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 30. 【集句诗】 柳永:冯梦龙你出来!……
    「北宋·1037年·余杭」


    看到天幕上“理学大家”的发言,原本嬉闹的姑娘们神色逐渐阴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此情深之语,怎叫艳|词艳|曲?”


    “整天跟着□□们厮混?伤风败俗、有伤教化?若真如此,那些个达官贵人、文人才子不都在流连秦楼楚馆?真是伪君子!”脾气最爆的月娘愤而拍栏,恨不得飞上天扯烂那个“理学大家”的嘴。


    “这些清流惯会拿腔作调!他们明明爱我们爱得要死,私下对我们姐妹小意讨好、百般央求不说,甚至还自掏腰包专程谱曲,又对乐工贿以重金,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唱几遍他们的词。可一出酒馆他们就翻脸不认人,骂我们□□,还嫌我们下贱……要当真不稀罕,就别来求唱!”


    “宁唱柳郎词,不歌王公曲。说到底,他们就是嫉妒柳郎的才情!”


    ……


    柳永笑着安抚他身旁这群义愤填膺的姑娘们,他的表情看上去无比洒脱,只是偶一垂眸,才会泄露几分眼底的苦涩。说到底,对读书人来说,不能被同阶层的文人认可,终究是一个重大打击。


    安娘将柳永的失落看在眼里,她爱怜地抚摸着他的面颊,无比心疼。


    她是这个青楼头牌歌伎,平日里千金难得一见,就算见面,安娘也多神情冷淡。可不知为何,安娘越是冷漠,那些才子文人就越趋之若鹜,甚至赞她为“雪娘子”。金银珠宝、诗词字画……男人们百般讨好,只为博安娘一笑。至于自己的诗词能被安娘唱诵,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但只有一人,只要他写,安娘就唱。旁人可望不可即的一切,安娘都心甘情愿为他奉上——这不是男女私情,而是知音难觅。就像《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她弹了一辈子琵琶,但只有白居易愿意问一问她的身世,也只有白居易愿意与她并称“天涯沦落人”。而她的柳郎,就是她的知音人。


    “柳郎,你和他们不一样。自古给女儿家写诗之人,要么只称颂女儿姿容品性,居高临下地把玩儿女心思,要么就干脆故作姿态,比拟怨妇口吻,明明是自个儿想当官,偏偏要说是女儿想男人。”


    “只有柳郎你的眼里当真有我们。来往那么多恩客文人,唯独柳郎你会关切我们沦落风尘的原因,而不是问我们要价几何;只有你会在意我们开不开心,而不是迫我们强撑笑脸……只有在你的眼里,我们才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的人,而不是一个供人消遣、给人赔笑的物什。”


    “世人不懂柳郎,但后世总有人会懂!柳郎,你要等!”


    安娘和柳永执手相望,彼此的眼里都闪动着晶莹。柳永嘴唇动了动,最后一声长叹:“安娘,谢谢你的安慰。”


    ——只是我究竟还要等多久呢?


    “柳郎,姐姐!”月娘惊呼:“看天上!”


    【苏轼(1084):轼甚喜柳词。】


    【王安石(1084):介甫亦爱柳公词。】


    【黄庭坚(1093):鲁直亦喜。】


    【晁补之(1100):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矣。】


    【黄裳(1108):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


    ……


    柳永愣住了。


    他并不认得这些人的名字,但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和他一样的文人。柳永平日里写孟浪之语也不曾眨眼,如今却被天幕上那一串再朴素不过的“甚喜”说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后来的晁补之和黄裳,一个夸他“唐人高处”,一个称他“太平气象”,还将他与杜甫并列……


    这是梦吗?!


    眼前光晕迷旋,脚下像是踩了棉花,柳永整个人轻飘飘软绵绵,如随风摇曳的柳条。


    这是梦吗?


    仿佛耳朵里长了两个心脏,柳永清晰地听到耳畔“砰砰”的剧烈声响,仿佛一朵朵烟花炸开,令他头晕目眩,不知今夕何夕。


    这是梦吗?


    不!这应该是我喝醉了吧!


    柳永劈手夺过桌上的酒壶,拨开盖子就朝脸上倒。酒液如瀑倾泻,不过几秒,就让柳永变成了落汤鸡。


    “柳郎,侬作甚?”姑娘们被吓得蹦出了方言。


    冰凉的酒液扑了柳永满头满脸,又顺着他一绺绺的头发滴落,滑进领子、沾湿衣裳……西湖边的春光虽好,但究竟风大,柳永被冻得直达哆嗦,可他却觉得胸膛炽热一片。


    是真的!这居然是真的!


    柳永舔了舔嘴角的酒液,骤然畅快大笑。


    【“理学大家”因违反直播间弹幕礼仪,已被封禁,请各位观众友好发言。再次提醒,本直播间禁止拉踩。】


    【柳永,可以说是北宋的著名文化符号,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峰,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说“今少年十有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就是在夸赞柳词的影响力。】


    【拿苏轼与柳永比较,略微有些不太合适。首先,苏轼本人其实也受到过柳词的影响。前面说到苏轼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后,曾写信给好友鲜于子骏炫耀,提及自己的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但其实这已经不是苏轼第一次与柳永“暗暗较劲”,早在之前,他就对柳永“念念不忘”。】


    【苏轼曾在玉堂碰到一位擅歌唱词的幕士。苏轼问他:“我词比柳词何如?”幕士回答说:“柳郎中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女孩儿家听。她们拿着红牙拍板,在闺中唱些‘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学士您的词,必须是关西大汉拿着铁绰板高唱,例如‘大江东去’,气势万钧。”苏轼听了十分高兴。】


    【幕士之语,其实就是当时人的通俗感受,在宋人看来,柳永和苏轼已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一者柳派,一者苏派,根本无需比较。用我们现代的评价来说,柳永实乃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苏轼则被盛赞为豪放派开创者。】


    【但流派只是基于诗人大部分作品的风格进行区分,并不意味着一位诗人所有的作品都是该类风格。甚至在专业的词学家眼里,这种分法其实相当拘狭。婉约派的词人可以写豪放词,豪放词派亦可写婉约词。更甚者,一首婉约的词里面也可以有豪放句,一首豪放的词里面也可以有婉约之语。从这种角度来看,不能因为柳永是婉约派,就认为这句“拟把疏狂图一醉”不够豪放。】


    众人原本正在听月兮讲解,但天空上突然飘过一句话,却让各朝各代的人瞬间炸开了锅。


    【李白(0745):不够豪放?我来助你——拟把疏狂图一醉,会须一饮三百杯。世间行乐亦如此,钟鼓馔玉不足贵!】


    李白?!真的李白?!活的李白?!


    天幕上顿时密密麻麻挤满了各个时代的文人弹幕,简直是大型追星现场。有求诗仙赐句的,有与李白攀亲戚的,当然最多的还是各个迷弟的花式夸赞,肉麻得令人叹为观止。而李白的迷弟们又有不少迷弟,其中头号粉丝杜甫的出现又在各朝掀起了新的风浪——


    【杜甫(0745):你们怎么知道太白兄和我在一起?你们怎么知道太白兄给我写诗了?哦,你们不知道?——那你们现在知道了!】


    【杜甫(0745):是的,传闻都是真的,太白兄酒量很好,人也潇洒,非常关照我……这几日我们携手同游齐鲁,每天饮酒作对还互赠诗篇。既然太白兄集句作对,那子美也献丑了——拟把疏狂图一醉,隔篱呼取尽余杯!】


    看到杜甫出现,白居易眼睛一直,恨不得把眼珠子黏在“杜甫”两个字上,就连一旁元稹的呼喊他都听不见,面上全然一派迷醉神情。


    好、好想……


    好想和大佬搭话!


    白居易刷拉打开文本框,抬手就是一长串彩虹屁,根本不带停歇。只是到最末集句之时,他却突然停住了——


    “拟把疏狂图一醉”的集句说难不难,可有诗仙诗圣珠玉在前,白居易顿时觉得自己平日那些得意之作都变成了蛙鸣蝉噪,挑挑选选好半天也找不到能拿出手的句子。


    大佬近在咫尺,我却想不出搭讪的话,真是急死个人!


    与白居易有相同忧虑的文人不在少数。


    大家都想在大佬面前一展身手,说不定能博得二位青眼,可又怕自己文章拙劣,拿出去引人发笑——这天幕可是古往今来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在上面卖弄文采可需要极大的勇气,若是一个不慎,可就从此贻笑万世、没脸见人了。


    一时间,明明众人各自的文本框都填得满满当当,可就是没人点击发送,天幕恢复了诡异的空白和平静。


    李白和杜甫随即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李白本是吃酒途中随口一对,杜甫则是想炫耀下自己和太白兄在一块儿,谁都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兴起会给别人造成如此大的心理压力。李白眯眼思索片刻,抬手发送了新的弹幕:


    【李白(0745):拟把疏狂图一醉,一杯一杯复一杯。太白平生最好酒,不知后世诸位可贪杯?大家吃的什么酒,又用的什么杯,可否说与太白听?】


    李白这句“一杯一杯复一杯”对得可是相当友好,用词简单朴实,就连不懂作诗的百姓都有些蠢蠢欲动——好像集句也不是很难?


    当然,反应最大的当属李白的迷弟们。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文人的心中,李白的地位更胜君主,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总会有的,但李白只有一个!如今李白亲切地问候大家吃什么酒、用什么杯,这简直比皇帝亲自嘘寒问暖还要珍贵!


    一时间,众人纷纷响应——


    【卢照邻(0660)拟把疏狂图一醉,翡翠屠苏鹦鹉杯。】


    既然问酒,那我一定要给大家介绍下:我喝的屠苏酒,用的鹦鹉杯。这鹦鹉杯啊,可不是长得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成,杯壁上镶嵌翡翠。用这样的杯子喝酒,特别富贵、特别快乐,大家有空一起啊?


    【李白(0745):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你一看就是同道中人,喜欢喝酒的都有鹦鹉杯!这杯子大了喝起来才痛快,每天来个两三百杯,天天喝,年年喝,快活胜神仙!


    【白居易(0823):拟把疏狂图一醉,竹枝歌送菊花杯。】


    太白前辈,我吃菊花酒,吃酒时听《竹枝歌》。重阳节就是要饮酒赏菊,前辈得空也可试一试——吃酒也别忘记多写诗哦!


    【李白(074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我也年年吃菊花酒,重阳诗么也写了个六七篇。至于这个《竹枝歌》,听说是巴蜀那边的民谣,等我得空,过几日就去蜀中逛逛。


    【王翰(0710):拟把疏狂图一醉,葡萄美酒夜光杯。】


    谢邀,人在边塞凉州,很快上马出征。吃的葡萄酒,用的夜光杯。葡萄酒只有西域才有,配上胡地琵琶别有风情。杯乃白玉制成,光明夜照、莹润婉转。大家不用太羡慕,因为吃完这杯就要去打仗,回来后请大家再聚!


    ……


    【真没想到柳永的“拟把疏狂图一醉”竟然如此受大家喜爱。说起来,柳永一生有两个著名的绰号,一个是观众提到的昵称“白衣卿相”,另一个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这都与他的那首《鹤冲天·黄金榜上》脱不开干系。】


    【这首词作于柳永第一次落榜后。大中祥符二年,柳永踌躇满志进京赶考,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可惜运气太差,正好碰到了宋真宗下诏“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糜者,皆严谴之”,意思就是要贬斥浮华不正经的风气。考官们都曾听过柳永的艳词,于是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


    【和所有人一样,柳永选择用写词的方式发牢骚开解自己。在柳永之前,白衣卿相是个纯粹的政治身份词,通常用来指代进士。这个起源来自于唐朝,因唐时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又叫‘一品白衫’,意即读书人虽然尚未发迹,但已享有卿相的资望。《鹤冲天》上阙的尾句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一句将柳永的恃才负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另一个绰号“奉旨填词柳三变”,其来源与这首诗亦有关联。《鹤冲天》颇有韵味,尤其是下阙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是令无数落榜生感到无比痛快与熨帖。科举后,这首词很快就广为流传,没过多久,《鹤冲天》就真的“冲天”了。】


    【传闻柳永的这句牢骚很快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令龙颜大为不悦,乃至于柳永后来多次应考却屡屡不中。传闻临轩放榜时,皇帝看到柳永的名字,立刻想到了《鹤冲天》,于是生气地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随后大笔一挥,勾掉了柳永的名字。此事之后,柳永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就此专心填词营生。】


    【柳永一生曾多次应试,跨度宋真宗、宋仁宗两朝,这个传闻中的皇帝究竟是谁,说法不一,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宋真宗(1018):不是朕,必定是仁宗!】


    【宋仁宗(1037):?】


    ……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传闻是假的。】


    ……


    【宋仁宗(1037):爹!说话啊!】


    【宋仁宗(1037):我知道你在!你说话啊!】


    ……


    「北宋·1037年·汴京」


    宋仁宗赵祯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会被亲爹出卖。


    他原本津津有味地听着天上的故事,还时不时和身边人交流几句柳永的诗词,刚说到柳永年初刚调任余杭县令,听说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就是仍改不了年轻时的老毛病,动不动就往秦楼楚馆里钻……说着说着,赵祯陡然听到天幕提到了“皇帝”,他下意识抬头,差点心脏骤停——


    我那仙逝多年的父皇,你怎么也在看天幕?


    父皇,你为什么要出卖,啊不是,冤枉儿臣?!


    赵祯真是委屈死了:


    先不说柳永第一次应试落选那年他还没出生,在他登基前,柳永已经两次落榜。他登基后,柳永又来考了几次,无一例外继续落榜(这家伙水平真不咋地),直到他三年前亲政,见那些白发考生实在可怜,还有拄着拐杖来赶考的,于是特意下旨“视旧格稍优之”,对历届重考生放宽录取要求,柳永这家伙才勉强及第。


    【“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绰号虽然广为流传,但这其实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故事。柳永曾作“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的词作夸赞宋仁宗,说明他对仁宗广开恩科一事还是颇为感激。】


    【当然,后人编纂的故事也不止此一例。柳永在世时颇受名妓欢迎,所以他去世后,人们依旧对他的风流生活畅想不止。自宋代以来,众多文人与小说家都不断创作和补充柳永的相关题材作品,以他为人物原型,创作了很多知名的故事。如元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其中最有名,当属同人大家冯梦龙出品的《众名妓春风吊柳七》。】


    【在这个故事中,柳永有三位红颜知己。柳永官场失意之后,把妓馆当作了家,这三位名妓无不名动一方,却都争相供养柳永。而柳永死后,因落魄而无钱下葬,是一群歌妓合资凑钱,将柳永埋葬在南门外。出殡那天,一路缟素。满城妓家竟然没有一人不到。此后每年春日,各位名妓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给柳永上坟,世人称之为“吊柳七”。若是哪个歌伎不曾“吊柳七”,她就会受到众人鄙夷,甚至不敢出门踏青。】


    【为了增加杜撰的可信程度,冯梦龙甚至还模拟后人口吻写了一首《题柳墓》: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北宋·1037年·余杭」


    “呜呜,柳郎……”


    阁楼之上,歌伎们哭成一片,她们泪眼汪汪地围着柳永,无不目露哀怜。


    “柳郎,没钱了怎么不和妹妹们说?月娘养你啊!”月娘毫不犹豫地褪下手上的金镯子,眼都不眨地塞进柳永的衣领里:“我那儿还有几只羊脂玉的镯子和簪子,你一会儿都拿去。”


    “月娘,我没——”


    “柳郎,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是不是好久没吃肉了?我一会就叫厨子给你炖个卤鸭,你多吃点!”


    秋兰心疼地摸着柳永的脸颊,越看越觉柳永消瘦。


    “秋兰,我这是……”


    “别嘴硬了,柳郎!”安娘伸出纤纤玉指抵住了柳永的嘴唇,嗔怪道:“你们男人就是好面子,大家都是自己人,柳郎你不必顾虑。我们姐妹虽非名妓,但胜在人多,每人凑一凑,难道还养不起你?听我的,今天就在这儿住下,晚上姐妹们请你吃顿好的。”


    “……”


    【柳永(1037):我是柳永,敢问冯梦龙冯大家可在?】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