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萧何。萧何是沛郡丰邑人,年轻时在秦朝体制内当官,担任沛县主吏掾。】


    【我们可能对沛郡没有概念,通俗点来说,萧何家住江浙沪包邮区,沿海发达地区。沛县主吏掾是个什么官呢?是辅佐县令的官员,掌人事,相当于县人事局局长。官虽小,若是安定也就这样了。】


    嬴政迷茫了,沛郡丰邑他知道,什么是江浙沪包邮区?


    各朝各代的皇帝和大臣们也懵了。


    明明一看就懂的地名、官名,被天幕这么一解释,变得高深莫测起来。看来后世的地域划分和官制同现在差别很大啊,能讲就多讲点呗!


    曹叡还在为世家坐大的事情忧心,不由得畅想:不知后世是如何选拔官员的,若是能借鉴一下就好了。


    然而,他又有忧虑。


    后世人人都可读书,每年能考上顶级学府的就有数千名学子,魏朝能比吗?怕是连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考试都难以实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读书几乎被世家大族垄断了,寒门难出优秀的人才,平头百姓能读得起书或者说重视读书的人太少了。


    书籍靠人手抄,十分稀少,纸张也很贵,用竹简又太过笨重。


    他想让人人都能读得起书也太不现实了,把国库掏空都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


    这样的国情,真的能够借鉴后世?


    人人都有书读,后世的百姓也太富有了吧,课本是用竹简做的还是用十分昂贵的纸张做的?


    他很想知道。


    可惜天幕并没有听到众人的心声,没有在地域划分和官制方面细说,也没有提到四大发明。


    【但是秦朝在胡亥的嚯嚯下动荡不安,又是修陵墓,又是修阿房宫,又是派人戍边,时常有押送囚犯去服役的队伍。萧何的朋友,沛县的泗水亭长刘邦在押送服劳役的人时出事了。】


    【刘邦押送服役的人去骊山,半路上有不少人逃跑了。刘邦悲观地想,照这样下去,等到了骊山估计人都跑光了,干脆就把人都放了。


    私放囚徒的罪名可不小,沛县的家肯定是回不去了。刘邦和一部分愿意跟着他的服役人员躲进了深山老林里。


    这就苦了家中的妻儿,被沛县的县令抓进了牢里。


    好在刘邦的岳父和沛县的县令是故友,有这层关系在,也就有了可以转圜的余地。】


    【萧何这个人善于识人,结交了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等人,尤其是对刘邦有很高的评价,眼看刘邦妻儿落难,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和曹参一起,将刘邦的妻儿保释出狱。】


    【事实证明,萧何的眼光不错,刘邦、樊哙、曹参、夏侯婴、周勃等人俱都不凡。】


    【刘邦后来当了皇帝,就不多说。】


    【我们学过鸿门宴这篇课文,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歇后语。樊哙手持剑盾闯鸿门宴,助刘邦逃脱,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


    【曹参是继萧何之后,汉惠帝刘盈的丞相。有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刘盈不如刘邦,曹参不如萧何,所以萧何在世时制定的规章制度,曹参不做改动,照章执行,也依然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夏侯婴和周勃我们比较陌生,但他们的后代夏侯渊、周亚夫我们并不陌生。】


    刘邦疑惑了,刘盈不是汉文帝?那汉文帝是谁?


    他是打天下的汉高祖,那么治理天下的文、景二帝肯定不会离他太远,难道汉文帝是刘盈的儿子?


    课文?


    想不到他在鸿门宴上惊险万分,死里逃生的情景也被写入课本了。


    多选点他的高光时刻入课本啊。


    夏侯婴:“……”前面樊哙和曹参都讲了功绩,怎么轮到他和周勃就要沾子孙后代的光?


    他也善于识人的好吗!


    比如韩信,韩信就是他最先发现的人才,举荐给陛下的。还有,夏侯渊是他的几世孙?听都没有听说过。


    同时他也为周勃抱不平。


    据他所知,周勃立下不少战功,和曹参一样也当了丞相,怎么就不如次子周亚夫的名气大了?


    【若是天下安定,刘邦可能要在深山老林里待一辈子,做个亡命之徒,极有可能落草为寇。但是陈胜、吴广反了,各地纷纷响应,沛县的县令也想造反,这就给了刘邦机会。】


    【县令要反,萧何做为辅佐县令的官员在一旁出谋划策,建议县令将逃亡在外的刘邦请回来,增添实力,聚拢民心。】


    【这个建议好吗?这个建议无疑是好的,前提是沛县的县令要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地得民心归附,有较深的根基,且自身有能力,才能将刘邦等人收入麾下。】


    【可问题是,这沛县的县令不是个好官,又没有能力,在沛县也没有多少根基。平日里助纣为虐,欺压百姓,本就不得民心,又出尔反尔,把刘邦从深山老林里招出来了,又不放刘邦进城,还要杀出主意的萧何,这就给自己引来了祸端。】


    嬴政想到一个词,官逼民反。


    这事不赖陈胜、吴广、项羽、萧何、刘邦等人,没有被逼上绝路活不下去,谁会想造反呢?


    他已经停建了阿房宫等劳民伤财的工程,这些人自然不会反叛,毕竟不是天生的反贼。萧何依然是他要招揽的贤才,也是能够招揽的。


    沛县的县令欺压百姓?秦始皇皱眉,他向来不喜欢这种欺上瞒下的小人,当即命人前去搜查罪证,处死示众,澄清吏治。


    【自秦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以后,官员异地任职。沛县的县令看到刘邦带了几百号人前来投奔,考虑到自己在沛县根基不深,担忧自己驾驭不了是地头蛇的刘邦,此举是引狼入室,于是下令关闭城门,捉拿萧何和曹参。】


    【这就体现出这位县令不得人心的地方来了,萧何和曹参早就听到风声逃出城了。】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刘邦既然从山里出来了,就不打算再回到山里。他写了一封告父老乡亲书,射进了城里,鼓动城中的百姓杀掉欺压他们的县令,迎他入城。】


    【没错,这封信是刘邦亲笔写的,刘邦并不是文盲。“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古诗脍炙人口,误导了我们多年。】


    刘·文盲·邦:“……”是谁造遥他不读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大风歌》听过吗?


    谁听了不说一声好?要不要他再当场作诗一首?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刘邦和项羽的家世。】


    【刘邦的祖父是魏国的县令,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才是务农的平民。刘邦少时读书,仰慕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德行,想要当魏无忌的门客。要知道,没有点真本事是做不了门客的,更何况是魏无忌的门客。】


    【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可惜的是,刘邦去见偶像的时候偶像已经挂了,只好当了偶像门客的门客,在魏国各地游历,丰富了见闻。】


    【可以说,刘邦的文化程度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低。】


    【相比刘邦,项羽的家世就十分显赫了,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原本是世袭贵族。可见秦灭楚之后项羽对秦始皇有多恨,看到秦始皇巡游的场面说道,“彼可取而代之”,进入咸阳后杀死了向刘邦投降的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宫,大火三月不熄。】


    【项羽虽然家世显赫,单论文化程度,很可能不如刘邦。项羽是要做万人敌的男人,读书、习武都是半途而废,学兵法也没有去费心专研。】


    嬴政没有想到项羽有这样的背景。


    他推行郡县制,受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原来六国的贵族,尤其是楚国的这些世家大族。


    项羽和刘邦不同。


    即便他已经停建了一些劳民伤财的工程,项羽也极有可能具有反心。


    郡县制动的就是这些世族的利益。


    更何况他灭了楚国,而项燕是为了保卫楚国而死,项羽与他有着国仇家恨,也难怪得势之后杀子婴,焚咸阳宫。


    项羽此人,恐怕不会安分守己,不得不防。


    【沛县的百姓们杀了县令,迎刘邦进城。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当县令?县令单单只是县令吗?不,是造反的领头人,需要有野心、有胆魄的人来担任。刘邦就是这样的人。】


    【刘邦曾偶然看到秦始皇巡游的场面,说道,“身为男人就该像秦始皇这样”,如今正好有了这个机会。】


    【萧何推举刘邦当沛公,自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坐镇后方,保障后勤的职业生涯。】


    嬴政肯定了萧何的才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领兵打仗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萧何在军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相比坐镇后方,他更想知道萧何当丞相之后的功绩。


    他已经统一了六国,匈奴也被他打怕了,现在需要的是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


图片    【请收藏魔镜小说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