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小说 > 古代言情 > 小知县 > 第107章 第 107 章
    韩潇气急,但也拿纪炀没什么办法,早知道他是个这样的人。


    甚至在太新县已经去了知县,重新安排了人手,古博城还没有动静的时候,韩潇心里已经清楚。


    不过他这次到灌江城,倒也不是为城主不城主的事。


    更重要的,还是运送韩家的藏书。


    转移藏书,是件极为重要的事。


    韩潇想请纪炀帮忙写封书信,有纪炀的面子在,横穿凉西州各地,应该不会有阻碍,甚至还会得到帮扶。


    毕竟纪炀的名声在西北一带,早就声名鹊起。


    随着灌江府的稳定,变得格外不同。


    韩潇想着写信过来,纪炀肯定也会同意,但自己亲自过来,不仅能看着藏书运走,还能表示诚意。


    纪炀当什么事,这点要求自然满足,甚至还盖了知府的印章,表示郑重。


    转移藏书这种事,用官府背书也没问题。


    毕竟他家的藏书损毁一件,都是极大的损失。


    纪炀甚至还怂恿都备份一些,省得后人找典籍的时候要去坟堆里,不对,要去墓室里找。


    那时候能找到点残本,都能让人欣喜若狂。


    没想到纪炀随口说说,韩潇还真沉吟片刻,竟然是放在了心上。


    对古旧书籍来说,每翻动一次都是一种损伤,如果全都抄录确实是个大工程。


    韩家却能潜心去做,他们身上特有的读书人风骨格外不同。


    等垫着厚厚稻草的书籍慢慢运过来,如果快马十天的路程,估计马车会专挑大路,至少要走一个多月。


    这车子也更为平稳,都是专门找来运书的。


    如果不是古博城还有事,韩潇估计都会亲自护送,不过韩家其他族老叔伯也在,他们因为这件事,特别从潞州过来。


    来这一趟,心里感慨万分,甚至觉得,如果纪炀早来一两年,他们韩家肯定不会搬走。


    看看现在灌江城的模样,他们最能知道其中变化。


    韩家本就对纪炀心有好感,除了老是“诓骗”他们家主办差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但众人看着办差的结果,心里已经有很大不同。


    纪炀在他们临行前还道:“如今已经六月中,还要有大半年的时候就要科举,不知韩家可有想法?”


    韩潇跟韩家叔伯等人却并不回答,想了这是纪炀,才开口道:“陛下年老,皇子年幼。”


    之前说过,韩家是会等到局势完全平稳的时候再考虑科考的事。


    前几年考虑过,但还没准备好,汴京那边就发生几个大臣去世,朝廷为陛下幼子事争吵,接着灌江府也因为汴京的争执无暇顾及,从而灾祸连连。


    到那会,韩家已经不再想去科举。


    直到现在,以韩家准确的判断来说,如今朝堂不稳,谁都有可能独占一方势力。


    此时科考,时局不安,不符合他们韩家求稳的态度。


    故而明年并不打算参加科举。


    那八个字,陛下年老,皇子年幼。


    已经是他们的态度跟分析。


    纪炀点点头,并不说对与错。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选择也不一样。


    像韩家这种世族,纵然如今没落,可他们是有自己底蕴跟智慧的,否则也不能延绵这样久。


    韩潇却微微皱眉。


    以前他还能安心选择避世。


    可离开灌江府,再回到灌江府,他总觉得自己想法有些不同。


    好在韩潇不是个多思多虑的。


    着眼当下,才能更好地生活。


    往前看,往后看,都会忧虑。


    还是赶紧回古博城,当好他的代理城主吧。


    那边的事情确实很多。


    组织百姓耕田,招募兵士,修建城墙,准备迎接工部去的工匠。


    一件件的,根本没让人有多想的时间。


    不过也不是所有书都被拉走,留下的韩大夫则把一车子医书留了下来。


    因为听说义诊的事,韩大夫准备从古博城到灌江城,一是继续教导五姑娘医术,二是也跟着义诊。


    韩潇自然不介意韩大夫这样做。


    知府夫人本就聪慧,对医术也有钻研,有个好师傅带着,事半功倍。


    韩潇送走那些书籍,留下韩大夫跟医书,这才带着家仆回古博城。


    不过走的时候,还是对纪炀道:“等你们巡查到古博城的时候,说不定工部的人已经到了,那时候一起看看这城墙到底怎么修。”


    “不修好城墙,那古博城带着后面的边城连不到一起去,需要的兵士太多,想趁火打劫的草原部落也多。”


    城是到手了,如果要连接到一起,还是需要军事建筑,跟中间几条道路接连。


    纪炀明白,点头:“我估计最后才会去边关几个县,肯定能见到工部的人。”


    边关太新县,今安县,乃至文饶县这种,他都非常熟悉,自然要留到最后,还是前面的最为要紧。


    韩潇离开,纪炀等人也要第二次出发。


    这次出发,自然还是带了学政,不管他怎么不情愿,但人到底还是被扔到马上,周围也没人敢阻拦。


    其他随行官员,却早就准备好。


    他们经历过前两个月的巡查,已经知道纪大人的脾气秉性,回来之后再整理手头的东西,也更加了解几个县的情况。


    这次之后,随行官员更加明白治下百姓需要,也更能明白,了解一个地方有多重要。


    只有了解才能做出改变。


    第二次巡查速度明显快了起来,等到八月回来,监督灌江城这边收完各地夏税,便开始第三次巡查。


    这次收夏税,几乎是灌江府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次全都交齐了的,更是说三成便是三成,许多地方还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所以各地百姓手里都能有余粮。


    本就是分给自己的土地,不用田租,田税还少,种子化肥再给补贴,家家户户的日子,随着这次丰收,显然更加好了。


    特别是巡查过的七八个县城,很多事情都开始着手处理。


    比如之前缺水的村子,纪炀回灌江府衙之后,便立刻派打井队过去,同样是官府出钱,让各地方便用水。


    有余粮,有帮扶,还有一项项改进的措施。


    再加上每次去巡查,还能看病。


    以至于下面各地百姓翘首期盼知府大人他们过去。


    之前各地衙门是不想大官过来的,整个县里都会战战兢兢,大家发现纪炀过来,不是找茬,只是找出问题,再看看解决方案,更不任由手底下的人大肆吃喝。


    那些知县原本就在雷温两家还在的时候,就跟纪炀有联系,这下见他时局平稳,还是依照之前的行事做派,心里自然敬佩。


    等巡查到后面的县城时,当地百姓官员看到他们的时候,欢天喜地的。


    当然也遇到不少事,也顺手惩治不少人。


    下狱的官员直接有随行官员交接顶上,半点不耽误事。


    时间一直到九月,纪炀他们终于走到边关几个县城。


    可以说是纪炀从灌江府站稳的几个地方。


    一路下来,随行官员,乃至学政再看向这些地方的时候,感官更加不同。


    如果说,之前知道纪炀的本事,是把一团乱麻的地方一点点解开,但也只是知道而已。


    有的是听说,有的是看到汴京许多奏报。


    但真的接触了,才知道这里面的事有多难。


    特别是这几个县城,纪炀一手拉扯太新县,还扶持文饶县,连另一党派的今安县都能照看到。


    如果让他们过来,他们肯定不行。


    绝对不行。


    估计还没走出太新县,已经被当地势力灭了。


    纪炀并未直接去太新,而是去了原本屯兵的地方宁兴县,也就是最西边的县城。


    这次准备从西往东走,最后去到古博城,这样一趟下来,整个灌江府彻底走了个遍。


    之前武知县在宁兴县这边,这里还被雷温两家勾结,让古博王室肆意抢夺,是个多灾多难的县城。


    不说基础建设一团糟,土地更是无人耕种,当地百姓也没什么正经营生,能跑的都跑了。


    现在进到县里,看到里面的百姓正在准备接茬种一季的菜,留到冬天来吃。


    虽说大部分土地还是荒芜的,而且这里也不能种牧草。


    毕竟是整个承平国最靠西的县城,即使古博城回来,他们也还是边城,那城墙一日不修好,就一日没有缓冲的余地。


    如果种上牧草,很容易被关外的人觊觎,到时候无异于灭顶之灾。


    以前的玉县丞,现在的玉知县带着手下小吏们来的时候,看到纪炀时候,眼神透着激动。


    自己做这一把手,才知道有多难。


    好在他经验丰富,硬生生把这里拉扯出来。


    就连水渠也都修了些,给他几年时间,这里一定能发展出来。


    可玉知县一出现在纪炀面前,纪炀身后从汴京来的进士官员们,全都敬佩地看向他。


    那小吏龚选跟鲁战率先道:“您就是玉县丞。”


    “不对,玉知县。”


    “终于见到您了!”


    汴京来的官员们也是同样地激动。


    在别处,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进士老爷,但在从未科考过,但自己从流外官做到流内官,还在纪大人手下做事的玉敬泉玉知县面前,他们只有敬佩!


    “您就是传说中,一个人做三份四份差事,还能有条不紊的玉知县?”


    “我们都要跟玉知县学习啊。”


    “玉知县久仰大名!”


    要知道,纪炀身边那三个小吏,岳文塞,鲁战,龚选。


    在其他人眼里,都已经是做事顶利落的了。


    可之前这些事,都是玉敬泉玉大人一人来做。


    这能不让人佩服吗?


    玉敬泉有些无奈,只好侧侧身,哪有那么夸张,只道:“跟着知府大人身边做事,是很省心的。”


    众人下意识点头。


    好像说的也没错?


    纪炀只听他们寒暄,不过该巡查还是要巡查,不会因为这是玉敬泉就放松。


    但纪炀跟林婉芸先去看了看玉敬泉妻儿,玉娘子等人。


    说起来,玉娘子原本在潞州扶江县管着香粉作坊,年初的时候只是来看看相公。


    可到了之后,玉娘子只道这里的土质不错,很适合种花木,她有意把香粉作坊在这也开设一处。


    但还是那个问题。


    此处在最西边,就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回头被人轻易抢走。


    玉娘子见到纪炀,自然十分欢喜,笑着道:“咱们扶江县百姓,可是最爱打听灌江府事情的。您在这做的事,我们都知道呢。”


    “那香粉作坊经营得已经不错,我想着此地百姓跟之前扶江县一样,也就想着能不能在这也做一些。”


    “只是这里道路不通,一个是不敢种,怕关外的人抢,二是种出来怎么售卖。”


    聊着聊着,自然又聊到正事。


    不得不说,玉娘子不愧经营作坊多年,心里已经有些思路。


    纪炀笑:“等城墙修了,关市照常开了,那就卖到关外去。”


    这话的意思是同意这样做。


    玉娘子心里兴奋,她想的果然没错!


    她当然也有私心,看着他们知县大人的升迁,就知道政绩有多重要,她在宁兴县用自己知道的来办香粉作坊,让本地百姓创收。


    回头,回头过个十几,二十年,她相公也能当个什么知府知州的?


    自己一手创办的香粉作坊也更有成就感。


    总感觉突然有了目标。


    纪炀派出去的人走一圈,既感慨这里的艰苦,还感叹玉知县的努力。


    站在县城周边,都能看到关外的大漠。


    此处也确实凶险。


    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弃十分安逸的太新县,主动过来的。


    因为玉知县的宁兴县问题比较少,纪炀他们也不多做停留,等到年末的时候,他也要去灌江城考核,到时候有的是时间说话。


    从宁兴县离开,自然再往西边的今安县。


    还没进这里面,纪炀表情就有些不同,看了看这次专门带上的卫蓝,微微点头。


    可以说,这最后四个县城,加上古博城。


    他的目的除开最终地古博城外。


    这今安县才是最重要的。


    原因自然是,这里有盐矿。


    之前便提过,灌江府内七个盐矿,两个在清查的时候,从私人手中收缴。


    如今算是都在纪炀手中。


    可这今安县的盐矿,却一直在梁王那边。


    这就不得不提起今安县现在的情况。


    两三年前,今安县知县徐铭刚来的时候,信心满满。


    因为他本身学识足够,原本能参加当年的科举,很有希望榜上有名,之后传来宗室里领头人梁王在找心腹,送到边关做官,只要做得好,便可青云直上。


    而且内里也有人说了,当好那个知县,就有可能做灌江府知府。


    徐铭家人再三考量,送他去梁王那边,最后靠着他所学的知识,果然被选上。


    既因为学识不错,也因为宗室的身份。


    谁能想到刚来就遇到那件事。


    好在纪炀是个不计前嫌的,派了心腹玉县丞帮忙。


    不过汴京那边得知后,立刻派了两个干吏过来。


    那会徐铭其实对县内的事情上手一些,再过一年半载,应该没问题。


    但干吏一来,他也不用多操心。


    再等几个月,又派来两个武将。


    徐铭知道,梁王并非针对自己,而是隔壁纪炀做得太好,他只好派人来打擂台。


    再之后的事就不用说了。


    不管梁王多少算计,在纪炀摧枯拉朽处理事情面前,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那两个干吏,加上两个武将,都没能比纪炀做得更好。


    可他们也不是没有成效,他们一起努力下,把今安县治理得很好,在灌江府都首屈一指。


    特别是里面的盐矿,经营得有声有色。


    在关市售卖的盐巴,多也从他们这里出来,既因为便利,也因为内里调配得好。


    可惜,这跟徐铭本身没多大关系。


    他依旧能做事,但跟纪炀,文饶县赵大人,宁兴县玉敬泉那种完全不同。


    不过他到底成长了,比如这次纪炀带着人浩浩荡荡过来,他心里明白,纪炀是冲着盐矿而来。


    今安县的盐矿不是灌江府内最大,却是最靠近边关。


    以后关市常开,肯定要依靠这个。


    如果这里的大笔利益流向梁王,肯定不是纪炀想看到的。


    纪炀此次过来,目标不是他,也不是干吏物件。


    标准的对事不对人。


    让人想恨他都没办法。


    因为徐铭隐约发现,这也许,同样是他的契机。


    换做刚从汴京出来的时候,徐铭觉得,自己肯定想不了这么多。


    但如今思路通畅,已经有些模样了。


    不过纪炀怎么才能从自己,或者说从梁王手中夺走盐矿?


    这里有两个干吏,有武将,当地兵权也在梁王的人手中。


    如果直接调兵过来,那跟梁王宣战没什么区别,他绝对不会这样做。


    除开梁王不说,如今盐矿虽然在那边手里,可内里治理的特别好,百姓安居乐业,生机慢慢恢复。


    纪炀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


    那他会怎么做?


    纪炀什么也不做。


    他还是按照其他县城一样,认真巡查,认真解决问题。


    直到翻阅盐矿账本,点了点上面的账目。


    这账目自然是假账,虽说都知道内里许多银钱偷偷送到汴京,可到底不敢直白放出来。


    盐矿假账也好做。


    比如实际开采一百斤,报账五十斤,另外五十隐瞒不报。


    又或者把账目写得格外复杂,再或者按照山泽税交给汴京,又或者高价买了盐矿所需的物件。


    比如取盐的器具一个只要十文,但花一百文来买,还是向梁王那边买,那其中九十文不就落到他的口袋,看似交易,其实是孝敬。


    反正总有许多名目。


    徐铭没想到,这大家心知肚明的事,纪炀竟然直接发难:“这账目问题,谁能来解释?”


    徐铭并不吭声,不解释,也不承认。


    眼看纪炀合上账本,只听他道:“卫蓝,立刻搜查。”


    “查查真账本在什么地方?”


    这怎么查?


    他们是在盐矿附近办差的小院里,可谁会把真账本放这啊,肯定早就藏起来。


    等纪炀再去其他官员家里搜查的时候,那两个武将肯定已经带兵前来!


    到时候肯定会发生冲突。


    他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找到真账本?


    等会。


    徐铭看向旁边干吏。


    那真账本一直在他们手中,不会吧?


    纪炀并不看他们,但早就跟纪炀投诚的小吏蔡源,却忍不住紧张。


    他从粤地过来,因为熟悉海盐的情况,所以被派来这里。


    当时身份穷苦,被梁王赏识。


    可到了这里之后,蔡源对此地情况心知肚明,对上司徐铭能力也心知肚明。


    等纪炀让玉敬泉接触他的时候,已经是纪炀朝灌江城雷温两家发难之后,稳坐灌江城的位置。


    想着徐铭那边肯定败了。


    自己也不会再被梁王提起,怎么选择,已经有了打算。


    其实徐铭这会大可阻止。


    但他沉思片刻,还是一言不发。


    纪炀嘴角微微翘起,不错,这徐铭长进太多。


    没等急匆匆赶来的两个武将到此,真账本已经找出来。


    这账本上,蔡源自然是干干净净,只有另一个干吏目瞪口呆,指着蔡源,又指了指徐铭。


    最后看向纪炀的时候,直接后退半步。


    纪炀悠闲坐下,手指点点书桌。


    “底下小吏私吞盐矿银钱,此事本官必然会禀告陛下,请他决断。”


    “本地知县徐铭治下不严,疏于管教,由县丞蔡源暂管今安县。”


    这账目上自然不是直接跟梁王交易,而是七拐八拐的代理人。


    而且一句话,锅已经扣给对梁王忠心的狗腿小吏身上。


    摘开徐铭,提了蔡源。


    最重要的是,顺手把靠近边关的盐矿收回来。


    随行官员看着,眼神不停转动。


    这也太简单了吧?


    为什么说查账本,就查出假账。


    说是假账,然后就能翻出真账本?


    他们知府大人在背地里,到底都做了什么啊。


    明明天天一起办公,却有他们不知道的事?


    可看看卫蓝跟他带着的手下。


    这必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吧?


    肯定是吧?


    其实纪炀完全可以说一句,今安县里一半都是他的人,怎么跟他斗?


    等盐矿一一清理接手,顺便放了三个汴京来的官员在这之后,纪炀心里石头落地。


    盐矿。


    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终于解决。


    那会纪炀知道梁王的人是冲着盐矿过来,他不仅不抢,还帮着他们夺权。


    等他们夺到手之后。


    自然有自己这个黄雀接手。


    内里跟豪强争斗的时候,纪炀也只是看热闹。


    如今他们的热闹结束,也到他登场的时候。


    盐这东西尤为重要,不止上述说的一种赚钱方法,更有买卖盐引,以次充好等等法子。


    赚钱这东西,宗室们研究的总是很透彻。


    他们的花销极大,是皇上都要遏制的那种奢靡。


    其他地方算了,纪炀不能看着灌江府盐矿落到他们手里。


    给他们花一个子都觉得心疼。


    只是断了梁王这个敛财的路子,他恐怕又要遭人恨了。


    还好有汴京趣闻在前面帮他顶着。


    骂,尽管去骂。


    给你们途径发泄。


    纪炀笑眯眯走出今安县,手下随行官员神情已经悄然有些变化。


    纪炀则往外看看,还有太新县,文饶县。


    这两个地方他比到家还熟悉。


    十日之后。


    从灌江城出发,历经近半年时间巡查的府衙官员们,终于踏上最后一段路。


    古博城。


    那个收复不到一年的古博城。


    众人精神鼓舞,巡查完最后一个地方,这次的行程就结束了!


    不知道那边又是什么景象!


    这近半年下来,还真是受益匪浅!


    不过走到途中,因为他们动作迅速些,竟然赶上前面歇息的队伍。


    定睛一看,歇息的人里面,还穿着官服?


    他们凑在一起正在吃果子。


    “太新县种的梨子果然好吃。”


    “对啊,皮薄水分大,还甜。”


    “他们这的水果就没有不甜的,纪炀可真厉害。”


    听到这话的官员们也点头,他们在太新县的时候,也被塞了许多水果,那边果子确实好吃。


    山林上的果子看着都喜人。


    纪炀跟林婉芸自然也瞧见他们,再看看他们带着的东西,笑道:“是工部的人。”


    是汴京那边派来修缮设计城墙的官员。


    可巧了,正好碰上他们。


    古博城连接太新县,今安县的城墙,很快就可以动工了!


    等城墙按照旧址修好,再加以完善,灌江府的安全就会得到极大保障。


    在城墙外面留出大块的缓冲地。


    以后的贸易,通关,种田,养殖都有安全保障。


    虽然府衙的钱包隐隐作痛。


    但只要能建好,那就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这城墙!他们修定了!


    灰头土脸在旁边休息的工部官员,实在没想到能在这碰到纪炀一行。


    他们也知道纪炀在灌江府内巡查,这会碰上,自然高兴得不行。


    众人看向纪炀的眼神还多了热切。


    跟着他做事,很容易升迁啊。


    工部左侍郎,以前在外地当知州,有了纪炀这个下属,没几年就回汴京了。


    他们也想升官!他们也想升职!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