见到回了村子的安大海。
安大海出去四五年,气质都跟以前不同,他有过做小吏的经验,好像要接手安纪村,做此地的村长。
殷茂还是很支持的,能在滇州府那边待那么久,肯定不是普通人。
说到殷茂要去滇州府,安大海还给了很多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在路上也都用到了。
总之从安纪村出来,殷茂不再停留,直奔滇州府。
算起来,从正月中旬出发,拿到聘书,回建孟府带上礼物。
二月中旬正式离开。
如今已经到六月,可算进了滇州府,距离武新府越来越近,也距离宁安州越来越近。
外面下着大雨,茶馆里众人还在闲谈。
不过这会话题已经变了,不再谈论纪元,而在谈论另一个新鲜的事。
“你们听说了没,宁安州有个女学政,她手底下的学生,十个去考府试,十个都过了。”
“还拿了今年童试第一呢。”
“听说了,她自己还办书坊呢,滇州府的书价都降低不少。”
“可真厉害,不愧是咱们滇州府的女子。”
“想什么呢,人家是京城人!她爹以前是探花郎,但是含冤入狱,被贬过来的。”
“他爹娘一个疯一个病,自己还带着一个几岁娃娃弟弟。”
“自己闯过来的!”
啊?
这,这真的厉害啊。
“宁安州到底是什么风水,政务有纪六元这样的人经营,连官学都有这样厉害的女学政坐镇。”
“谁说不是呢。”
“咱们武新府知府的嫡长子还想求娶呢,好像被婉拒了。”
还有这事?!
殷茂一拍桌子,见众人看过来,下意识道:“为什么啊?”
“说是已经定亲了,不知道是谁,可知府的儿子都不要,武新府知府今年就要被调回京城了吧,她也能跟着回京的。”
殷茂听到前面,已经知道他们口中的女学政是谁。
不就是纪元要八百里加急送信的人。
也怪不得纪元得到准信便着急了。
若不赶紧下聘,还真要被别人抢先。
先不说什么知府儿子不儿子的。
就说能回京城,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好的。
也不对,按照这位女学政的脾气,大概也不会抛下家人自己回去。
其他闲聊的人也提到此事。
如此有担当的女子,真是值得夸赞。
雨停了,殷茂一行人先是查看聘礼有没有问题,这才上路。
同路的商贾随口问道:“你们这是聘礼?这么多,是给谁下聘啊。”
殷茂嘿嘿一笑,含糊道:“给一个极重要的人。”
你们方才提的两个人,他们是未婚夫妇!
殷茂这一趟下来虽然疲惫,却觉得自己做的事十分值得。
这样天造地设的一对,是他帮忙下聘的。
哎,这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殷茂还在滇州府的大山里带着聘礼车队赶路,纪元那边的蒸汽水泥厂已经开工。
这是一项大工程。
也是划时代的工程。
在场的所有人,所有百姓,都是这项工程的见证者。
纪元站在稍高的山坡上,看着动工的匠人们,深吸口气。
总算开始了。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这个时代发展得也会越来越快。
蒸汽工厂,动工!
第178章
第178章
自从化远四十四年, 肃州第一台蒸汽机出现之后,天齐国各地不约而同掀起蒸汽机的风潮。
不管是从正规途径得到的蒸汽机图纸,还是特殊渠道得到的。
都不约而同, 做了同一个选择。
研究。
匠人们研究。
文人们研究。
一些理工科的大佬们也在研究。
在大家知道, 这东西陆陆续续拯救无数废弃矿井之后, 不约而同做了同一个选择。
继续研究。
为什么?
因为这东西的优缺点非常明显。
再说了, 纪元那边都说,蒸汽机的最大动力还没发挥出来。
有他的这句话,天齐国各地,都开始稀奇古怪地研究。
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让蒸汽机代替马带来的动力。
动力这个词,天齐国人人都知道了。
所以, 让蒸汽机代替马的动力,速度会不会更快?
那以后大家都不用养马了?
这个想法出现后,不少人都开始试验。
蒸汽机的本体那么大,怎么把它安装马车上?
可是锅炉真的太大了, 直接挡住视线了啊, 那这马车怎么行走?
鲁地有一个工匠做出这样的蒸汽车, 没走几步路,蒸汽车直接偏航,撞到旁边的大树上。
粤地倒是换了个方向,把锅炉放到后面,利用齿轮等等一系列零件,好让锅炉虽然在车的后面, 但还能往前走。
问题在于, 他做的车根本经受不住这锅炉的炙烤,车直接毁了。
天齐国另一个地方, 倒是解决了车辆不够结实的问题,然后蒸汽机动力不足,在路上停摆。
太难了。
这东西根本不适合代替马!
不少养马的商户们松口气。
看来代替马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各地关于蒸汽机的研究,也成了天齐国坊间的趣谈。
同时也加快了各地工科的建设。
特别是举业的学生,往工科转的速度,似乎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快。
纪元一边建设水泥厂,一边跟礼部尚书徐大人通信,算是了解这件事。
主要原因。
还是因为如今的科举考试太卷了!
卷了这字,甚至用在徐大人书面通信上。
纪元感觉,要是后代人看到他们这些,会不会觉得这就是个古代的压缩包?
其实完全是现代的口头禅啊。
但这个词确实足够形象。
徐大人负责天下学子们的科考,说了如今科考的现状。
最明显的,大概就是考生的人数。
纪元考乡试那会,几千人里面,选出一百多人中举。
时隔七八年,参与乡试的人数,已经从几千增加到一万多,几乎翻倍了。
毕竟每年都会童试,每年都会多出很多秀才。
这些秀才三年一考,考上去的,肯定没有留下来的多。
秀才人数翻倍,举人同样也多,进士也不少。
打个比方说。
就那么一座独木桥,一天顶多走十个人,而像过桥的人越来越多,那岸边肯定拥挤不堪,说不定还会打起来。
当年聂世鸣在正荣县衙门说,如今秀才多如牛毛,当地的秀才们还愤愤不平。
如今再说,大家只会一个劲地点头。
是啊。
现在秀才真的太多了。
其实当时就已经有考生太多的趋势。
这么多年过去,自然更严重了。
官学设立工科,倒是刚刚好。
徐大人信里还说,不少科举无望的秀才,本打算弃儒行商,如今则要弃文去学工科,也是一个转变。
这信里还问,纪元认为,如今的科举,应该如何改制才是。
想要科举做官,已经千难万难。
一些学生,确实打算弃儒行商,毕竟是要过日子的。
穷秀才什么都不会,还不如老老实实另寻出路。
而且一群读书识字,不事生产的秀才凑在一起,其实是一个大祸害。
纪元那个时空,就提过这件事,说秀才介于百姓跟豪绅之间,既不接地气,也不是真正的有钱人,很容易作为社会的败类。
正荣县那个狎妓的刘秀才,就是这种祸害的代表之一。
随着秀才人数越来越多,这种祸害已经成许多地方一害。
现在工科的存在,分担了这份压力。
让徐大人另有其他想法。
如今的官学,是不是能把君子六艺重新扶起来。
或者加重其他学科的教导?
医学是一方面。
还能分为给人看病的大夫,以及兽医。
以及农业也是一科。
徐大人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寄给纪元,同样想看看他的想法。
虽说这边蒸汽厂正在建设,可纪元还是抽出许多时间来回复徐大人。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
那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首先要普及识字率,让更多人识字,让认字作为一个必备的社会技能,这也创立许多岗位。
那些秀才们教人启蒙,还是可行的。
然后按照各个学科来分。
纪元写这些的时候,简直闭着眼抄书。
比之当年他在殿试写的文章,这次的回信则更细致了。
当年殿试的题目大意是,如何更好地使用人才。
当时纪元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此时的回复,倒像是那时候的补充。
殿试的策论文章里,纪元就写了,以经义取士,学的都是儒家道理,不好指导做事。
以及秀才,举人,进士会越来越多,职位就那么几个,一定会泛滥。
到时候一定要解决。
那如何解决?
如今写的,便是如何解决。
首先提高识字率,这根本不用多说,天齐国朝廷也是持支持态度的。
百姓们识字了,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后面便是说不要以举业为重,而是要细分大家的工作。
分为文科跟理科。
文科又细分为各个方向。
理科同样还有无数细分。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所长。
最后达到圣人说的,因材施教。
那么多字,那么多文章。
用这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了。
因材施教。
学问无大小。
不管是现实的考量,还是按照圣贤道理来说,这都是可行的。
纪元很少这么重视一篇文章。
就算给自己辩解蒸汽机,橡胶草的文章,都没有这样仔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回信递给徐大人,徐大人肯定还会召来翰林院众人来商讨,最后拿出一个最切合实际的方案。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
有各地开设工科教学的开端。
后续的推动,不会太难。
新皇那边,大概率不会反对。
毕竟这是先皇还清醒时就在思考的问题。
否则当年殿试,也不会出这样的题目。
他来解决自己父亲都未解决的难题,对新皇来说,其实是件喜事。
新皇今年不过三十六,当太子或许年纪大了,但当皇上,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至于顽固派?
在天齐国一波波新鲜事物的冲击下,真正的顽固派早就不能冒头了?
利用宗教搞事?
有先皇的事情在,是觉得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纪元这封信件寄出去,估计七月上旬便能到徐大人手中。
徐大人在礼部多年,也主持了各地多次的科举考试。
他来推动这件事,大概率是可行的。
即使只能撬开一个口子,也是进步。
纪元送出书信,忍不住又看向滇州府方向。
也不知道聘礼有没有送去。
他身无长物,卖了好几个书画才凑了还算可观的银两。
他知道程家不在意这些,却也是他的心意跟重视。
当年房老夫子的话,还是真是一语成谶。
靠字画卖钱,果然省事多了。
当然了,他之前还让人拿着画到江南售卖。
至少离自己任地远一点,在这边,倒是没人知道青堂的身份。
纪元乱七八糟想了很多,还是摇摇头,赶紧建厂吧。
蒸汽水泥厂建好了,他才能去做其他的事。
一座占地四百多亩的水泥厂,想要建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放到现代,也要施工很久,何况古代。
库房还好说一些,主要问题就在于几座蒸汽机的建设。
为了更方便做事,蒸汽机的位置非常重要,而且这座巨大的工厂,前期至少需要三台蒸汽机。
其中一个是用来搅拌混料。
一个用来运输。
还有一个用来粉碎 矿料。
其中最后一台蒸汽机,需要的动能极强,几乎是前面两个加起来。
还有蒸汽管道的铺设,以及各地方的连接器。
要把这个建好,至少一两年的时间。
除非。
除非不计人力物力去做。
三个蒸汽机同时建设,或许工期能缩短到半年。
只要蒸汽机建好了。
工厂其他地方,可以慢慢说。
时间不等人。
朝中之前就有让他回京的想法。
太子也想让他去滇州府绥许城陪同督战。
这些变量,纪元必须考虑。
所以加快进度才是最要紧的。
而且算下来,这已经是他在肃州的第二年。
就算太子他们不让自己提前回去,那时间也是紧张的。
下次再出来,可没那么简单明了。
虽说如今的京官又成了香饽饽。
跟先皇最后那几年不同。
但留个纪元的位置,那还是有的。
不少人都盼着他回京城。
所以纪元咬咬牙,从肃州各地征调今年的劳役。
还是按照在宁安州的标准,绝对不会苛待大家。
这份银钱,肃州如今也出得起。
不管是那么多矿场重新启动。
还是如今熟橡胶的买卖络绎不绝。
都给当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用来建设这座蒸汽水泥厂。
但普通厂房可以征调劳役。
三座蒸汽机的核心工作却不成。
把高夫子他们分成三个小组?
那人数也不够啊。
谁知道,纪元这个想法刚说出,不少工匠们踊跃报名,他们可以跟着做事,他们不要工钱都行。
说白了。
只要让他们跟着高夫子他们学到技术,那他们绝对没意见。
商量过后,一批技术人才投入水泥厂的建设。
同时建造三座当世最先进的蒸汽机。
盖一个四百多亩的水泥工厂。
这件事在建设开始,就觉得不可思议。
河西府知府借着巡视之名还来看了。
他来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份,三个蒸汽机已经建造了四分之一。
无数精密的零件,无数大家听都没听说过的词语。
甚至为了蒸汽机建造了水车跟送风机。
水车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送风机好提高燃烧的速度跟稳定性。
“这,这做出来的规模。堪称奇观。”
奇观用在这,并非贬义。
而是当世再有想象力的人,都不知道,原来蒸汽机可以这么玩。
其他各地还在建设单个蒸汽机的时候,人家这边,已经建起超大规模的作坊了。
而且要做的东西,还是一种新奇的黏合剂。
这边水泥厂在建设。
那边水泥的制作实验也在进行。
纪元根本不用担心水泥配方能不能成,他一直担心的,就是蒸汽机跟水泥制作的配合。
所以他把配方给建筑工匠们之后,只是偶尔来看一次,根本不知道工匠们做出水泥之后的感受。
肃州一到冬日,天气寒冷异常。
所以水泥造好之后,还需要防冻,就是一遍遍的泼水,一遍遍地测试结实程度。
也因考虑到此地的天气,纪元给出的配方,就是防冻水泥,也是最结实坚固的水泥。
他还在跟着水泥厂蒸汽机建设。
建筑工匠们则天天抱着水泥不松手,所有人脸上都写着欲言又止。
他们见过极好的黏合剂。
但从未见过这么便捷,这么好用的黏合剂。
做出来之后,甚至不用什么技术,只要跟沙子等物按照比例混合浇筑,不出半个月的时候,就能得到一条平整到不可思议的道路。
可以说水泥之物,要说黏力最强,那不见得。
但方便,便宜,易得,才是它最大的优点。
这种优点,便是在人工作坊都能被放大无数倍。
偏偏还能配合蒸汽机。
“如果用蒸汽机来制造此物,那一次性制作的,岂不是可以够咱们修完一条大路了?”
“岂止,你们看到水泥厂巨大的蒸汽机了吗,按照我来说,一锅炉甚至可以修一条官道!”
“这么好的东西,纪大人怎么不重视呢!”
岂止是纪大人不重视,天下各地的目光齐聚于此,也没重视所谓的新型黏合剂。
河西府知府来了一趟,都没多问。
毕竟,黏合剂有什么稀奇的。
哪个地方没有啊。
所有人关注的,都是什么橡胶,都是什么蒸汽机。
谁也不关注水泥!
纪元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觉得冤枉。
他哪里不关注的。
这么大的蒸汽厂,不就是为了造水泥吗!
廉价便利的水泥,才是他的目的啊。
至于为什么不过来,不关注?
还不是因为相信水泥的好处。
根本不用他多照看,这东西一出世,便会畅销整个天齐国。
也就是他跟蔡丰岚终于松口气,这才约着来水泥作坊看一下。
如果没有蒸汽机,那这边的水泥作坊便是产水泥的地方,不过如今,更像是水泥的实验室。
纪元把配方给他们之后,又说了各种材料比例的事,大概意思就是,让他们研究出不同型号的水泥。
适合土地更湿润的,适合土地更干的,适合气候热的,适合气候冷的。
调制出不同比例之后,都要记下来,回头不同地方的水泥,要用不同的型号。
这东西对熟练的建筑工匠们来说并不难。
可纪元跟蔡丰岚看到眼前的一幕,还是有些傻眼。
嗯,水泥凳子。
也不错,现代也有这东西,确实便宜方便。
但水泥床是什么玩意!
水泥阶梯,也可以。
水泥雕像?!
还有水泥做的砖头?
这就不合适了吧!
甚至还有水泥做的碗碟。
总之能想到的一切,都用水泥做成了。
至于纪元要的不同型号水泥,更是直接从硬度最高到最低,分了十种。
眼看水泥实验室要都玩出花了,纪元扶额,这就是放养吗!
好像也不错啊!
纪元刚过来,就被一群人围住,七嘴八舌道:“水泥这东西既便宜又好用,其实咱们作坊就能做。”
“要不然咱们修路吧,就用水泥修。”
“纪大人,您真的太厉害了。不过外面人真的没眼光,竟然不关注咱们的水泥。”
蔡丰岚已经拿着锤子去实验水泥硬度了。
他听纪元说过水泥的用处,但真正看到,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特别是院子里有一块地,全都是用水泥铺设的,看着光滑无比,而且十分结实。
这东西好啊!
蔡丰岚都能想到,此物用在城墙上,用在道路上了。
到时候是个什么场景?
蔡丰岚单是想想,都激动得要命。
纪元揉揉脑袋,开口道:“可以先做。”
“但提供给水泥厂。”
啊?
水泥作坊做出来的水泥,给水泥厂用,似乎没问题?
甚至能给水泥带来一定的宣传?
“好方法啊!”
“还是纪大人厉害,一句话就解决这个难题了。”
“那么多人去围观水泥厂的建设,用在水泥厂再好不过了!”
“对,他们参观蒸汽机的时候,一定能看到这个神物品。”
“这样一来,水泥的名声便能打出去!”
纪元再次扶额。
他没那么多意思!
他就是觉得,蒸汽机那边,确实需要一定的水泥来辅助,至少底部更加稳固牢靠。
而且一些水泥确实坚固,也不怕高温。
不过大家说得也没错。
总不好等水泥做好之后,再打出名声。
现在先用手工做的水泥,让参观水泥厂的人,顺便看到水泥的好处。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已经不用多说。
蒸汽水泥厂的建设,本就处在天齐国最先进的水平。
现在更好用的水泥进来,更是让无数人大吃一惊。
纪大人!
您还藏了什么后手,能不能一起拿出来啊!
天齐国各地前来参观的大小官员,大小豪绅们,看纪元的眼神越来越奇怪。
你还是人吗?
一边建着蒸汽水泥厂,一边弄出这么好用的黏合剂?
等众人回过神,看向这座蒸汽水泥厂的时候,心情变得更加不同。
以前只是觉得,纪元是在告诉大家蒸汽机要怎么用。
现在更是知道,纪元不仅告诉大家怎么用了,还要顺势弄出来心动。
这么好的建筑材料,这么高强度的水泥,以后会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等会。
货运的速度,是不是也要因为水泥的出现而提升了。
这些年来,马车运输里的两件事,大大提高了货运的速度跟载重。
一是生橡胶。
二是熟橡胶。
每一种物件的出现,都让马车行业更进一步。
这平坦的水泥再出现?
车轮行走的时候,岂不是更快速,更轻便?
一个是满是石子的路。
一个是平坦的水泥地。
哪个载重多,哪个跑得快,还用得着讲?
怎么感觉,一切都快了起来。
占城稻的生长速度快。
马车的行走也快了。
蒸汽机,甚至让做工的速度变得极为迅速。
这还是他们知道的世界吗?
身在其中,或许还没发现,一旦跳开这些东西来看,一切似乎是那样的清晰。
天齐国的变化,堪称令人恐惧。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或者会害怕,但更多人会选择跟上。
万一呢。
万一他们从变化里得到好处了呢。
肃州的蒸汽水泥厂,可以说万众瞩目。
如今水泥的消息传出去,更是让人备受期待。
这样的好东西,价格还不贵,想想都让人激动。
肃州工匠们待遇随着也传出去。
其实工匠们就罢了。
主要是在这做工的劳役。
天齐国规定了各种劳役的价格,比如河工一天三百文到八百文不等。
毕竟河工都是卖命做事的,像各地征调的劳役,也需要付一部分的银钱。
可官府规定,那是官府规定,又有几个地方,真的按照天齐国规定给钱?
若真的按规定给钱,那他们还要不要油水了。
退一万步说,他们不要油水,可上头拨的银钱,真的足够这样发吗?
这一直是各地劳役心照不宣的事。
所有服役的劳工们,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能活着回去,然后拿一笔银子就够了。
除非说家里真的困难,主动过来做事的,其他被征调过来的劳工,基本都是这个想法。
活着回去就行!
但肃州的劳役们,又跟其他地方不同。
他们来之前,就听说过宁安州修路的事。
就像工匠们会听说滇州府伐木会的事一样,但凡要服劳役的,都会听说那边劳役情况。
给钱,给饭,还让休息。
那哪是服劳役啊,分明是趁着时间,去挣笔银钱回来。
所以肃州劳役来之前,就抱有一定的期待。
也有泼冷水的。
但就算这些泼冷水的人,其实心里也在期待。
“万一呢?”
“万一他们辛辛苦苦做事,是有报酬的呢?”
“宁安州那会,就是纪大人做知州,他们肃州也是纪大人做知州啊。”
从六月开工,到七月大规模征调劳役。
一直到如今的九月份。
所有人的心都放到肚子里了。
是的!
他们跟宁安那些劳役们的待遇一样!
官府征调他们,是有银钱的!
而且肃州官府还说,其实都应该给的。
啊?
都应该?
不少人开始打听里面的详情。
问多了才知道,原来天齐国的律法规定了,劳役这事分为两种情况。
首先天齐国年满十八到五十的男子都要服劳役,无人例外。
但大概分为两种。
一种是富户们,他们可以出钱减免自己的劳役,比如今年要服劳役一个月,那一天要给官府三百文钱。
等于说,一年多出九两银子,那就不用管劳役的事了。
还有一种穷人,就是他们了,有钱的话可以免除,没钱的话必须要去。
但是官府拨款,以及富户们多给的银钱,要分给他们。
具体数字是多少,要按照各地的情况来算。
这,这,还有这回事?
他们怎么不知道!
不是底层百姓笨,只是这些信息,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义务,并不知道自己的权利。
不过在宁安州的时候,这些被隐藏的信息,就被有意无意地撕了个口子。
到了万众瞩目的肃州蒸汽水泥厂,那些利用信息差骗人的勾当,就被彻底掀开。
可要说纪元是有意的吗?
那也没有啊。
人家只是秉公办事而已。
在各地伐木工,矿工,甚至织工跳出来惹事的时候。
各地的劳役们也纷纷抗议。
怎么抗议?
罢工啊!
难道还能杀了他们不成?
要不然他们就跑,跑到肃州!寻求纪大人的庇护!
他们所求的并不多,只要不死在做劳役的时候即可,只是每天多吃几口饭,多喝几口水而已!
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吗?
如果说伐木工,矿工他们,还是天齐国的少数人。
那劳役,可是绝大多数人了。
天底下所有农民都要服劳役,而他们的数量又占了天底下的九成。
这种情况下,被波及的衙门就更多了。
大部分衙门会选择提高一些待遇。
反正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损失一点点银钱而已,只要不闹事,一切都好说。
可有一部分衙门的选择,竟然是完全封闭肃州的消息。
但凡肃州传来的消息,一律不准听。
什么矿工,什么工会,什么劳役的银钱,都不许听。
但凡传播的,全都拉出去鞭打十下。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派,只会让当地人反抗得更为激烈。
不让人听,别人就听不到了吗?
简直是个笑话。
他们这些人也是徒劳地挣扎罢了。
越是不让人打听肃州的事,下面的人越想听。
不行的话?
他们搬到肃州?
听说肃州那边的蒸汽工厂还招人呢。
有纪大人在,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吧?
蒸汽水泥厂确实在招人。
虽说水泥厂还未彻底完工,很多设施还需要修缮。
但最主要的三个蒸汽机,已经建好了。
巨大无比的蒸汽机以及烟囱,在十里开外都能看到。
这样的巨型建筑,可不单单是奇观。
而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东西。
第179章
第179章
永康元年, 九月二十五。
肃州的天又开始冷了。
这样的天气里,好像什么事都不能做。
除了蒸汽工厂。
不少工人闲下来的时候,还去锅炉旁边取暖。
这样的巨型锅炉燃烧起来, 在这锅炉房里睡觉都没问题。
纪元最近忙得厉害。
三个蒸汽机已经建好, 随时可以开工。
但其中很多细节, 必须交代清楚。
毕竟, 这是天齐国的独一份。
如果他们做成了,那天齐国各地就会踊跃效仿。
要是失败了。
只怕各地蒸汽机的推进速度都会减缓。
不是纪元太看重自己,而是作为第一个蒸汽工厂,确实肩负着这样的重任。
更别说,因为对劳役们太好的事,让他成为更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听说各地的劳役们都有反抗。
有些地方衙门, 甚至不让他们打听肃州的事。
看来是真的触碰到他们利益了。
纪元摇摇头。
先不管这些。
不过肃州能负担得起那么多劳役的标准劳工费用,是因为蒸汽机,橡胶草发挥了作用。
放在之前,衙门掏空了家底, 也是给不起的。
更别说, 肃州衙门上下官吏的月俸奖金, 他也没少发。
大家天天跟着他加班,也不能连家都顾不上啊。
说到底,还是要提高生产力。
只有提高了生产力,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所以在蒸汽机正式开工之前,他还要把肃州事情捋一遍。
如今的肃州,已经有十五座蒸汽机, 算是重启了十五处井矿, 但即便如此,本地石炭价格并未下调。
一个是因为马上入冬, 肃州的天又冷得早,大家都要囤石炭过年。
二是蒸汽机确实需要大量的石炭。
总体来说,不会因为石炭大量增加,而降低价格。
也因为这个,其他几个观望的地方,估计在年后会大规模修建蒸汽机。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蒸汽机的数量,会成倍增加。
这还只是肃州。
听说晋州府那边的情况更好。
他们还设计出多功能的蒸汽机。
既能帮忙排水,还能帮忙运货。
就连晋州府的焦炭作坊,大概率也会用蒸汽机来代替人工动力。
不过那边具体的蒸汽机数量,纪元还不清楚。
晋州府那边,多半是没跟纪元达成协议的。
换句话说,他们在偷偷建造蒸汽机,根本不会同纪元讲。
这点大家心知肚明,问题也不大。
因为当地的矿工数量极多,他们也有自己组织,也学着肃州这边,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算是双方都有让步。
全国其他地方的蒸汽机也跟晋州府差不多。
纪元知道的,全国也才五十多台。
要说全都有用?
那也不尽然,毕竟技术有高有低,有的地方拿着图纸也不会做,估计还会求到肃州这边。
或者,他们对蒸汽机的兴趣,也就是一时的而已。
为何?
因为要说如今是工业化吗?
那还差得远。
顶多算半工业化而已,一只脚刚刚伸出去。
所以这种情况下,一个需要费时费力建设的蒸汽机,跟低廉近乎不存在的人力来说。
那些豪绅们,还是会选择后者。
反正机器做事,跟人力做事,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只要能做就行。
也就重启废弃井矿这种事,人力实在做不到,他们才会更关注蒸汽机。
打个比方说。
有一块地,如果购买机器耕地,需要花三千两银子,差不多三天可以耕完。
但是用人力的话,一个人一天十文钱,雇个一百个人,干半个月,也就十五两银子。
而且干三天,跟干十五天,对地主来说没有区别。
反正都不耽误春耕。
那对这个地主来说,购买先进的机器那就是亏本的,不如人力划算。
毕竟一台机器的价格,可以雇佣一百个人,给自己做两百年的工。
现在的蒸汽机,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
除非是非用不可的地步,那还是依旧让人当牛马用,也没什么问题。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
只能从两个方面突破。
一个是蒸汽机的技术,达到人力绝对不能触及的地步。
比如帮矿井排水。
又或者,人力贵到他们不能忽略成本。
只能把目光放在蒸汽机上。
纪元只觉得,各地工人的薪酬还是太低。
所以,水泥厂工人的工资,要大幅度提高。
不说把整个天齐国的人吸引过来。
至少要把肃州的用工价格往上涨一涨。
用工低廉?
做什么梦。
到时候,肃州就会吸引更多人过来做工。
整个河西府的工人价格,都会上涨。
一方面稳定物价,一方面提高工资,才能让蒸汽机发挥作用。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既有阻力,也有难处。
也因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更要提前找好疏漏,省得有人钻空子。
纪元,蔡丰岚,连带着肃州礼司,工司,户司等等一众人等。
总算拿出了个可行的方案。
为了应对以后蒸汽机太多,而出现的种种变故。
这份方案拿出来得有些早。
毕竟肃州也才十几台蒸汽机,全国也不到五十台。
这种情况下,说好听的是未雨绸缪,可也太早了吧?
纪元心道。
那是蒸汽水泥厂还在筹备。
等真正见成效了,就知道蒸汽机是如何在全国各地井喷的。
除了蒸汽机之外,橡胶产业自然也是关注的重点。
蔡丰岚跟刘军主要打理这件事,问题倒也不大,甚至有聪明人在培育更好的橡胶草种子,估计也能形成一个产业。
不出三五年,橡胶草会成为整个河西府的支柱产业。
可惜的是,橡胶草虽然是蒲公英属,但这种蒲公英,只能在河西府地界,以及再往西北的地方种植。
其他各地试着种橡胶草,都没能成功。
只能说,河西府是老天爷赏饭吃,谁也没办法。
所以橡胶行业,都不用纪元跟蔡丰岚去管,河西府知府便会规定好橡胶草跟当地主粮的平衡。
既会保证橡胶的稳定产出,还会保证价格,甚至质量。
毕竟再傻的人也知道,这可都是政绩啊。
河西府知府刚开始管的时候,还怕纪元觉得自己抢他的政绩。
可问了几次,发现纪元跟蔡丰岚,竟然都不介意,还说什么:“河西府各地都能种植,您来牵头,那是最好的。”
知府都沉默了。
只听说过上司给下属任务的,没听说过自己的活要让上司干。
不过也确实,作为河西府的知府,他对各地的情况更为了解。
也因此,知府算是给纪元也顶了不少压力。
那些想责问他,为什么要给劳役开那么高的酬劳的人,都被知府给拦了过去。
那些人一脸冷笑,对知府道:“还不是他把橡胶这事交给你,每年河西府的税收都不知要多了多少。”
“按照这样看,只要你把橡胶的事弄明白,下任绝对会被调到京城。”
“所以才这样袒护他!”
知府翻了白眼:“知道还说?”
对方直接被噎住,本来以为知府会否认,或者知府会不高兴。
这种情况下再挑拨离间,纪元的日子还会好过?
可河西府的知府根本不在意,还笑着道:“若你家主子有纪元这样的下属,还有本官这样的机会,他也会选择帮忙。”
帮着天下士族遏制纪元,有什么好处?
还不如借着纪元的势,给自己揽一波政绩,才是最要紧的。
想明白这些,感觉自己的仕途都更顺了。
什么?
纪元是下属,他这样做,其实是跟着纪元混。
知府再翻个白眼。
他能被调到河西府这种偏远地方当知府,说明他在朝中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政绩。
纪元呢?
今年不过二十二,到十一月份,才是二十二岁的生辰。
这个年纪,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员,自己在他这个岁数的时候,还在想办法考举人呢。
不用脑子想都知道,纪元到自己这个年纪,绝对是朝中阁臣。
这种情况下。
还嫉妒?
他疯了?
职场上遇到更粗的大腿,别管是不是你的下属,先抱紧了再说。
而且这些事并不会损害他的利益。
他这个知府,只会凭借这些事平步青云。
至于什么劳役价格涨了,这些刁民们闹事,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他家又不是什么豪门世族,又没有万亩良田,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跟着那些人做事,不仅要你给孝敬,还要插手你的事。
跟着纪元呢?
人家根本不在意那些银钱,更不会随便来个族中年轻人,便对自己指手画脚。
橡胶这种好事,人家还会分出一杯羹。
这样看来,跟谁合作,不跟谁合作,那不是一目了然吗?
那人被怼得无话可说。
可直接针对纪元?
他身边的将士们,可警觉得厉害。
而且谁敢去做?
若谁敢伤害纪元,必然会被千夫所指。
到时候,谁又能承担得起?
没人能承担得起,甚至没有家族可以担得起。
再说了,各大家族内部也有分歧。
也并非全然否定纪元这个人。
可恶。
这个人真的可恶。
可恶的纪元还在水泥厂。
赶在十月份之前,三个蒸汽机会陆陆续续启动。
锅炉已经在燃烧了,大量的石炭填进去,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
没办法,这锅炉真的太大了。
工人们擦擦头上的汗,继续往里面填,直到火苗蹿起来,才算铺平锅炉的底部。
还需要大量的煤让锅炉继续燃烧,直到产生水蒸气。
蒸汽顺着管道推动杠杆跟齿轮,形成可以控制的力。
这样的力形成一个巨大的搅拌机,把这次拉过来的矿料搅拌磨粉。
然后通过蒸汽动力,把所有的生料都运到另一个厂房。
这个厂房刚进来,就能看到冲天的烟囱。
高达一千四百多度的煅烧,才能烧成熟料。
所以这个地方的蒸汽机,是用来做燃烧的动力,代替人力马力的巨大风箱。
以往拉风箱的苦力们,现在只要在旁边照看即可。
按照纪大人的话,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通过高温煅烧,这些熟料进入下一个厂房。
这个厂房里堆着无数矿料,要做最后一步了,所有的矿料混合到一起,磨成粉末,成为水泥。
但这个厂房有些不同。
作为整个水泥厂最大的一个蒸汽机,还连着不同的管道。
每个管道通向不同的生产线。
每个生产线上的水泥型号不同,实际用途也不同。
所以到这一步,也需要更多的工人,以及更先进的蒸汽机。
最后一步,肯定就是打包装货了。
打包装货最为简单,但也最辛苦。
这一步骤,最好还要找识字的人来做,否则出货出错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个简易版的蒸汽工厂,主体建筑,终于完工了!
甚至连办公楼,以及厂子的围墙都没有建,只把主体完工了。
如果让现代的建筑队来看,肯定要说一句,这都什么玩意儿。
可就算这样的半成品,也足以让人惊叹。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为之震撼。
这样的庞然大物,都不用怎么费力,便做出超过人力所不能达的地步。
若非亲眼所见,肯定要说一句神迹的。
但这不是神迹,这是真的,是人造的机器,人造的流水线。
即使早知蒸汽机的神奇之处,可看到如今的场面,还是让人忍不住说一句:“这,这东西,真的太厉害了。”
十月份。
肃州已经开始下雪,肃州的冬天也已经来了。
但这所肃州蒸汽水泥厂,才刚刚开工。
第一炉水泥即将产出。
之前水泥手工作坊那边,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可以手工产五千斤的水泥。
而蒸汽工坊这边,只要半个月时间,竟然产了十五万斤。
十五万斤水泥。
虽说也有规模不对等的缘故。
但这么比较起来,前者还不到后者的零头。
而且时间上来看,半个月跟一个月对比,真的差别太大了。
这跟春耕又不同。
耕种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就好。
而这种可以售卖的商品,产出的时间越快越好。
同样做砖头。
你那边手工做一百块。
我这边机器都做一万块了。
前者能跟后者竞争吗?
完全不可能。
十五万斤的水泥,几乎让所有人眼睛发亮。
水泥的神奇,已经不需要多说了。
他们想买!
他们想用在自己的房子上!
那么多高屋大殿,都需要水泥!
可另一群人,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就是很久没出现的武营,以及李指挥使。
还有人传过谣言,他们之间是不是闹矛盾了,否则那么久不出现,肯定有问题。
可现在水泥做出来,李指挥使就出现了。
随后,河西府知府,以及河西府的指挥使也来了。
经过一轮秘密讨论,这批水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西北边卫。
送到那做什么?!
趁着天还没彻底冷得厉害,赶紧加固城墙啊。
而且后续的水泥,至少有一半,会专门为边卫生产。
等到来年开春,边卫的屯兵们会继续加固,直到边卫成为铜墙铁壁。
剩下的一半呢?
那还用说!
卖啊!
大家按需购买,需要的商户可以下订单了。
什么?
害怕买不到?
看看那他们的蒸汽水泥厂,还用担心吗?
纪元心道,其实还是用担心的。
虽说蒸汽水泥厂产量巨大,可架不住需求多啊。
以后需要用水泥的地方多得是。
到时候,一定会供不应求。
最重要的是。
会让所有人看到,蒸汽机的潜力到底在哪。
单个蒸汽机的时代已经过时了!
还不搞个蒸汽工厂玩一玩?
什么?
不会?
那你们也太差劲了吧。
又一个冬天来了。
肃州百姓们只觉得,他们在这一年里,几乎见了天齐国各地的人。
没办法,这些人动不动就往自己家乡跑。
跑过来之后,就跟土包子一样。
一会问熟橡胶,一会问蒸汽机。
还有一些人在问他们做劳役的薪酬。
更有人打听工厂工人的工资,还问他们,明年蒸汽工厂招人的话,外地人能不能应聘。
询问其他的事情也就罢了。
但要是问工厂招不招外地人?
肯定会被肃州百姓痛骂的。
你们外地人不要跟我们抢工作啊!
为什么?
本地人才不说呢!
本地人根本不会告诉你们!
最后还是从肃州读书人嘴里听说了蒸汽工厂的待遇。
这些肃州读书人也是愤愤不平。
“蒸汽工厂只要两种人,一种是女子,说是干活细致踏实。”
“还有就是下过苦力的男人,说是工厂的活重,必须要吃苦耐劳。”
反正一句话。
干活踏实也好。
下过苦力也好,直接把家里条件好的人给排除在外了啊。
还有一点,那就是家里要种田,不管你是佃户还是自家有田地,都要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勤快人。
什么?
虚报自己是勤快人?
还让人给你做伪证?
这开什么玩笑,随便一打听,大家都知道是真是假了。
也有人说,读书人能不能去,那工厂出货,是要能写会读的人啊。
要,但只要家境贫困的人。
稍微有点家资的,都被排除在外。
反正气得一群读书人跳脚。
人家蒸汽水泥厂的理由也正当。
我们这里灰大也脏还累,不是贫苦的人坚持不下去。
再说了,你 们那么有钱,干嘛要跟穷人争工作啊。
这样一来,肃州工厂外面,倒是出现一个奇景。
大家争着说自家条件差,一会说家里有病弱爹娘,一会说家里孩子多,总之一句话,都要吃不饱饭了!
此时也有人会问一句。
吃不饱饭?
为什么不种点橡胶草?
辛苦是辛苦的,但不至于吃不上饭。
是啊,肃州机会那样多,还吃不饱饭吗?
不是因病致贫的,也会被蒸汽水泥厂招工的小吏多番询问。
真是烦死了!
你们这是招工吗?
分明是羞辱人!
可被羞辱到的,要么是好吃懒做的,要么是家境不错要抢别人机会的。
说出去,只会被人笑话。
“那为什么都要去啊。”
“条件好啊。”
“除了每个月固定薪酬之外,还有绩效奖金,四时八节都有礼品。”
“还说工厂会成立水泥厂的私塾,厂里工人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家里有老人的,还会给老人医药钱。”
“听说还发滇州府布料做的工作服,可气派了。”
“他们水泥厂有那么多钱?!”
“怎么没有,没看到订单已经塞满他们办公室了?!”
“我怎么就不是肃州人啊!”
“你还说呢!就因为我爹娘给我留了两套房屋,我都没资格报名!我怎么不是穷人啊!”
说完这话,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是肃州人,你还想去工厂?
你家有两套房屋?还要去工厂?
看来水泥厂不招你,是对的!
两人的想法不约而同,不过对那工厂待遇是真的眼红。
至于工厂的工人呢?
绝对不说自己挣了多少钱。
也绝对不会说,绩效工资比底薪还要多。
如果说出去的话,肯定有很多人跟他们抢吧?
这可不行!
只是这工厂规定也严格,比如第一年必须学一百个字,还有不能迟到早退,不能偷奸耍滑。
还必须按照安全规范工作。
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及违规操作的,一定会被辞退的。
其他的还好。
学字让他们犯难了。
好在月钱足够丰厚,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让他们闲暇的时候,可以认认字。
纪大人说,他们可是这个世上最厉害的工人,一定要比别人厉害才行。
这话没错!
他们会照做的!
如果说普通人想来工厂做工。
那些豪门大户则看到了工厂的丰厚利润。
即使这些工人们不说,他们也能猜测一二。
一个月至少三十万斤的产出,一半给了边卫,好像是以税金抵给河西府,河西府再调拨到边卫。
不过这价格给得极好,算是给边卫调拨物资了。
剩下的一半则卖了出去。
即使如此,一个月十五万斤,听说还是没放开了生产。
如果等到开年,天气暖和,真正放开他们所说的产能,估计一个能生产五十万斤。
那利润?
整个工厂需要的工人虽然不少,可相比传统的作坊,那人手还是大大减少的。
如果是他们的话,就不会给那么高的工资,利润肯定还能再翻倍。
为什么不给那么高的工资?
工厂的活多轻松啊?
至少比外面的事情轻松吧,凭什么给那么多的银钱?
可这个想法一出,众人又想到纪元这个人。
他们想要学习建蒸汽工厂,就要去找纪元。
如果纪元再给他们弄个工人的公约,这怎么办?
那签还是不签?
给那些矿工们提高酬劳,已经让他们很不爽了。
现在又要他们给这些底层人更高的月俸?
这不是在做梦吗!
这样算的话。
就不开蒸汽工厂了吧。
反正都一样。
他们大不了多招点人!
可惜这人不知道。
一旦卷入时代的洪流当中,没有人可以幸免,他们更不可以。
拥有这些想法的人,一定会被新鲜事物抛弃。
到时候喊着礼崩乐坏,倒反天罡,祖宗之法不可变。
但这些话,又有什么用呢。
反正蒸汽机已经出来了。
蒸汽工厂也出来了。
接下来的事,谁都不能阻止。
即便是纪元本人也不行的。
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纪元相信,蒸汽水泥厂,绝对会比蒸汽机的出现更让人震撼。
但凡有见识的人,都会知道它的潜力。
更别说一起横空出世的还有水泥。
想来等到明年,水泥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最终成为没法代替的物件。
到那时,蒸汽机绝对会走遍天齐国各地,他非常相信。
天齐国。
西北边境。
骑着马的蛮族远远看着西北关,紧紧皱眉:“那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西北关换了颜色。”
灰蒙蒙的,还是西北关士兵们最近弄上去的。
加固工事?
为什么?
难道知道他们有意南下吗。
他们又是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斥候答:“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他们在城门前还做了很多倒刺,又在城墙浇筑了这些东西。”
“不过天气冷得太快,也就城门这里浇了,城墙还跟原来一样。”
“打探清楚,之后再做决断。”
后面一个服饰华丽的青年道:“大哥!不能再等了!今年冷得早,牛羊都冻死了,也没有粮食可以吃。”
“我们必须去西北城!”
被喊大哥的人,不是想打过去。
而是这种东西,实在太可疑了。
“回去再商议。”
“不行的话,从没有防御的城墙过去。”
西北地缘辽阔。
即使到处修了城墙,一些地方也因为年久失修留了口子。
这些蛮族早就摸清楚了。
每次下来打谷草,都是从各个漏洞里过去。
想来,今年也不例外。
“派人继续探查。”
“必要的时候,联系西北城里的探子。”
第180章
第180章
西北城。
西北将军巡查到此, 沧桑的脸上写满严肃。
“务必警醒,草原大雪,日子不好过, 必然会来犯。”西北将军又道, “若有人来换粮, 可以大方些, 咱们今年的军资来得及时。”
此处的大方,那就是不要以几十倍的价格来换了。
稍微公平些,让那些饿狼不至于来犯。
不过要说公平,那边天寒地冻,没有粮食,他们这边粮食还算充足, 其实说不上公平不公平的。
谁让他们是天齐国的人。
这些年来,最差也是河西府不给钱粮,那日子都熬过来了,何况现在。
“李老弟, 还有武家那小子, 刘家那小子去了肃州, 果然很不错。”
“看来里面,还是要有自己的人。”
“那不一样,武营刘军他们认识纪元,如今那知府又巴结纪六元,能一样吗。”
今年西北城不仅物资充足,还给了新型的建造材料。
西北将军他们都试过了, 用来加固城墙确实好用。
用来做倒刺更是好用, 一夜之间就能做好,就算被毁了, 还能重复使用。
也因此,交换粮食的时候,可以稍微大方一点。
这里的交换粮食,自然是私底下的贸易。
明面的口岸并未开放,只是民间的交换,用他们这边多出来的麦子,换对方冻死的牛羊肉。
这既是百姓们的需求,也是让草原少来劫掠的方法。
毕竟逼得狠了,真让对方一粒粮也没有,那日子还怎么过。
对方就算没有想南下的心,此刻也要南下了。
穷寇莫追,大约是一个道理。
今年西北城日子好过,就让他们也松一松。
并非是西北城的将士们怕打仗。
而是这样长的边境线,又是这么冷的天气,稍有不慎,就会有西北城百姓被劫掠。
到时候家破人亡怎么办。
这不是意气之争的事,需要西北将军认真考量。
人命才是最重要的。
他作为西北将军,第一个要考虑的,并非打胜仗,而是保卫天齐国西北百姓们的平安。
“换粮的人也要仔细盘查,放两个胆小的蛮族探子在里面。”西北将军道,“告诉他们,今年西北城物资充沛,还有神兵利器。”
一面换粮,不让他们走向绝路。
一面威慑,好让他们心里有数。
按照以往的情况,今年多半不敢来犯。
就算来了,也是小股贼兵,不足为惧。
“儿郎们都打起精神,过了冬日就好了。”
不是过了冬日,这些人就不来了。
而是过了冬日,他们就可以加固城墙,有那样坚硬的材料在,谁还敢来犯?
西北将军再次出门巡视。
肃州这边,水泥厂锅炉在维持最低的运转速度,这锅炉不能灭,重新燃起来太费劲了。
这里有值班的工人,其他人都已经放年假了。
从十二月二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初十,都是年假。
不止是工人们需要休息,也因为天气太冷了,道路全都封闭。
这种天气里,很少有人出门行走。
如此冷的天气,纪元他们也在住处涮锅子吃。
今年的牛羊肉便宜,石炭价格还算平稳,不少人家都在吃锅子。
其他的饭菜刚端上来,肯定就凉了,也就这个合适。
纪元难得闲下来。
翻着好友夫子们的来信。
之前太忙,多是匆匆看一眼,现在终于腾出时间了。
四位夫子多也是笑他,又在信里问他何时正式成亲。
也有人问了如今的局势,让他小心为上。
好友们还不知道他提亲的事,信里则在讲各地的情况。
以及,担心他。
各地的工会都有冒头的迹象。
也有更多百姓明白,他们做劳役是有银钱拿的,所以开始闹事。
虽说大多数地方,都是拿钱平事。
可也有地方派兵镇压。
这些大大小小的乱子,只怕都会扣在纪元头上。
高老四,白和尚,以及董康,孟华伟他们,都在询问。
这里面,另一个人的信件,则说了皇室的态度。
谢志福也就是太妃的外甥。
之前五王爷的表哥。
他爹是谢国公。
这位也算皇亲国戚,虽说随着先皇离去,他家已经被边缘化,但好歹有爵位。
谢志福说的,就是皇室内部的想法。
“皇家并非放弃你的婚事。”
“一直在怂恿皇上,让你提前回去。”
“橡胶司被皇室的人管得一塌糊涂,吃钱的,乱搞的,争权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只怕,还想让你去管。”
原来是这样。
而且皇家的人认为,帮他绑到皇室的车上,纪元自然会为他们所用。
说白了。
觉得纪元是个土包子,没有享受过权力带来的好处,才会一个劲地往前冲。
至于世族那边,是想让纪元去应天府的。
没错,纪元这任期才刚过一半,就又被人惦记。
上次还好一点,顶多是附近的知府们惦记。
现在,一个想让回京城,管着橡胶司。
另一个让他去应天府,学学什么是金陵气派。
纪元能说什么呢。
他在现代见多的东西,你们才没办法想。
享受这东西,让你们在夏天吹个空调,冬天进暖气房就老实了。
纪元也不是生气,就是觉得好笑而已。
这些人怎么猜测自己,倒是不是要紧的。
他在翻看滇州府的来信。
可惜的是,算着时间,估计滇州府的信件要等到年后才能送过来。
大约已经在路上,只是西北这地方雪太大,路已经封上了。
蔡丰岚,武营他们吃过饭,肯定要回家的。
他们都带着家眷过来,也就他留在官署里。
哎,还有什么说的。
继续公务呗。
没老婆的人是这样的。
大年三十晚,纪元被喊着去蔡丰岚家过年,他还准备了年礼,准备带着过去。
但还未踏出官署。
武营,刘军急匆匆来报:“我们那的消息,蛮族大举进攻西北城,急需支援!求援的信件已经加急送到河西府。”
“估计河西府马上会做出回应。”
什么?
大举进攻?
纪元知道西北城的事。
那西北将军有勇有谋,一直把两边关系平衡得极好。
武营,刘军,最是敬佩他。
那边关将士们也是服他的。
这样的人,判断的事情一般不会出错。
西北将军担心草原雪大,就特意放了一批粮食出去,也是因为这样,他们河西府牛羊价格才不会因为年节暴涨。
这样还能安抚草原西边的蛮族,一般来说不会有错。
这是怎么了?!
看来里面还有内情。
果然,河西府那边做出反应,赶在雪天征调兵士,还让周边的县送些物资过去。
肃州距离西北城很近,也算边关之外第一座大城,同样要征调物资。
这个年是过不成了。
蔡丰岚也匆匆从家里出来,开始清点物资。
好在肃州这两年的收成税收都不错,从库房里拉了一批出来,又从民间买了不少。
从被褥到粮食,再到石炭,再到铁器。
但凡能用到的东西,都能拉了过去。
听消息说,蛮族那边的攻势很强。
刘军随着押送物资的车队出发,武营跟李指挥使都欲言又止。
纪元明白他们的想法,主动问道:“那个东西,做好了吗。”
那个东西。
复合弓。
武营一个劲地点头:“你给的图纸详细,很好做。”
很多零件拼凑到一起,这东西并不难。
他们找的是指挥营的铁匠,嘴也严,那东西做了十把之后,就没再做了。
武营跟李指挥使都试过一个。
不用怎么费力,一支重箭,可以轻轻松松射到二十丈开外,简直夸张。
二十丈,差不多六十米。
这个距离已经很远了,还很有力度。
此刻提起来自然是想用在西北城的战事上。
纪元沉思片刻:“先备好,随时准备跟第二批物资一起送过去。”
“到时候,可能要武营你亲自跟去。”
他们要知道西北城的战况到底如何。
如果真的很危急,这东西确实要拿出去,否则不就是白做了。
即使纪元做复合弓的目的不是为了西北战事,但有用就行。
武营明白,他看向西北边卫,那是他的家乡,他此刻自然着急。
因为他知道,边卫那地方,一向有蛮族骚扰。
可一般情况下,西北将军不会求援。
除非,有大事发生。
但消息送来得紧急,很多事情大家根本不清楚,只能等更详细的战报。
这就是交通不便的坏处。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把这条路都用水泥铺设。
等天暖和了,他立刻带着人干,不要钱都行,一定要这条路给修好了。
纪元想的也是同样的事。
如果修一条水泥官道,运送物资就不会那么麻烦。
当然了,这种大雪天,物资的运送,向来是难题,放到现代也一样。
大年初五,肃州衙门各处已经开始做事。
这个年大家都没过好。
肃州到底离边卫近,事情传到民间,也是人心惶惶的。
“不好了,西北城快要失守了。”
失守!?
纪元都站起来,他的脑子飞速运转。
想到了很多事。
从先皇不重视武举,再到后来对武举人的轻慢。
以及滇州府那边的指挥使,几乎要成山大王。
那时候他就意识到,以后跟边境早晚有一战。
外面的小国以前不动手,还是顾念着天齐国的余威,等他们知道,天齐国的防卫形同虚设,那就完蛋了。
宁安州那边,他急着把之前的镇南将军弄走,为的也是这个。
他那会都反复强调,早晚会有一战,到了这,怎么还傻眼了。
纪元深吸口气,在外人看来便是镇定自若。
纪元道:“把具体情况说明白了。”
其他慌乱的人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
西北城是边卫第一大城。
那城池要是失守了,蛮族就能一路南下,直接到肃州城。
到时候肃州城的一切,就全完了。
在场的官吏们,头一次有种心痛的感觉。
这可是他们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肃州。
什么矿场,什么农户,还有很多地方的橡胶作坊,都是他们这两年一点点扶持起来的。
若真出了什么事,跟要他们命有什么区别。
但这时候,还是纪大人稳住大家。
那西北城是快失守了。
当地常驻五万士兵,其中一万就在城中。
可那蛮族自然不会直接攻打城门,而是在找西北城墙薄弱的地方进攻。
听说有十几股蛮族,从不同方向冲进来。
跟往年一样,打完就跑。
但有些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往西北城墙外跑,而是往里面跑。
而是兵力源源不断。
大有攻打西北城的意思。
如果是正面对抗就算了。
现在情况特殊。
他们从防守薄弱的地方四散跑到西北城里。
那西北地域辽阔,谁知道他们跑到哪了。
这年头又没有卫星雷达,只能让西北城内的士兵搜查。
同时跟后来的蛮族交战。
这个时候,又一支蛮族直接冲向城门。
“他们哪来那么多人?!”
肃州一个官吏皱眉道。
是啊,哪来那么多人。
竟然有种源源不断的感觉。
纪元心道不好,直接问道:“今年草原的雪,是不是格外大。”
“是,不止草原,更远的地方也是。”
“只怕西面所有族群,全都面临雪灾。”
这种情况下,若有人把他们团结到一起,进攻西北城。
那西北城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没记错的话,那边也至少有百万人口,大部分人都能骑马打仗。
那他们,为什么这样着急?
只因为雪太大,实在过不下去了?
西北将军是给他们活路的。
为何还要南下?
纪元眼眸微垂,似乎想到什么,缓缓道:“肃州。”
“他们要来肃州。”
西北城给了他们活路,但他们还要过来。
为什么?
因为他们看到了水泥。
之前武营多次强调,等到开春了,他一定要带着人亲自去修路,亲自修缮城墙。
有水泥在,这些都不是问题。
到时候,那些人就不敢侵犯西北城了。
西北的边卫也会更加安全。
武营能看出来,刘军能看出来。
西北城许多人也知道。
那时刻关注他们动向的蛮族会知道吗?
大概率是知道的。
他们甚至可能知道。
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如果把握不住这次机会,可能此生再无机会南下。
那他们冲过来是为了什么?
为了得到什么?
纪元的想法说出来,不少人将信将疑,可等肃州下面的县城来报,就证明纪大人说得没错。
他们就是冲着肃州来的。
第一批被抢的东西。
竟然是橡胶?!
“是橡胶,还是橡胶种子。”
纪元再次询问。
下面人仔细看了军报。
确实有橡胶种子。
原来是这样。
是为了橡胶种子。
他们那边,也确实可以种橡胶。
虽然只能种四月到九月这一季。
但茫茫草原,茫茫沙地,茫茫戈壁。
能种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只要他们把种子抢过来。
来年就能用橡胶草跟他们交换物资!
纪元欲言又止。
其他人则大骂出声。
“这!这是怀璧其罪?!”
“实在是过分!”
可话说回来。
如果他们真的种出大面积的橡胶草,难道天齐国不要吗?
天齐国官府不要,民间不要吗。
只要他们掌握了橡胶草的种植,可以提供橡胶草稳定货源。
那就不用再考虑无粮可用的事了。
那为什么一定是今年南下?
为什么今年殊死一搏。
因为水泥。
明年一整年,水泥工厂全面开动。
修城墙那可太简单了。
到时候,他们要怎么办?
谈?
如何谈?
谈判的时候,手里是要有筹码的。
开边市?
凭什么要给你开边市,你们那又有什么好处吗。
很多人并不知道,开边市这种事,对大国来说没有太大的好处。
自己内部可以自给自足,基本上不需要外面的东西。
开了互市,也是彰显天子恩德而已。
对小国来说,此事有利有弊。
好处,那就是自己国家的物资不用发愁了。
坏处则是用不了三五年,七八年的,自己的小国一定会被大国同化,小国的百姓一定会跑到大国去。
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好只有官方互市,民间不允许。
那这种情况下,对大国来讲,既不能教化四方,又不能收到真正的利益,谁闲得没事跟你互市。
所以这互市能断就断,便是边卫的西北将军,都是不愿意开的。
合着开了互市,就是方便你们用我家的货物,还让百姓离我家远远的?说不定还仇视我家?
把你们养的兵强马壮,然后攻打我们?
何必呢。
西北城也是如此。
互市口子基本都懒得开。
反正天齐国的百姓也无所谓。
就连现在允许私底下用粮食换牛羊,也是为了稳定那些饥饿的人,不要让他们打扰天齐国百姓的生活而已。
可想而知,等到宏伟的城墙重新修整好。
那这些私底下的交换物资,还会被允许吗?
就算允许,那数量也会大大减少。
到时候怎么办?
再遇到这种大雪天,他们岂不是要看着族人饿死?
种种原因加起来,那些人的慌了。
慌乱之中,竟然促成了他们的团结。
好殊死一搏。
为他们谋求最后的生路。
只要抢了足够多的橡胶种子即可。
等到他们那边橡胶种出来,就可以跟天齐国做交易了。
这么说起来。
他们打过来,不是因为你要跟他们做交易。
而是因为你不跟他们做交易。
“天齐国只是发展自己的,跟他有什么关系啊!”
“就是。”
“没办法,这样的庞然大物,稍微动一动,周围都会抖三抖。”
颇有些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感觉。
反正意思是这个。
他们好好过日子,都能影响到其他人。
没办法,体量太大是这样的。
肃州众人沉默片刻,心里无奈又无语。
心道,他们只是好好发展自己的,怎么知道会影响那么远。
想让自己家百姓好好过日子都不行吗?
纪元忍不住道:“蛮族的头领,确实有几分本事。”
借着这件事团结起整个西北部落小国不说,还能想到这样的办法。
那橡胶草,给还是不给?
“不给。”纪元表情堪称冷酷,“若让他们得逞了,下次说不定还这样做。”
不能让对方形成路径依赖!
这次要是成功了。
西北城则永无宁日。
一个河西府供不起整个天齐国的橡胶需求量。
滇州府加起来也是不成的。
随着熟橡胶的推广,以及以后加了碳的轮胎推广。
整个天齐国对橡胶的需求,甚至会让他们直接开辟航海路线去海外找橡胶树。
多一个广阔的草原戈壁种植,对天齐国来说其实算是互补。
对天齐国也好,对西北蛮族也好,都是再好不过的事。
但是,天齐国可以谈,可以给。
唯独不能被抢。
被抢意味着你是弱的,你是可以被劫掠的。
到时候,对边卫所有百姓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天齐国其实没有那么强大,这么多年的对武将们的忽略,其实让各处军备非常松懈。
若没什么事还好。
但凡被人撕破一个口子,就会让人知道里面的空虚。
到时候,天齐国迎来的,就不止这一场战事了。
纪元再不喜欢皇室,不喜欢世族,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掀起一场战事。
毕竟到时候,最先死的,肯定不是皇室的人,也不是世族的人。
是普通的百姓在最前面。
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得好。
可想平平安安过日子,遇到这种战事,就不能躲避,反而要狠狠打回去。
打的对方明白,这里不是软柿子,不是谁都能来捏一下的。
否则他弄那么多先进的东西是干什么吃的啊!
纪元看向武营,武营已经做好准备了,他立刻带着复合弓去往西北城。
可纪元把武营留下来,却道:“让李指挥使去。”
“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复合弓,再做四百九十把。”
五百架复合弓,绝对会让对方知道什么是神兵利器。
武营震惊地看向纪元。
五百把?
如果有一个复合小队,武营就敢说他能取敌人将领首级。
现在五百架复合弓?
那是个什么场面?
凭借复合弓的威力,射程,精准度。
大部分盔甲都能轻易穿透。
有这样的队伍,还怕什么?
“肃州本地的指挥营也要动起来。”
“还有,矿工协会也组织起来。”
“各县,村,随时汇报情况。”
“武营,你带着人去肃州各地收缴橡胶种子。”
这东西宁愿毁了,也不能被抢。
否则抢习惯了。
下次是不是还来?
武营听着一条条命令,知道事情的紧急程度。
虽说去西北战场也好,但能给更多人制造极好的复合弓,他也愿意。
而且他能感觉到,纪元的想法不止这些。
“这肃州,必然让他们有来无回。”
有来无回?
纪元这是想关门打狗?!
“来都来了,不能轻易走了吧。”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