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淮国公一案了结后, 朝中举行了皇太女的册封大典,江泠姝作为储君,开始正式步入朝堂, 参与政事。


    时间一晃到了深秋, 树上的叶子开始泛黄凋落,在淮国公和鸿胪寺卿彻底倒台后,朝中人员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动。


    梁太傅因为年迈,精力有所不济, 所以告老归家了。


    梁太傅退休后,礼部尚书和太傅的职位空缺了出来。


    江存度任命教导江泠姝和江沛晏的谭师傅为礼部尚书, 除此之外还另给谭师傅加了一个太女少师的荣誉头衔。


    谭师傅原本就是清流一派的官员,接替梁太傅成为礼部尚书后, 自然也就成了新一任清流代表。


    日后,等江泠姝登基, 可以进一步把谭师傅的少师头衔提升至太师, 如此也算是新君对清流的恩抚。


    至于太傅的头衔,江存度给了夏清岚。


    火药、水泥和玻璃都已经问世, 接下来大堇必然要逐步走上改革之路, 而在改革方向上,熟知历史进程、拥有现代人视角的夏清岚更适合担任太傅一职。


    江存度如此安排,也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 江泠姝以储君身份入朝,而夏清岚和江泠姝走得近,两人立场也一致,自然而然便成了新的一派。


    除了夏清岚, 还有与之绑定的谢行珏,江存度把江承奕暂代的吏部尚书之职分给了谢行珏。


    至此朝中形成了新的三派, 一派是以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为代表的帝王党,一派是以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为首的清流众官员,还有一派是以安来王和镇安王为代表的储君势力。


    与淮国公在时的明争暗斗不同,如今朝中虽然偶尔有些争端,但大体上还算和平。


    兵部尚书等帝王党向陛下看齐,而江存度一心全在培养储君上,所以和另两派没有冲突。


    剩下的清流官员和储君势力,处于微妙的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江泠姝和夏清岚想要改革,保守的清流官员觉得跨步太大,无法接受的时候,便会站出来发表反对意见。


    有清流官员牵制,江泠姝和夏清岚的改革不得不放慢脚步,而改革进度虽然慢了,但也更稳妥了。


    比如开办女学一事,江泠姝和夏清岚原本的打算是直接在全国推广,保守的清流官员觉得若是让后宅女子都去学堂上学,那民间秩序恐怕要乱了套。


    两派在朝堂上争论,最终请江存度裁决。


    江存度让两派各退了一步,开办女学不是不可行,这就像当初的更改早朝时间,需要慢慢来。


    如果一下子在全国推广,民间的观念转换不过来,学堂开了,也要面对没有生源的问题。


    所以开办女学可以先在京中,以及一些较为开放的州郡试行,同时开放女子科考名额。


    当百姓发现,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乃至光宗耀祖的时候,便会转变观念,女子学堂也可以顺势推广到全国。


    只是开放女子科考名额之事,在一些古板的清流官员看来同样是不成体统:“女子应以相夫教子为主,若是人人都出来参加科考,这成何体统啊!”


    “众位大人如此说,是觉得孤也不该站在这朝堂之上吗?”江泠姝第一个站出来进行反驳。


    “还是说,众位大人是怕被考中科举的女子比下去,因此才出言反对?”夏清岚紧跟着站出来发表意见。


    朝堂如战场,唇枪舌剑就是武器,这次双方交锋,明显是意在革新的储君派言词更犀利,古板的清流官员不敌,最终败下了阵。


    开放女子科考名额之事就此定下,正好和科举改革的差事一起交给谢行珏处理。


    除了开办女学一事,储君派还提出了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之事,两派再次在朝堂上争论了起来。


    争论到最后,再次请江存度裁决。


    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确实是好事,只是在落实此事之前,需要考虑好就业问题。


    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后,必然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失业人员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必定会成为社会隐患。


    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江存度考虑过后,决定正式在朝中成立一个商部,商部尚书由夏清岚这个新太傅兼任,景华郡主担任商部侍郎,其余商部官员,等恩科考试过后,可以逐步补齐。


    等商部运转起来,开办国营企业在民间招工,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之事也可以逐步落实下去。


    接连几项改革开始推行,整个朝堂上下都忙碌了起来。


    ……


    东宫书房。


    云藜倒了一杯茶,放到桌案上,她道:“殿下,这些奏折也不急于一时,先歇歇吧。”


    江泠姝入朝已经有一段时间,如今已经开始帮江存度分担部分奏折。


    江泠姝把手中的奏折批阅完,她看向云藜道:“孤想早些处理完,稍后,孤还要与夏太傅商议商部之事。”


    “之前孤看了商部的生意类别,目前来看还是有些太少了,如果只靠朝廷的商部提供做工名额,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满足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的需求。”江泠姝解释道。


    “殿下的意思是?”云藜追问道。


    “咱们去锦绣坊时也看到了,街上有许多商铺,民间的商贾才是大多数,孤在考虑可以动员一些民间商贾,如果民间商贾愿意提供做工名额,朝廷可以适当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孤想与夏太傅商议此事,如果可行的话,还要尽早上报给父皇。”


    江泠姝说着,视线又落回桌案上的奏折上,她道:“所以孤想快些把这些奏折批阅完。”


    听江泠姝如此说,云藜也不再劝,她端起茶碗递到江泠姝手边道:“那殿下先喝杯茶,醒醒神吧。”


    江泠姝接过了茶碗,一杯茶过后,她又拿起了一本待批复的奏折。


    打开奏折,看到里面的内容,江泠姝神色微怔了一下。


    云藜也好奇扫了一眼,当看清这封奏折的内容,她的脸色也忍不住变换。


    江泠姝已经回神,她拿起了笔,如常地在奏折上面批复了起来。


    眼见江泠姝就这样批复了这封奏折,云藜下意识开口道:“殿下……”


    云藜的话还未说完,江泠姝便没有丝毫犹豫地勾选了奏折上淮国公的名字。


    每年这个时候,刑部都会把秋后问斩名单递上来,交由陛下复核,只有陛下批准打了勾的人名,才会真正被斩首。


    通常为了表示皇恩浩荡,名单上会留一部分不勾选,而有幸没被勾选的犯人便能多活过一年。


    今年刑部递交上来的奏折,就有淮国公和鸿胪寺卿的名字。


    云藜一直跟在江泠姝身边,她能感觉出来,江泠姝和沈拾之之间是有情意在的,而淮国公是沈拾之生父,如今由江泠姝亲手勾选了这份名单,日后两人怕是要缘尽于此了。


    江泠姝好似知道云藜想要说什么,她把已经批复完的秋决奏折放到一边,开口对着云藜说道:“这里本就不存在选择,孤不能替边城枉死的军民原谅。”


    云藜也知道,她只是替江泠姝遗憾,所以她刚才是想建议,这封奏折不如交给陛下处理。


    然而江泠姝却道:“这封奏折孤都批复不了,日后,孤又如何走出更远。”


    云藜默然,她看着江泠姝,这一刻,她突然有些理解了,为何都说帝王是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了。


    江泠姝继续批复剩下的奏折,批阅到最后一封的时候,她手中的笔悬停在奏折上方。


    这最后一封奏折是沈拾之上的辞官奏折。


    淮国公通敌案中,国公府不知情的下人全部遣散了,知情的视情节轻重,分别判了刑。


    而沈拾之虽然是淮国公之子,可对淮国公所做所为并不知情,再加上沈拾之曾帮北疆筹集粮草,也算是平定北疆的功臣之一,所以沈拾之并未受到牵连。


    只是沈拾之心里无法赦免自己,他曾在边城生活,了解边城历史,他从未想过,原来边城曾经的苦难,是淮国公造成的。


    沈拾之无法原谅自己,也无颜继续留在朝中为官,所以他上折子辞去了鸿胪寺少卿之职。


    江泠姝看着沈拾之的这封奏折,她沉思了片刻,最终下笔做了批复。


    最后一封奏折处理完,江泠姝抬眸望向窗外,深秋的天高远辽阔,一眼望去连云朵都少见,只有大片大片的蓝,略带着几分寂寥。


    一阵风吹过,树上仅剩不多的叶子簌簌飘落。


    沈拾之踏着一层枯叶,走进曾经的国公府。


    因无人打理,如今的国公府内一片荒凉。


    沈拾之来到自己的房间,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


    沈拾之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但是他知道他不能什么都不做,所以他想重回边城,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就当是赎罪了。


    打包好衣物,沈拾之最后拿起了一把伞,这把伞是他第一次去北疆和亲时,江泠姝所赠,如今重回边城,没想到也仅剩这把伞作陪了。


    沈拾之盯着伞出神看了片刻,最终把伞放进了行礼中。


    最后沈拾之又拿出了一支铃兰花簪,在边城时,他看到这个簪子,不自觉便买了下来。


    只是世事无常,谁都没想到回京后,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如今这个簪子,终究是没有机会再送出了。


    沈拾之望着窗外的明空,最终把铃兰花簪放在了窗边的桌案上。


    沈拾之提起行礼,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房间,便头也不回地迈步向外走去。


    才刚迈出国公府的大门,沈拾之便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圣使。


    眼见圣使拿着圣旨,沈拾之猜想应是陛下应允了他的辞官,只是辞官这种事情,需要特意下一道圣旨吗?


    沈拾之带着疑惑接旨,和他猜想的一样,圣旨中果然收回了他的鸿胪寺少卿之职,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陛下又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命。


    陛下任命他为浥安郡尉,而浥安也就是边城。


    沈拾之心情复杂难言,他只深深叩首谢恩:“臣谢陛下恩典。”


    圣使把圣旨递给沈拾之,离开前说了一句:“咱家听食公公说,这道圣旨是太女殿下的提议。”


    沈拾之神情微怔,等他回神,圣使已经离开了。


    沈拾之望向皇宫方向,许久,他轻喃了一句:“多谢殿下成全。”


    ……


    调查通敌真相的任务已经完成,系统再次上线了:【宿主……】


    自从得知宿主恢复了曾经的记忆,系统与宿主交流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最后的主线是男女主大婚,宿主只要给两位主角赐婚,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朕知道了。】江存度淡淡回了一句。


    如今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谢行珏担心再被陛下禅位,故而还想重回北疆,结果被江存度一个吏部尚书的职位,一个科举改革的差事,留在了朝中。


    这段时间,谢行珏很是忙碌,除了办差以外,还要提防情敌。


    此次跟随几名证人一同进京的,还有犽勒族长。


    犽勒族长再拜见过大堇的陛下后,并没有立刻回达朗,而是暂时留在了京中。


    在原剧情中,犽勒族长也算是一个重要配角,他除了是达朗的新首领,还是夏清岚的追求者。


    留在京中期间,犽勒族长日日都去安来王府拜访,而住在对门的谢行珏,脸色是一天比一天黑。


    再又一次撞见犽勒族长从安来王府出来后,谢行珏暗戳戳上了两封奏折。


    其中一封奏折,谢行珏谈到了北疆的情况,说犽勒族长不应长久逗留在京中,应该尽快回达朗稳定局势。


    而另一封奏折,谢行珏第二次提出了赐婚请求,意思大概是臣年纪也不小了,求陛下赐婚。


    第一封奏折,江存度以“来者是客”为由拒绝了。


    第二封奏折,江存度也拒绝了,至于理由嘛,夏清岚是当朝安来王,想要赐婚,请两人一起上折子。


    眼见宿主再次拒绝了赐婚,系统忍不住上线提醒道:【宿主,任务……】


    【朕没说不赐婚。】江存度开口道,【任务要求是给两位主角赐婚,那么给男主和女主赐婚,和给女主和男主赐婚,不都是一样的吗?】


    系统:【……】


    系统怎么也没想到,这么简单得任务要求,宿主也能玩出花样来。


    系统不禁回想曾经,它这一路走来,真是无比坎坷,从第一个任务开始,到如今这最后一个任务,宿主完全是把“不按要求”完成任务贯彻了始终。


    江存度也觉得自己有始有终,按照要求完美完成了每一个任务。


    至于这最后一个任务,他绝对没有因为谢行珏拒绝接受禅位就故意刁难,领结婚证,要求两人一起上折子,不是很合情合理吗?


    而谢行珏本以为这次十拿九稳,没想到再次被陛下驳回了。


    看到陛下的批红回复,谢行珏迫不及待跑到对门找夏清岚商议。


    而夏清岚眼见谢行珏风风火火地跑来,还以为是有什么急事,得知是想让她也上一封折子后,便有些哭笑不得。


    早在谢行珏第一次请求陛下赐婚的时候,便征求过她的意见,而那时她便已经同意过了。


    夏清岚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好巧不巧降落在了河边,撞见了在河里洗澡的谢行珏。


    那时的谢行珏见到她,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而她不小心撞见了美男出浴,自觉不能白占人家便宜,便下意识说了一句:“我会负责。”


    后来随着日渐相处,夏清岚发现谢行珏不仅仅是徒有其表,在能力和人品方面也是她欣赏的类型。


    总之,她对谢行珏各方面都挺满意的,结个婚也不亏。


    现在陛下让她也上一封折子,夏清岚觉得只是走个程序的事,便点头应下了。


    而谢行珏怕夜长梦多,当场给夏清岚磨墨,亲眼看夏清岚写了折子才放心下来。


    这一次,江存度收到夏清岚请求赐婚的奏折,痛快地下旨给两人赐了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安来王才德兼备,镇安王仪表堂堂,二人携手平定北疆,实乃金玉良缘,佳偶天成,今朕特赐婚于二人,望二人同修百年之好,为黎民百姓,为江山社稷共尽心力。”


    赐婚圣旨总算是拿到手了,可是谢行珏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从圣使手中接过圣旨,谢行珏又仔细看过一遍,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陛下赐婚了,但不是给他和夏清岚,而是给夏清岚和他。


    谢行珏与夏清岚一直都是平等相交,他并不在意这种先后的区别,可问题在于,如果安来王的名头在先,那他岂不是成了安来王妃的角色?


    谢行珏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望向了一起接旨的夏清岚,而夏清岚正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夏清岚说出了第一次见面时,她对谢行珏说过的话:“我会对你负责。”


    谢行珏:“……”


    不管怎样,求婚心切的谢行珏,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