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 【完结】
    第 161 章


    敬王这次下狱,恐怕就出不来了。


    别看皇帝表面上似乎并不觉得天幕说的对,还认为天幕一家之言不能尽信,实际上,天幕说的是不是真的,他比谁都清楚。


    敬王究竟会不会做出那些事情,他心里也有数。


    这些年敬王私底下的小动作,皇帝是看在眼里的,他只是觉得那是他最后一个弟弟,杀了的话,就坐实了他上位是杀光兄弟的残暴流言。


    好吧,不能说是流言,根本就是现实。


    “父皇息怒,天幕虽然还未讲完,但已经给了我们结局,若他皇叔真的做了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父皇也已经给了他惩罚了。”


    沈玉耀怕皇帝给气出个好歹,现在她的处境因为天幕的出现变得有些危险,如果皇帝现在倒下,她绝对挡不住来自太子和其他人的报复。


    皇帝明白,他确实不能出事,压下心头的恼怒,他重新坐了下来。


    天幕还在继续说。


    “这些洗脑包,都是用真实和虚幻结合在一起编造的,就好像后世一直流传,说大帝残暴,对宗亲和当时的大臣皆是下手毫不留情,犹如嗜杀的机器,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于大帝来说,她真的会在下决策的时候,夹带个人感情,对当时阻挡她登基的宗族与大臣痛下杀手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可能的!大帝是个心怀天下的人,她做的所有事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于国于民是否有利。”


    沈崇听着这段话,面上露出沉思的表情,他低着头,突然想起了先帝。


    先帝选择他登基,不光是因为他是太子,还因为他是最合适的继任者。


    刚建立的帝国还不够强大,要受制于多方,而体内流着郑氏血脉的太子,在登基后能更好的安抚那些野心勃勃的大族。


    能让那些大族,心甘情愿的为朝廷所用。


    就好比当初他娶郑婉婉,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郑婉婉出身郑家。


    现在轮到他娶选择继任者了,他必须在孩子里选出最合适的那个人。


    太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其实就算太子什么都不做,有郑家为母家,他都不可能在皇帝手里接过执掌天下的神器。所以皇帝一开始的选择就只有他其他孩子。


    而在其他孩子里,太小的孩子入不了他的眼,大一些的又大多比较废。


    矮子里面拔高个,皇帝会选择申王。


    因为申王的母妃曲贵妃身后曲家并不是老牌士族,以军功立身的曲家,能稳定江山社稷,而曲贵妃同样是后宫里除皇后外身份最高的妃嫔。


    申王个人能力也不错。


    但同时,沈玉耀和申王的特性,几乎全部吻合。


    这对亲兄妹,出身完全相同,差异之处,就只有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皇子。


    如果沈玉耀比申王强太多,皇帝还真拿不准,自己会不会选择弃用申王,而立沈玉耀为太女,继承大统。


    “优秀的孩子,往往有优秀的父母,太宗皇帝和曲太后在这上面做的非常好,或许后世人会争论太宗皇帝的功过,但每每论起,都会默认太宗皇帝非同一般,因为在那个未曾出现过公主继位先例的年代,是太宗皇帝慧眼识珠,一力推举大帝继位。”


    “这份功绩,足以吹个千百年。”


    天幕最后给皇帝吃了颗定心丸,沈玉耀能继位,多亏了他在其中相助。


    并不让人意外,又让人很意外。


    皇帝觉得自己会这样做,其他人则一脸不理解,完全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才越过优秀的皇子,将皇位传给一个公主。


    即便这个公主做的很好,那也不代表其他皇子会做的不好啊,试都不试试吗?


    “帝王功绩,多指对后世影响大的事情,除了前期的广开言路,提拔女官,开疆拓土,主持科学改革以外,大帝还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那就是设立女医大学。”


    “古代的卫生条件比较差,医疗资源同时也很紧缺,这件事其实一直到现代也没有被很好的处理,但是古代更加严重。”


    “无法得到治疗的百姓中,以女子更为艰难,因为卫生条件差,女子更容易得妇科疾病,而大多数行医的大夫都是男子,种种原因的桎梏下,女子的身心健康,成了心头大患。”


    “古代也有女医,但是因为一些陈旧的思想,女医无法完全获得来自师长的教导,她们的医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她们去解决天下一半人的病痛。女医大学,成了这个问题的优先解决方案。”


    女医培养出来,不是只能治疗女子,而是可以更好的治疗女子,比起男子行医,女医的存在能更好的治疗天下人。


    皇帝颇有所动,不过他并没有现在就着手去办的想法,这件事也就只有女帝能办成。


    女帝想要办女学,没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沈玉耀一开始的态度就摆在那里,她刚上位就提拔女官,俨然是想让女子立起来,其他大臣连自己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哪儿有心思跟女帝折腾。


    况且女帝扶持女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现在的皇帝不行,很多事情他都做不了,比如开疆拓土,他如果想打仗,满朝文武都会阻止他。


    因为朝廷没钱,没兵,没武器,没有一定能赢的信心。


    皇帝想到这儿,又看了眼他的七女儿,或许有些人天生就该为帝王,听天幕的说法,他女儿想做的事情,最后都做到的。


    君臣和睦,上下一心,共创盛世,这种场景只在传说中出现过,那些圣人明君才能做到。


    “在新阳年间门,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帝的功绩,是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后世人去议论,有时候会因为太多,丢三落四,无论怎么提及都不够全面。”


    “所以我拉了一张表,上面写着每一年大庄发生的巨大改变。”


    天幕说着,改变了呈现出的画面,变成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字被简化过,但还留有大致的形态,联系上下文,连蒙带猜也能明白上面是什么意思。


    刚开始看的时候,所有人的表情都还算寻常,前期出现的事情,天幕几乎都已经说完了。


    虽然摆在明面上看还是会觉得好夸张,但已经经历了第一波冲击后,内心有了一层防备,倒不至于让人目瞪口呆。


    可是往后看,他们的表情开始变了。


    本以为前面的就已经够多,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多!而且那些字,他们猜能猜出是什么,却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什么全国铺建列车轨道,通车运行,港口贸易额突破百亿大关实现经济全球霸主,使草原佛地百姓彻底归顺……


    前面看不懂的就算了,草原佛地那么容易安抚吗?不光打下来只用了一年,归化百姓竟然也只有了五到十年而已。


    这简直不合常理。


    要知道一个地方打下来后,想要那个地方彻底融入中原,少说也要个百年时间门,两边已经能自由通婚,血脉交融才行。


    十年够干什么的?可能草原和佛地的百姓,有的刚知道自己被灭国,融入了中原。


    匪夷所思!


    如果他们能打开弹幕,就会看见满屏“大帝开挂了”的言论,这个速度,放到后世也是相当炸裂的。


    可当时大帝就是做到了。


    中原一直被最优秀的人保护的很好,建设的很强,这些短暂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人从中原奔赴到边疆,入陌生之地,费尽心血,辛苦耕耘的结果。


    那些人,将自己最热烈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地方,无惧风刀霜剑,只知倔强往前。


    他们才是这份奇迹的创造者,那些可能只会留存史书中寥寥一笔的名字。


    看完那长而又长的功绩图,所有人都沉默了,不少人眼中燃起了火焰,那是希望的火。


    为臣者,谁不想让国家变强?即便是奸佞贪官,也想要国家更好,小国弱国处处都不行,贪钱都贪不了几文。


    如何将一个国家建设的更好,是大部分臣子毕生的命题,现在有一个最优解就摆在他们面前,而他们要选择的,是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咬紧牙关,非要跟天命对着干。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他们当上官,是为了给自己逆天改命,但不是为了跟天命对着干,跟大庄大部分百姓对着干。


    虽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但一般正常人都不会想要与天斗,谁不想顺顺利利的过完一生啊。


    于是不少心里活络的官员,已经开始物色家中的女儿了,他们肯定不能明面上直接去支持七公主夺嫡。


    但他们可以让家里的女儿去找七公主,天幕不是说过了嘛,那位公主,日后非常喜欢提拔女官。


    当然,也不乏有腐朽之人,嚷嚷着牝鸡司晨,说这事天道不允。


    只是这部分人的声音,无法直达天听,也就不会引起大波浪,在百姓想要过上天幕所说的那些好日子的愿景下,那些声音,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后的灰尘,不值一提。


    天幕很快就落下了帷幕,视频已经够长了。


    但是这场天幕引起的骚乱,才刚刚开始,远没到要结束的时候。


    敬王的罪责要一一查明,再依法处理,太子党的事情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在天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申王,他究竟都干了什么,也得查清楚。


    同时,沈玉耀日后到底怎么安排,也得多想想。


    她是天命所归,可太子还没死,现在将她扶上位,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皇帝还需要多沉思一段时间门。


    第 162 章


    太子面对来自皇帝的清算,毫无反抗之力,他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很快就摆在了明面上。


    申王想像之前暗戳戳搞事的想法也失败了,皇帝之前是没有怀疑过他,当皇帝开始怀疑他的时候,他根本没办法躲藏。


    在封建制度下,皇权的强大毋庸置疑,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


    敬王就更不用说了,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锒铛入狱,外面的产业根本没来得及转移,甚至连一点儿防护都没有,被查到后,皇帝轻而易举的挖出来一大串人。


    柳暗花的事情,直接坐实。


    种种事情挤在一起,导致这些□□廷内外无比热闹。


    外面的百姓在议论天幕所言,期待日后七公主登基的好日子,朝廷众官员则忙着将自己从太子的党羽中摘出去,生怕被皇帝一起清算。


    处在漩涡中的人,只有沈玉耀非常的清闲。


    这让她有了足够的时间摸清宫里宫外的事情,和原主更好的融合。


    这天早上,沈玉耀起床后,按照原主的习惯去找曲贵妃请安。


    也算不上原主的习惯,原主是习惯给皇后请安的,但是天幕都说了,她会踩着皇后的儿子上位,沈玉耀就算有原主的记忆打底,也不认为皇后会继续如同记忆中那样,疼爱她。


    既然一定会反目,何必再挣扎呢,不如直接选择另一条路。


    这几日,曲贵妃表面上和往日没什么两样,实际上一直情绪低沉。


    沈玉耀起初还看不出来,但她心细如尘,很快就发现了曲贵妃每次见到她的欲言又止。


    沈玉耀不必多想,就知道曲贵妃为什么会这样。


    肯定是因为天幕所说,申王的事情。


    申王最后会和沈玉耀争夺皇位,而最后的结果,是申王争夺皇位失败。


    曲贵妃一直在想,如果最后申王失败了,他会有什么下场。


    古往今来,所有争夺皇位的皇子,下场都无外乎一个死字,一想到未来有可能同室操戈,兄妹残杀,曲贵妃的心就很难受。


    她一直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在这冰冷的皇宫里守望相助,能和和美美的过一生,而不是为了一个位子,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可惜天不遂人愿。


    一切还是发生了。


    “母妃,母妃!”


    曲贵妃猛地回神,沈玉耀端了一杯茶给她,满怀关切的问道:“近几日,母妃总是神思不属,忧心忡忡,可是担心我与三皇兄?”


    曲贵妃想搪塞过去,但是想了想,还是点下头,“对。”


    “母妃大可放心,只要皇兄他不做触碰女儿底线的事情,女儿是绝对不会对他下狠手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曲贵妃对原主一腔母爱,也不能做下让曲贵妃伤心的事情。


    沈玉耀的承诺很难得,更难得的是她会遵守自己的承诺,绝对不会背信弃义。


    可是曲贵妃并没有因为沈玉耀的承诺,而放下心。


    甚至她更难受了。


    “玉阳,日后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不要先为自己定下准则,若他真的动了手,他就不是你的兄长了,你尽管去做,无须想太多。”


    曲贵妃太清楚,争夺皇位的战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沈玉耀若是心软,敌人绝对不会给她活下去的机会。


    即便沈玉耀的对手是申王,也一样。


    曲贵妃了解她的儿子,那不是一个心软的人。


    不能因为儿子,就选择让女儿退让,甚至去干预他们的斗争,让女儿为儿子让路,曲贵妃做不到这一点。


    尤其是在她知道,女儿上位会做的比儿子好百倍后,曲贵妃甚至想要劝劝申王,让他别跟妹妹抢了。


    反正也抢不过,抢过了也做不到守江山,开疆拓土,何必呢?


    但是申王不这么认为,他甚至觉得,沈玉耀能做的事情,给他机会,他也能做到。


    不就是开疆拓土吗?不就是提拔女官吗?他现在已经开始命人去接触司马云书,这位未来写下史册,被史家尊为圣人的女子。


    他同样可以任用那些女子,谁能为他带来盛世,拥护他上位,他就能用谁!


    太史令住在宫中,申王派去接触的人,必须先入宫,但只要入宫,行踪就会被凤仪宫的人掌握,皇后先一步知道了。


    于是皇后派去接触司马云书的人,先一步到了太史令所住之地。


    原本门可罗雀的地方,这几日真的是热闹非凡,谁都想看看这个未来会成为圣人的史家代表人物,年少时是什么模样,你也来看看,我也来看看,最后就是挤得太史令所住之地,水泄不通。


    太史令烦不胜烦,司马云书同样无法认真读书,爷孙俩一拍即合,干脆向皇帝告假,回老家窝着去。


    反正司马家是打定主意,不会掺和到夺嫡纷争中。


    司马家的态度,也是大多数人的态度,接下来的夺位之争肉眼可见的激烈,何必去蹚浑水呢。


    而且天命在沈玉耀,天下人皆知,太子占着名正言顺的名头,申王有什么?申王什么都没有,他还敢叫人帮他夺嫡。


    多少有点儿太自信了。


    皇后的人与申王的人碰见后,各种明里暗里的一顿阴阳怪气,嘲讽申王想太多,皇位落在沈玉耀身上的概率,都比落在他身上高。


    话传到申王耳朵里,气得他当晚饭都吃不下了。


    本来以为那一次的天幕就已经是偶尔的神迹,大家的生活已经各自回归日常,没有波澜的日子让人分外安心。


    可惜这份安心是有期限的,自天幕出现后的第七天,天幕再次出现了。


    熟悉的开头熟悉的声音,只不过内容不太一样了。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咕不咕,今天的视频呢,咱们承接上文,继续讲新阳年间!”


    “上一期的视频数据特别好,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竟然一举将视频送上了网站第一!在这里要特别谢谢格外的喜欢,我还收到了很多私信,没想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和我志同道合的人,真的内心很感动。我也觉得大帝是千古帝王之中必须有的人物,很多人说,她是赶上了盛世,才能如此顺风顺水,但我想说,古往今来,盛世昏君数不胜数,从来不是时势造就的大帝,而是因为大帝在那里,所以她造就了那个辉煌璀璨的时代。”


    “说到辉煌璀璨,那就不得不提一句我们的青云阁十二尊,也就是在新阳年间,贡献最大,名声最响,由史家圣人司马云书亲笔选出的十二位得大帝信赖的女官了!”


    开头的话有些多,迟迟没有进入正题,但正好这个时间可以让人们放下手头的事情,搬个小凳子到外面,拿点儿吃的喝的,乖乖看天幕。沈玉耀没想到这玩意还能梅开二度,她总觉得,这次的天幕过后,时局会发生更大的转变。


    她天命之女的身份估计坐稳了。


    而那十二位女官,估计也会提前聚集到她身边,有这些女官在,她的位置会更加稳固。


    那些女官,或许在当朝就能进入官场,不必等到她继位了。


    这次皇帝看天幕,并没有叫来众人,而是打算自己看,一大群人在一起,指不定天幕点到谁,说了谁的事情,让他生气。


    “说女官,先说的一定是一个身份很特殊的人,她对大帝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想来大家已经猜到我要说谁了,把她的名字打到公屏上!”


    咕不咕等了一下,随后天幕中出现强光,还配有激昂的乐曲,期待感拉满。


    无数人期待的看着天幕,想要知道究竟是谁,能让后人说,那个人对大帝意义非凡。


    最后跳出来一幅画。


    那幅画里,有两个人物,人们的视线首先看见的并不是两人,而是那画的背景。


    大片大片枯萎的树枝作为两人的背景,透露出一股冬日肃杀之气,明明是万物破败的背景,却给人一股绝处有生机的希望。


    亭中两人,一人站立,一人回首,一人哭泣,一人微笑,两人就像是光与影,相对又融洽。


    不认识画中人的百姓,只觉得这幅画画的太好了,认识的则惊讶不已。


    “玉阳,那是你和太子良娣?”


    曲贵妃说起的时候,沈玉耀才想起来那个眼熟的人是谁。


    太子良娣啊,她怎么会和太子良娣有关系的?


    沈玉耀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想不明白,最后太子良娣是怎么成为她身边很特殊的人,甚至还成为女官之首的。


    “事先说明,本视频没有排名,讲述顺序不分先后,全看我个人喜欢先讲谁,十二尊都很优秀,无法分出谁更好。”


    咕不咕提前说明这不是排行,这些年来,因为每个人喜欢的人不同,十二尊的排行撕的很厉害。


    估计十二尊活过来,看见这一幕都会觉得很无语,外加觉得现代人真无聊。


    她们活着的时候都不曾争过先后,怎么后人为她们如此操心。


    也不能说没有争过,是大多数人都不在意,最在意的那两个,与其说是争前后,不如说就是吵架,找个理由在吵架。


    “这个人,就是长史,也就是后世官职任为秘书长的秦淑君。”


    “秦淑君乃是太宗时期的国相秦术之女,从小便极为优秀,后来入宫,嫁与太子沈濯琮为太子良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秦淑君曾经是大帝的嫂子。”


    “不过后来秦淑君和太子和离,变成了大帝的前嫂子了。大帝在当公主时,就与秦长史感情甚佳,还曾一同携手出游。”


    “而且,秦淑君还是另外一个十二尊的表姐,亲表姐。”


    第 163 章


    秦淑君的表妹?


    不少人的目光移向了石府,随后又想,这江家的女子可真是非同凡响,生下的表姐妹俩都成了青史留名的人物。


    就是不知道石家姐妹俩,谁才是那个能上青云阁的人。


    “秦长史,又被后世誉为第一女相,在大帝时期,国相的职位消失,只剩下一个名头,但是秦长史在大帝身边,一直做的就是之前国相会做的事情。”


    “有史书记载,秦长史陪在大帝身边足足有四十五年整,这四十五年来,秦长史不光只做大帝的秘书,还曾统领鸿胪寺,举办过许多次万国来朝的事宜,可以说新阳年间的每一件大事里,都有她的踪迹。”


    秦淑君在太子身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太子良娣。


    也不算太普通,入宫两年,没有诞下皇嗣,一直受人非议,不过她将东宫管理的井井有条。


    谁也没想过,秦淑君日后还有如此造化。


    她竟然能成为皇帝身边的长史,甚至操办万国来朝的事宜,青史留名,入青云阁享受万世供奉!


    秦国相的呼吸不自觉的加重了许多,他真的没想到,自己女儿还会有如此大的造化。


    可惜现在他女儿还在东宫,要不要跟皇帝商量一下,他将女儿提前接出宫算了。


    “这幅画,是后来由画师绘成,秦长史亲口口述,说这是对她而言非常特殊的一天。”


    具体是怎么个特殊法,咕不咕没有详细说明,因为那段史料并不详细,后世有无数种猜测,但每一种听起来都不太靠谱。


    不真实的史料,说出来也没用,反倒可能传播谣言,混淆真正的历史。


    “大庄长史秦淑君,青云阁上一尊,她的故事大多沉浸在深宫之中,可以说对于大帝而言,她是陪她最久的那个人,是朋友,亦是亲人。”


    虽然后来大帝登基后,因为秦家的事情,与秦淑君的关系一度变得十分冷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慢慢变化,最后的最后,秦淑君依旧是大帝心中的亲人。


    东宫之中太子震惊不已,他没想到让自己无视的太子良娣,竟然会有这样的未来。


    与之相比,他如同萤火之光,而秦淑君的未来,则如皓月照空。


    本来想要仔细听听青云阁十一尊都有谁,然后一一去拉拢的申王,此刻也傻了眼。


    秦淑君是太子良娣啊,他怎么去拉拢?


    总不能跑到太子东宫去,勾搭太子良娣吧?那拉拢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能被治一个秽乱宫闱之罪。


    那这个秦淑君就这么直接放弃吗?


    申王不想这么干,但是好想他只能选择这一条路。


    希望接下来的盘点里,能有他请得动的人。


    “说到大帝的亲人,那就不得不提起十一尊里身份最特别的一位,那就是明亲王——沈珉玥。”


    在后宫中看天幕的六公主一整个震惊,还有她的事情呢?


    沈珉玥咽了口口水,她以后会辅佐玉阳,成为那么厉害的人吗?可以上青云阁受万世供奉吗?


    “大帝与太宗其他子女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有的是比较冷淡,有的干脆就是生死仇敌,但是其中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太宗的六女,六公主沈珉玥。”


    “后来大帝登基后,破例封其为明亲王,大帝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位女皇帝,而明王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女亲王。”


    与亲王相对的公主爵位不是没有,那就是长公主,可是长公主并不能插手太多朝事。


    在权力和对朝廷的影响上,长公主远没有亲王这个位置来的名正言顺。


    就好像与皇帝相对应的皇后身份一样,虽然同样尊贵,但到底是没有治国资格。


    沈珉玥能被封做亲王,就代表后来的沈玉耀认同沈珉玥辅佐君主的能力。


    皇帝听到这儿,愣了一下,他想了好久才从脑海中的角落里,将六公主的身影挖出来。


    他的孩子太多了,而他平日里也很忙,所以除了那几个尤为优秀特别的孩子外,其余孩子,他一年都不一定能见几面。


    没有印象实在是很正常。


    只是没想到,后宫竟然还有明珠蒙尘,有一颗沈玉耀作为沧海遗珠就已经很遗憾了,现在又出来一个沈珉玥。


    难道他的女儿们,治国的能力比他的儿子都要强吗?


    皇帝想到这儿,开始想着要不要直接将女儿们安排入朝廷,开始历练。


    他的想法很简单,皇位也好,亲王之位也罢,那都是能者居之,因为只有强大有能力的人,才能让大庄更好,绵延万年。


    皇帝只想让大庄变好。


    “要说功绩,每一个能登上青云阁的女官,手里的功绩都数不胜数,所以今天咱们的盘点,主要是看看,这些女官是什么身份,又对大帝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秦长史象征着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名门贵女,那么明亲王就是明明有能力,出身高贵,却还是会被世俗所裹挟的公主们。”


    “其实在大帝刚刚登基的时候,百废待兴,许多地方都缺人,所以那个时候,明亲王向大帝推荐,让其余兄弟姐妹们也都来帮忙。”


    “彼时天下的概念还是家天下,即大庄乃是一家之天下,那就是皇族沈氏。既然大家都姓沈,互相帮助就是应该的。”


    “可是那些人,大多数都辜负了大帝和明亲王的一片苦心,他们已经习惯了之前的大庄,身为宗亲,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大帝和明王都十分失望,后来干脆就将权力又重新收紧到手边,不再期望那些人能帮上什么忙,事实证明他们确实不能帮忙,真要是帮,那也是帮倒忙。正事儿一件干不了,每次拖后腿都有他们。”


    咕不咕的话题一不小心就拉远了,她言语间对宗室的不屑,让许多宗室听了之后大怒。


    “这天幕净是胡说!若不是宗亲帮扶,凭借她两个女子,能坐稳这天下吗?前脚宗亲帮了她们,后脚就过河拆桥,还有脸说宗亲们帮倒忙!”


    有人破口大骂,骂完后,就听到前面有奴仆来报。


    说他们门口被一群贫民围住,扔了不少石头子和污秽物,那群贫民还说,扔完就跑,抓不到也找不到。


    宗亲们平日里其实没干什么好事,他们就是一群趴在百姓头上的吸血虫,除了吸血什么都干不了。


    皇帝也不允许他们搞事,他们无处安放的精力,可不都放在了欺压百姓上了嘛。


    其实有更好的路去选,只是他们懒惰惯了,仗着自己姓沈,完全不想走正经路。


    百姓早就心有怨言,只是不好说出来,大庄建国才三十年,这怨恨也没有多到让百姓受不了的地步。


    但是现在天幕说,这些宗亲等大帝登基,就会给大帝添乱。


    大帝是什么人?大帝是带着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是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人!


    这样好的皇帝,这些宗亲还一个劲儿的为难大帝,简直该死!


    往门口扔石头子,那都是比较温和的,性子爆裂的人甚至想要拼了一条命,去往那些人头上扔。


    砸死一个是一个!少一个祸害,以后大帝建设大庄的脚步快一点,他们也能尽快实现天幕里说的那个盛世。


    那个盛世真是让人目眩神迷,只要想一想,都觉得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宗亲们刚冒头,怨言还没说两句,就被愤怒的百姓制止了,他们小看了群众的力量,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出门都得小心一点。


    “明王在大帝登基后,就如同大帝在民间的化身,哪里有问题,她都会带着大帝的命令,第一时间赶过去,民间有人感激她时,她总会说,若是没有陛下,就没有本王之今日。百姓感念姐妹俩的恩情,便为两人一同立下生祠。”


    “青云阁上一尊,明王沈珉玥,她是大帝的半身,是不能分离的存在。”


    羁绊从血缘到理想,再到穷尽一生去建设的国家,沈珉玥和沈玉耀之间的情谊,确实非常深厚。


    沈玉耀听到这儿,挑了下眉,开始期待未来了。


    未来,她会遇见这样有趣的两个人啊。


    而太子和申王听的人都懵了。


    为什么第一个人的身份也如此棘手,他们怎么去拉拢啊?拉拢自己的妹妹,帮他们去对付能带给她天大权力的妹妹吗?


    沈玉耀怎么敢给沈珉玥那么大的权力!


    她自己上位就已经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了,结果她还要让沈珉玥一样上位,她难道就不怕,沈珉玥在手握大权后,直接造反吗?


    毕竟那皇位,沈玉耀做得,她沈珉玥也能做得啊!


    疑心重重的两个人,永远都不可能明白,什么叫信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为王者用人之道,他们学不会这个道理,就永远不可能登上宝座,成为明君。


    “说到有特殊羁绊的姐妹,其实十一尊里就有一对,那就是铁血尚书丁晴,以及她的妹妹,被后世誉为水利之神的丁小小。”


    这个视频的进度条过得很快,咕不咕在诉说的时候,会不时穿插一些画面,她没有详细的去讲这些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她们每一个人都太过优秀,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一天一夜也讲不完。


    她只能大概讲个笼统,真要是想详细讲,那就得为每一个人制作详细的视频,工作量太大了,咕不咕选择放弃。


    不过她偶尔套路出的一些话语,就已经足够当权者和百姓们,隐隐约约的意识到这些人都很厉害。


    铁血尚书和水利之神,人们不太懂这两个称号的意思,但是他们看了天幕,能在脑海中直接理解天幕上的文字。


    所以这对姐妹,一个是在朝堂上建树极高,成为尚书,另一个则是在水利工程上非常厉害,甚至被尊为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一位女官中,丁晴和丁小小姐妹是出身最低的。她们就是普通的平民出身,丁晴在八岁之前,没有上过学堂,不认识字,而丁小小小时候,甚至曾一度因为饥饿,差点儿夭折。”


    “古人认为,名字低贱一些,孩子会比较好养活。丁小小之所以在出人头地后,依旧不改名,就是因为她天生体弱,而小小这个名字,是父母对她的期望,希望她能长大成人。姐妹俩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奇迹,但其实,她们也不过是万千读书后,改变自身命运的平民的缩影。”


    她们不光是证明了女子的能力并不比任何人差,同时也证明了,贫民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只要给她们机会,她们就能一飞冲天!


    “青云阁三尊四尊,丁晴与丁小小,这对姐妹是百姓送给朝廷的惊喜。”


    “接下来有几位,我想放在一起说,那就是出自东宫女子学堂的四位同窗。”


    “元清影、宋岑沁、夏长乐与徐姝晟。”


    第 164 章


    “四人皆是出身名门望族,也是第一批从东宫女子学堂毕业的学生,那个时候,能读书习字的女子,大多出身不凡。”


    “所以后世认为,她们代表着的是那个时候贵族女子的缩影,但是她们又很能吃苦,在大庄刚刚打下草原的那一段时间,所有东宫女子学堂的学生,都要前往草原,为建设草原而努力,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学府的学生一同前往,那是大庄少年人的一次满怀赤诚的努力。”


    “那一批去往草原的人,结局大多能登上高官之位,其中这四位尊者最为出名,后世人说起她们,都会说四位是同窗好友,是东宫飞出的凤凰,是大帝亲手培养出的,足以支撑起大庄朝堂的四天柱。”


    这四个人,出身比起丁晴和丁小小要好得多,但和皇室相比就差远了。


    申王和太子这下子高兴了,之前的丁家姐妹,他们完全不知道去哪儿找,天下叫这两个名字的人,怕是不计其数,要想找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后来的元清影四位却不同,名门望女的的范围一下子缩小了很多。


    很好,只要努力一把,这四个未来大庄天柱,就能被他们收入囊中了!


    太子和申王都相信,最后的赢家会是自己,于是两人赶忙派下属去搜寻这四位贵女。


    下属很想接着看天幕,天幕里的神仙说话好听,风趣幽默,他们可太喜欢听了。


    但是没办法,上面有命令,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去办事,不能有丝毫的怨言。


    唉,比起玉阳公主,这两个主子可太难对付了,不知道在玉阳公主手底下做事,会是什么样子?


    是不是也有可能上那青云阁上一坐千年。


    底下的人心暗涌,不会走到上位者眼前,而上位者眼里,只有去争权夺利这一个选项。


    皇帝听着天幕的解说,神情越来越平淡,并不是天幕的内容无聊而让他不再有情绪波动,而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他可以从容的面对任何情况。


    那些格外出色的人,真的是因为她们个人出色而被后世铭记吗?


    或许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惊才艳艳,让人望之无法遗忘,但这样的人太少了,少的可怜。


    大庄一个朝代就出现十几个,这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所以这十几个绝对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没有这十二个人也一定会出现另外十二个人。


    但只有一个人是无法被取代的。


    那就是早就那个时代的君主,被天幕称作大帝的沈玉耀。


    只要能想明白这件事,那如何选择还是一件难事吗?


    皇帝长舒一口气,只觉得心头的重石被搬开了一点,如果天命属意沈玉耀,他又何必与天命相争。


    就选择沈玉耀,让她去成为那个最后的赢家。


    “青云阁上五六七八四位尊者,她们是时代的赞歌,是支撑起大庄女官青云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人在明面上搅弄风云,自然要有人在暗中保驾护航,世界从来不是只有一面,善与恶是双面的。于是就有了第九位尊者的存在,于三。”


    “暗卫出身,一直为大帝控制大庄阴暗面的暗卫,从不轻易出现在人前,选她入青云阁时,有不少人反对,认为此人没有资格进入青云阁,关于是让于三进入,还是让海上将军邢三娘进入的争论,一直到新阳落幕也不曾停歇,但因为于三常年在京城,落笔画下十二女官图的司马圣人较为熟悉她,所以于三的位置就定了下来。”


    没错,就是这么的简单,因为司马云书先认识的于三,所以邢三娘差了一步。


    不过邢三娘的成绩并不小,玉阳大帝对她的信任可以从方方面面察觉到。


    新阳年间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除了十二女官外,还有许许多多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们或许没有被抬入青云阁,但他们的名字依旧化作了不朽篇章。


    让后世铭记。


    咕不咕说到这儿,内心无比激荡,那个年代已经走远,留给后世的是亘古不灭的震撼。


    “皎月大帝,也就是玉阳大帝选定的继任者,第二任女帝,她在位时,又选定了十二位武官入凌霄殿,邢三娘是第一个被选入的女武官。青云阁与凌霄殿,乃是古往今来所有文臣武将梦寐以求能够死后踏入的殿堂。”


    皇帝的手微微颤抖,这是何等的伟业!让文臣武将一辈子都念念不忘的殿堂,让他们愿意奋斗一生的地方。他是不是也能造一个?


    皇帝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这一点,他想要侵占这份功绩,始创此物的帝王,一定会被后世铭记!


    但是想了想,他又冷静了下来,他还不至于沦落到拾人牙慧的程度,况且他的名字也已经千古流传了,不是吗?


    就冲他选出了沈玉耀为继承人这一点,任何记得沈玉耀的人,都会记得他。


    皇帝比较冷静,太子和申王则暗自记下了这一点,他们如果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创立青云阁和凌霄殿,什么拾人牙慧?此前没人做的事情,他们做的,青史上就要记录他们的名字。


    什么玉阳大帝皎月大帝,都注定是他们的手下败将!


    也不知道这是哪儿来的自信,可能是觉得他们提前知道了沈玉耀会走的路,就能规避沈玉耀,轻而易举的打败她。


    完全不明白,他们和沈玉耀之间的差距,从来不是沈玉耀用了什么办法,而是脑子。


    他们只是知道了办法,不是提升了智商,一条路不通,沈玉耀还不会走另一条吗?


    人真的不能太过自信。


    “青云阁第九尊,于三,她是统领黑暗的王,虽无亲王头衔,却有亲王之实,她是大帝的影子,永远忠实的跟随在大帝身后。”


    “青云阁第十个人,我想说的是司马云书。其实青云阁十二尊的选人,就是源于司马云书画的一幅画,她当时画那幅画的时候,只是想要将自己熟悉的人画上去,大家同乐罢了。”


    从这一句话就能听出司马云书的重要,她画的画,成了让人万古流芳的根据。


    “司马云书有一个笔名,名为告天鸟,她写过一篇名著,名为《罗浮梦》,这本书分了许多册,后世并未尽数流传,每一册的故事,都属于那些被历史肆意涂抹,面目全非的女子。”


    “她用自己的笔,告诉世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世人想的那么简单,有一些人比历史记载的更为可恶,而有一些人,则是被人污蔑的可怜人。”


    “司马云书一生写了无数史书,有前朝的,有本朝的,她的笔不像是史官的笔,更像是苍天对凡人的怜悯,她不光会将笔落在那些文人雅士高官显贵身上,还会落在芸芸众生头上。”“但她又确实是史官的笔,有什么便说什么,从不曾留情半分,即便有人提着金银钱财来求她,她也不会改一个字。”


    司马云书,没人想到这个人会出现的这样早。


    毕竟在咕不咕的话里,司马云书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一般这种人不都应该最后说吗?


    还是说在司马云书之后,还有更厉害的人?


    “青云阁第十尊司马云书,她是史家圣人,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绝的天纵奇才,是上天赐予帝国的诞生贺礼。”


    有关司马云书的评价已经是最为高的了,没人认为还会有比司马云书更高评价的人,毕竟这已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还有人能比天降的奇才更为厉害吗?


    咕不咕说,有的。


    “在那个时代里,有人起于微末,有人生于宫墙,也有人从罪恶的泥沼中挣扎而出,向上生长,攀登绝顶。”


    “青云阁最后二尊,它们的名字一定要同时出现,因为她们是时代的两端,是最完美的重合,是帝国双姝,是最耀眼的两颗明珠。”


    咕不咕的调子起的很高,将所有人的期待拉满了,他们都抬着头看着天幕,想要看看究竟是谁能担得起如此盛大的夸赞。


    如果大庄人能看得见弹幕,那他们一定会看见满屏都是两个人名。


    “杨可卿,石采文。”


    她们真的是太耀眼了,贯穿整个新阳年间,从开始到落幕都有她们的身影,在追查柳暗花的身影里,在建立互市的忙碌中,甚至在佛地征战的背景下,都有她们存在。


    朝堂之上,杨可卿辨明正邪,扫清乾坤还政治清明。


    朝堂之外,石采文举千金万金,铺就繁华盛世的通天商路。


    “杨可卿和石采文,我每次说到她们时,都会感觉自己是个言语匮乏的人,因为我寻变词典,也找不到能诉说她们万千风华的词汇。”


    “如果说司马云书是上天降下的甘露,她们就是人间绽放出来的,最美的花。”


    “盛世的双姝,有她们在的地方,就是整个大庄盛世!”


    这句话让无数人震惊不已。


    他们无法想象,有两个人能代表大庄的盛世。


    即便是如今,官至国相的秦术,桃李满天下的他,也不敢说他能代表一个时代。


    杨可卿和石采文又是做了多少贡献,才能算是时代的缩影,聚集在两个人身上?


    咕不咕没有详细说,她是在做盘点没错,但她没有做功绩盘点,再说每次提到功绩,就会被两边的粉丝撕。


    因为俩人虽然每每会被放在一起评价,但实际上,她们俩的关系很不好,是史书盖棺定论的不好,只要见面必定吵架。


    三角是最稳定的结构,于是朝堂上也被分为杨党、石党和保皇党。


    奇怪的是,朝廷一旦陷入党争,就会导致效率降低,内耗过大,严重时可能还会造成国家震荡不安。


    可新阳年间的党争,完全违背了这个历史规律,不光没有出现以上种种负面影响,甚至还变得稳中向好,虽然杨石两党互相看不顺眼,但完全不妨碍他们合作。


    甚至杨可卿和石采文都有过合作!女医大学就是她们俩联手建立的!


    每次看见那些历史上两人联手做的大事,人们都会怀疑人生。


    说好的两人不和呢?完全看不出来啊!


    最后只能归结于,两人的不和只是性格不和,但两人非常敬业,再不和也能凑在一起工作。


    不愧是能青史留名的老祖宗,就是和常人不一样!


    至于每次合作都要有明亲王从中调和这件事,后人表示那不正说明老祖宗们相处和谐了吗?毕竟团队从来都是人越多越不好带啊!


    如果三个人也能叫团队的话。


    “前尘已过,后人从时光长河中打捞起的碎片,无论如何照看,也不过是历史的一角。我们敬畏历史,崇尚历史,同时,我们也在创造历史。”


    “或许千百年后,我们也会成为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能留给后人的是好是坏,需要我们自行努力,认真探索,请诸位一同努力吧!”


    咕不咕最后留下一句话,然后说了再见,天幕消失,可能之后天幕都不会再出现了。


    留给大庄人的,则是无尽的思考。


    还有各种天翻地覆的改变。


    有皇帝撑腰,沈玉耀这次上位可能会更轻松一些,她还提前认识了那些小伙伴。


    或许因为过早的相识,她们经历的事情不同,人的性格也会发生一些转变,但总体来说,她们还是她们。


    会在见面后一见如故,会惺惺相惜,有共同的理想愿望,愿意为同一件事而努力。


    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变得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第 165 章


    太皇太后重病了。


    自从沈玉耀登基之后,太皇太后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她毕竟年纪大了,又先后送走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现在终于轮到她了。


    说不清是什么感觉,或许是解脱也说不定。


    太皇太后出身郑家,但她只是个旁系庶女,在家中并不显眼,也不受宠,最后嫁到江氏,已经是她当时能选的最好的婚事了。


    她没什么怨言,甚至在成亲后,她还觉得挺好的,江家那个小子性子直爽开朗,读过书但没有把脑子读傻,最重要的是,他心悦于她。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想着过往,露出一丝笑意,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轻松的笑过了。


    她的父亲是一个花心的人,他的爱是那么的多,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每一个都是他喜欢的。


    她的亲生母亲,本以为她会是他的挚爱,最后却惨遭抛弃,于是成天浑噩度日,生下她不久便疯疯癫癫的投湖自杀了。


    她印象最深的女子,是她的嫡母,那是一个冷静的如同神像一般的女人,她不会因为丈夫的花心而生气,也不会因为小妾的挑衅而愤怒,她只会安安静静的教导女儿们,让女儿们明白,真情难寻,真心难觅。


    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们的父亲一般。


    太皇太后想,她在成亲后方明白,这句话是对的,她遇到了对的人。


    可是,这世间的事情,总是充斥着阴差阳错,让人无可奈何。


    郑家需要一个女儿和当时的后起之秀联姻,又没有适龄的女儿,挑来挑去,挑到了她头上。


    因为她是最漂亮的。


    其余人婚后遇见的男子,大多心不在她们身上,婚姻里充斥着相看两厌的争吵,自然憔悴,只有她和丈夫琴瑟和鸣,恩爱有加,日子过得顺心,越来越漂亮。


    现在想来,可真是讽刺。


    她的丈夫因此而死,她刚出生的孩子,为了保全他的性命,她不得不将其送走,送到天涯海角,此生不得相见。


    “太皇太后,太后与陛下来了。”


    青珍也老了,她想着,睁开了眼界,朦胧中看见了两道身影。


    她看向更高一些的那个人,笑了笑,“你来了。”


    沈玉耀走到床边,蹲下身凑近,她知道太皇太后的眼睛已经不好了,离得太远的话,太皇太后看不清。


    但她不知道,即使这么近,太皇太后眼中依旧没有她的倒影。


    “皇祖母,孙女来迟了,皇祖母哪里不舒服?孙女这就让太医为您诊治。”


    她说着,让后面侯着的夏春月上前问诊。


    夏春月简单查了一下,摇了摇头。


    油尽灯枯,再无回天之力。


    “祖母老了,不能再陪你了。玉阳,祖母要谢谢你。”


    太皇太后说着,伸手摸了摸沈玉耀的头发,就像沈玉耀小时候那样,轻柔中带着温和。


    她对其他孩子都不太好,唯独对这个孙女亲近,因为她们太像了。


    不过这孩子比她勇敢,她无法抗争的,这孩子都做到了。


    “皇祖母……”沈玉耀意识到了死亡的临近,她又要失去一个亲人了。


    眼中含着的泪,还未落下,听到这声道谢,她心头更难受了。


    “我知道,你没有杀了他,放他去了更远的地方。他做了很多坏事,你能留他一命,是为了我。”


    太皇太后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同时报复了这个国家。


    那么多无辜的人,他是罪人。


    沈玉耀没有说话,太皇太后以为普乐还活着,其实早死了,她不可能容忍一个祸害大庄的妖僧活下去。


    但这个事实,没必要说出来。


    太皇太后的呼吸逐渐变得微弱,她最后是笑着离世的。


    因为在朦胧中,她看见了年轻的江郎,轻唤她秀娘。


    郑秀娘,这个名字,她已经许久许久,未曾听见了。


    恍惚中好像还有个孩子,在喊她娘亲,是她梦寐以求的孩子。


    宫中换上了白布,太皇太后,薨逝。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